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对点专题训练11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_第1页
高考生物 对点专题训练11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_第2页
高考生物 对点专题训练11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_第3页
高考生物 对点专题训练11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_第4页
高考生物 对点专题训练11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点专题训练11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2016安徽“江淮十校”联考)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碘131,可产生射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细胞,合成原料可以有碘131b甲状腺吸收碘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故甲状腺中碘含量高c若环境受到碘131的污染,可以服用碘丸,从而减少甲状腺对碘131的吸收d过量吸收碘131易导致细胞分裂期发生突变,增加甲状腺癌发病率答案d2(2016河北石家庄一模)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后,都能引起突触后膜na通道开放b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够改变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而5羟色胺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不会引起na通道开放,两者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相同;由题图可知,乙酰胆碱的受体位于乙神经元膜上,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会影响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影响其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因而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答案c3(2016甘肃兰州统考)去甲肾上腺素(ne)既是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肌肉接点处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这种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ne继续分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e既参与神经调节,也参与体液调节bne作用于突触后膜,促进na内流cne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属于反馈调节d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产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答案d4春天大多数鸟类进入繁殖季节,繁殖活动受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性激素能专一性地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是因为其细胞表面分布有识别激素的特异性糖蛋白b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c垂体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d性腺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对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具有反馈作用解析激素具专一性,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a项正确。下丘脑属于神经系统,其内的某些神经元具有分泌功能,b项正确。图示表明:日照长短可以刺激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性腺分泌性激素动物的繁殖行为,c项错误。性激素分泌调节过程中具反馈调节机制,d项正确。答案c5(2016山东日照质检)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内容物释放到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答案a6(2016浙江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l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以下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解析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方向是单向性,故a、c项错误;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前,其膜电位应发生“外正内负”向“外负内正”的转化,突触后膜接受抑制性递质后,引发cl内流可加剧外正内负局面,故b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b7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存在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的抗体,该抗体具有类似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同时不会被甲状腺激素所抑制,由此可知()a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过敏反应b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比正常人含量高c该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受体细胞是垂体细胞d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解析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患者血液中抗体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引起的是自身免疫病,a项错误;根据题意,患者体内的抗体起着促甲状腺激素类似的功能,使甲状腺机能增强,b项正确;该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由于该抗体起着促甲状腺激素类似的功能,故受体细胞是甲状腺细胞,c项错误;由题意可知,抗体不会被甲状腺激素所抑制,所以该患者体内不存在反馈调节,d项错误。答案b8(2016齐鲁名校联考)graves病发病原因如图所示: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y激素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激发,产生高水平x激素。研究发现寡核苷酸(udp)能够减弱craves病症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graves病是自身免疫病b患者代谢减弱、产热减少,兴奋性低cx是甲状腺激素、y是促甲状腺激素dudp的作用可能是抑制浆细胞分泌该抗体答案b9(2016甘肃兰州高三模拟)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如图为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b立即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d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如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解析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后,立即刺激a端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但不是反射活动,而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而图示结构不是完整的反射弧。答案b10(2016云南昆明模拟)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过程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过程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答案c11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a(神经纤维膜内)、c(神经纤维膜外)两点,且abbc,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记录仪偏转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静息时受损部位膜外的电位为正电位b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不会偏转c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与膜对na的通透性有关d若改为刺激b点,记录仪不会偏转解析由第1图可知,在静息时,指针不偏转,说明膜内(a)与受损部位的膜外(c)的电位差为0,即受损部位膜外电位是负电位,a项错误;当兴奋传到b点时,a点又恢复到静息电位,a与c的电位差相当于第1图,因此,记录仪不会偏转,b项正确;根据高中教材知识可知,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与k的外流有关,c项错误;若改为刺激b点,由于abbc,说明兴奋同时到达a、c点,但c点受损不会发生兴奋,膜外仍为负电位,而a点兴奋,膜内变为正电位,因此记录仪会偏转,d项错误。答案b12氨基丁酸(gaba)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对脑部具有安定作用。下图甲所示为氨基丁酸抑制中枢神经兴奋的作用机理(x、y为影响膜电位变化的两种重要物质),图乙为一次膜电位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物质x指的是氨基丁酸,它不是合成人体蛋白质的原料b图甲中的物质y指的是阴离子,它的流入会抑制动作电位的形成c某病人体内缺乏gaba酶,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dab段主要发生k外流,bd段主要发生na内流答案c13(2016贵州七校联考)不同神经元的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的种类不同,作用于突触后膜产生的效应存在差异,如图表示乙酰胆碱、甘氨酸(gly)、去甲肾上腺素(ne)的作用过程。请回答:(1)图中能够体现出的内环境的构成部分是_;图1中离子通道甲应是_(填“k”或“na”)通道。(2)图2中,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突触小泡内的甘氨酸(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_上的gly受体结合。当gly与受体结合后,离子通道乙开启,使_(填“阴”或“阳”)离子内流,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表示_。(3)图3中,去甲肾上腺素(ne)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这一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_。兴奋处的细胞膜的外表面电位为_。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ne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ne的分解,这种药物的效应是_。(4)ne反过来作用于突触前膜受体,抑制前膜的递质释放。由此可知,图示神经元的突触传递存在着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机制,其意义是调节_的效率。节,其意义是提高神经调节的效率,使神经调节处于相对平和的状态。答案(1)组织液na(2)突触后膜阴载体蛋白(3)化学信号电信号负电位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4)负突触传递(或兴奋传递、神经调节)14(2016江苏启东中学质检)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损伤。图1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2为图1中神经元a和b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请根据信息分析并回答问题。(1)处跨膜运输的方式为_。(2)和都属于细胞的_系统,但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从其组成成分上分析,原因是_不同。(3)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是_;请用箭头和图2中的数字表示神经递质的运动路径_。(4)皮肤感受器在钉子扎后,经过_(填写字母)将兴奋传入中枢,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出,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_,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_。负电位正电位。答案(1)协助扩散(2)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数量(3)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f保持正电位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15(2016山东青岛质检)为研究河豚毒素的致毒机理,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如图甲)进行了分组实验及不同的处理(组:未加河豚毒素;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 min;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10 min)。各组分别刺激神经元a,并测量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结果如图乙。请回答相关问题。(1)第组处理说明神经元兴奋时,膜内比膜外电位_(填“高”或“低”)70 mv。微电极刺激神经元a测得动作电位0.5 ms后,才能测到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延迟”,延迟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的方式释放_,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