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孔雀开屏,不是为了让其他的鸟儿欣赏它美丽的羽毛;蝴蝶翩翩起舞,不是为了摆动舞姿供他人欣赏;蜜蜂筑造蜂房,也不是为了展现建筑艺术的精巧。只有人才会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精神愉悦,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c文化是一种精神社会力量 d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2.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创建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 b. c. d.3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更加重视社会公德的养成教育。“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温暖世间真情。”这朗朗上口的公益广告语使人们的言行悄然发生了可喜变化。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深远持久的特点 b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c潜移默化的特点 d鲜明的民族性4“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种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完全不同的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5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他们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教育 d口语传播6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巨大作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程中a b c d7图一漫画表明了( ) a经济与文化相互决定、不可分开b经济发展与文化互为载体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d文化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文化8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内心浮澡时,拿出一本冰心的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一本鲁迅的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属于正义,内心充满坚定。这表明( )a文化与精神相互交融b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92013年 4月23日是第十六个“世界读书日”, 今年读书日的主题是: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这表明读书 ( )a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开阔人们的视野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10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下列对两者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区别的,没有联系社会越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精神就一定高尚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的过程a b c d11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 喜的变化。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表明()a文化能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12“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c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1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自学科学知识c.社会科学知识 d.语音和文字水平14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2013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12年同期增长31b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13年3月在京举行c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2013年4月17日至20日在上海世博展馆开展d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退缩迹象明显 16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国人来中国观光,同时又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观赏自然风光和领略异国风情是跨境旅游的两个主要目的。领略异国风情,实际上是在感受和体验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世界文化的趋同性 不同文化的排他性a b c d172012年8月24日,中俄青年大学生研修活动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俄罗斯学生用中文唱起中国歌曲大中国,中国学生用中国传统乐器笛子演奏俄罗斯歌曲山楂树,将座谈会气氛推向了高潮,也展现了两国文化的魅力。这告诉我们()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民族的文化不能相容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标志a bc d18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意味着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也意味着生命的衰竭,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a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推动文化的繁荣c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d发展先进文化19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 的冲击。光明网日前做了“汉字书写调查”,852%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如果请你撰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 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202012年4月,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由14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中医药服 务贸易的若干意见,强调中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医学,但现在全国中医除了数量少、业务量不足,在治疗方面也面临“中医西化”的尴尬局面。“中医西化”的现状所反映的不良倾向()“封闭主义” “守旧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a b c d21时下,有些地方、有些领域很流行向老祖宗讨饭吃。电影清一色的古代格格、皇帝、皇后秘史 等,书法清一色颜体、柳体等,教育思想清一色孔孟之道。很多有识之士担忧:中国文化,特别是文艺将何去何从?下列对传统文艺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典型建筑为代表 b中华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传统文艺的造诣,现代人是很难突破的d对传统文艺要坚决抛弃22当我们的商家在为情人节、圣诞节大作促销宣传时,我们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却被其他国家申报为文化遗产;当我们习惯性地只是在元宵节买汤圆、端午节买粽子、中秋节买月饼时,当我们把春节和“七天假”等同时,我们流传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被忽略了。这启示我们在吸收洋文化的同时,应当做到()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全面学习,一切照搬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相互尊重,交流为主23“实事求是”一词源自班固所著的汉书,本意是一种治学态度和方法,毛泽东把它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变成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赋予了新的境界。“实事求是”一词源自汉书说明( )a文化继承就是全部承袭 b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c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d我们要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2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年青一代对“拇指文化”是情有独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 b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c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d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高二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答题卡一、选择题(2分24小题=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52分)26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也是同学们精神凝聚、智慧整合、能力展示和素质提升的过程。今天,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为此,修水一中也会举办文化艺术节、运动会、书画展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学校还要求各年级各班级必须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学校通过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又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还促进了同学们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10分)27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较快,中外文化合作方兴未艾,一些文化企业在海外落户。短短七八年间,100多个国家共开设了300多个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伦敦中国文化年、纽约中国文化游、“感知中国”等活动把中国文化带到国外民众中间,产生了积极影响。文化“走出去”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是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下列两个观点。观点一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文化产品“走出去”,而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走出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要提升文化自信,强化文化主体性建设,提升媒体融合力度,加强传播机制和手段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观点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和名片,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宣部秘书长官景辉说。他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是重视内容创新,增强吸引力;二是重视出口平台和对外营销渠道的建设;三是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1)结合材料分析中华文化“走出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