度高中语文 杜甫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_第1页
度高中语文 杜甫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_第2页
度高中语文 杜甫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_第3页
度高中语文 杜甫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_第4页
度高中语文 杜甫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甫诗五首 学习目标 1 理解分析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和其忧国忧民的意识 2 学习抓住 诗眼 赏析古代诗歌 走近忧国忧民的杜甫 作者简介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 盛唐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原籍湖北襄阳 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青年时代漫游各地 33岁时遇 赐金放还 的李白 两人同游梁宋之地 后入长安 困顿十载 安史之乱后 杜甫落入叛军之手 后脱逃奔赴肃宗行在 任左拾遗 后因得罪肃宗被贬 后入蜀 友人严武推荐他做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 杜工部 入蜀后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 前后住了四年 写诗240余首 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 飘泊于荆 湘 以舟为家 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 卒年59岁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 他有立登要路 致君尧舜的崇高理想 但命运多舛 一生坎坷 他的诗歌忧国忧民 真实感人 诗中描绘了战乱时期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 故称 诗史 诗歌在创作上各体兼工 风格沉郁顿挫 被后人称为 诗圣 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齐名 合称 李杜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外经典句段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岳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几回闻 赠花卿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客至 月夜 杜诗之一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背景简介 天宝十五载 756 春 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 五月 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白水 今陕西白水县 的舅父处 六月 长安陷落 玄宗逃蜀 叛军入白水 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 七月 肃宗在灵武 今宁夏灵武县 即位 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 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 押回长安 这首诗即是困居长安时所作 表达了对离乱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挂念 鄜州 现陕西省富县 云鬟 妇女的鬓发 清辉 指月光 双照 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对照注解解释大意 首联 设想妻子望月怀人的忧心 诗人本是在长安望月 但他忧心的不仅是困居长安 生死未卜的处境 而且是挂念远在鄜州的妻儿 自己独在长安 当然是 独 看月 而妻子有儿女在身旁 为何也是 独 看呢 下联紧承而出 赏析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颔联 紧承上联 是流水对 直写儿女之 未解 是 不忆而忆 翻进一层 诗人不写自己对妻儿的牵挂 也不写妻子是如何的思念自己 却写因儿女太小 他们还不懂父亲不在身边的悲苦 这就更加令人可怜 未解忆长安 有双重含意 一是儿女太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父亲 一是儿女们不理解望月思亲的母亲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颈联 通过想象 形象地写出了妻子望月之久 雾湿云鬟 月寒玉臂 望愈久而忆愈深 特别是在如此兵荒马乱之时 想到丈夫陷贼于长安 该是怎样的忧心如焚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尾联 回到诗人眼前望月场景 表达诗人对战乱局势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当想到以上情景 特别是妻子深夜难眠 为自己的处境而担忧时 诗人不免伤心落泪 诗人希望尽早结束这两种两地思念的痛苦生活 双照 而泪痕才干 那么 独看 而泪痕不干就再明白不过了 望月怀思 自古皆然 但这首诗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 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 又以儿女 因为年幼 未解母亲忆长安 之意 衬出妻之 孤独 凄然 进而盼望聚首相倚 双照团圆 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 词旨婉切 章法紧密 写离情别绪 感人肺腑 采用从对方设想的方式 小结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回答诗后的问题 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试简析之 这首诗中一 二两句写除夕之夜诗人身处异乡 寒灯伴影 辗转反侧 难以入眠 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悱恻凄然 三 四两句笔锋一转 撇开自己 由侧面从对方入手 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 全诗虚实结合 情景相生 传达出普天之下的天伦之情 采用从对方设想的方式 艺术特色 1 虽只写亲情 但具有广阔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 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中写个人遭际 与亲人离散之痛苦 但其中所写夫妇 父子之爱已与忧君爱国 悯时伤乱之情融为一体 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的悲苦生活 2 炼字精准 一二联中 怜 忆 与 今夜 独看 联系起来看 意味深厚 明月每月可见 特写 今夜 又是 独看 可以想见往日 同看 和将来 同看 的情景 往日与妻子同看明月 尽管百感交集 但毕竟二人团聚 如今妻子 独看 儿女们又不能分忧 一个 怜 字饱含深情 感人至深 哀江头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 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 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 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 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 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 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 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 江草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 欲往城南望城北 杜诗之二 这首诗为至德二载 757 春 杜甫陷贼长安时作 曲江为唐时长安有名的游赏胜地 唐玄宗与杨贵妃常游幸于此 今玄宗奔蜀 杨妃缢死 诗人身陷贼中 旧地重游 抚今追昔 哀思有感 遂作此诗 诗写作者春日潜行曲江而感玄宗与杨妃生离死别之事 着力突出一个 字 哀 背景介绍 1 吞声哭 不出声地哭 潜行 因在叛军管辖之下 只好偷偷地走到这里 曲江 地名又叫曲江池 是人工挖的屈曲湖池 2 为谁绿 意谓国家破亡 连草木都失去了故主 3 生颜色 万物生辉 第一人 最得宠的人 辇 皇帝乘坐的车子 古代君臣不同辇 此句指贵妃之受宠超出常规 4 正坠双飞翼 或亦暗寓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马嵬驿之变 词语解释 5 明眸皓齿四句写安史乱起 玄宗奔蜀 路经马嵬驿 禁卫军逼迫玄宗缢杀杨贵妃 清渭 渭水清澄 流经马嵬驿南 杨贵妃即葬于渭水之滨 剑阁 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 玄宗入蜀所经之地 6 臆 胸膛 人生总有情 触景伤情终极 穷尽 这句说 然而花草无知 年年依旧 岂有穷尽 7 胡骑 指叛军的骑兵 欲往城南 杜甫这时住在城南 天已黄昏 应回住处 望城北 北望官军所在之地 盼望早日收复长安 当时肃宗在灵武 地处长安之北 一 开头四句 写长安沦陷后曲江的荒凉景象 二 是用追叙的手法写安史之乱前春日曲江的繁华景象 表面上是写昔日之 乐 但 乐 中含哀 以乐衬哀 倍增其哀 三 最后八句 从往昔跌回现实 今昔对比产生的哀思 总结全篇 照应开头 写时代变幻之深哀巨痛 抒自己的哀思以无情衬有情 哀国家之多难 愤叛军之猖獗 深悲巨痛 彻人心肺 哀乐关乎国运 整体感知 赏析 一 第一句有几层意思 第二句交代了什么内容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少陵野老吞声哭 春日潜行曲江曲 一个泣咽声堵的老人 偷偷行走在曲江的角落里 这就是曲江今日的 游人 第一句有几层意思 行人少 一层 行人哭 二层 哭又不敢大放悲声 只能吞声而哭 三层 第二句既交代时间 地点 又写出诗人情态 在春日游览胜地不敢公然行走 却要 潜行 而且是在冷僻无人的角落里潜行 这是何等的不幸 重复用一个 曲 字 给人一种纡曲难伸 愁肠百结的感觉 两句诗 写出了曲江的萧条和气氛的恐怖 写出了诗人忧思惶恐 压抑沉痛的心理 含蕴无穷 不愧是文章圣手 二 第三四句写了诗人所见 通过哪些字词表现了曲江今昔对比有极大的差异 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 写诗人曲江所见 千门 极言宫殿之多 说明昔日的繁华 而着一 锁 字 便把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萧条冷落并摆在一起 巧妙地构成了今昔对比 看似信手拈来 却极见匠心 细柳新蒲 景物是很美的 岸上是依依袅袅的柳丝 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 为谁绿 三字陡然一转 以乐景反衬哀恸 一是说江山换了主人 二是说没有游人 无限伤心 无限凄凉 大有使人肝肠寸断的笔力 三 第二部分哪几句是总写 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游苑的情景是为了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用 忆昔 二字一转 引出了一节极繁华热闹的文字 忆昔霓旌下南苑 苑中万物生颜色 先总写一笔 后一句 写出御驾游苑的豪华奢侈 明珠宝器映照得花木生辉 然后具体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游苑的情景 同辇随君 指汉成帝想做而没有做的事 唐明皇做出来了 被班婕妤拒绝了的事 杨贵妃正干得自鸣得意 这说明唐玄宗不是 贤君 而是 末主 笔墨之外 有深意存焉 又通过写 才人 来写杨贵妃 才人 是宫中的女官 她们戎装侍卫 身骑以黄金为嚼口笼头的白马 射猎禽兽 侍从豪华如此 那 昭阳殿里第一人 的妃子 那拥有大唐江山的帝王该是何等景象啊 才人们仰射高空 正好射中比翼双飞的鸟 可惜 这精湛的技艺不是去用来维护天下的太平和国家的统一 却仅仅是为了博得杨贵妃的粲然 一笑 这些帝王后妃们哪里想得到 这种放纵的生活 正是他们亲手种下的祸乱根苗 四 第三部分写什么 分为几层 明眸皓齿今何在 以下八句是第三部分 写诗人在曲江头产生的感慨 分为两层 第一层 明眸皓齿今何在 至 去住彼此无消息 直承第二部分 感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 第二层 人生有情泪沾臆 至 欲往城南望城北 总括全篇 写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 第一层 明眸皓齿 照应 一笑正坠双飞翼 的 笑 字 把杨贵妃 笑 时的情态补足 生动而自然 今何在 三字照应第一部分 细柳新蒲为谁绿 一句 把 为谁 二字说得更具体 感情极为沉痛 血污游魂 点出了杨贵妃遭变横死 长安失陷 身为游魂亦 归不得 他们自作自受 结局何等凄惨 杨贵妃埋葬在渭水之滨的马嵬 唐玄宗却经由剑阁深入山路崎岖的蜀道 死生异路 彼此音容渺茫 昔日芙蓉苑里仰射比翼鸟 今日马嵬坡前生死两离分 诗人运用这鲜明而又巧妙的对照 指出了他们逸乐无度与大祸临头的因果关系 写得惊心动魄 第二层 前两句是说人是有感情的 触景伤怀 泪洒胸襟 大自然是无情的 它不随人世的变化而变化 花自开谢水自流 永无尽期 这是以无情反衬有情 而更见情深 最后两句 用行为动作描写来体现他感慨的深沉和思绪的迷惘烦乱 黄昏胡骑尘满城 一句 把高压恐怖的气氛推向顶点 使开头的 吞声哭 潜行 有了着落 黄昏来临 为防备人民的反抗 叛军纷纷出动 以致尘土飞扬 笼罩了整个长安城 本来就忧愤交迫的诗人 这时就更加心如火焚 他想回到长安城南的住处 却反而走向了城北 心烦意乱竟到了不辨南北的程度 充分而形象地揭示诗人内心的巨大哀恸 在这首诗里 诗人流露的感情是深沉的 也是复杂的 当他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的时候 也流露出对蒙难君王的伤悼之情 这是李唐盛世的挽歌 也是国势衰微的悲歌 全篇表现的 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 哀 字是这首诗的核心 开篇第一句 少陵野老吞声哭 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 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 睹物伤怀还是哀 最后 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 哀 字笼罩全篇 沉郁顿挫 意境深邈 总结 诗的结构 从时间上说 是从眼前翻到回忆 又从回忆回到现实 从感情上说 首先写哀 触类伤情 无事不哀 哀极而乐 回忆李 杨极度逸乐的腐朽生活 又乐极生悲 把亡国的哀恸推向高潮 这不仅写出 乐 与 哀 的因果关系 也造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以乐衬哀 今昔对照 更好地突出诗人难以抑止的哀愁 造成结构上的波折跌宕 纡曲有致 艺术特点 1 反衬艺术 以无情衬有情 人生有情泪沾臆 江草江花岂终极 是说人是有情之物 触景生情泪滂沱 可是大自然却无情 花自开谢水自流 无情反衬有情 更见情深 以美景衬悲景 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 岸上 细柳 水中 新蒲 是春天的美景 和 锁千门 的萧条冷落摆在一起 充分显示了物是人非的无限凄凉 2 用典艺术 诗中有一处用典 即 同辇随君 诗人用典恰切 使含蓄于诗中的深意 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 诗人借汉成帝想做而没做的事 来说唐明皇做出来了 借班婕妤拒绝了的事 来说杨妃的自鸣得意 这等于告诉世人 唐玄宗不是明君 不是贤主 而是 末主 主旨 这首诗与 春望 同时作于至德二年 757 春 诗人抚今追昔 痛感玄宗君臣行乐无度 以致酿成国破家亡的悲剧 诗人先从曲江景象的变化写起 再由杨氏的娇宠和惨死道出国家灭亡的历史悲剧 对唐玄宗 杨玉环既有谴责 又寄予哀怜 最后表达平叛的愿望 文题解说 蜀相 指三国时代诸葛武侯丞相 该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二二一年 刘备在成都称帝 国号蜀 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诗题 蜀相 写的就是诸葛亮丞相 通过怀念 蜀相 赞扬了 蜀相 的高风亮节 也抒发了自己身处国难 功业无成的痛苦情怀 泪满襟 背景解说 唐肃宗乾元二年 759 年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泰州 同谷的颠沛流离的生活 到了成都 在朋友的资助下 定居浣花溪畔 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定 在这期间杜甫仍怀有 致君尧舜 的政治理想 但在当时安史之乱还未曾平息 目睹国势艰危 生灵涂炭 而自身又请缨无路 报国无门 因此杜甫对开创基业 挽救时局的诸葛亮 无限仰慕 倍加敬重 定居后第二年春天 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 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森森 高大而茂密 自 白白地 空 白白地 与 自 同义 三顾 指刘备三顾茅庐事 顾 拜访 两朝 指刘备 刘禅父子两朝 未捷 诸葛亮曾六出祁山 建兴十二年 出师234 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百余日 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身先死 诸葛亮在蜀建兴十二年卒于渭水南五丈原 注释 1 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 作用有二 一是借 柏森森 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肃穆寂寞 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 表达诗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探究鉴赏 2 王国维说 红杏枝头春意闹 著一 闹 字而境界全出 参考此说 讲讲 映阶 隔叶 一联里哪两个字跟此闹字最为相近 为什么 自 空 跟此境界最密切 映阶碧草春 黄鹂隔叶鸣 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 然而一用 自 空 所含之情大有转折 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 年年如此 可它为谁而绿呢 隔叶的黄鹂叫得动听 可为谁而叫呢 由此二字使人顿生出 感物怀人之意 3 颔联 自 空 二字有何妙处 试作分析 这一联貌似写景 实乃抒情 着 自 空 二字 则对祠庙荒凉 世人逐渐冷落前贤之慨叹 对哲人远逝 荒庙空存之怅惘 跃然纸上 故历来被视为即景生情之佳句 草自春色 鸟空好音 此写祠庙荒凉 而感物思人之意 即在言外 清仇兆鳌 杜诗详注 卷九 4 颈联写刘备是为了什么 写刘备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 5 本诗主旨句是什么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 本诗主旨句是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两句 诗人借以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 惋惜他的壮志未酬 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思想感情 本诗主要是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情怀 杜甫对诸葛亮特别敬重 杜甫虽不在其位 但始终以老臣之心忠诚于国家 在这方面 二人有共同之处 因此作者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 同时惋惜他壮志未酬 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心情 这种思想 这种痛苦的心情 细读本诗 不难体味 1 借景抒情 抓住祠堂的典型环境的特征 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 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的景物 用来烘托一种寂静 肃穆的氛围 借此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 仰慕英雄的特定心情 艺术特色 2 语言生动 颔联描写祠堂景物 碧草萋萋爬满台阶 黄鹂婉转隔叶欢唱 作者用十四字写出了一派美好的春日图景 而这美好欢悦的景物又和诗人内心的悲凉形成极大的落差 颈联虽然也只有十四字 却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事迹和功勋 写得十分精炼 尾联诸葛亮功业未遂 留给后人无限怀念 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 这两句苍凉悲壮 千古名句 3 沉郁顿挫 的风格 诗的第一 二句 紧扣诗题 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 这是 起 第三 四句 直承上文 写祠堂内的春色 这是 承 第五 六句 推开一层 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 这是 转 第七 八句 收束全诗 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 这是 合 在短短的八句当中 有叙事 有写景 有议论 有抒情 笔墨淋漓 感情沉挚 统体浑成 充分体现了杜诗 沉郁顿挫 的风格 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穷困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任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 杜诗之四 写诗背景 大历二年 767年 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 他住在成都西郊瀼西草堂里 草堂前有几棵枣树 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 杜甫从不干涉 后来 杜甫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住 就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 这位亲戚一来就在草堂周围插上篱笆 禁止外人打枣 老妇人跑来向杜甫诉苦 杜甫就写下了这首诗来劝告吴郎 注释 任 放任 听凭 宁 哪里 转 反而 防 提防 征求 指官吏征收的苛捐杂税 多事 多心 远客 指吴郎 便 马上 1 陕西有民歌唱道 唐朝诗圣有杜甫 能知百姓苦中苦 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请就 又呈吴郎 这首诗分析说明 探究鉴赏 1 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 不但自己任她扑枣 堂前扑枣任西邻 还劝吴郎不要插上篱笆不让老妇人打枣 便插疏篱却任真 艰难岁月 大家要互敬互爱 2 诗的尾联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 忧国忧民 他想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以至痛心流泪 3 对吴郎 他也不是横加指责 而是现身说法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 用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 措词委婉 入情入理 2 解释颈联中的 虽 多 二字 这一联的意思是 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以为你不让她打枣 虽未免多心 但你一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 就使她当真了 虽 与 却 构成转折关系 侧重点在后句 委婉地对吴郎提出了批评 杜诗之五 岳阳楼 在巴陵县 今湖南岳阳 西城上 本诗作于代宗大历三年 768 冬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 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忧患联系起来 把对寂寞的身世感慨和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 意境宏大 情调悲壮 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文题解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