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电气部分GB50016 2014版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金元 5民用建筑5 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5 1 1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和层数可分为单 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 高层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 使用功能和楼层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一类和二类 民用建筑的分类 应符合表5 1 1的规定 表5 1 1民用建筑的分类 注 1表中未列入的建筑 其类别应根据本表类比确定 2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 宿舍 公寓等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 应符合本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 群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高层建筑的要求 一变电所的设置5 4 12燃油或燃气锅炉 油浸变压器 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 宜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 确需贴邻民用建筑布置时 应采用防火墙与所贴邻的建筑分隔 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的场所 该专用房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确需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 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的场所的上一层 下一层或贴邻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燃油和燃气锅炉房 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 但常 负 压燃油 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或屋顶上 设置在屋顶上当常 负 压燃气锅炉 距离通向屋面的安全出口不应小于6m 2锅炉房 变压器室的疏散门均应直通外或安全出口 5变压器室之间 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00h的防火隔墙 6油浸变压器 多油开关室 高压电容器室 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 油浸变压器下面应设置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 7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 光电感烟探测器 8应设置锅炉 变压器 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及建筑规模的容量相适应的灭火设施 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 9锅炉的容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041的有关规定 油浸变压器的总容量不应大于1260kV A 单台容量不应大于630kV A 二变电站距住宅的防火间距5 2 3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终端变电站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3 4 1条有关变 配电站的规定 但与单独建造的终端变电站的防火间距 可根据变电站的耐火等级按本规范第5 2 2条有关民用建筑的规定 10kV及以下的预装式变电站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m 表3 4 1厂房之间及其与乙 丙 丁 戊类仓库 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 m 表5 2 2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m 注 单独建造的终端变电站通常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三柴油发电机房5 4 13布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 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布置在首层及地下一 二层 2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的场所的上一层 下一层或贴邻 3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 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4机房内设置储油间时 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3 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3 00h的防火墙与发电机间分隔 确需在防火墙上开门时 应设置甲级防火门 5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 6建筑内其他部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 柴油发电机房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 4 11供建筑内使用的丙类液体燃料 其储罐布置在室外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容量不应大于15m3 且直埋于建筑附近 面向油罐一面4 0m范围内的建筑物外墙为防火墙时 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2当液体储罐总储量大于15m3时 其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4 2节的有关规定 3当设置中间罐时 中间罐的容量不应大于1m3 并应设置在一 二级耐火等级的单独房间内 房间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8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8 4 1下列建筑或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制鞋 制衣 玩具 电子等厂房 2每座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棉 毛 丝 麻 化纤及其织物的库房 占地面积大于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卷烟库房 3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 展览 财贸金融 客运和货运等类似用途的建筑 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地下 半地下商店 4图书 文物珍藏库 每座藏书超过50万册的图书馆 重要的档案馆 5地市级及以上广播电视建筑 邮政建筑 电信建筑 城市或区域性电力 交通和防灾救灾指挥调度等建筑 6特等 甲等剧场或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其他等级的剧场 电影院 座位数超过2000个的会堂或礼堂 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 7大 中型幼儿园的儿童用房等场所 老年人建筑 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疗养院的病房楼 旅馆建筑和其他儿童活动场所 不少于200床位的医院的门诊楼 病房楼 手术部等 8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9净高大于2 6m且可燃物较多的技术夹层 净高大于0 8m且有可燃物的闷顶或吊顶内 设置在地下 半地下或建筑的地上四层及以上的10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及其控制室 记录介质库 特殊贵重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机器 仪表 仪器设备室 贵重物品库房 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房间 11二类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50m2的可燃物品库房 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营业厅 12其他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13设置机械排烟 防烟系统 雨淋或预作用自动灭火系统 固定消防水炮灭火系统等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连锁动作的场所和部位 8 4 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 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建筑高度大于54m 但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 其公共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套内宜设置火灾探测器 建筑高度不大于54m的高层住宅建筑其公共部位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当设置需联动控制的消防设施时 公共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具有语音功能的火灾声警报装置或应急广播 8 4 3建筑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 可燃蒸气的场所应设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五消火栓直接启泵的规定已经取消 六电梯井 电气竖井的规定6 2 9建筑内的电梯井等竖井符合下列规定 1电梯井应独立设置 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 乙 丙类液体管道 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 电线等 电梯井的井壁除设置电梯门 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 不应设置其他开口 2电缆井 管道井 排烟道 排气道 垃圾道等竖向井道 应分别独立设置 井壁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 00h 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3建筑内的电缆井 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建筑内的电缆井 管道井与房间 走道等相连通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七对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要求5 5 2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 应设置避难层 间 避难层 间 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第一个避难层 间 的楼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 两个避难层 间 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 5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7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 8在避难层 间 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 间 的出口处 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9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的窗口或独立的机械排烟设施 外窗应为乙级防火窗 10电气10 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10 1 1下列建筑物 储罐 区 和堆场的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 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乙 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 2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10 1 2下列建筑物 储罐 区 和堆场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 1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0L s的厂房 仓库 2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5L s的可燃材料堆场 可燃气体储罐 区 和甲 乙类液体储罐 区 3粮食仓库及粮食筒仓 4二类高层民用建筑 5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 剧场 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 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 展览建筑 省 市 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 电信和财贸金融建筑 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25L s的其他公共建筑 10 1 3除本规范第12 1 1和12 1 2条外的建筑物 储罐 区 和堆场等的消防用电 可按三级负荷供电 10 1 4消防用电按一 二级负荷供电的建筑物 当采用自备发电设备作备用电源时 自备发电设备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启动装置 当采用自动启动方式时 应能保证30s内供电 不同级别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的有关规定 10 1 5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 不应小于1 5h 2医疗建筑 老年人建筑 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m2的公共建筑 不应少于1h 3其他建筑 不应少于0 5h 10 1 6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 当建筑内的生产 生活用电被切断时 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备用消防电源的供电时间和容量 应满足该建筑火灾延续时间内各消防用电的要求 10 1 7消防配电干线宜按防火分区划分 消防配电支线不宜穿越防火分区 10 1 8消防控制室 消防水泵房 防烟和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的供电 应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房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10 1 9三级消防用电设备可由一个电源回路供电 一 二级消防用电设备应由两个电源回路供电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按一 二级负荷供电的消防设备 其配电箱应独立设置 按三级负荷供电的消防设备 其配电箱宜独立设置 消防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 10 1 10消防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 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明敷时 包括敷设在吊顶内 应穿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保护 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并敷设在电缆井 沟内时 可不穿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保护 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敷时 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 可直接明敷 2暗敷时 应穿金属导管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3消防配电线路宜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在不同的电缆井 沟内 确有困难需敷设在同一电缆井 沟内时 应分别布置在井沟的两侧 且消防配电线路应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 10 2电力线路及电器装置10 2 1架空电力线甲 乙类厂房 仓库 可燃材料堆垛 甲 乙 丙类液体储罐 液化石油气储罐 可燃 助燃气体储罐的最近水平距离应符合表10 2 1的规定 35kV及以上电力线与单罐容积大于200m3或总容积大于1000m3的液化石油气储罐 区 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 表10 2 1架空电力线于甲乙类厂房 仓库 可燃材料堆垛等的最近水平距离 m 10 2 2电力电缆不应和输送甲 乙 丙类液体管道 可燃气体管道 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 10 2 3配电线路不得穿越通风管道内腔或敷设在通风管道外壁上 穿金属管保护的配电线路可紧贴通风管道外壁敷设 配电线路敷设在有可燃物的闷顶内时 应采取穿金属管等防火保护措施 敷设在有可燃物的吊顶内时 应采取穿金属管 采用封闭式金属线槽等防火保护措施 10 2 4开关 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 应采取隔热 散热等防火措施 卤钨灯和额定功率不小于100W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 槽灯 嵌入式灯 其引入线应采用瓷管 矿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热保护 超过60W的白炽灯 卤钨灯 高压钠灯 金属卤灯光源 荧光高压汞灯 包括电感镇流器 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构件上 10 2 5可燃材料仓库内宜使用低温照明灯具 并应对灯具的发热部件采取隔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不应使用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 配电箱及开关应设置在仓库外 10 2 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的有关规定 10 2 7下列建筑或场所的非消防用电负荷宜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1按一级负荷供电且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乙 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 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0L s的厂房 仓库 2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3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 剧院 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 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建筑和展览建筑 省市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 电信和财贸金融建筑 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25L s的其他公共建筑 4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的古建筑 10 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10 3 1除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外 民用建筑 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照明 1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 避难层 间 2观众厅 展览厅 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200m2的营业厅 餐厅 演播室等人员密集场所 3建筑面积大于100m2的地下 半地下建筑或地下 半地下室中的公共活动房间 4公共建筑中的疏散走道 5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 10 3 2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 0lx 2对人员密集场所 避难层 间 不应低于3 0lx 对于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10 0lx 3对于楼梯间 前室或合用前室 避难走道 不应低于5 0lx 10 3 3消防控制室 消防水泵房 自备发电机房 配电室 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房间 应设置备用照明 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10 3 4疏散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出口的顶部 墙的上部或顶棚上 备用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 10 3 5公共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 高层厂房 库库 和甲 乙 丙类单 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 2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 0m以下的墙面上 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m 对于袋形走道 不应大于10m 在走道转角区 不应大于1 0m 10 3 6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其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1总建筑面积大于8000m2的展览建筑 2总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地上商店 3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地下 半地下商店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5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 剧场 座位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 会堂或礼堂 10 3 7建筑内设置的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照明灯具 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 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消防安全标志 GB13495和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17945的有关规定 2消防负荷供电要求2 1一级负荷应采用双重电源 10KV 的两个低压回路供电 并在末端自动切换 2 2二级负荷可由市网引入一路或两路 10KV 电源的两个低压回路供电 并在末端自动切换 2 3三级负荷可由市网引入一路 10KV 电源的一个低压回路供电 3对消防电源的接线要求众所周知 对一级 二级 消防负荷的供电应采用双回路 双回线 电源供电 并在末端配电箱处自动切换 但是 为消防负荷供电的供配电系统应如何设计就各不相同了 通常大多数方案是消防负荷与非消防负荷共用同一低压母线段如图1所示 图一消防负荷与非消防负荷不分组方案 无疑这种方案受非消防负荷的影响要大 消防负荷供电可靠性不高 如果低压母线发生短路或由于火灾时 切非 不利 消防水四溢导致配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或短路 造成越级跳闸等都会使进线断路器跳闸 因此 近年火灾案例中发生消防灭火设备在火灾初期可启动灭火 但在灭火过程中 发生主电源跳闸 主电源虽然有电 但合不上闸 消防灭火设备不能启动 耽误了最佳灭火时间 火势蔓延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例很多 因此 正在修订的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作了下述规定 3 1消防用电设备的电源和普通负荷的电源应在变压器的低压出线端分别设置主断路器 除变压器的低压出线端设置的隔离电器外 消防用电设备的电源不应与普通负荷的电源共用同一断路器 本次 高规 与 建规 合订本对消防电源提出了独立设置的要求 其宗旨是确保火灾期间消防电源最大限度的不受非消防负荷的影响 具体做法是从建筑物变电所低压侧封闭母线处就将消防电源分出各成独立系统 如果建筑物为低压电缆进线 则从进线隔离电器下端将消防电源和非消防电源分开 从而确保消防电源相对建筑物而言是独立的 提高了消防负荷供电的可靠性 满足规范3 1条要求的低压配电接线方案如图一 图二 图三所示 图三 负荷分组方案特点 消防负荷与非消防负荷分开 非消防负荷对消防负荷影响较小 4对消防备用电源及配电箱 控制箱的要求对消防备用电源的要求以及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箱 控制箱的安装要求 在设计中也是不好掌握且容易忽视的问题 因此 正在修订中的 高规 与 建规 合订本GB50016作了下述规定 4 1消防用电设备的备用电源的供电时间和容量 应满足各消防用电设备设计火灾延续时间最长者的要求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箱和控制箱应设置在控制室或设备间内 当确有困难必须设置在现场时 其耐火性能应满足在设计火灾延续时间内正常运行的要求 防水性能应达到IP54的要求 消防设备的备用电源通常有三种 1 独立于工作电源的市电回路 2 柴油发电机 3 EPS应急电源装置 当采用柴油发电机 EPS作应急电源时 其容量应满足应满足各消防用电设备设计火灾延续时间最长者的要求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EPS应急电源装置的初装容量应保证蓄电池组在更换之前的任意时间内都能满足消防设备持续运行时间的要求 消防设备的配电箱和控制箱 应采取耐火隔离措施 这也是确保火灾时配电箱和控制箱不会因为自身防护不好而影响消防设备运行 如配电箱和控制箱不采取耐火防护措施 则火灾时箱体受热很快就使箱内电器元件变形或跳闸 不能完成赋予的灭火任务 通常耐火隔离措施有两种 1 将普通配电箱和控制箱安装在用防火墙封闭起来的配电间或控制间里与火场隔离 2 采用箱体内部作了耐火处理的配电箱 若配电箱和控制箱只能安装在现场 就应采用具有耐火功能的配电箱 4 2消防用电按一 二级负荷供电的建筑 其消防控制室 消防水泵房 防烟和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的供电 应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4 3一 二级负荷供电的消防设备的配电箱与普通设备的配电箱应分别设置 三级负荷供电的消防设备的配电箱宜独立设置 5对疏散照明时间和照度的要求原规范规定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 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20min 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这一规定已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体量 高度和特殊功能的要求 5 1医院 疗养院 老年人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 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m2的公共建筑 其疏散照明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60min 其他建筑 不应少于30min 在此应特别强调和注意 疏散照明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60min 或30min 条文中 不应少于 给出了持续供电时间的下限值 那么EPS的应急备电时间应选多大呢 当疏散照明为30min时 其初装容量应保证90分钟的供电时间 当为60min时 其初装容量应保证180分钟的供电时间 这是因为蓄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老化 容量不断下降 蓄电池老化极限放电时间应满足60min 30min的要求 因此 在设计中不应选择初装容量小于90分钟或180min的产品 且其切换时间尚应满足不大于5s的要求 5 2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 5lx 5 3人员密集的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 0lx 5 4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 0lx 6对消防备用照明的要求6 1消防控制室 消防水泵房 自备发电机房 配电室 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房间 应设置备用照明并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6 2备用照明灯具应设置在顶棚上或墙面的上部 疏散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出口的顶部 顶棚上或墙面的上部 在此应特别强调和注意 1 备用照明应双回路或双回线电源供电 不需采用EPS供电 2 当备用电源为柴油发电机组时 因不能满足5s的切换要求 机房内可根据具体情况1 N盏内伏电池组的应急灯作过渡照明 7对非消防备用照明的设置按照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规定 备用照明的照度应为正常照明10 此处的备用照明并非在火灾时使用 是在人员密集场所为避免一旦中断供电 发生人员拥挤和踩踏事故而设置的 例如 大型百货商场 超市可设置防恐慌的备用照明 备用照明的设置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商场 超市每层平面为一路市电供电时 应设置备用照明 2 商场 超市每层平面为两路市电交叉供电时 可不设置备用照明 8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8 1下列建筑或场所的普通负荷应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1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 2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商店 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m2的地下商店 3 座位数超过1500座的剧院 电影院 座位数超过10000座的体育馆 座位数超过50000座的体育场 4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由非独立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铂热电阻或双金属温度计 网络总线和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等组成 该系统具有漏电检测和配电回路电缆温升检测功能 目前温度检测元件通常采用Pt100的铂热电阻或双金属温度计 其粘贴于配电系统的第二级开关上接线端处 当配电系统的第一级与第二级开关之间距离较短时 也可粘贴于第一级开关下接线端处 因断路器与电缆连接处接触电阻最大 在线路过负荷状态下 此处温度最高为火灾易发点 显然 作为防范电气火灾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具有更好的监控功能 因为 过负荷造成的电气火灾 远远多于电弧性接地故障所造成的火灾 漏电造成的火灾还不到电气火灾总数的3 而过负荷造成的电气火灾为电气火灾的60 以上 该系统适用于需要防范电弧性接地故障的场所和过负荷可能性较大的配电线路 8 2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置对于8 1条1 3 款规定的场所或大型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采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8 3剩余电流检测点的设置1 在漏电火灾报警系统中 检测点的设置至关重要 如设计不合理误报率会很高 通常检测点的设置要考虑两个问题 一是配电回路的自然漏流对测量的影响和自然漏流波动时对测量的影响 二是电气火灾易发生的部位 2 对自然漏流的影响应采取措施尽量抵消 一种方法是将检测点设置在负荷侧 干线部分的自然漏流对测量没有影响 另一种方法是将检测点设置在电源侧 采用下限可调的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抵消自然漏流的直接影响 但这种方法在容量较大 线路较长及自然漏流波动较大的配电回路中也不宜采用 最好还是将检测点设置在负荷侧 从电气火灾发生的部位来看 负荷侧发生的火灾概率远大于电源侧 在不能两全的情况下 将检测点设置在负荷侧为宜 建议检测点安装在配电系统第二级开关进线处 楼层配电箱处 若将检测点设置在第三级开关处 检测点数量将成倍增加 将增加很多投资 8 4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值的确定目前国内的规范 标准推荐的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值定为不大于500mA 这是根据现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364 4 482标准制定的 另外 国际电工委员会有将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值定为不大于300mA的草案 严格讲 500mA报警值是不包括配电回路的自然漏流的 如果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不设置自然漏流补偿 500mA报警值包含了自然漏流在内 报警器报警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具有实际意义 所以减小误报 自然漏流补偿技术是关键所在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 设计这种系统意义就不大了 8 5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控制器的安装地点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规范 规定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控制器应安装于消防控制室 8 6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和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导线选择 线路敷设 供电电源及接地 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要求相同 9独立式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的设置9 1住宅 公寓等居住建筑的电源进线处 可安装独立型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 当进线容量较小 可在进线处安装 进线容量较大 且自然漏流很大时 可在配电系统的第二级开关处设置 9 2对于一些规模不大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宜设置独立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 当安装点较少 8点及以下 且建筑物内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 可采用编码模块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此时 报警点信号在火灾自动报警器上显示应区别于火灾探测器的编号 当独立式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安装量较少 有集中报警要求 且建筑物内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 可自行组成系统 10消防配电线路的选择与敷设为保证消防用电设备可靠运行 不仅消防电源 消防设备的配电箱和控制箱应满足火灾时持续运行的要求 消防配电线路也要满足这一要求 方能完成赋予的灭火任务 因此 应按照消防设备火灾时持续运行时间选择耐火电缆 根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的规定可知 消防设备火灾时持续运行时间如下 10 1消防设备火灾时持续运行时间1 商业楼 展览楼 综合楼 一类建筑的财贸金融楼 图书馆 书库 重要的档案楼 科研楼和高级旅馆的消防水泵火灾时持续运行时间为3h 其他高层建筑为2h 2 用于防火卷帘的水幕泵火灾时持续运行时间为3h 消防电梯应大于消防水泵 水幕泵火灾时持续运行时间 3 加压风机 排烟机应大于疏散时间30min 4 喷淋泵1h 10 2配电线路和控制线路1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水泵 消防电梯和水幕泵的供电干线 应采用矿物绝缘耐火电缆 950 3h 喷淋水泵 防排烟机 加压送风机和火灾应急照明的供电干线宜采用矿物绝缘耐火电缆 950 1 5h 防火卷帘和加压水泵可采用有机绝缘耐火类电缆 2 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一类高层居住建筑的消防水泵 消防电梯和水幕泵的供电干线 宜采用矿物绝缘耐火电缆 950 3h 当线路的敷设保护措施符合防火要求时 可采用有机绝缘耐火类电缆 喷淋水泵 防排烟机 加压送风机和火灾应急照明 防火卷帘和加压水泵的供电干线应符合1 2 1条的原则选取 3 24m以下的单层或多层公共建筑 二类居住建筑的消防水泵 消防电梯等消防设备的供电干线可采用有机绝缘耐火类电缆 4 消防设备的分支线路和控制线路 宜选用与消防供电干线耐火等级降一类的电线或电缆 但不宜采用阻燃级电线电缆 10 3建筑物内10kV耐火电缆的选用上述所提消防设备火灾时的持续工作时间 为设计人员提供了设计消防电源和消防配电线路的依据 在这方面往往都将重点放在低压侧的防护上 而忽略10kV电力电缆的防护 譬如 在一座建筑物内有总变电所和几个分变电所 由总变电所至分变电所的10kV电力电缆沿桥架明敷时 应采取耐火措施 否则 火灾时 低压侧防火做的再好 高压侧烧毁亦不能保证消防负荷的供电安全 如工程中遇到上述情况 应采用8 7 10kV或8 7 15kV耐火电缆 810 90min 10 4消防设备的配电线路的敷设1 刚性矿物绝缘耐火电缆可采用钢制吊架敷设 2 柔性矿物绝缘耐火电缆 950 180min 可采用梯级式桥架敷设 3 有机绝缘耐火类电缆应采用防火桥架敷设 11规范对 末端 的新解释一级 二级 消防负荷供电强调 双回路电源和双回线电源在末端配电箱处自动切换 末端配电箱至消防设备的距离多远才算末端呢 这一问题国家规范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 设计人员的理解各不相同 审图人员与设计人员经常为此事争执 为解决 末端 问题 正在编制中的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防火规范 GBxxxx提出 双电源回路馈至消防用电设备机房或防火分区内的末端配电箱 即可认为是 末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与家教合同范本
- 加工定做印刷合同范本
- 项目机器购买合同范本
- 代办管道维修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 景区
- 种植基地订单合同范本
- 电台广告合同范本
-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护理查房
- 回归热脾区叩击禁忌护理查房
- 内部调岗合同
- 医学影像学与辅助检查
- 电力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黑龙江小学生诗词大赛备考试题库400题(一二年级适用)
- 《HSK标准教程1》第4课课件
- 双J管健康宣教
-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水电站新ppt课件 第一章 水轮机的类型构造及工作原理
- 护理查对制度课件
- 市政工程占道施工方案
- GB/T 39965-2021节能量前评估计算方法
- GB/T 20671.1-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