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华安县第一中学七级历史11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华安县第一中学七级历史11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华安县第一中学七级历史11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华安县第一中学七级历史11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华安县第一中学七级历史11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安一中、长泰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在() a.北京人出现之前 b.半坡原始居民出现之前c.河姆渡原始居民出现之前 d.传说中炎帝与黄帝生活的年代2. 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 a.北京 b.陕西 c.云南 d.河南3.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c.会种植水稻 d.会制造彩陶4.劳动创造人本身说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c.使用语言 d.造屋定居5.从北京人的体质上看,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 ) a.直立行走 b.群居生活 c.语言的产生 d.懂得制造石器、木器等劳动工具6.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可与这段文字相印证的是(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c.大汶口遗址 d.周口店遗址7.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 )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使用磨制石器 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会制作陶器a. b. c. d.8. 右图是在陕西半坡出图的半坡人的鱼纹彩陶盆,盆上有很精美的鱼图案,这主要说明( )a.半坡人的主食是鱼 b.半坡人已经能用工具捕鱼 c.半坡人把鱼当作图腾 d.半坡人的想像力很丰富 9. 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羊后,要把羊肉分割成小块,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器10. “你吃饭了吗?”,这是中国人见面时常说的客套话。下列能享用到香喷喷的米饭的人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11. 造成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工具 b.生活习惯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12.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进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13.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你认为这句话称赞的是()a.炎帝 b.蚩尤 c.黄帝 d.嫘祖14. 追根溯源,你认为华夏族是由哪两个部落长期发展而形成( ) a.黄帝和蚩尤 b.黄帝和炎帝 c.黄帝和尧 d.黄帝和禹15.下列哪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 ) a、炎帝和黄帝 b、尧 c、蚩尤d、大禹16.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 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17.7月,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今年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 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18.人们常常提到的“上古三代”指的是 ( ) a、尧、舜、禹 b 、夏、商、周 c、夏、商、西周 d、战国之后19.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楚人”“燕人”“鲁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20.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统治者,不“以史为鉴”,从而在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惊人的相似局面。据此判断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属于( ) a.外族入侵 b.统治者的暴政、昏庸 c.奴隶起义 d.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21. 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原因是( )a. 商朝建立后定都于殷 b.名叫殷的商王规定的 c.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d.“殷”字吉利22. 章华是周武王手下的一名战将,在牧野之战中战功赫赫,后来他被分封为诸侯,他必须( ) ?镇守疆土 ?定期朝见周王述职 ?缴纳贡赋 出兵勤王 a. b. c. d.23. 王宁同学正在写一篇有关西周时期的小论文,其中在文章中会出现的内容是( ) ? 分封制 ?宗法制 ?禅让制 世袭制 a. b. c. d. 24. 为了保证王室、贵族统治权力的顺序继承,西周实行了(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禅让制 二、辨析题(10分,每小题5分) 25.禹死后,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他的儿子启,从而启建立了夏朝。这种说法对吗,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26.西周时期受封的诸候国只需承担镇守疆土的义务,拥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这种说法对吗,请指出并说明理由。三.材料综合题 (42分)27. 读图,回答问题。 骨耜尖底陶瓶(1)上面两幅图分别是哪两个原始居民使用过的用具?(4分) (2)这些原始居民有什么共同特征?(4分)28.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图三 (1) 图一和图二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工具?它们分别代表什么考古时代?(8分)(2)图三属于哪类陶器?(2分)它主要出土在我国什么地方?(2分) 29.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到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历史舞台上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制度,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请回答:(1)尧舜禹时期推荐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分)后来,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夏朝用什么制度代替了该制度?(2分)(2)西周实行的制度主要有哪些?(4分) (3)宗法制的基础和核心分别是什么?(4分)30.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是故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译文: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作巡狩,诸侯朝见天子叫作述职。(天子巡狩,)春天视察耕种情况,补助(种子、劳力)不足的农户;秋天视察收获情况,救济缺粮农户。进入某个诸侯国,(那里)土地开垦得多,田野整治得好,老人得到赡养,贤人受到尊敬,有才能的人在位做官,那就有奖赏,拿土地奖赏。进入某个诸侯国,(如果那里)土地荒芜,遗弃老人,排斥贤人,贪官污吏在位,那就给予责罚。(诸侯)一次不朝见(天子),就降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就派军队去。所以说天子(对于有罪的诸侯,只是)发布命令声讨他的罪行,而不(亲自)征伐;诸侯(是奉天子之命去)征伐而不声讨。) 摘自 孟子告子请回答:(1) 孟子所讲述的是哪一时期的哪项政治制度?(4分)(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中国史内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6分) 华安一中、长泰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月考历史测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48分,每题2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答案二.改错题(10分,每题2分)25.判断: (1分)理由: (4分)26. 判断: (1分) 理由: (4分)3 材料综合题(42分)27.(1)两种居民 : (4分) (2)共同特征: (4分)28.(1)类型: (4分) 时代: (4分)(2)哪类陶器: (2分)地方: (2分) 29.(1)制度: (2分) 制度: (2分) (2) (4分) (3) 基础: (2分) 核心: (2分)30. (1) (4分) (2) (6分)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8分,每题2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bbdabb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cbadbbab题号21222324答案cbcc二.辨析题(10分,每题5分)25.错误,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发兵击败伯益,夺取权位,“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26.错误,西周时期受封的诸候国除了镇守疆土,还要承担出兵勤王、交纳贡赋和定期朝见周王等义务。三材料综合题(42分)27.(1)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2)原始种植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建造房屋、定居生活。28.(1)图一属于打制石器,图二属于磨制石器。前者代表了旧石器时代,后者代表了新石器时代。(2)图三属于彩陶。它主要出土在我国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29.(1)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2)分封制 宗法制 (3)血缘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