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的形态研究对于现代汉语形态的研究,总的来说,有如下三种观点:(1)汉语没有形态,朱德熙、高名凯等持此观点;(2)汉语缺乏形态,吕叔湘持此观点,此种认识已被普遍接受;(3)汉语具有广义的形态,方光焘、胡裕树等持此观点。毋庸置疑,上述三种观点有区别,但区别有多大呢?朱德熙先生说:“汉语缺乏印欧语里名词、形容词、动词那些性数、格、时、人称的变化。”此处的“缺乏”应当就是“没有”的意思,他所指的“形态”应该就是狭义的形态,即构词法上的形态,是印欧语研究中所指的形态,是与一定的语法范畴和语法手段紧密关联的词内变化。虽然朱德熙先生说得过于绝对,其实也说明了汉语的形态少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汉语语法的研究可以绕开它而完成自身的建设。吕叔湘先生说:“比起西方语言来,汉语的语法分析引起意见分歧的地方特别多,为什么?根本原因是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有没有形态变化?要说有,也是既不全面也不地道的玩意儿,在分析上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我想,吕叔湘先生虽然不否定汉语中存在可以称作形态的东西,如许多语言学家所指出的汉语中的“子” “头”一类的词尾和“儿化”,但他又进一步指出即使这些算是“形态变化”,也不能说明汉语有“发达的形态”。在汉语中,单词有形态变化毕竟是少数,不足以作为汉语区分词类的主要标准。吕叔湘先生看似中庸,但实在不是调和派,他是十分重视形态的作用的,“一般地说有两个半东西可以做语法分析的依据:形态和功能是两个,意义是半个,遇到三者不一致的时候,或者结论可此可彼的时候,以形态为准。重要的是末了这句话。”可见,如果汉语中形态处在一个显著位置,那他是十分乐意用它来处理语法问题的。但吕叔湘先生又说:“我说汉语里没这个东西(指形态),你说汉语有那个东西,也许咱们都对,也许咱们都不对,反正你不能说服我,那是一定的。汉语的词有没有形态,有形态又是什么性质的形态,这个问题很不简单。”可见,有关汉语“形态”的问题认识,目前学者还没有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方光焘先生说:“我们把形态的含义规定为包括西欧的形态和汉语的形态,问题就易于解决。我认为,形态指具有一定的形式标志,表示出一定的关系的构造、结构。这个定义,先决条件是一定要有形式标志,不然就不是语法关系的特征。”“我认为词与词的互相关系,词与词的结合,也不外是一种广义的形态。中国单语本身的形态既然缺少,那么辨别词性,自不能不求助于这广义的形态了。”我觉得,提出“广义的形态”是有一定意义的,它有助于整合汉语的语法体系。但由于“广义的形态”具有无限的包容性,既包括了狭义的形态,又包括了词序、虚词等词外的语法手段,乃至把功能和意义都纳入其中,使得“一切的语法问题皆为形态问题”,这又简化了语法的研究。其实,这些不同观点的成因,如方光焘所说:“问题还是在于对形态概念的理解。”高名凯先生也说:“其实各种不同的结论主要是对形态这一术语理解不同的结果。各家的出发点各不相同,辩论起来,自然得不到很好的结果。”他虽然认为汉语没有形态,但他又说:“汉语有没有构形法的内部形态呢?我们认为汉语没有词内的构形法形态。内部形态和外部形态的区别在于内部形态是词的一部分,不能离开词而存在,不能和词分析开。外部形态不是词的一部分,能够离开词而存在,能够和词分析开。”可知,说“有”与说“无”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对立。虽然有的学者不称“狭义的形态”(或“内部形态)而直接用“形态”,其实是一个东西,即用词内的变化表示语法意义。虽然有的学者提出了“广义的形态”,但真正用来分析解释汉语语法现象的,还是不外乎语序、虚词等更具体、更具有解释力的术语,而汉语中语序、虚词等的重要性又是学者们普遍认同的。我们知道,形态是与词类划分密切关联的,形态丰富的语言根据形态变化可以认定一个词的词性。汉语也可以划分词类,语言学家通过争论和实践已经基本认定了这个事实,并在词类划分的基础上根据汉语自身的特点建立了属于现代汉语的语法体系。事实上,在词类的划分中,我们基本上确实可以绕开构词法意义上的“形态”,根据功能和意义等而划分出汉语的词类。有时也用形态作为参考,其指标一般就是是否能重叠和附加助词等。至于如方光焘、文炼、胡附等先生说完全可以用“广义的形态”来区分词性,实际上就是说可以用构形法以外的语法关系进行区分,然后再用词序、搭配、虚词等手段来判定词性。因此,我觉得“广义的形态”有点夺人所有的嫌疑。吕叔湘先生说得中肯:“形态只是一个名称,它一定代表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咱们谈词类的时候就直接使唤那些东西,那也还是可以办得到的。”语法的基本要求是“执简驭繁”,如果某一法则基本不利于语言现象的分析,而且还招致更大的麻烦,就会违背“执简驭繁”的要求。“广义的形态”有些夺人所有的嫌疑,而且外延也是不甚清楚,如果说某个词是进行了“广义的形态”变化,这更是让人不知所云。那么“狭义的形态”到底有多大的地盘呢?文炼、胡附二先生认为:“狭义的形态,是指单词的接头接尾而言,汉语有没有狭义的形态?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像子、儿、头似乎没有人不承认它们是词尾了。有这些词尾后附着的,也没有人不承认它们是同类词了。这些,加不加子、儿、头,它们的词性就不同了。我们实在不能够不承认这些都是“使语法范畴(狭义)起变化的形态”,同时也不能否认这些形态可以给我们区分词类以帮助。”这就是汉语中狭义的形态?!那么,汉语中有几个词是可以进行形态变化的?有几个词是由形态变化而来的?如果考虑类推机制的话,我的认识是:汉语有形态,广义的形态自不待说,表示狭义的形态的也有若干标志,不过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像“头”加在动词、形容词的后面,使动词、形容词变为了名词,诸如念头、饶头、甜头、苦头等,我们都认为“头”是词缀,而且它能改变某些语素的词性,应该可以算是一个形态的标志。还如动词的重叠表示动作的短暂或尝试的意义,如试试、尝尝等,也可以当做形态变化。汉语的形态(狭义的形态)有些什么特点呢?(一)语法形式不成系统。如词缀“头”目前只能用在极少数的动词后面表示语法意义;并不是所有动词都能重叠使用。(二)不能进行类推。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三)可用可不用往往可以借助外部形态如词序、词汇等(四)汉语中还有某些类似形态的东西,但在表现语法意义的时候有很软弱。如“们”,只限于用在表人的名词之后,而且只能出现在主语和定语的位置上,如做宾语,一定出现在兼语的位置上。着、了、过,并不是所有的动词后都能加,附加法不普遍(五)不具有普遍性。语言事实说明:汉语没有形态,汉语语法意义的表达是通过其语法形式来表达的,这是由语言的民族性所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德市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 叉车实操考试技巧卷子及答案
- 现代题目及答案李永乐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应用题训练二【含答案】
- 物权法条例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商场店铺租赁合同书样本
- 物流计划管理试题及答案
- 物流概论学试题及答案
- 物料经理笔试题目及答案
- 影片备案报告范文
- Unit 2 We are family Section A 1a-1d 课件【人教新目标(2024)七年级上册】-1
-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
- 2024年11月-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 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勘察设计质量疑难问题汇编(2024 版)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一单元1.1七律二首-送瘟神【课件】
- 《电力线路安规培训》课件
- 安宁疗护临床实践
- 陶瓷柔性化制备工艺-洞察分析
- 老旧装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2024年高中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