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照本宣科.doc_第1页
网络时代的照本宣科.doc_第2页
网络时代的照本宣科.doc_第3页
网络时代的照本宣科.doc_第4页
网络时代的照本宣科.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时代的照本宣科白银市平川中学 杨世源业内人士形容不认真研读教材,不精心设计教案,不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适时调整教法,完全依照教材(或教案、资料)授课的现象为“照本宣科”。这种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多方面的问题:教师专业素质低下、教材内容生疏、工作态度消极。因此长期以来,大家对这种现象口诛笔伐,加之管理的精细化,评价的科学化,似乎势头渐衰,大有收敛。可是它总是以超强的适应性,或潜伏隐遁,或变异再生,如影随形地侵蚀教育的健康肌体,成为教育工作中久治不愈的顽疾。原生态“照本宣科”的主要形式为照课本宣科、照教参宣科。是教师专业知识不达标、教学资料匮乏时期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吃不透教材,只能勉为其难,照教材宣讲,结果是与己蒙蒙,与人昏昏。后来随着印刷业和出版业的发展,各种优秀教案大量印行,照本宣科就变异为“照现成教案宣科”。有些老师的备课过程就简化成了“抄教案”,上课的过程自然就成了“读教案”。好在“优秀教案”的环节都很齐全,内容都很详备,按编著者的既定方案一路操作下去,别人看不出疏漏,自己又心安理得。一直到有人大呼“误尽天下苍生”时,有人还是不明白:用如许“优秀”的教案怎么就教不出“优秀”的学生!近几年,随着网络的普及,教师备课、上课的方式有了许多变革。 不仅“照现成教案宣科”的形式花样翻新,而且还出现了一种“照本宣科”的新变种“照网络课件宣科”。这种照本宣科的脚本是网络上随处可寻的滥俗课件,往往以图片的堆叠、音像的链接、字体的花哨见长,而不注重思路的的梳理、内容的涵泳、思维的训练,使语文课的“语文味”严重缺失。今年在上鲁迅的拿来主义一课时,我在不同的专业网站上下载了五个课件,署名虽然不同,内容却完全雷同。本来这是一篇杂文,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论辩思路的梳理、讽刺语言的品析。这些课件却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串讲式思路,读一两段课文,回答一两个问题;都有图表概括,有漫画图解,有详尽答案。教学目标零碎地落实在各段的串讲中,流程简单重复,内容肤浅直观。如法操作,估计会一路贯通,淋漓酣畅。因为提出的问题诸如“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说明怎样拿?” “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文化遗产文章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是怎样说理的?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是怎样说理的? ” 既浅又俗,学生只要扫一眼课文,张口就来,根本无须分析概括,理解思辩,更遑论联想拓展了。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要引导学生体味比喻说理的好处,却用几幅漫画图解“孱头”“昏蛋”“废物”的举动,让学生的认识定格在具体的画面上,无法振起想象的翅膀,穿透思想的云雾,语言丰赡蕴藉的魅力如何感知?难怪语文的处境越来越尴尬,原来它的内涵被抽空了,美感被稀释了,诗性被消解了!这样的照本宣科,想象的翅膀被折断。语言的模糊性,要求阅读鉴赏者通过合理的想象填充文本的空白,再造文学形象,还原艺术情境,从中获取美感,愉悦心灵。可现在的好多课件,在激发想象的问题提出来之后,马上呈现一段描绘想象的示例或漫画解读,学生富有个性的创造,没有催生出来,就让它过早的夭亡。这样的照本宣科,玩味的乐趣被剥夺。优美的语言往往是含蓄蕴藉的,走马观花地阅读理解,就不会领略它的神韵。可用这些课件上课的人大多没有耐心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玩味品咂,而是急不可耐的“揭晓”答案,交待谜底。诚然,这种快餐式的解读简单易行,过程圆满,可这种表面的繁荣,掩盖着一种极其可怕的浮躁心态,长此以往,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必然会降低。这样的照本宣科,情感的闸门被堵塞。花里胡哨的图片,给了人更多的惊艳,却很少带来感动。试想,缺失了人间真情的语文怎能赢得学生的青睐?这几年听了不少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优质课,完全原创的课件非常少见,改编组合的课件相当普遍。虽然参赛者都绞尽脑汁,倾心制做,但大多只是在使用模板、选用图片、字体美化、演示形式上花费心思,意在打造亮点,炫目出彩。内容上却大量抄袭,缺乏创新。上课的流程完全依照课件的设定。为了防止学生节外生枝,偏离课件预设的思路,尽量提一些“小儿科”的问题,而且通过巧妙暗示,不让学生的思路走偏。为了遮掩教师讲解表述上的不自信,干脆将教参上的“权威”表述延时呈现。这样一来,所谓的“合作学习”“质疑探究”就纯粹成了哗众取宠的“走秀”。其实质是用现代手段包装,负面影响更大的照本宣科!毋庸质疑,多媒体的推广应用,给教育带来的正面作用是巨大的。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利用音像资料,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运用媒体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借助投影功能,加大课堂容量;可以提供真实图景,帮助理解鉴赏;可以营造艺术气氛,提升审美情趣。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一种现实:在应用中,它的优势逐渐削弱,弊害一再放大。好多教师对网络上下载的课件,不加甄别,全盘照搬;在运用中没有节制,强施滥用。轻者劳而无功,事与愿违;重者害己误人,贻害无穷。更让人担忧的是它和“懒惰” 为伍,和“虚假”媾和,孳生新的变种,侵蚀教育思想,污染教育风气,谬种流传,祸患无穷。如果真让“照课件宣科”的现象大行其道,信息时代的上课真成了“举手之劳”,只需下载几个课件,稍加搭配组合,便可一路“点”将下去。每一篇的课题都以艺术字体呈现,每一位作者几乎都能配上图像,每一篇的结构都有标新立异的图式,每一个环节都有醒目的标题,每一个问题都有非常标准和详尽的答案。按照预设的流程,以先进时尚的方式,用多元艺术调剂,靠流行文化装饰,精彩上演,“宣”个痛快。上课的方式无非是老师读问题,学生念答案,气氛活跃,场面热闹。真如有些人调侃的,信息时代的上课形式也成了傻瓜型:操作简单,人尽可为。网络时代的照本宣科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往往把本质上的懒惰掩藏得更深,甚至“勤”和“懒”难以厘清,越是敷衍应付,怠惰无为,越显得下了功夫,十分用心。它更大的危害性还在于把语文教学快餐化,庸俗化,荒漠化,一旦学生对图片音乐的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