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毒理学绪论.doc_第1页
法医毒理学绪论.doc_第2页
法医毒理学绪论.doc_第3页
法医毒理学绪论.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 以下不属于腐蚀性毒物的是 (B)A HCl B BaCl2 C 苯酚 D AgNO32、 下列不属于脑脊髓功能障碍性药物的是 (C)A 酒精 B 催眠镇静安定药 C 有机磷 D致幻剂3、 以下是酸性毒物的是 (A)A 斑蝥素 B 吩噻嗪类镇静药 C 苛性钠 D 乌头的主要成分4、 我国北方冬季最常见的中毒方式是 (D)A 有机磷中毒 B 杀鼠剂中毒 C 氰化物中毒 D CO中毒5、 铅、DDT的主要蓄积部位分别是 (A)A 骨、脂肪 B 脑、脑 C 脑、脂肪 D 肝脏、脾脏6、 以下不属于毒物的拮抗作用的是 (C)A 阿托品与吗啡 B 酸与碱 C 乙醇与安眠药 D 阿托品与有机磷7、被称为近代毒理学创始人是谁? (A) A Orfila B Paracelsaus C Curry D Devergie8、 毒品进入机体途径的吸收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 (A)a) 静脉、吸入、皮下、肌肉、口服b) 吸入、皮下、静脉、肌肉、口服c) 静脉、肌肉、皮下、吸入、口服d) 皮下、吸入、静脉、口服、肌肉9、 毒物生物转化最重要的场所是 (A)A肝 B. 肾 C. 肺 D. 脾10、 以下哪个不是毒物死后再分布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D)A. 死后血液的流动 B. 毒物的降解和破坏C. 微生物作用 D. 毒物的毒性11、 以下正确的是 (A)A. 凡是使机体发生中毒症状的毒物的最小剂量称半数中毒量B. 凡是使机体发生中毒症状的毒物的剂量称毒物的中毒量C. 凡能致机体中毒死亡的毒物的最小剂量称为该毒物的致死量D. 能引起一组实验动物中毒死亡的剂量称该毒物的最小致死量12、一氧化碳中毒死者的尸斑呈 (A)A.樱红色 B.鲜红色 C.暗褐色 D.棕红色13、1997年美国毒理病理学家学会细胞死亡命名委员会建议,将坏死前细胞如表现细胞肿胀为特征,则称为 (A)A.胀亡 B.凋亡 C.死亡 D.消亡14、低剂量的砷化物、四氯化碳、氯仿等多引起 (A)A.肝小叶中央区肝细胞变性坏死 B.肝小叶外围带出血坏死C.肝小叶广泛性坏死 D.深度黄疸15、可选择性地引起近端肾小管直部的损害的是 (A)A.升汞 B.乙二醇 C.磺胺类药物 D.四氯化碳16、毒鼠强中毒后的症状不包括: (A)A.昏迷 B.抽搐 C.头痛 D.视力模糊17、短时间内迅速死亡,可排除: (D)A.氰化物 B.有机磷农药 C.高浓度CO D.升汞18、 以下哪个药物不会造成肺水肿现象: DA 刺激性气体 B 安妥 C有机磷类 D阿托品19、下列哪项不是检查肠胃应注意的 DA胃内容物有无特殊气味 B胃容物性状 C胃粘膜变化 D胃的重量名词解释1、 毒物2、 中毒 3、 毒物的协同作用4、 毒物的拮抗作用5、半数致死量 6、 致死血浓度 7、 死后毒物再分布简答题1、 简述常见毒性效应得类型2、 什么是终毒物,简述终毒物的作用机制的类型3、 什么是靶器官,什么是效应器官?二者有何关系?4、 比较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的异同点。5、 在怀疑中毒或中毒的案件中,它应解决那些问题?6、 简述毒物死后再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4点)7、 根据中毒的原因或方式可将中毒分为哪几种类型?8、将尸体解剖时主要检材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9、毒物化验检材的送检注意事项答案名词解释:1、 毒物:指在日常接触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后,能与生物体之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导致机体组织细胞代谢、功能或形态结构损害的化学物质。2、 中毒:机体由于毒物的作用,器官、组织、细胞代谢、功能或形态结构遭受损害而出现的致病状态称为中毒。3、 毒物的协同作用:指当同时接触两种有类似毒性效应的毒物时,其毒作用分别超过两者分别作用之和。数学关系:1+124、 毒物的拮抗作用:指两种毒物作用于机体时,一种毒物干扰另一种毒物的毒性,使其毒性减弱,或者是两种毒物彼此干扰使对方毒性减弱,所产生的毒性效应低于各个毒物单独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数学关系:1+125、 半数致死量:指能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中毒死亡的最小剂量。6、 致死血浓度:引起中毒死亡的血中的最低浓度。7、 死后毒物再分布:是指毒物在尸体内浓度的改变过程,特别是指心血中毒物浓度的变化。简单题1. 常见毒性效应得类型:(参考 第三版教材 P11)(1)、局部与全身毒性效应(2)速发性与迟发性毒性效应(3)致敏和自体免疫效应(4)特异质反应(5)可逆性与不可逆性毒性效应(6)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2、终毒物是指毒物可直接与内源性靶分子反应,并造成机体损害时的化学形态终毒物的作用机制的类型有三种(具体参照 第三版 教材P13)3、毒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称为该毒物的靶器官或靶组织 出现毒性效应的器官称为效应器官 效应器官可以是靶器官,也可以不是靶器官4、参考第三版教材 P165、在怀疑中毒或中毒的案件中,它应解决下述问题:1确定是否发生了中毒。2 确定何 种毒物引起中毒。3 确定进入体内毒物的量,并判断是否足以引起中毒或死亡。4 分析毒物进入机体的时间、途经和形式。5 推断中毒或死亡方式,是自杀、他杀、意外灾害抑或其它类型中毒。6 答:毒物的顺梯度浓度扩散、毒物生前洗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