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届高考语文冲刺套卷02第卷(选择题,共分)一、基础题(分,每小题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绮梦幻想 倚马千行 漪沦 旎旖B居心叵测 前倨后恭 锯齿 盘踞C鞠躬尽瘁 群英荟萃 仓猝 淬火D脸颊红润 长铗陆离 夹袄 豆荚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留恋 流连忘返 厉害 利害得失B 质疑 不容置疑 符合 随声附合C 变换 变幻莫测 旁证 旁征博引D 株连 珠联璧合 大意 微言大义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知识的传播以空前的速度,几乎无时空阻隔地迅速扩散 长久以来,露天早点摊卫生差、质量差、影响环境等问题一直_着这里的居民。 王刚 惯了,现在遇上个严肃的领导,觉得浑身不舒服。A、由于 干扰 轻松 B、因为 困扰 轻松C、因为 干扰 轻浮 D、由于 困扰 轻浮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几名外援的到来,真是如汤沃雪,让原本处于降级边缘的球队看到了一线生机。B、美国科学家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火星科学实验室,并加紧研制新一代火星车。C、“小丫已经主持过几回学校的大型活动了,这次让她担任联谊活动的主持人,真是赶鸭子上架,算找对人了。余老师一脸自豪地说。D、在这个南方的小城,几乎看不到雪,可是昨夜一场沸沸扬扬的大雪竟把全城都变成了银白的世界。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宋词选注成功地运用了“多元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促进我国的“比较文学”有推动作用,示范性很强。B 尽管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源于感情的亲疏,但公正的灵魂会时刻提醒你,让你警惕感情陷阱的误区。C 中国新诗诞生与五四运动前夕,它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融合在自己的民族风格中,涌现了大批诗人、作品、流派及其艺术风格。D “神州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返回,不仅在政治与科技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对中国“航天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小河三、四里外是浅山,迤俪起伏,连接着远山。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人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C、“哎!”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一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D、校门口刻着:“团结、求实、拼搏、进取”八个大字。二、(分,每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春秋“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徐连城在文史哲第三期著文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由战国时人命名的,确立于西汉。春秋以前是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来命名时代的,战国人继续使用前人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名称,但其历史年代学的观点略有变化,在命名新的历史时代时有了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自周王室东迁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战争不休,周王室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显然,仍以族、地、王朝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已失去意义。另一方面,战国是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时代,战国人发展了春秋时已有的“天命靡常”的观点,命名当世为“战国”;又根据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各国国史均名曰春秋,称这段历史时期为“春秋”。两汉时,人们继承了战国时人对春秋时代的称谓。至于说“春秋时代是由鲁国国史春秋得名”的看法,徐文商榷说:“鲁史春秋被拔高到经典的地位,是汉以后儒学作为官学后的事,战国时人未必肯把它奉为经典;鲁国当时并非大国,地位衰微;再者,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众多的春秋还会大量保存的,否则墨子何以会说”吾风百国春秋“?可见,战国人是不会以鲁春秋来命名这一时代的。7、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秦始皇焚书以后,众多的春秋已被焚毁,不可能大量保存,所以墨子不可能见到百国春秋B 墨子见过的百国春秋,几乎全被秦始皇烧毁了,只剩下鲁国春秋,因此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C 墨子说他见过百国春秋,说明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而绝大多数都已被秦始皇烧毁D 在秦始皇焚书之前,保存了大量的鲁国春秋。如果不烧这些书,墨子见到的春秋会有百部以上8、徐文认为“春秋”不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的,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A 鲁史春秋当时并未被奉为经典B 当时大国争霸,周王室无力控制诸侯C 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为名,并非鲁国一国D 鲁国当时并不是大国,而且地位衰微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夏、商、周三代的名称,是由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命名的B“春秋”这一时代称谓始于战国,两汉时人们继承了这一称谓C“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以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作为历史背景的D 产生于战国的“天命靡常”的观点,是“战国”时代得名的依据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王室东迁后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因此,只好听任鲁国的统治者以“春秋”作为时代的称谓B 徐文提出商榷的意思是,即使“春秋”的命名与史书有关,也不能认定是以鲁国的国史命名,因为各国国史均名为“春秋”C 春秋时,周王室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已被破坏,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便失去存在的基础D 西周以后诸国林立,大国争霸的战争不休,权力的再分配、思想的解放使传统的历史年代学观点产生了一些变化三、(分,每小题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甲)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后闻陵降,上怒甚。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薛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 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 ,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注媒薛:酝酿之意,喻构陷诬害,酿成其罪。(乙)或曰:武帝不能明察而苟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且死而不朽矣,何流言之所及哉!呜呼!予闻之古人云:“人各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若义重于死,则视之如鸿毛也。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失君子之道也。(白居易汉将李陵论)1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提步卒不满五千 提:率领 B、抑数万之师 抑:遏止C、遽加厚诛 诛:杀 D、设使陵不苟其生 苟:苟且B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 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D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 陵之不死,失君子之道也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战败的地方离边塞一百多里,边塞的人们都听到了这件事。后来听说李陵投降了,皇上非常生气。B、皇上就李陵投降一事询问司马迁的意见,司马迁为他说了许多好话。C、李陵投降敌人只是万不得已的事情,他如果不死的话,一定还会想办法报答汉王朝的。D、武帝在没有弄清事实的情况下随便听信流言,一下子就对李陵处以重罚,这对不住李陵过去对汉家的功劳。14、对李陵投降匈奴一事,司马迁和白居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说“诚可痛也”,痛的是李陵不幸而兵败;白居易说“惜哉”,惜的是李陵兵败而不死,违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B、司马迁认为大臣们不该落井下石,极力为李陵辩护;白居易则认为不能以小人的流言来掩盖李陵实质性的错误。C、司马迁认为李陵虽败,但他的战功显赫;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如果能在失败之后以死继之,那么战功就无人能比。D、司马迁认为李陵战功显赫,投降乃不得已;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当死不死,违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不可原谅。第卷四、21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分)、 陵事亲孝,与士信,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译文:、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译文:、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若义重于死,则视之如鸿毛也译文:1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17、名句填空、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_。、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 ,_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美食情缘 李 娜此生有三大心愿:一是读遍天下好书,二是游历人间美景,三呢,則是尝尽世上佳肴。对美食的嗜好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妈妈说,我长牙就比一般孩子早,别的宝宝还在嗷嗷待哺的时候我已经可以大快朵颐了。据称,学会说话之后,我艰难喊出的第一声是“妈妈”,脱口而出的第二个单词却是“糕”(奶糕),当然这已无从考据。但下面这件事却是无法抵赖的:儿时我通读红楼梦,爸爸以此为傲,常常在客人面前提起。一次家中高朋满座,一位伯伯问我,红楼梦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章。在众人期许鼓励的目光下,我朗朗作答:“刘姥姥进大观园。”众人频频颔首,老爸微微含笑,我大受鼓舞:“我最喜欢刘姥姥吃的茄子。”接着,我流利地为大家背诵了书中那道“烧茄子”的详细制作方法。结果没留下“才女”的美名,倒是留下了一个“馋猫”的笑话。 幼儿园时我的人生理想是做一个卖冰糖葫芦的小贩,可以边走边卖边吃。情窦初开时别的女孩子都憧憬着梦中的白马王子,我却幻想着嫁给一个超级大厨师,在美味佳肴里过着惺惺相惜唇齿留香的幸福生活。 我一直相信热爱美食的人对生活也是充满热情的。真的,看着那些新鲜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色形俱佳的食物,心情就一下子纯净快乐起来。一位相交甚深的朋友常常请我吃饭,“知道吗,我喜欢看你吃饭时快乐的手舞足蹈的样子,让我也胃口大开。”原来,好胃口和好心情一样是可以传染的。 我一直相信美食有一种可以让悲伤止步的力量。记忆中的一个寒冷的冬天,我被自己珍惜多年的一份情感伤得体无完肤,就这样一个人走在街上,从清晨一直到傍晚。饿得走不动的时候我进了路边的一家小店要了一大份咖喱饭。当那一大盘色泽诱人的金黄米粒摆在我面前时,那已被冻得麻木的知觉又渐渐复苏了。我舀了大大一勺,一口吞下。辛辣的味道让我放任自己泪如雨下,委屈也渐渐消融了。信念和温暖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体里。吃了好吃的东西,心就豁然了,我告诉自己既然还能品味就没有被打倒。我是个骨子里要强的女孩子,总想把快乐蔓延四处却不要别人为自己心痛,有时我想,美食也许是我心疼自己的一种方式吧。把一切忧虑都溺毙在食物之中,吃饱了呼呼呼地笑,烦恼自然消。我好吃,却不“懒做”。享受美食之余,我也勇于实践。记忆中的第一次下厨是在六岁那年,我把冰箱里所有的鸡蛋全部耗尽做了蒸鸡蛋、煎荷包蛋、水煮蛋、炒蟹黄蛋,摆了满满一桌,美其名曰“满蛋全席”。自大展才华之后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并自认技艺不俗:麻婆豆腐、英式薯条、法式蒸蛋、意大利面,真正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委屈的是朋友们大都不相信我能煮食,他们总说:“你呀,一把罐头刀走天涯。”怀才不遇是常有的事,懒得申诉。因为酷爱美食,有时难免挑剔。以前在家的时候,总是会含蓄地批评老妈口味单调莱式陈旧缺乏新意。妈妈只是笑笑,从不计较。可爸爸往往会挺身而出:“我吃了二十年都吃不腻,是你口味太刁钻。”后来离家求学,走了不少地方,也吃了不少各地美食。可一段日子里却迷恋上了学枚附近一家小饭馆里的红烧牛肉面,每天晚上都准时去报到。有一天吃着吃着忽然找到了迷恋的理由。原来这牛肉面的口味像极了妈妈的手艺。小时候每逢考试前,妈妈都会为我做上这样一碗热腾腾的面,再夹上几块炖煮了多时的牛肉。她总说:“吃得饱考得好。”想到这儿,望着面前的一大碗面,鼻子酸酸的。小时候,美食仅仅是千般滋味;长大了,美食却成了千种心情。因为回忆,因为爱,普普通通的食物也成了世间美食。(摘自散文2005年第1期)18。文章第1段详细叙写了作者自己长牙早、儿时就会背红楼梦中“烧茄子”的详细制作方法等趣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19作者一度迷恋上了学校附近一家小饭馆里的红烧牛肉面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章简要回答。(4分)答:20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美食的可爱之处?请依照文意,加以概括。(6分)答: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开篇写道:“此生有三大心愿。”可是下文却只写了自己的“美食情缘”,可见作者行文还不够缜密。B第2段写作者幼儿园时的人生理想和做姑娘时嫁给一个超级大厨师的幻想,说明作者确实是一个胸无大志的“馋猫”,言谈之中有种自我调侃的味道。C一位相交甚深的朋友常请“我”吃饭的原因是想从“我”这里得到纯净快乐的心情。D“你呀,一把罐头刀走天涯。”这话意思是说,朋友不相信“我”会弄饭做菜。E本文线索清晰,语言诙谐,于轻松愉快的叙谈当中表现了作者的美食情结。六语言运用12分22.根据说话人的角度和进球情况,下面的话,有二种理解,请根据提示,把下面的话改写为语意不同的三句话。欧文一个远距离射门,真可惜,球在门框上碰了一下,差一点没进去。(希望进去,但没进去) (希望进去,实际也进去了) (不希望进去,实际也没进去)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某天,某路口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肇事司机逃逸,撇下一个叫陆小六的人在血泊中呻吟。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人把陆小六送进了医院,值班大夫薛达在没有收取陆小六的住院押金的情况下为他实施了手术。陆小六脱离了危险之后,不辞而别,身后欠下了上万元的医疗费。 如果电台举办了一个直播节目,请来了薛达大夫,并请薛大夫给陆小六讲几句话。你想一想,医生会说些什么?请你模仿医生薛达的口吻写一段话,字数200字左右。24.某中学正准备开设一个心理咨询室,请你为咨询室设计一条广告词。要求扣住其意义和作用。七、作文高一某生兴趣爱好广泛,因而朋友很多,有的还堪称“铁杆哥们”:如书友、牌友、棋友、网友、球友,其中光球友就分乒乓球友、篮球球友、足球球友许多同学羡慕他交游广泛,生活充实;父母和老师则颇有些担心。2、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你认为哪一种观点对?请以“择友”为话题,联系实际,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或小话剧、相声小品),也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021、 D2、 B(合-和)3、 D4、 B(如汤沃雪:像热水浇在雪上,比喻事情极易解决。赶鸭子上架:比喻迫使做力所不及的事情。沸沸扬扬:多指议论纷纷)5、 D A“促进”与“推动”不搭配,“比较文学”后面有成分欠缺,“示范性很强”的位置不妥。B“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源于感情的亲疏”,说法绝对化;“警惕感情陷阱的误区”词语不搭配,应在“警惕”后面加“坠入”一词,并删去“的误区”。C “涌现。艺术风格”搭配不当。6、C7、C8、B9、D10、A11、C(诛,惩罚) 12、B(况且/都。A拿;C就;D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3、D(这是白居易引述别人的话) 14、A(司马迁痛的是李陵举事一不幸,就遭到一些大臣的恶意诬陷)15 见译文。(甲)李陵战败的地方离边塞一百多里,边塞的人们都听到了这件事。后来听说李陵投降了,皇上非常生气。皇上就这件事问司马迁,司马迁为他说好话:“李陵侍奉亲人非常孝顺,与士卒相处很讲信义,常常想着奋不顾身为国家之急难而殉身,这些都是平素所积累起来的,有国士的风度。现在起兵刚不幸,那些保全自己妻儿的大臣随后就对他构陷诬害他的错误,实在是痛心啊!况且李陵率领步兵不足五千,深入敌军腹地,遏阻数万军队,敌人来不及照顾自己一方的伤亡将士,就召集全部弓手一同围困李陵。李陵转战千里,箭射光了,路走到了尽头,士兵们张开空弓,冒着白刃,向北争先同敌人拼命,得人们的死力,即使古代的名将也没有超过他的。他虽然陷入敌阵而战败,但是他所取得的战功也是足以显露天下的。他如果不死的话,一定还会想办法报答汉王朝的。”(乙)有人说:武帝不曾把事情弄得清清楚楚就随便听信流言,一下子就对李陵处以重罚,难道不是对不住李陵过去对汉家的功劳吗?回答说:假使李陵不苟且求生,在兵尽援绝之时英勇牺牲,就必然奖赏延及后代,不会刑罚累及亲人;战功当时谁也不能比拟,悲壮的节操就成为后代的楷模。忠、孝、智、勇四方面都树立了榜样,虽死也将永垂不朽,又有什么流言蜚语能中伤的呢?唉!我听古人说过:“人人都 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假如死的价值比活着的意义大,死就比泰山还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水安装轻工合同范本
- 销售股份分配协议书范本
- 铺位买卖合同协议书模板
- 玉米采购合同协议书模板
- 淄博的公寓租房合同范本
- 洒水车供水协议合同范本
- 粉剂混合机转让合同范本
- 煤矿企业劳动合同协议书
- 电梯安装使用安全协议书
- 销售员劳动合同附加协议
- 运输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液氨)
- 全国初中音乐优质课说课大赛一等奖《走进影视歌曲音乐》说课课件
- 境外安全风险管理培训课件
- 住宿流水单免费模板
- 北京大学金融伦理学 (3)课件
- BWD3K130干式变压器温控器说明书
- 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计划书课件
- 六西格玛黑带C阶段考试题
- HoloSens IVS3800智能视频存储介绍
- HSE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考核测试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