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选择题1.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a. 血红蛋白、葡萄糖 b. 02、葡萄糖c. 胰岛素、呼吸酶 d. 氨基酸、唾液淀粉酶【答案】b【解析】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中,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o2和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中,是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呼吸酶是细胞内的酶,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唾液淀粉酶分泌进入消化道,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区分哪些物质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 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共同作用故选:d3.3.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导致( )a.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使突触后膜恢复静息状态,如果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该神经递质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持续兴奋,b正确。4. 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 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 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c. 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d. 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答案】b【解析】人体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包括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等。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需要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和运动中枢等高级神经中枢参与,a错误;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是脊髓,不需要高级神经中枢的参与,b正确;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需要语言知识、运动中枢和听觉中枢等高级神经中枢参与,c错误;见到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需语言中枢等高级神经中枢参与,d错误。5.5.下图为有髓神经纤维的局部,被髓鞘细胞包裹的轴突区域(b、d)na+、k+不能进出细胞,裸露的轴突区域(a、c、e)na+、k+进出细胞不受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c区域处于兴奋状态,膜内离子均为正离子b. a区域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较大c. b、d区域的电位为内负外正,不能产生动作电位d. 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为ac和ec【答案】c【解析】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区域处于兴奋状态,膜内存在有机负离子,a项错误;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较小,b项错误; 动作电位的产生是na+快速进入导致的,b、d区域na+、k+不能进出细胞,不能产生动作电位,c项正确;局部电流由正电位向负电位处流动,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为ca和ce,d项错误。6.6.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b. 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 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将抑制结构甲、乙的分泌活动d. 结构乙的分泌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答案】c【解析】图示中甲表示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甲状腺,a错误;图中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系统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的反馈调节,c正确;垂体的分泌活动除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控制之外,还受结构丙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机制,确定图中甲乙丙和abc代表的结构和物质的名称。7.7.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胳肌不自主地战栗来增加产热b. 受寒冷剌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c. 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的分泌增多有关d. 寒冷环境中正常人的产热速率大于20t时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则小于20时的散热【答案】d【解析】骨骼肌不自主地战栗可快速释放大量热量,以利于在寒冷环境下维持体温,a项正确;寒冷剌激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量,b项正确;寒冷环境中,人体内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促进产热,c项正确;寒冷环境中正常人的产热速率大于20时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也大于20时的散热,d项错误。【点睛】本题易判断d项正确,错因在于对寒冷环境下体温平衡机制理解不正确。寒冷环境中,人体的产热速率增大,虽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但由于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差增大,机体的散热量也增大,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仍处于动态平衡,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8.8.下图表示人体内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甲可表示人体大量出汗或严重呕吐b. 丁表示的是肾小管和集合管c. 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d. 由图可知,参与水盐调节的激素只有抗利尿激素【答案】d【解析】人体大量出汗或严重呕吐均会导致体内水分减少,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项正确;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b项正确;图中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主动饮水,通过激素调节减少排尿量,c项正确;据图不能判断参与水盐调节的激素只有抗利尿激素,d项错误。9.9.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b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 细胞f能直接与靶细胞结合c. 涉及的免疫反应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d. 细胞e细胞d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答案】c【解析】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则b为t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a项错误;f为浆细胞,通过产生抗体作用于抗原,不能直接与靶细胞结合,b项错误;为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c项正确;e为记忆细胞,d为效应t细胞,细胞e细胞d的过程发生在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d项错误。【点睛】“三看”法判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0.10.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hiv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能对其进行摄取和处理b. 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主要是切断hiv的传播途径c. hiv是一种细菌,主要攻击t细胞d. 艾滋病患者死于多种感染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受损【答案】c【解析】吞噬细胞可以吞噬、处理外来的细菌或病毒,a项正确;hiv侵入人体后,至今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主要是切断hiv的传播途径,b项正确;hiv是一种病毒,c项错误;hiv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受损,最终死于多种感染,d项正确。11.11.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胚芽鞘不生长b. 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 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d. 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答案】b【解析】拜尔的实验没有设置空白对照组,a错误;因为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所以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正确;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但不能证明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错误;该实验能说明生长素可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但不能说明生长素不能反过来运输,d错误。12.12.苏东坡在格物粗谈果品中提到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牧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句中的“气”指的是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乙烯 d. 水蒸气【答案】c【解析】具有催熟作用的气体是植物激素乙烯,选c。13.13.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0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鯽鱼80条,其中有标记的24条,由此可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a. 两次捕鱼的时间间隔太长或太短b. 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c. 两次捕鱼的渔网的网眼大小不同d. 标记不当,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部分死亡【答案】b【解析】a、两次捕鱼的时间间隔太长或太短,偶然性太大,从而导致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a正确;b、虽然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但得到的鲫鱼数量不变,因而不是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的原因,b错误;c、如果前后二次捕鱼所用的渔网网眼大小不一样,则人为造成捕获的鲫鱼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c正确;d、由于被标记的鲫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减小了第二次捕获的鲫鱼中有标记鲫鱼的比例,导致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d正确。14.14.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如图甲所示(图中小黑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先向计数室滴入稀释液,后盖盖玻片b. 培养时,要定期向试管中添加培养液c. 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d. 在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应将容器轻轻振荡几次【答案】d【解析】血细胞计数板在使用时,应先盖盖玻片,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让培养液渗入计数室,a项错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不应定期向试管中添加培养液,b项错误;根据镜检结果,无法判断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c项错误;在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应将容器轻轻振荡几次,以使酵母菌分布均匀,d项正确。15. 森林中生长着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分层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 温度 b. 湿度 c. 土壤 d. 光照强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森林中不同类植物出现分层现象主要是不同植物利用的光照强度不同引起的,选d。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记忆和简单的理解能力。16.16.下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间的关系示意图,、和依次表示的种间关系是a. 捕食、寄生、竞争b. 寄生、捕食、互利共生d.互利共生、捕食、寄生c. 互利共生、捕食、竞争【答案】c【解析】图中两种生物的数量表现为平行变化,应为互利共生关系;中一种生物的数量随着另一种生物数量的增减而增减,应为捕食关系;中一种生物数量的增长导致另一种生物数量的减少,应为竞争关系。选c。17.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a. 影响因素不同 b. 起始条件不同c. 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 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答案】b【解析】根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分析,初生演替的起点是从来没有过植被覆盖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次生演替的起点是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因此,起始条件不同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b正确。18.18.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不同群落的丰富度往往相同b.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正反馈调节c.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 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答案】c【解析】不同群落具有不同的物种组成,丰富度往往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项错误,c项正确;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b项错误;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处于第三营养级,d项错误。19.19.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共5条具有捕食关系的食物链b.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c. 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受害最大的是甲种群d. 如果丁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乙的种群数量也可能减少【答案】d【解析】图中腐生菌为分解者,图中只有一条具有捕食关系的食物链,a项正确;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b项错误;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如果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受害最大的是营养剂最高的戊种群,c项错误;如果丁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丙大量增加,导致乙的种群数量减少,d项正确。20.2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根据这 一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b. 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c. 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循环也可以让能量循环利用【答案】c【解析】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c、h、o、n、p、s等化学元素,a项错误;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b项错误;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使秸秆还田,秸秆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进而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项正确;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d项错误。21.2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自无机环境b. 金龟子遇敌害从植株上滚落装死属于行为信息c. 猎豹和斑马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d. 用性外激素干扰害虫雌雄交尾,可有效控制害虫数量【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来自无机环境或生物,a项错误;金龟子遇敌害从植株上滚落装死,通过动作迷惑对手,属于行为信息,b项正确;猎豹和斑马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保持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c项正确;用性外激素干扰害虫雌雄交尾,可降低害虫出生率,有效控制害虫数量,d项正确。22.22.某同学为探究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降低该生态瓶中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是a. 通入一定量的空气 b. 给予一定的光照c. 添加一些分解者 d. 用蒸馏水代替池塘水【答案】d【解析】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可满足各种生物有氧呼吸的需要,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瓶中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给予一定的光照,可为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提供能量,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瓶中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添加一些分解者,有力促进物质循环,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瓶中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池塘水可以为生物提供必要的无机盐,用蒸馏水代替池塘水会导致部分生物营养不良甚至死亡,会降低该生态瓶中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选d。23.23.下图表示四个不同国家,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示意图(实线为人口种群大小,虚线为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若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能生存更长久的国家是a. a国 b. b国 c. c国 d. d国【答案】b【解析】a国人口呈直线增长,粮食产量直线下降,将会出现粮食短缺,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无法维持;b国人口和粮食产量增长到一定程度保持相对稳定,可维持较长时间;c国人口增长后期大于粮食产量的增长,无法维持;d国人口后期继续增长,粮食产量反而下降,将无法维持。选b。24.24.近年来,很多国家的研究人员试图通过生物技术,将植物所含的有机物加工为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部分代替化石燃料。这种做法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同时也可能缓解a. 温室效应 b. 臭氧层破坏c. 酸雨 d. 水体富营养化【答案】c【解析】生物柴油燃烧时也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不会缓解温室效应,a项错误;破坏臭氧层的是氟利昂,b项错误;由于煤炭中含有s元素,而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不含s元素,所以使用生物柴油会缓解酸雨的发生,c项正确;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是n、p无机盐的增加,d项错误。25.2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生物圈的稳态b. 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 生物多样性中基因多样性决定了物种多样性d. 建立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措施【答案】b【解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将导致生物圈稳定性的破坏,a项正确;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项错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决定了物种多样性,c项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保护其中的生物和自然环境,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措施,d项正确。【点睛】本题易错选c项。错因在于对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决定了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二、非选择题26.26.下图是人体血糖调节相关示意图,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数字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1)图1中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通过过程,胰腺中的_分泌的b_增多,从而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当血糖升高时,通过过程,胰腺中的_分泌的a_增加,这种激素在降低血糖的过程中有两条作用途径:一是通过加快_;二是抑制_。(2)图1中a激素和b激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都会影响各自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3)糖尿病分为型糖尿病、型糖尿病、其他特异性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其中型糖尿病人体内a激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请据图2中激素作用的机制分析型糖尿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_。【答案】 (1). 胰岛a细胞 (2). 胰高血糖素 (3). 胰岛b细胞 (4). 胰岛素 (5). 血糖的转化与利用 (6). 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和肝糖原的分解 (7). 反馈调节 (8). a激素不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血糖调节,考查对血糖平衡机制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不同作用判断图1中激素a、b的种类;根据图2中激素作用机理分析型糖尿病的病因。(1)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 b 胰高血糖素增多,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当血糖升高时,通过过程,胰岛b细胞分泌的a 胰岛素增加,一方面通过促进肝糖原、肌糖原的合成、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贮存葡萄糖,加快血糖的转化与利用,另一方面通过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和肝糖原的分解,降低血糖浓度。(2)a胰岛素和b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都会影响各自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3)胰岛素通过和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素不能和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27.27.某植物自然结实率低,主要原因是花粉粒萌发后多数花粉管不能伸长。为探究生长素对该植物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生长素浓度(mg/l)01.02.03.04.05.06.07.0花粉管平均长度(mm)0.53.65.56.45.23.10.40.2回答下列问题:(1)请结合表中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生长素浓度为_mg/l时,花粉管平均长度最长,该浓度最接近该植物花粉管伸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生长素浓度低于3.0mg/l(03.0mg/l)时,对花粉管的_伸长作用随浓度增加而逐渐_;生长素浓度高于3.0mg/l(3.05.0mg/l)时,_;生长素浓度等于或高于6.0mg/l时,_。(2)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答案】 (1). 3.0 (2). 促进 (3). 增强 (4). 对花粉管的促进伸长作用随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弱 (5). 对花粉管的伸长起抑制作用 (6). 生长素对花粉管伸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考查对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理解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不同浓度下花粉管的长度与生长素浓度为0时花粉管长度的比较,判断生长素对花粉管伸长的生理作用。(1)据表可知,生长素浓度为3.0mg/l时,花粉管平均长度为6.4,大于其它各组,该浓度最接近该植物花粉管伸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据表可知,生长素浓度在03.0mg/l时,花粉管的长度随生长素浓度增加而增加,说明生长素对花粉管的促进伸长作用随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强。生长素浓度为3.05.0mg/l时,花粉管的长度随生长素浓度增加而减小,但仍大于生长素浓度为0时的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对花粉管的促进伸长作用随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弱。生长素浓度等于或高于6.0mg/l时,花粉管的长度小于生长素浓度为0时的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对花粉管的伸长起抑制作用。(2)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生长素对花粉管伸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28.28.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如下图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该调査小组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选取样方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和_。(2)该调查小组对海洋中某种食用动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是_点;既要获得最大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_点所代表的水平上。(3)图3是该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一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据此分析,在第15年间,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为_;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年;第2030年间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_。【答案】 (1). s0 (2). 五点取样法 (3). 等距取样法 (4). b (5). b (6). j型 (7). 20 (8). 0【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考查对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调查方法、种群增长模型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图3中与1的关系判断种群数量的变化及种群增长模型。(1)据图1可知,当样方面积等于或大于s0时,调查的该地区物种数达到最大,考虑到调查量的大小,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s0,选取样方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2)图2中,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即出生率和死亡率差值最大的点,应为b点;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b点所代表的水平上,可以获得较大捕获量,同时使该动物资源增长速率最快,使种群能够快速恢复。(3)图3中,在第15年间,不变,即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为j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佳木斯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3年莱芜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4年中山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4年兰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巩固)
-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实验高中2026届高二上物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测试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兰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年成都龙泉中学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西藏大学《古典园林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26学年宁夏长庆高级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屋顶光伏发电项目EPC工程总承包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山东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的综述报告
- 基层网格员消防培训课件
- 圆的周长学习单
- qdslrdashboard应用软件使用说明
- 《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教学教案
- GB/T 28733-2012固体生物质燃料全水分测定方法
- GA 1517-2018金银珠宝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要求
- 英语形容词和副词课件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工程结构荷载和可靠度设计原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