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寺庄乡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寺庄乡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寺庄乡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寺庄乡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寺庄乡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清文章的脉络,明确全文结构。2、把握人物形象,品味语言。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清各部分的关系。2、探究作者写人物传记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邓稼先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把握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难点: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新的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深刻而伟大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制。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多媒体放映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视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板书课题) 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这位名人的足迹,去深入他的灵魂,感悟他的精神二、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脉络,明确全文结构。2、把握人物形象,品味语言。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1、人物介绍(1)了解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了解杨振宁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1)积累字词热泪盈眶 (kung) 可歌可泣(q)鞠躬尽瘁 (cu) 彷徨(pnghung) 殷红 (yn) 鲜红 (xin) 殷切 (yn) 鲜为人知 (xin)(2)成语积累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锋芒毕露 知人之明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3、文章体裁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4、听读感知全文并思考:(1)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2)理解文中的小标题。四、研读赏析这是一篇至情散文,作者美籍华裔杨振宁博士,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深厚友谊,作者站在友人立场上,通过特殊视角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阅读时把握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无私奉献精神,理解他对新中国的崛起所做的伟大贡献。1、自主探究(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要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3)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2、学习指导同学们针对以上问题速读课文,然后讨论明确。(1)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2)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播放视频龙的传人) (3)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引子”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 展,它用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 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个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部分也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3、析读,品味语言(1)作者为什么会热泪满眶?中国人自力更生,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成功研制出尖端的核武器。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为朋友而骄傲。(2)理解“粗估参数的时候 又要有稳健的判断。”这组排比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排比句式,突出了邓稼先具有物理的直觉、数学的见地、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突出了邓稼先的大将风度。作者对邓稼先充满了赞扬、佩服之情。4、合作探究(1)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是什么?(2)本段所述的事例表现了邓稼先的什么精神品质?(3)作者为什么要引用的五四时代的那首歌曲?(播放歌曲中国男儿)(4)“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人生的话,他仍会走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五、总结课文(一)、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写作特色 1、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 2、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 六、体验反思 读了本文,你有哪些启发和感受?对邓稼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提示:今天,我们的科学技术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神州五号”飞天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