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岳麓版 必修3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一单元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 1 1集合的概念 第一单元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是当时社会兴起的哪一思潮的体现 你如何认识这一思潮 回答以上问题和学好本课 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目标 1 分析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时代背景 2 列举李贽的思想主张和著作 3 列举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及其主要主张 简述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 4 综述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影响 本课第一目 异端思想家李贽 讲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程朱理学的猛烈批判 第二目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讲明末清初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针对八股取士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学风和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拯救时弊的主张 一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1 经济上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 政治上 专制腐败的王朝政治 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 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3 思想上 程朱理学 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 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近代科学的传入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二 著名进步思想家及其观点1 异端 思想家李贽 1 对 大加鞭挞 否认 是万世至论 2 认为人皆有私 每个人都应顺其 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3 提出 的社会发展观 摇撼了 存天理 灭人欲 的理论基础 程朱理学 孔孟学说 自然之性 万物皆生于两 2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 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王夫之 系统地批判 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 思想体系 哲学方面 强调 认识论方面 宣扬 三相遇而知觉乃发 由此颠覆程朱理学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基础 提出 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宋明理学 唯物主义 理在气中 形 神 物 道在气先 私欲之中 天理所寓 2 反对专制暴君统治 鼓吹 黄宗羲 公然宣称皇帝是 天下之大害者 认为臣对君的关系是平等的 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 提出了种种 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 建立 的 早期民主思想 师友 限制 言论自由 自下而上 监督机构 3 倡导经世致用 顾炎武a 观点 发出 的呼唤 主张为学应求务实 明道救世 b 著作 写出了 等许多与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著作 c 影响 其重视 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 而立足现实 的观念也为后世 的学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经世致用 天下郡国利病书 调查研究 实事求是 博学考据 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 三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影响1 明清时期 始终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 2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 为 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3 这股带有 性质的进步思潮 对 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宋明理学 儒学 早期启蒙 君主专制统治 特别提示1 道学家不同于道家 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被称为道学家 宋明理学也被称为 道学 而道家是春秋晚期老子创立的思想流派 其部分思想后来成为道教的教义 2 所谓的 异端 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李贽的思想不同于当时的主流理学思想 二是李贽的思想仍然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 他只是针对当时儒学的败落提出尖锐的批判 3 明清时期 理学始终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 进步思潮并没有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 4 儒家思想不断发展的原因在于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适应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不断吸收众家之长 兼收并蓄 1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 1 反传统 反教条 以 异端 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 指出儒家经典并非 万世之至论 否定孔子是 天生圣人 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 万物皆生于两 的观点 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 2 批判封建专制 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清初黄宗羲揭露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得出君主专制是 天下之大害者 的结论 顾炎武提倡 众治 反对 独治 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 提倡 经世致用 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 致力于社会变革 力图扭转当时不切实际的学风 4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他们反对重农抑商 提出 工商皆本 的主张 2 明清进步思想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原因 1 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 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 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 中国文化传统的束缚和影响 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无法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罗网 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系 3 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 封建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专制统治 大兴文字狱 压制了反清的民主思想 3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 1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 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2 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他们并未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 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 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 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 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理想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 明夷待访录 在清代被列为禁书 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 主张儒 佛 道三教合一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进步的思想家 在 明夷待访录 中对君主专制提出批判 由此该书遭禁 a项发生在宋朝 c项是隋唐时期的社会风气 b项是李贽的观点 故正确答案是d项 答案 d 2015 福建 17 顾炎武在 日知录 中说 今将静百姓之心 而改其行 必在制民之产 使之甘其食 美其服 而后教化可行 风俗可善也 在此 顾炎武强调 a 培养人才 经世致用b 弘扬道德 规范言行c 富足百姓 移风易俗d 教化民众 静心明志 解析 必在制民之产 使之甘其食 美其服 而后教化可行 风俗可善也 大意是说先要让百姓生活富足 然后才能推行教化 移风易俗 说明顾炎武在改造社会风俗上把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结合起来 因此选c a b d三项都与题干意思不符 答案 c 一 选择题1 2015 无锡 某古代学者称 夫天下之人 所以不得所者 贪暴者扰之 而 仁者 害之也 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 有政刑以絷其四体 而人始大失所矣 据此判断 该学者是 a 朱熹b 王阳明c 李贽d 黄宗羲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李贽的思想 考查学生对文言材料的理解阅读能力 材料中李贽认为合理的社会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让人能自由地去追求自己欲望的社会 因此他把当时那种 有德礼以格其心 有政刑以絷其四体 的社会看作是使人 大失所 的社会 他说 天下的人原本是各得其所的 现在不得其所 是 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 的结果 标榜 仁义道德 的统治者害怕不得其所的人们越轨 便用 德 礼 来规范人们的思想 用 政 刑 来限制人们的行动 他认为天下百姓不得安生的根源是贪暴的政府及所谓的 仁者 理学家用自以为是的 德刑礼政 束缚人们行为思想的结果 故本题选c 2 明末清初学者唐甄曾在 潜书 中说 自秦以来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与唐甄这种思想相似的思想家是 a 顾炎武b 黄宗羲c 王夫之d 李贽 答案 b 解析 黄宗羲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 3 李贽在 李氏丛书 老子解下篇 中写道 致一之理 庶人非下 侯王非高 在庶人可言贵 在侯王可言贱 李贽提出的观点是 a 主张个性解放 思想自由b 提倡人人平等c 反对封建礼教d 反对理学空谈 提倡功利主义 答案 b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按照万物一体的原理 社会上根本不存在高低贵贱的区别 老百姓并不卑下 自有其尊贵的地方 王侯贵族并不高贵 也有其卑贱的地方 材料里未涉及个性解放 也未谈到封建礼教 所以 排除a c两项 d项也属于李贽的主张 揭露道学家的丑恶面目 但与本题无关 可排除 因此答案为b 4 2015 安徽六校教研会 王阳明曾说 夫道 天下之公道也 学 天下之公学也 非朱子可得而私也 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此话实质上 a 批评了孔子与朱熹的错误观点b 宣扬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c 体现了 知行合一 的思想主张d 与李贽的思想有共通之处 答案 d 解析 由 非朱子可得而私也 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可知王阳明批判的是孔子和朱熹的一家学说 认为学问是天下的公学 不必为孔子和朱熹的思想所垄断 李贽也强调不必事事遵循孔子的言论 二者有共通之处 d项符合题意 王阳明并没有就孔子与朱熹的思想内容本身进行纠正 而是提倡学问的自由 a项错误 b c两项属于王阳明心学的思想观点 与材料无关 5 2015 济宁 黄宗羲在 明夷待访录 之 置相 中发出了 有明之无善治 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的感慨 主张恢复宰相制度 提高宰相地位 这突出表明黄宗羲 a 主张限制君主权力b 倡导 天下为主君为客 c 希望健全中央机构d 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题干所给材料中 有明之无善治 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表明黄宗羲恢复宰相制度的目的是限制君主权力 故a项正确 倡导 天下为主君为客 健全中央机构 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 故b c d三项错误 6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 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 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 b 严以治吏 宽以养民 c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d 工商皆本 答案 d 解析 明清之际的时代潮流是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工商皆本 体现了这一潮流 二 非选择题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 自有一人之用 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 则千古以前无孔子 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答耿中丞 材料二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 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 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材料三 易姓改号 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 而至于率兽食人 人将相食 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哪些思想家 2 材料一 二的观点是什么 3 材料三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4 近代学者根据材料三归纳出的用于自勉的警句是什么 答案 1 思想家 材料一出自李贽 材料二出自黄宗羲 材料三出自顾炎武 2 观点 材料一的观点是否定孔子的权威 实际上是否定宋明理学 材料二的观点是主张工商皆本 3 主张 材料三的主张是否定并反对君主专制 4 警句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历史 长廊 黄宗羲定律黄宗羲指出 赋税制度有 三害 田土无等第之害 所税非所出之害 积重难返之害 就是说 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 农民种粮食却要等生产的产品卖了之后用货币交税 中间受商人的一层剥削 历代赋税改革 每改革一次 税就加重一次 而且一次比一次重 其核心就是加派之害远甚正税 清华大学的秦晖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把它概括为 黄宗羲定律 走进历史 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私人办公室出租合同范本
- 离婚房屋过户子女协议书
- 渝中区恒温配送合同范本
- 材料外加工产品合同范本
- 深井钻机出售合同协议书
- 破产安置协议书模板模板
- 美术班教师聘用合同范本
- 聘用安全协议书合同范本
- 自制水泥砖销售合同范本
- 玩具厂代理加工合同范本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
- 园区出入口设备管理制度
- 2025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解读课件
- 成人重症患者颅内压增高防控护理专家共识
- 2025年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江苏科技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校长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石材检验报告
- 2025金华市婺城区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