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线、线段、射线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两点决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4.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5.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垂线段最短)平行线的判断1.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简: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角的关系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判定性质: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2.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4.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判定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定1.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轴对称、中心对称、 平移、旋转 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若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5.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6. 若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7.平移或旋转前后的图形是不变的.中心对称是旋转的特殊形式。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n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1.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2.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3.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平行四边形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3.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菱形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性质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判定1.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等腰梯形性质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1.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S=Lh 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 ad=bc 相似三角形判定1.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4.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5.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性质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位似图形是相似图形的特殊形式。位似比等于相似比。圆1.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5.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垂径定理 1.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5.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 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它是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它是三个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直角三角形三边为a、b、c,c为斜边,则外接圆的半径 ;内切圆的半径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L和O相交 dr 直线L和O相切 d=r 直线L和O相离 dr 切线的判定: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切线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两圆外离 dR+r 两圆外切 d=R+r 两圆相交 R-rdR+r(Rr) 两圆内切 d=R-r(Rr) 两圆内含dR-r(Rr) 正多边形和圆依次连结各等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n(n3):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 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正三角形面积 , a表示边长. 扇形弧长: 扇形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 圆锥的表面积 幂的运算:a0时a0=1,a-p= am an= am+n;(am)n= am n 0的0次幂没有意义平方差:a2-b2=(a+b)(a-b)完全平方:a2+2ab+b2=(a+b)2 a2-2ab+b2=(a-b)2推广:a2+b2=(a+b)2-2ab (a-b)2=(a+b)2-4ab一次函数y=kx+b(k0)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y=kx经过(0,0),(1,k), 经过第一、三象限k0,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随x的增大而减少.k0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 抛物线与x轴有没有公共点.抛物线的一般式: y=ax2+bx+c。(a0)抛物线的顶点式 :y=a(x-h)2+k。顶点(h,k),对称轴为直线 最大(小)值 为 (左同右异 )抛物线的两根式: y=a(x-x1)(x-x2)常见的勾股数(整数)3,4,5; 6,8,10; 5,12,13; 8,15,17,9,40,41等。常见的无理数; , ,等等1.414 1.732 2.236锐角三角函数030456090sin 01/22/23/21cos 13/22/21/20tan 03/313/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起,到最后一个数止。如0.03120有效数字为3、1、2、0共4个有效数字。中位数:把一列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若有奇数个数,中间一个为中位数,若有偶数个数,中间两个的平均数为中位数.(2)方差公式: 五个连续整数的方差是2,标准差为根号2.第一节 直角与勾股1(2010 浙江台州市)如图,ABC中,C=90,AC=3,点P是边BC上的动点,则AP长不可能是( ) CABP (第3题)A2.5 B3 C4 D5 2(2010山东临沂)如图,和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则的长为(第13题图)(A)(B)(C)(D)3(2010 四川泸州)在ABC中,AB=6,AC=8,BC=10,则该三角形为(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4(2010 广西钦州市)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 cm、BC8 cm,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BE的长为(A)4 cm (B)5 cm (C)6 cm (D)10 cm 第15题5(2010广西南宁)图1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三边的大小关系式: (A) (B) (C) (D) 图16(2010广东湛江)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2,3 B.2,3,4 C.3,4,5 D.4,5,67(10湖南益阳)如图4,在ABC中,ABAC8,AD是底边上的高,E为AC中点,则DE8(2010辽宁丹东市)已知ABC是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RtABC的斜边AC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ACD,再以RtACD的斜边AD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ADE,依此类推,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 第15题图9(2010 浙江省温州)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引起很多人的兴趣l955年希腊发行了二枚以勾股图为背景的邮票所谓勾股图是指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构成,它可以验证勾股定理在右图的勾股图中,已知ACB=90,BAC=30,AB=4作PQR使得R=90,点H在边QR上,点D,E在边PR上,点G,F在边_PQ上,那么APQR的周长等于 10(2010四川宜宾)已知,在ABC中,A= 45,AC= ,AB= +1,则边BC的长为 11(2010湖北鄂州)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C=AD,E是CB的中点,AE=EC,BAC=3DBC,BD=,则AB= 12(2010河南)如图,RtABC中,C=, ABC=,AB=6.点D在AB边上,点E是BC边上一点(不与点B、C重合),且DA=DE,则AD的取值范围是 .13(2010四川乐山)如图(4),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ACD=40,则EBC=_.14(2010四川乐山)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人文价值图(6)是一棵由正方形和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按一定规律长成的勾股树,树主干自下而上第一个正方形和第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S1,第二个正方形和第二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S2,第n个正方形和第n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Sn设第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图(6)请解答下列问题:(1)S1_;(2)通过探究,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Sn,则Sn_15(2010 江苏镇江)如图,DE过点C,且DE/AB,若,则A= ,B= .16(2010 广西玉林、防城港)两块完全一样的含30角的三角板重叠在一起,若绕长直角边中点M转动,使上面一块的斜边刚好过下面一块的直角顶点,如图6,A,AC10,则此时两直角顶点C、间的距离是 。17(2010 福建泉州南安)将一副三角板摆放成如图所示,图中 度 全品中 考网1(第10题图)18(2010 广西钦州市)一个承重架的结构如图所示,如果1155,那么2_ _ 第2题19(2010 山东淄博)如图是由4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构成的“田字格”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在这个“田字格”中最多可以作出长度为的线段_条.(第15题)20.(2010年山西)在D是AB的中点,CD=4cm,则AB= cm。21(2010黑龙江绥化)RtABC中,BAC=90,AB=AC=2,以AC为一边,在ABC外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ACD ,则线段BD的长为 。22.(2010浙江杭州) (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AB = 3AC,BD = 3AE,又BDAC,点B,A,E在同一条直线上. (1) 求证:ABDCAE;(2) 如果AC =BD,AD =BD,设BD = a,求BC的长. 23(2010 湖北孝感)(本题满分10分)问题情境勾股定理是一条古老的数学定理,它有很多种证明方法,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根据弦图,利用面积法进行证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提出把“数形关系”(勾股定理)带到其他星球,作为地球人与其他星球“人”进行第一次“谈话”的语言。定理表述请你根据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叙述勾股定理(用文字及符号语言叙述);(3分) 尝试证明以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为基础,可以构造出以a、b为底,以为高的直角梯形(如图2),请你利用图2,验证勾股定理;(4分)知识拓展利用图2中的直角梯形,我们可以证明其证明步骤如下:= 。又在直角梯形ABCD中有BC AD(填大小关系),即 ,(3分)24(2010 山东荷泽)(本题满分8分)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30,BD是ABC的平分线,CD5,求AB的长20题图ABCD第二节 三角形1(2010浙江宁波) 如图,在ABC中,AB=AC,A=36,BD、CE分别是ABC、BCD的角平分线, 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A)5个 (B)4个 (C)3个 (D)2个(第10题)2(2010 浙江义乌)如图,直线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P为直线CD上的一点,已知线段PA=5,则线段PB的长度为( )ABCDPA6 B5 C4 D33(2010江苏无锡)下列性质中,等腰三角形具有而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A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有一个角的平分线垂直于这个角的对边C有两个锐角的和等于90D内角和等于1804.(2010 黄冈)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当PACQ时,连PQ交AC边于D,则DE的长为()ABCD不能确定 第15题图5(2010山东烟台)如图,等腰 ABC中,AB=AC,A=2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交AC于E,连接BE,则CBE等于A、80 B、 70 C、60 D、506(2010江西)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7和3,则下列四个数中,第三条边的长是( )A8 B7 C 4 D37(2010湖北武汉)如图,ABC内有一点D,且DA=DB=DC,若DAB=20,DAC=30,则BDC的大小是( )A.100 B.80C.70 D.508(2010山东威海)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AB的中点, 连接BD若BD平分ABC,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DBEABC2BE BAEDA CCBC2AD DBDAC 9(2010 湖南株洲)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是两格点,如果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为等腰三角形,则点的个数是第8题图A6B7C8D910(2010云南楚雄)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是( )A55,55 B70,40 C55,55或70,40 D以上都不对11(2010湖北随州)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当PACQ时,连PQ交AC边于D,则DE的长为()ABCD不能确定 第15题图12(2010湖北襄樊)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x、y满足方程组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5B4C3D5或413(2010 山东东营)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ACD和BCE是在AB同侧的两个等边三角形,DM,EN分别是ACD和BCE的高,点C在线段AB上沿着从点A向点B的方向移动(不与点A,B重合),连接DE,得到四边形DMNE这个四边形的面积变化情况为( )(A)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始终不变 (D) 先增大后变小 14(2010 广东汕头)如图,把等腰直角ABC沿BD折叠,使点A落在边BC上的点E处下面结论错误的是()AABBE BADDC CADDE DADEC15(2010 重庆江津)已知:ABC中,AB=AC=,BC=6,则腰长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6(2010 重庆江津)如图,在RtABC 中,AB=AC,D、E是斜边BC上两点,且DAE=45,将绕点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连接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有( ) 平分 A个 B个 C个 D个17(2010广东茂名)如图,吴伯伯家有一块等边三角形的空地ABC,已知点E、F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量得EF5米,他想把四边形BCFE用篱笆围成一圈放养小鸡,则需用篱笆的长是(第5题图)A、15米 B、20米 C、25米 D、30米18(2010广东深圳)如图1,ABC中,AC=AD=BD,DAC=80。则B的度数是A40 B35 C25 D2019(2010贵州铜仁)如图,小红作出了边长为1的第1个正A1B1C1,算出了正A1B1C1的面积,然后分别取A1B1C1三边的中点A2,B2,C2,作出了第2个正A2B2C2,算出了正A2B2C2的面积,用同样的方法,作出了第3个正A3B3C3,算出了正A3B3C3的面积,由此可得,第8个正A8B8C8的面积是( )A B C D20(2010四川广安)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9,则它的周长是 A17 B17或22 C20 D2221(2010黑龙江绥化)如图所示,已知ABC和DCE均是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AE与BD交于点O,AE与CD交于点G,AC与BD交于点F,连结OC、FG,则下列结论:AEBD AGBF FGBE BOCEO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 )A.1个B.2个C.3个D.4个22(2010广东清远)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A40 B80 C100D100或4023如图,AD是ABC的边BC上的高,由下列条件中的某一个就能推出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_。(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都填写在横线上)BADACD BADCAD, AB+BDAC+CD AB-BDAC-CD24(2010广东广州,16,3分)如图4,BD是ABC的角平分线,ABD36,C72,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_个25(2010江苏无锡)如图,ABC中,DE垂直平分AC交AB于E,A=30,ACB=80,则BCE=(第16题)26(2010江苏泰州)等腰ABC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第三边长为 27(2010四川眉山)如图,将第一个图(图)所示的正三角形连结各边中点进行分割,得到第二个图(图);再将第二个图中最中间的小正三角形按同样的方式进行分割,得到第三个图(图);再将第三个图中最中间的小正三角形按同样的方式进行分割,则得到的第五个图中,共有_个正三角形 28(2010浙江绍兴)做如下操作: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AC,AD平分BAC,交BC于点D.将ABD作关于直线AD的轴对称变换,所得的像与ACD重合.第15题图对于下列结论: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由上述操作可得出的是 (将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29(2010江苏淮安)已知周长为8的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腰长为3,则最短的一条串位线长为 30.(2010 山东滨州)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6,AD是BC边上的中线,M是AD上的动点,E是AC边上一点.若AE=2,EM+CM的最小值为 . 31(2010四川内江)下面的方格图案中的正方形顶点叫做格点,图1中以格点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4个,图2中以格点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个,图3中以格点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个,图4中以格点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个.图2图1图4图332.(2010 湖南湘潭)ABC中,若A=80o, B=50o,AC=5,则AB= .33(2010广西桂林)如图:已知AB=10,点C、D在线段AB上且AC=DB=2; P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等边AEP和等边PFB,连结EF,设EF的中点为G;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则点G移动路径的长是_34(2010 广西钦州市)如图,ABC是一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D0BC,垂足为点D0过点D0作D0D1AB,垂足为点D1;再过点D1作D1D2AD0,垂足为点D2;又过点D2作D2D3AB,垂足为点D3;这样一直作下去,得到一组线段:D0D1,D1D2,D2D3,则线段Dn-1Dn的长为_ _(n为正整数) 第10题D1D5D2D3D4D0 全品35(2010年山西)如图,在ABC中,AB=AC=13,BC=10,D是AB的中点,过点D作DEAC于点E,则DE的长是 。36(2010天门、潜江、仙桃)从一个等腰三角形纸片的底角顶点出发,能将其剪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纸片,则原等腰三角形纸片的底角等于 .37(2010四川攀枝花)如图8,在ABC中,AB=AC=2,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的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BE=AF,EPF的最小值为,tanPEF=,四边形AEPF=.当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上述结论始终正确是 (将正确的命题序号全部写上)CA图8PEFB38(2010湖北黄石)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已知ABAC,A3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则CBD的度数为 .39(2010辽宁丹东市)如图, 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为边AB,AC,BC的中点,M为直线BC上一动点,DMN为等边三角形(点M的位置改变时, DMN也随之整体移动) (1)如图,当点M在点B左侧时,请你判断EN与M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点F是否在直线NE上?都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 (2)如图,当点M在BC上时,其它条件不变,(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点M在点C右侧时,请你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 图图图第25题图ABCDEF40(2010 福建晋江)(13分)如图,在等边中,线段为边上的中线. 动点在直线上时,以为一边且在的下方作等边,连结.(1) 填空:度;(2) 当点在线段上(点不运动到点)时,试求出的值;ABC备用图(1)ABC备用图(2)(3)若,以点为圆心,以5为半径作与直线相交于点、两点,在点运动的过程中(点与点重合除外),试求的长.41(2010 山东济南)(1)如图,已知求证ACEDB42(2010湖南衡阳)已知: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AC边上取中点D,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 CE CD求证:BD DE43(2010 山东省德州)如图,点E,F在BC上,BECF,AD,BC,AF与DE交于点O(1)求证:ABDC;(2)试判断O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ADBEFCO第18题图44(2010江苏常州)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C、AB上,BD=CE,DBC=ECB。求证:AB=AC。45(2010四川内江)如图,ACD和B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BCE90,AE交DC于F,BD分别交CE,AE于点G、H.试猜测线段AE和BD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FGH46(2010 福建三明)如图,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D为AB边上一点。 全品中 (1)求证:ACEBCD;(5分) (2)若AD=5,BD=12,求DE的长。(5分47(2010湖北襄樊)如图5,点E、C在BF上,BF=FC,ABC=DEF=45,A=D=90(1)求证:AB=DE;(2)若AC交DE于M,且AB=,ME=,将线段CE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点E旋转到AB上的G处,求旋转角ECG的度数 图548(2010 内蒙古包头)如图,已知中,厘米,厘米,点为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与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与全等?AQCDBP(2)若点Q以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的哪条边上相遇?49(2010湖北十堰)如图,ABC中,AB=AC,BDAC,CEAB.求证:BD=CE.ABCDE(第19题)50(2010广东深圳)如图8,AOB和CO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D在AB上。(1)求证:AOCBOD;(4分)(2)若AD=1,BD=2,求CD的长。(3分)第三节 相似1(2010江苏苏州)如图,在ABC中,D、E两点分别在BC、AC边上若BD=CD,B=CDE,DE=2,则AB的长度是 A4 B5 C6 D72(2010安徽省中中考) 如图,直线,1550,2650,则3为( )A)500. B)550 C)600 D)6503(2010广东广州,4,3分)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若BC5,则DE的长是( )A2.5B5C10D154(10湖南益阳)如图3,已知ABC,求作一点P,使P到A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下列确定P点的方法正确的是P为A、B两角平分线的交点P为A的角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P为AC、AB两边上的高的交点P为AC、AB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5(2010山东济宁)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6(2010四川凉山)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的方式叠放,则角等于ABCD7(2010 浙江义乌)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2、3.5 B4、5、9 C20、15、8 D5、15、88(2010 重庆)如图,点是的边的延长线上一点, 若,则的度数等于( )A B C D9(2010湖南长沙)下列每一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值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3、4、5 B、6、8、10 C、2、 D、5、12、1310(2010 浙江衢州)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C和BC的中点,已知DE=2,则AB=()(第2题)CAEDBA1 B2C3D411(2010湖南邵阳)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2,2,4 C3,4,5 D3,4,812(2010 河北)如图1,在ABC中,D是BC延长线上一点, B=40,ACD=120,则A等于ABCD40120图1A60 B70C80 D9013(2010四川 巴中)如图1 所示,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现要在草坪上建一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图1A .ABC 的三条中线的交点 B .ABC 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C .AB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 .ABC 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14(2010湖北荆州)一根直尺EF压在三角板30的角BAC上,与两边AC,AB交于M、N.那么CME+BNF是A 150 B180 C135 不能确定 全品中考网 15(2010湖北鄂州)如图,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DEAB交AB于点E,DFAC交AC于点F,SABC=7,DE=2,AB=4,则AC长是A.4 B.3C.6 D.516(2010江苏扬州)电子跳蚤游戏盘是如图所示的ABC,AB=6,AC=7,BC=8如果跳蚤开始时在BC边的P0处,BP0=2跳蚤第一步从P0跳到AC边的P1(第一次落点)处,且CP1=CP0;第二步从P1跳到AB边的P2(第一次落点)处,且AP2=AP1;第三步从P2跳到BC边的P3(第三次落点)处,且BP3=BP2;跳蚤按上述规则一致跳下去,第n次落点为Pn(n为正整数),则点P2007与P2010之间的距离为( )A1 B2 C3 D4ABCP0P3P2P1第8题17(2010云南昆明)如图,在ABC中,CD是ACB的平分线,A = 80,ACB=60,那么BDC=()A80B90C100D110DABC第6题图18(2010 福建三明)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8cm,则该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4cmB5cmC6cmD11cm19(2010 山东东营)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则的度数等于( )(A) (B) (C) (D)20(2010 湖北孝感)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则的度数是( )A55B65C75D8521(2010 四川自贡)为估计池塘两岸A、B间的距离,杨阳在池塘一侧选取了一点P,测得PA=16m,PB=12m,那么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A5mB15mC20m D28m22如图,ABC中,C=90,B=40,AD是角平分线,则ADC的度数为A25B50C65D7023(2010年山西)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6cm,8cm,10cm,从中任取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A1个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师核心能力考核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文化创意行业文化产业规划师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在集团2025年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务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卫生监督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称重给料机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现场总线计算机通讯模板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网络营销专家职业技能认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家具清洗用品:洗衣皂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移动通讯用数字程控交换机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留疆战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初一入学分班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 2025广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
- 社会团体单位会员登记表完整
- GB/T 531.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 消化系统疾病课件整理
- 子宫肉瘤诊疗指南
- 培训注塑成型原理
- 2009-2022历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计算机类岗位)》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3
-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
- 工业园区消防安全标准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