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_第1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_第2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_第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_第4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学习内容:小数加减法 ( 第95 97页例1、2)学习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学习过程1、 预习反馈1、 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4+3826 2000-4932、 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 创设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小组合作:(1)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2) 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3) 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3、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汇报:(1) 小数点对齐(2) 数位对齐(3) 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3、 过关检测1、 口算下面各题:0.7+0.9 = 4.7-0.5 = 0.56-0.45= 1.2+0.8= 1-0.4=0.39+0.15 = 7.7+0.6 = 3.6-0.8 = 4.8-3 = 1.7-0.3=2、 算一算:10.52+3.48 15.24-3.84 9 .9+10.11 100-0.273、 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4、 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教学反思:第2课时学习内容:小数加减法的复习。学习目标:1、 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 提高解题能力。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学习过程:1、 预习反馈1、 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2、 口算下列各题0.7+0.9= 4.7-0.5 = 0.56-0.46 = 1.2+0.8 = 1-0.4 = 0.39+0.15= 7.7+0.6 = 3.6-0.8 = 4.8-3= 5.7+0.2 = 3.6-1.6 = 7+2.3=3、 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8.02+15.28 108.5-35.05 25-16.07提问:小数加减法如何计算呢?2、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完成教材第98页第四题表格,并说说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单位 元)2、根据信息说说你了解到什么?3、完成练习十六第三题。4、完成练习十六第7题三、 过关检测1、直接写出得数。3.5+4.2= 6+0.5= 2.7-0.4= 1-0.3=0.8+0.7= 4.5-3= 7.8-1.1= 3.4-1.5=3米+0.5米= 0.7米+0.3米= 0.6元+1.5元=2、算一算1.2-0.3 1.4+0.8 6.2+3.8 8.4+1.9 6.8+3.4 12.9-3.2教学反思:第3课时学习内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100页例3。)学习目标:1、 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 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 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重点难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学习过程:1、 预习反馈1、口算: 0.2+0.3 3.5+2.4 8.7-4.5 1-0.6 0.9-0.5 2.3+5.4 4.9+1 8.6-5.5 0.7+0.8 6.7+1.1 5+6.5 9.7-72. 、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7325-714+146-89 10000-(981-326)+1483、导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 创设情景解决问题。(1) 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白板出示)(2) 今天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2、 小组合作要求:(1) 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2) 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3) 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3、 汇报。(1) (2) (3) 4、练一.练: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5、解决问题:(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2)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3、 过关检测1、竖式计算 50-23.65 7.23+3.772、用递等式计算:3.871.59+25.6 81-13.45-29.55 48.052+9.12+5.88 49.613.46.3四、拓展题:如果你带50元钱去书店,连环画要7.8元,科普读物要12.6元,文艺书要9.3元,教辅书要10.5元,你能根据上面图书的价格,编一道两步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解答。第4课时学习内容: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第104页例4。)学习目标:1、 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重点难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能正确的进行简算。学习过程1、 预习反馈1、 口算:(口算卡)0.35+0.5 0.26-0.16 0.25+0.17 5-2.5 7.2+6.8 8.5-5 3.6-1.6 2.1+7.9 13.5-2.4 6.7-2.3 4.8-2.8 7.1-42、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根据什么?48+25+52+175 120-75-25 430-121-7936+11+64+89 85-(15+64) 3、 引入:我们运用加减法的定律和性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创设情景:看图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班里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2、小组合作完成(1) 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2) 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3、汇报:4、 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5、 小结: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6、 练一练4.36+14.8+5.64+5.2 38.2-7.09-20.6-2.31 7、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2+2.5+1.8 0.5+1.5+1.5+0.5 5.26+3+1.74 0.25+0.15+0.75+0.85 27.85-(7.85+3.4)3、 过关检测1、用简便方法计算。25.44+5.6+4.56 12.3+7+0.7 12.7+0.98+3.02+5.3 24.52-(7.5+4.52) 4.16+27.35+6.84 23.75-8.64-3.3619.83-(9.83+6.39) 3.45+8.7+16.55+1.3教学反思:第5课时学习内容:第105页练习十八学习目标:1、 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重点难点:运用定律准确的进行简算。学习过程:1、 预习反馈口算:0.4+0.6+5 7.5+3.1+2.5 10-2.410-2.5-2.5 9+3.6 8-2.521-7.7-2.3 8-1.6 12-0.7-0.32、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简算练习1、 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或“-”。 3.85+10.06=+3.85 10.24+8.2+1.8=10.24+() 18.76-(3.76+0.53)=18.76- 32.17-0.46-4.54=32.17-()2、下面各题能用简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赛完成)1.25+3.7+0.75 5.6-0.18-1.2 7.08+16+8.2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5.6+0.5-5.6+0.5 7.2+5.6-2.8 34.5-(17.2+4.5)解决问题1、P105 页4题 (学生看书上的图)提问: 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独立完成 怎么算的快?2、P106 页5 题提问: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独立完成 怎么算的快?3、P106页 7题(按以下步骤组内交流完成) 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独立完成 怎么算的快?4、P106 页8题 通过观察图、计算,你知道2003年全世界的人口总数使多少? 通过计算你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5、P106 页9题 完成表格。说说每轮动作后,这三对选手的的分及排名情况3、 过关检测1、 用简便方法计算 585+189+215 248+146+154 768274126 5.85+1.89+2.15 4.8+14.6+15.4 5.851.750.252、火眼金睛辩对错(1)12.451.350.65 (2)21.32(6.32+8.3)=12.45(1.35+0.65) =21.326.32+8.3 =12.452 =15+8.3 =10.45 ( ) =23.3 ( ) 教学反思:第6课时学习内容:小数加减法复习课学习目标:1、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 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 3、 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重点难点:小数加减法的简算学习过程:1、 预习反馈复习提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1、口算: 2.6+0.4 0.375+0.625 5.8+2 5-0.2 0.48+0.29 4.3-1.6 0.74-6.4 1-0.89 3-2.3 0.37+0.632.计算: 4.2+15.6 24.8-18.2 13+7.1 10-9.05 3.96+6.04 4.03-1.97提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什么样的题可以简算?根据是什么?2、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计算:2-0.35-0.275+0.4 4.36-(2.01+2.29)+0.48 21.3+108.75-(100-0.07)2、 选择正确答案.写在等号后边:(1).9.26-3.96+8.905= (14.475 14.205 13.809)(2).9.09+11.1-19= (20 1.1 1.19)(3).40-9.05-(3.8+6.02)= (21.13 33.35 20.95)3、 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用简便算法计算.4.9+0.1-4.9+0.1 34.02+13.5+0.98 5.6+2.7-4.4 5.17-1.8-3.2 9.95-(4.95+3.14) 8.43+2.87+0.57+0.134、 列式计算: (1).27.8减去19.3的差.再加上24.5,和是多少?(2).23.64加18.9的和.再减去37.82.得多少?5、解决问题:(1)、一只驼鸟每小时跑54.3千米,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7千米.鸵鸟的速度比卡车快多少千米?(2) 、锦华水泥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泥13.58万吨,结果上半年生产7.96万吨,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0.04万吨,全年超过计划多少万吨?(3) 、有两个粮食仓库 ,第一个仓库里有粮食57.5吨,第二个仓库里有50吨,后来从第一个仓库里运走粮食9.9吨,这时第一个仓库的粮食比第二个仓库少多少吨?(4) 、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9.5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了2.75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0.65千米.第三个月挖了多少千米? 三、过关检测1、用简便方法计算。 15.35(5.357.2) 13.79.9 3.631.2517.378.75 2、解决问题。(1)五年级向灾区捐款658.3元,四年级比五年级少捐132.7元。两个年级共捐款多少元? (2)一辆卡车运化肥,上午运走9.5吨,下午比上午多运1.8吨,全天共运了化肥多少吨? (3)李老师买书用去76.8元,买5千克苹果共用去12.2元,她带了100元,还剩下多少元?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10分)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 ( )对齐,再按照( ) 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小数点的位置点上小数点。 2、根据5.651.83=7.48,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 。 3、两个数都是5.45,它们的和是( ),差是 ( ) 。 4、2.751.682.25=1.68( ) 5、12.56与( )的和是29.92; 6、把1.57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多 ( )。 7、在里填上“ ”、“ ”或“=”。 5.734.850.89 2.0340.5910.947.75 8、三个数的和是26.7,其中第一个数是7.9,比第三个数少0.6,则第二个数是( )。 9、最小的一位小数与最小的两位小数的和是 ( ), 差是 ( ) 。 二、火眼金睛,明辨是非。(6分)1、把小数4.07先扩大到它的100倍,再缩小到它的1000倍后,结果是0.407。 ( )2、把0.88扩大到它的100倍后,再减去0.8,结果是80。 ( )3、4米50厘米0.5米=5米 ( )4、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 )5、在0.9、0.908、0.809、0.98、0.098中,最大的是0.908. ( )6、一个小数的位数越少,这个小数就越小。 ( )三、计算乐园。(58分)1、我最认真:(12分)3.465.04= 0.50.164= 203.46= (验算)8.416.72= 2.5040.75= 78.521.58= (验算)2、我最聪明(用简便方法计算):(24分) 142.175.83 8.620.873.62 12.248.851.15 53.45(9.80.45) 8.21.572.80.43 8.6(1.75+2.6+2.75)3、用小数计算。(每小题4分,共12分)3吨250千克+950千克 6千米2千米860米 3米4分米1千米75厘米 四、我是小小数学家。(22分)1、“六一儿童节”妈妈带小华到超市买礼物,看到如下商品。妈妈问小华,要买这两种商品各一个,一共要多少元?一个书包比一个文具盒贵多少元?(6分)2、王琳到新华书店买了两本故事书,一本是1元7角4分,一本是2元5角,她付给营业员5元钱,应找回多少元?(6分)3、四年级同学采集树种,第一小组采集1.28千克,第二小组采集0.95千克,第三小组采集的树种比第一、二组的总数少0.68千克,第三小组采集树种多少千克?(6分)4、园林工人铺草坪,第一小组5人铺了30平方米,第二小组平均每人铺了6.15平方米。哪个小组平均每人铺得多?多多少平方米? (6分) 统计第1课时学习内容:认识折线统计图( 教材108-109页例1)学习目标:1、 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学习过程:一、预习反馈让学生看课本108页的主题图和统计图。1、 让学生说说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2、 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3、让学生回忆有关统计的知识。4、板书课题:认识折线统计图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 认识这些统计图(电脑出示)2、绘制折线统计图。怎样绘制折线统计图?绘制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3、 小组交流讨论。(1) 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异同?(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4、让学生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那些困惑?3、 过关检测1、 填空。 条形统计图可以( ),而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 ),而且还可以看出( )。2、 根据练习十九第一题的折线统计图,完成下面的问题。(1) 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最快?(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课后反思:第2课时学习内容:折线统计图(教材110页例题2)学习目标:1、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绘制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1、 正确分析折线统计图。 2、 正确绘制折线统计图。学习过程:1、 预习反馈1、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2、 说说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3、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2、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 创设情境。 体现家长对子女的关心。2、 让学生自学例题2。观察统计表,小组交流讨论。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汇报讨论结果。3、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1) 小组交流讨论,说说绘制折线统计图应注意什么?怎样制作。(2) 汇报讨论结果。(3) 在课本上完成绘制折线统计图。(4) 展示制成的统计图。(5) 根据学生制成的统计图,订正出现的问题。(6)完成后面的练习。三、过关检测:完成第111页的做一做。课后反思:植树问题学习内容:第P117- P118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的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并总结出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并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学习准备:课件、泡沫条、小树模型等。一、预习学案游戏活动引入:(1)师: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配合老师来演习下我们做早操时很常见的一件事!这里藏着许多数学问题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几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来排队,谁愿意来试下呀?(2)听口令:后排同学一臂间隔向前看齐。 (学生听口令一臂间隔排队。)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来看2个2个同学间有一定的距离,我们把每相邻两个同学间的距离称为“间隔” 。在排队做操等的时候,一般间隔是相等的。 说到这你在生活中还看到过这样类似的“间隔”吗?(学生举例)课件演示生活中的实例。(手、人民大会堂楼梯、门、青蛙的跳跃)师:这些现象中,物体个数与间隔数存在着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要今天要研究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2、 探究新知:(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同学们,现在春暖花开,是个植树的好时节。学校打算在校园里种些树木来美化校园。出示例(1)主题图: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树苗? 1、理解题意。 a.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 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小路,两端要种就是在小路的两头要种。 2、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3、反馈答案。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二) 简单验证,发现规律。1、画图实际种一种。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小路。“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儿上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 2、小组合作验证,发现规律。a. 先种15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板书:3段 4棵)b. 跟上面一样,再种25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5段 6棵)c. 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然后小组里的成员共同完成表格,最后互相说一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长度间隔数棵数汇报:你发现了什么?(板书: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问:为什么要加上1棵?3、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4、 a. 课件出示:前面例题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5=20 这里的20指什么? 20+1=21 为什么要+1?三、课堂检测1. 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2. 小明住的楼房每上一层要走25级台阶,从一楼到三楼一共要走多少级台阶?(从一楼走到二楼,走了几层?从二楼走到三楼,又走了几层?一共走了几层?)3. 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从起点站出发到达终点站)3. 在沿河路的一边,设有16个节能路灯(两端都设),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60米,这条路大约有多远?5. 圆形滑冰场的一周全长是1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15米安装一盏灯,一共需要装几盏灯?(学生观察示意图,小组讨论:有多少个间隔?有多少盏灯?你发现了什么?)6、小结:刚才我们学的都是一条线段上的植树问题,而这里“一周”是(封闭)图形,在封闭路线上的植树问题,总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总数=间隔数)。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外拓展:同学们学得真不错,让我们一起完成这一首儿歌吧!小树苗,栽一栽,两端都栽问题来,间数多1是棵数,棵数少1是间数,怎样求出间隔数?全长除以间长度。教学反思:围棋中的数学问题 学习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学习目标: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学习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习准备:33格、44格、55格方格纸、围棋子若干粒、44格条形吹塑纸贴在地下,课桌围成“回”字形一、预习猜谜:十九乘十九,黑白两对手,有眼看不见,无眼难活久。(打一棋类名称)二、探究新知1教学每边摆放3粒棋子的方法。(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3个棋子。最外层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2)抢答:读题后,让学生口算出答案。(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答案。)(3)动手验证: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验证刚才答案。(4)汇报交流(着重请学生说出方法。)2教学每边摆放4粒棋子的方法。(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4个棋子。最外层可以摆放多少棋子?新课标第一网 (2)动手操作: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写出算式。(3)游戏:让一学生当“小老师”,其余学生当“围棋子”,请小老师邀请“围棋子”按上题要求站在老师设计的大棋盘上。 (4)汇报交流(着重请学生说出方法)教师随学生回答,用课件出示摆放方法。(5)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3教学每边摆放5粒棋子的方法。(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5个棋子。最外层可以摆放多少棋子? (2)动手操作: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写出算式。(3)汇报交流。(教师随学生回答,用课件出示摆放方法。)(4)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和同桌说一说。4、总结规律(1)师:你觉得再用棋子摆,方便吗?你能根据前面我们摆放的方法,填写下列表格,总结出规律吗?(小组合作完成) 每边放的个数最外层总数345618你发现了什么规律:_出示围棋格子图。问: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都能放19个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2)总结规律:间隔数边数最外层的总数 (3)学生根据规律,独立完成例3。5、运用规律1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1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2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3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6、拓展思维:如果一个五边形,怎么算?一个三角形呢?(集体口答)三、课堂检测1、12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在教室内围一围。)2、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四班同学准备开联欢会。大家围坐在一起成一个长方形形状,如果每边做14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每边都有8张课桌,一共要多少张课桌?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总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表复习过程:1、将第四单元的概念画出,让学生回家归纳在练习本上。P51、P52、P61、P73的概念2、复习数位顺序表(书P53) 请一学生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记数单位的区别,帮助学生记忆。 小组比一比: 小数点( )是整数部分,( )是小数部分。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1)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左边第二位是( ),它的计数单位是( )。 (2)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 (3)小数一定比1小吗( )举例 (4)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 ) (5)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 )个 (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 )个,二位小数有( )个 (7)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8)0.4里有( )个十分之一,有( )个百分之一 注:在小组比赛中复习小数相关易错知识3、小数性质(一)复习概念(二)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 注:强调小数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数大小不变。但是如果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点零,小数大小有可能改变。 再强调3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3位,几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几位 4、练习: (1)0.6里面有( )个0.01 (2)0.61里面有( )个0.01 (3)3.61里面有( )个0.01 (4)0.061里面有( )个0.001 7/100改写成小数( ); 23/1000改写成小数( ) 34/10000改写成小数( ); 3/1000改写成小数( ) 0.25写成分数( ); 0.312写成分数( )把小数90.90100化简后是( ) 将小数40.070化简后是( )。5、小数点的移动: 复习P61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注:在移动过程中要画出路线图,这样不容易出错。小数点前面要添零,小数点后面不必添零(1)把300缩小为原数的( )是0.3(2)由0.56到0.056是(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比原数( )第2课时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内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复习过程:一、口算1、2500500 0250 10025 5829 2501 915 333+1 67+52、口答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4728-73549+7 4728-(73549+7) 47(28-73549)+7二、组织练习: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235+5(200-10025) 5(12-1212+12)=240(10025) =5(0+12)=2404 =512=960 =603、 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4300-(22478) (41-16)(89-64) (375+31-16)(89-64)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2、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578+3864= 17826=2、 简算2512 514-389-111 87201 12588254740 9827 2337+27373、应用题A、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四 综合练习:1、 课本P125-126 3、4、5、6 2、 P129-130 6、7、8、9教学反思:第3课时 总复习位置与方向复习内容:位置与方向复习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能够准确描述。(3)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路线图复习过程:1、白板显示方位图,并标有角度。让学生根据图说一说各个地点距离学校的位置。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看图说位置,并正确说明是在哪个方向偏几度。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12、复习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2(注意: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并注意一段线段表示实际距离多少)巩固练习:测一测(练习卷3、4题)3、算平均距离、平均速度 学生说一说方法,再做一做练习4(2)4、画路线图注意:在描绘路线图的时候要注意确立坐标,并且坐标不止一个,走到哪就要在那个地点确立目标,并且在每个坐标里要找对方向 幻灯显示:例: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2)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说一说结合练习卷55、课堂小测(一)、看图填空。 以学校为观测点:邮局在学校北偏( ) 的方向上,距离是 ( )米。 书店在学校( )偏 ( )的方向上,距离是( )米。 图书馆在学校( ) 偏 ( )的方向上,距离是 米。 电影院在学校( )偏 ( )的方向上,距离是 ( )米。 2、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小丽家在广场北偏西20方向600米处。 小彬家在广场西偏南45方向1200米处。 柳柳家在广场南偏东30方向900米处。 军军在广场东偏北50方向1500米处。3、根据玲玲的描述,把她行走的路线图画完整。 第4课时总复习三角形复习内容: 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类、内角和。复习目标: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复习过程: 活动一:简单基础的题目。1、 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2、三角形的稳定性。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3、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3.4.5 3.3.3 2.2.6 3.3.5为什么?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 活动二:解决问题1、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1) 三边相等。2) 等腰三角形,顶角是50度。3) 有一个锐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2、 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5度,顶角是多少?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活动三:提高题1、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四、综合练习:1、课本P127 8 2、 P130-131 10、11、12、13 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一一、填空1、0.5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18个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式( )。2、30个0.1是( ),9.68缩小1000倍是( ).3、等边三角形边长时0.2米,周长是( )。4、9.0968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整数是( )。5、620平方米=( )公顷,2厘米=( )米6、 写出等腰三角形个部分的名称:7、 填上适当的数: 8、 9、四边形是( )度, 正六边形是( )度 10、 下图有( )几个三角形 11. 连一连: 12、 可能是( )厘米二、判断1. 321-73+27=321-(73+27) ( )2. 任意三根小棒都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 )3. 小数都比1小. ( )4. 0.73和0.730的计数单位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