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第一讲课时知能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第一讲课时知能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第一讲课时知能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第一讲课时知能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读图,完成13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2关于图示地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较为干旱,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b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雨热同期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年温差变化趋势是从乙到甲逐步递减3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乙地位于松嫩平原地区,丙地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草地、耕地和林地,图示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因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答案】1.d2.c3.d(2012深圳模拟)读2008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均产粮和人口数量坐标图,完成45题。4按照分类,我国上海市属于()a类省区 b类省区c类省区 d类省区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最多b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是造成广东省人均产粮低的主要原因c类省区粮食生产自然条件最好,人均产粮最高d类省区粮食生产自然条件最差,人均产粮最低【解析】第4题,联系上海的人口状况及经济发展实际可知,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人均产粮应很少,应属于类省区。第5题,从图中信息看,黑龙江省人均产粮最高,但总人口较少,因此粮食总产量不是最多;广东的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占用大量耕地,导致其人均产粮低;类省区主要指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农业生产的不足因素;类省区有一些是我国南方地区,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但因经济发达,工商业为主,故人均产粮低。【答案】4.d5.b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完成67题。6该地区可能位于()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7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最有利于()a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解析】根据框图所隐含的信息:牧草、野猪、狍子等事物,该地区有牧场分布并靠近山地或林区,所以位于松嫩平原。该地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副业)综合发展,而且畜牧业、林业等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工业的发展,沼气工程的建立使物质得到充分利用,使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答案】6.b7.d下表表示我国某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根据论证可知变化较为合理。据此回答89题。耕地林地草地荒地水面及建筑等用地1978年55%19.8%4.9%15.4%4.9%2008年40%44.1%6.2%1.3%8.4%8.该地的地形()a以平原为主 b以低山丘陵为主c以高原为主 d以盆地为主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下列有关今后该地农业发展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利用水面发展渔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培育优势农产品的品牌为满足人口增长需要,扩大耕地面积a bc d【解析】第8题,从表中可知,该地的耕地比重在减小,林地、草地比重在增加,因此该地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第9题,由上题可知,在低山丘陵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答案】8.b9.c(原创题)人民网2011年8月16日报道,2011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突破400亿斤。其中水稻总产250亿斤,可向销售区提供优质的东北粳稻230亿斤,有效缓解我国优质粳稻供应紧张的状况,结合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万公顷)图,回答1012题。10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热量不足 b土壤贫瘠c气候较为干旱 d光照条件差11黑龙江垦区成为“中华大粮仓”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均占有耕地多b机械化程度高c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d生产技术水平高12黑龙江生产的粳稻质量要好于我国南方生产的粳稻,其主要原因是()a土壤比南方肥沃b水热条件比南方产区充足c生长期比南方产区长d机械化水平比南方产区高【解析】黑龙江所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由于垦区地广人稀,人均占有耕地多,所以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热量不足导致这儿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单季水稻的生长期较南方产区长,质量高。【答案】10.a11.a12.c二、综合题13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到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图回答(1)(3)题。(1)该地农垦区冬春季常有68级大风,分析该地区冬春季多大风的原因。(2)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当地人们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采取了收获后在田间留残茬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评价该农垦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解析】图示阴影区纬度较高,靠近冬季风源地,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土地荒漠化问题突出,评价其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时,应主要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析。【答案】(1)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时间长;地形较平坦;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高低纬度间气压差大。(2)土地荒漠化增加地面摩擦(减少风的侵蚀力);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水分。(3)有利:土地广阔,便于机械化耕作;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低温时间长,病虫害少。不利:降水少,气候干旱;气温低,生长期短。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材料二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材料三“北大荒”某农场土地利用结构图。(1)从地形类型看,“南大荒”属于_,“北大荒”属于_。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主要是_,“西大荒”主要是_。(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3)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4)我国东北黑土区现有大型侵蚀沟25万多条,每年仅因侵蚀沟吞噬耕地而损失的粮食高达40多亿千克。试结合材料三分析“北大荒”黑土侵蚀的原因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解析】第(1)、(2)题,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影响“三大荒”农业生产的地形与气候条件。“南大荒”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地形起伏较大。“西大荒”地处西北内陆,面积广阔,气候干旱,光照充足,但水源缺乏。“北大荒”地处东北,地形平坦,土质肥沃,但纬度高,热量较低。第(3)题,“北大荒”粮食生产属商品谷物农业类型,结合自然、社会经济等优势分析。第(4)题,材料三说明“北大荒”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由于垦荒导致植被破坏,加重水土流失,因此必须加强植被保护、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实施工程措施。【答案】(1)丘陵平原热量条件不足水源条件不足(2)南大荒: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西大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温差大。(3)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有利于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