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腾 四中高二期中历史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三;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特点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下列做法的结果与这种演变特点不一致的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 宋朝设置枢密院 明初设殿阁大学士 元朝设置中书省a. b. c. d. 【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导致王国坐大,威胁到中央集权的加强,故符合题意;宋朝设置枢密院分割的是宰相的军权,有利于君权的加强,但不合题意,故排除;明初设殿阁大学士是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也不合题意,故排除;元朝的中书省享有大权,不利于君权的加强,故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2某学者认为“皇帝居于社会的权力宝塔尖上,没有制度能够制约他,也没有人能制约他。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中国古代难以解决的政治问题。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使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得以建立相对有序的环境。” 中的字可能是a.韩非子 b.董仲舒 c.陆九渊 d.黄宗羲【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依据所学,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与题意不符,排除;董仲舒为限制君权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对君权有一定的制约,故b符合题意;陆九渊是宋明的理学家,也主张君主专制,与题意不符,故排除;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但与题意不符。3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罗马法当时受追捧主要是因为a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b罗马法提倡“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c罗马法对商品生产的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做了详尽的规定d文艺复兴运动倡导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答案】c【解析】考点:罗马法的影响。依据所学可知, 1516世纪,正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的时期,“罗马法对商品生产的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做了详尽的规定”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所以c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4古代有位思想家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说:“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这位思想家是a朱熹 b王阳明 c顾炎武 d王夫之【答案】a【解析】考点:程朱理学。依据材料“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可知应是朱熹的主张。所以应选a。5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是指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秦汉知识的理解。秦汉时期是中国版图确立的时期,也是民族的传承时期,同时秦汉时期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汉朝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b。6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答案】a【解析】考点:科举制。从所给材料的意思来看,很显然是选择a。导致了“重文轻武”现象出现的是宋朝时的政策,排除b;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的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而不是指科举制度,排除c;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也有很多是贪官污吏,因此,d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排除d。7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 强化君主专制 b. 加强思想控制c. 防止诸侯割据 d. 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考点: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材料中汉武帝的措施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b两项明显不正确,c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手段,根本目的是d项。8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属官的魏征,对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皇帝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该敕书终没有颁下施行。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此外,尚书省的奏抄也都要经过门下省审驳。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 a门下省在日常政务中居枢纽地位b唐代初期皇权与相权形成制衡c门下省具有独立的行政决策权力d三省制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制【答案】a【解析】考点:三省六部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管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尚书省的奏抄也都要经过门下省审驳。这说明门下省在日常政务中居枢纽地位,故选a。9“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钱穆国史大纲)此田亩最有可能是a天子赐予的井田 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c租种的诸侯土地 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答案】d【解析】考点:均田制。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抓住“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说明可以起到限制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经济的作用,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不存在土地兼并,故a错;同理c也错;b与材料无关;d选项为均田制可以起到限制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经济的作用。所以,选d10中国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有( )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先进的灌溉工具的出现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a b c d【答案】b 【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察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的形成首先是由于生产力的变化造成的,铁犁牛耕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标志,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则使得一家一户的劳动单位成为可能。故选b.11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该工具是 【答案】d【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可知描述的是曲辕犁,所以本题答案选d项。a是翻车、b是耧车、c是筒车,都不符合题意。12战国时期,人工施肥已受到广泛重视。孟子说:“凶年,粪其田而不足”。荀子认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由此可见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c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d农民社会地位低下【答案】b【解析】考点:古代农业的特点。孟子和荀子的话,并非描述统治者重农抑商,故a项错误;题干先提出观点:人工施肥在战国受重视,接着引用孟子、荀子的话来证明观点,孟子说,歉收之年,是因为施肥不够,荀子说,开垦荒地,锄草播种,多施肥,是农夫的本职工作,可见,战国的农业生产非常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开始形成于春秋时期,故c项错误;题目未涉及农民的社会地位,故d项错误。13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举措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 )a. 闭关锁国 b. 官营专卖 c. 市坊制度 d. 朝贡贸易 【答案】b【解析】考点: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等关键信息可知,选项与这观点相符是官营专卖。分析选项可知,acd三项的表述明显不符合材料内容观点,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14“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 b毛 c棉 d麻【答案】d【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衣服材料主要有麻、丝、棉。丝相对来讲价格昂贵,劳动人民穿不起,排除a项。棉是在元朝以后成为大众的主要衣料,排除c项。中国古代畜牧业不发达,毛纺织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在元朝以前麻布就成为劳动人民的主要衣料,d项符合题意。15仔细观察关于中国古代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布局的示意图,请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对市的管理逐渐加强 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思想都城的经济功能在增加 坊与市的界限日益明显a b c. d【答案】b【解析】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不论是西汉、唐还是北宋的都城布局图本身一直都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思想。而从西汉、唐到北宋,都城的经济功能的确是在不断的增加,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就是b.16太原王氏是明清著名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做官发财后大兴土木,其王家大院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这一现象 a妨碍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c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答案】c【解析】考点:资本主义萌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明清时期商人经商致富后,并不是将资本用于扩大生产,而是用于做官,这就影响了生产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所以答案选c。其他选项不符合。17中美两国的首次通商是从1784年开始的。担负首航任务的是一艘被命名为“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的商船。对此,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皇后号”隶属于清政府b该商船当时在中国停靠的港口是广州c该史实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倾向性d中美贸易得到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许可【答案】【解析】考点:从图片可以看出,图中的“中国皇后号”悬挂的是美国国旗,故应该是美国船,a错误;材料所述时间为1784年,当时中国的清政府正实行“海禁”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故b符合题意;根据1784年这一时间,可以知道当时美国政府为邦联政府而不是联邦政府,故d错误;材料没有体现c,故排除。18有同学整理19世纪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历程,做出如下时序图。观察下图,空白处应填写的事件是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b日本帝国宪法颁布c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d戊戌变法【答案】a【解析】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图示的理解能力。题干是19世纪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此时民主政治建立和发展的主要表现为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几个主要国家,而且各自代表一种不同的各有特色的政体形式;再结合具体时间可知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时间是1875年,符合题干,正确。日本帝国宪法颁布1889年,时间符合但君主立宪的代表首推英国;cd也不符合。19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a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实际是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答案】d【解析】考点:巴黎公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处理材料和对所学的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巴黎公社革命的发生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仍处在上升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力还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这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尚不具备,但由于普法战争中法国的失败以及第三共和国的叛变行为和对国内群众的压制,引发了巴黎公社革命,因此其发生具有偶然性和自发性,故d正确。其他三项都符合题意,故错误。20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此时,中国工农红军: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c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d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答案】【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a、b、c三项在时间上不符合。21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因素包括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a b c d 【答案】b【解析】考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而中美建交是1979年,所以不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排除。所以答案选b。22对下列历史概念理解准确的是a“另起炉灶”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b“求同存异”是指在外交中搁置争议追求共同利益c“双百”方针是指艺术上百家争鸣学术上百花齐放d“两弹一星”战略中所说的两弹是指原子弹和氢弹【答案】b【解析】考点:历史概念。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才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求同存异”的确是指在外交中搁置争议追求共同利益,“双百”方针是指“学术”上百家争鸣“艺术”上百花齐放,“两弹一星”战略中所说的两弹是指原子弹和“导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23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答案】b【解析】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旧中国没有实现国家的独立,外交政策是屈辱的;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c、d都是其具体方针或表现,答案为b。24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 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建交国家数109100a新中国面临较大外交困难 b美国实现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目标c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答案】a【解析】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是非常少的,新中国外交并未取得巨大成就,但建交的国家并不是没有,所以美国并未实现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目标,但是却的确能表明新中国面临较大外交困难,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25新中国外交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是指由中国领导创立的,目的在于“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a联合国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不结盟运动【答案】c【解析】考点:新中国外交。2001年由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因此选c。腾冲县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目 12345678910答案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目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4题,共50分)26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实,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春秋繁露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 向使无 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三段材料分别属于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们各处于什么时代?(3分)(2)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政治观点?(3分)(3)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三的观点有什么本质差别?(4分)【答案】(1)韩非子,战国;董仲舒,西汉;黄宗羲,明末清初。(3分)(2)主张法治;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对君主专制。(3分)(3)韩非子和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主要是由于前者处于农耕社会(君主专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后者处于农耕生活(君主专制)的衰落时期。(8分)【解析】考点:(1)由“罚莫如重而必”可判断是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由“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可判断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由“然则为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可看出是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2)从材料“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分析三则材料的主要思想观点。 (3)分析材料可以看出,韩非子和董仲舒的思想是在为统治者出谋划策,为君主专制服务。当时处于农耕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君主专制的弊端没有明显显现。黄宗羲的思想则是在反对君主专制,当时处于农耕社会的衰落时期,君主专制弊端已经明显显现。27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线索,概述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8分)【答案】1.18401842年,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3.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4.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考点:本题实际上考查的18401900年年间列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及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带来的影响。即1.18401842年,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3.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4.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8阅渎以下材料: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一一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一一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一一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一一元史地理志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原因是什么?(2分)(2) 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4分)(3) 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4分)并就此作简要评价。(2分)(4) 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2分)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2分)有什么意义?(2分)(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2分)【答案】(1)西周疆域广大,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2分)。(2)郡县制。(2分)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了统一(4分)。(3)原因:惩戒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亡的教训)(4分)。影响: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2分)。(4)特点:疆域辽阔(2分);制度:行省制度(2分)。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任答两点2分)(5)特征: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解析】考点:中国古代地方政治的发展。(1)材料一中文字“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说明西周疆域扩大,兵力单薄是其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和史实,不难得出秦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郡县制,其直接作用是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了统一;(3)材料三文字“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割裂疆土,立二等之爵”说明汉初实行再分封是为了吸取秦亡的教训,但这一错误认识却直接导致了汉初的“王国问题”异常严峻;(4)材料四中文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说明元代疆域辽阔,元代为此而实行行省制度;(5)综合上述材料不难发现中国地方管理制度与时代发展同步进行,但强化中央集权是其一直努力的方向。29.出版印刷事业被誉为“文明之母”,反映着社会的变迁,促进了人类文化爱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它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全面开展了政府刻书事业刻书内容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政府还编印了四部大型类书以及佛、道藏经典。私人刻书以文集最多,坊间刻书则以售卖营利为主,除了刻印经文以外,又另刻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品类丰富繁多。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材料二 谷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培训效果评析报告课件
- HN-saponin-F-Pulsatilla-saponin-B-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河北雄安新区雄县事业单位招聘8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三环集团社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环保产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四川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医院、泸州市龙马潭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考核招聘2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大数据分析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 G产业链趋势与未来发展研究
- 城市绿色交通发展规划与政策建议
- 2025安徽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招聘村(社区)后备干部12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GB/T 11186.2-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颜色测量
- 学校辍学学生劝返工作记录卡
- 《细胞工程学》考试复习题库(带答案)
- 粤教花城版小学音乐歌曲《哈哩噜》课件
- 第六讲:RCEP服务贸易与投资解读课件
- 加油站反恐防暴应急预案
- 展筋丹-中医伤科学讲义-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检测检验作业指导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咪达唑仑说明书
- 第二章药物转运及转运体
- 装备外观代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