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积累考点四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一).docx_第1页
[北师大版]积累考点四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一).docx_第2页
[北师大版]积累考点四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一).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积累考点四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仔细听,认真想,完成小题。1. (1)老麻雀因为( ),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A .紧张B .害怕C .胆小2. (2)“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中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 )A .风猛烈地摇撼着梧桐树的力度。B .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下来的冲力。C .母爱3. (3)“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这说明了( )A .猎狗非常害怕老麻雀。B .猎狗很同情老麻雀,所以自己往后退。C .猎狗被老麻雀不畏强暴的勇气震慑(sh)而退却了。2. 我会拼,还会写 zh zhhung hw tnggng jnbi i_shng dnwi xins yzh hj sun_3. 根据你的积累填空。诗词默写。1. (1)_,天连水尾水连天。2. (2)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_,_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雨中的树林3. (3)_,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4. (4)_,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5. (5)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_,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_。鸟的天堂6. (6)清风明月本无价,_。7. (7)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_,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阿费尔斯曼)4. 区别字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滑”在字典里有:滑溜,光溜,不粗涩;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狡诈,不诚实。在这句话里的意思是:_。我还会用其它两个意思各组一个词语:_、_。5. 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 (1)_太阳离地面太远了,_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2. (2)草原的景色,_使人惊叹,_叫人舒服。3. (3)_遇到什么困难,他_能想办法克服。4. (4)每天上学,_小方来找我,_我去找小方。5. (5)_我们小队最先爬到山顶,红旗_当然属于我们。6. (6)_平时刻苦训练,我们_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6. 修改病句1. (1)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_2. (2)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维持清洁。_3. (3)他穿着一件白衬衫,一顶白帽子,十分好看。_4. (4)今天中午,下了一整天的大雨。_7. 根据所学所悟填空。1. (1)小要以为坏事小就可以去做,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我们应该常用“_,_”这句名言来勉励自己。2. (2)我国“世界遗产”景色迷人,历史文化气息浓厚。北京颐和园月波楼上一副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_;江苏苏州沧浪亭的联语:清风明月本无价,_。其中的情趣与魅力可见一斑。3. (3)“鹅的高傲,_。”这是白鹅一课的中心句和过渡句。读了_,我感受到少年周恩来远大的志向;从课文乌塔我想到了_。4. (4)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_,如同_,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_,显得_。读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体会到叶圣陶先生对文_,对人_,小愧是文品和人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5. (5)本学期,我们学了两首送别诗,分别是唐代_写的_,唐代_写的_,其中我记忆最深的两句诗是“_,_”,让我感受到_。8. 课文内容综合理解。 菊花的作者是_代的_,“_”这一句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观潮一文按_的顺序记叙了钱塘江的一次涨潮过程,表达了作者_;我们认识了_的小兵张嘎;蒲公英的梦告诉我们要_;麻雀中老麻雀以伟大的_战胜了猎狗,保护了小麻雀。9.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1. (1)鸟的天堂课文中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这“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2. (2)爬山虎的脚就是茎上叶柄反面伸出枝状的细丝。3. (3)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是:长廊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4. (4)“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里的生命之桥是指骨髓移植。5. (5)科学只能改变人类的物质生活,不能改变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10. 填一填。 _花了27年写出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文房四宝”是指_、墨、纸、砚。宝葫芦的秘密的主人公是_。11. 题西林壁这首诗是_在游_时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诗人从_、_、_、_、_、_这几个角度观察,最后告诉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诗中反映这意思的诗句是“_,_。”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长城上,_脚下的方砖,_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_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1.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扶着 站在 想起 踏着_长城上,_脚下的方砖,_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_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2. (2)划线词语“自然”一词在句子中的正确理解是_(A自然界;B不勉强;C表示理所当然)“数不清”说明条石_,“一块有三千斤重”说明条石_,“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说明搬运_。3. (3)这段话中的第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A .点明中心B .承上启下4. (4)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呼应。B .这句话是说虽然劳动人民为修建长城付出许多汗水,但是修长城还是很容易的。C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13. 读课文九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