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理趣相谐格物致知 ——《19放飞蜻蜓》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理趣相谐格物致知 ——《19放飞蜻蜓》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理趣相谐格物致知 ——《19放飞蜻蜓》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理趣相谐格物致知 ——《19放飞蜻蜓》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理趣相谐格物致知 ——《19放飞蜻蜓》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趣相谐,格物致知19放飞蜻蜓教学设计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唐剑峰教材使用:苏教国标本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相关生字词,理解有关词语。2、通过课外资料查找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文内容,了解蜻蜓的外形特点和本领等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4、尝试利用获得的资料写一篇关于蜻蜓的说明文。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外资料查找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文内容,了解蜻蜓的外形特点和本领等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教学准备1、了解陶行知其人其事2、课前搜集蜻蜓的有关知识(特点、习性等)3、教学课件教材解读与设计思路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孩子们放飞的是蜻蜓,其实也是在放飞童稚,放飞爱心,放飞希望。本课文本内容语言浅显,如何依托文本进行语言实践和语言积淀?我认为首先要挖掘文本语言特点,因教材特点确定重点。本文虽然浅显易懂,但其中既蕴含着丰富的“理”(知识性),又包藏着不少的“趣”(趣味性),如果能探询到文章的“理趣”所在,则三维目标能够实施,教学效率得以提高。语文教学中的理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文理趣指:语文教与学中所表现的思想、过程、形式和方法的规律。狭义的语文理趣指:语文文体所蕴含和呈现出来的思想、内容、表达形式、表现手法的规律。在要这里谈到的理趣,是狭义的语文理趣。 本文将“蜻蜓”的相关知识通过陶行知和小朋友的谈话巧妙地展现出来,语言朴实易懂,但是,要让学生充分完整地了解“蜻蜓”的特点,教师要确立大语文教学观,将视野拓展到大自然中,了解蜻蜓的各个方面,这就要对蜻蜓进行一番“格物”,达到“致知”的目的。“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现代汉语词典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引导学生对蜻蜓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于陶行知介绍的几点, 而应当在学生的自主搜集资料和交流运用资料过程中得到理性的认识,达到致知,并激发情感,形成价值观。教学过程一、 古诗导入,感知蜻蜓外形之美1、 读一读,猜一猜这是写的什么动物?结合课件点评蜻蜓外形特点。(主要抓住“碧玉眼睛”“云母翅”“轻”“瘦”领会蜻蜓美丽的外形。)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韩偓蜻蜓)2、让我们来再来读几首诗。(出示三幅对应画面,配乐轻读)蜻 蜓轻绡剪翅约秋霜,点水低飞恋野塘。忽趁游蜂过墙去,可怜不识百花香。宋 王镃小 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宋 范成大 画外音:蜻蜓的翅膀总是如轻纱那么透明轻盈,野塘点水是多么美妙姿态!画外音: 娇艳的荷花和纤巧的蜻蜓总是诗人和画家青睐的对象!画外音:初夏季节的田园风光有了蜻蜓才那么生机勃发!3、读了这几首诗,你喜欢上蜻蜓了吗?为什么?4、过渡:其实,喜欢一样惹人喜爱的东西,不一定要拥有这样东西,抓住它不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放飞蜻蜓揭示课题,读题。【设计意图】宋包恢答曾子华论诗一文说:“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有穷智极力之所不能到者,犹造化自然之声也。”这是说好的充满理趣的诗能用具体生动、自然和谐的美的形象去表现一定的道理。以诗猜物能激发学生兴趣,其他选取的几首富有理趣的诗歌,也能触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为接近蜻蜓,了解蜻蜓,喜爱蜻蜓谱写前奏。从大语文的角度看,也是很好的同题诗文积累拓展。二、检查预习,了解课文主要脉络1、读词语,注意读音。zhn wn gng yng 贞 蚊 埂 蝇 (提示:前后鼻音的区分)w j qing握 据 抢 (提示:很多表示动作的字都有提手旁)露l水 调tio整 (容易误读的多音字)(三组字词各有规律,让学生辨别正音正字。)2、 读好以下句子(关于人物语言的几句话)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A、指名读,读通句子。让学生知道这三句话的共同点:都是带问号的句子。都是陶行知的对孩子们说的。B、指导读好提示语,(第三句没有提示语,让学生试着加提示语)体会陶行知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陶行知不但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师,而且是个善于启发,鼓励同学创新的老师,结合简介陶行知。C、师生分角色问答读,让学生初步简单回答这三个问题,反馈预习情况。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课文主要讲了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 ,就引导他们认识 ,最后孩子们 。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设计目的有三:一、 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难读易错的字词;二、读通比较长的句子,尤其是带有提示语的人物对话语言;三、了解课文的大概脉络,知道文中主要人和事。其中第二项为训练重点,一方面可以进行人物语言的朗读训练,体会标点符号的准确运用和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为学习下文的蜻蜓特点埋下伏笔。三、学习课文,了解蜻蜓本领之大。1、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要求: 读课文,思考陶行知先生给小朋友们介绍了蜻蜓的哪些知识? 提示:在小组内可以通过角色朗读、介绍说明等方式跟大家交流。也可以结合着参考自己搜寻到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的文章的理解。3、 小组上台交流讨论: 教师抓住学生交流中的有关蜻蜓的生活习性“食性和捕食、飞行本领、繁衍后代”等点评,择机板书要点。部位 样子 本领眼睛:一闪一闪 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课文介绍)尾巴:一撅一撅 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课文介绍)翅膀:一扇一扇 速度很快,连续飞行 (课外资料)脑袋:连续转动 3、知识拓展:师:蜻蜓还是预报天气的专家呢!出示关于蜻蜓的谚语: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蜻蜓高,晒得焦;蜻蜓低,雨迷迷。 蜻蜓点水,连续阴雨 。4、 回顾陶行知的提出的四个问题,加深蜻蜓习性的印象。【设计意图】大学中专门论述“格物致知”的思想告诉我们:只有物先格,而后知能致,而后意能诚,而后心能正,而后身能修,而后家能齐,而后国能治,而后天下平。这说明了解自然界事物的本质特征(即格物)对于修身养性是有一定作用的。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格物”当然不必如科学教学一般穷致其理,越深入越好,而应该基于文本所介绍适度拓展。课文着重介绍了蜻蜓的“眼睛”“尾巴”“翅膀”三个部位的特点,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应当以此为基础展开。在了解了蜻蜓的诸多特点后,特别是了解了其“飞行专家”“捕虫抓家”的特点之后,学生自然产生了爱护蜻蜓,放飞蜻蜓的情感和愿望。四、读写结合,内化蜻蜓有关知识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蜻蜓一定有了新的认识了吧?你能不能用上所学的知识,结合着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蜻蜓的小短文呢?出示有关提示:小朋友,你喜欢蜻蜓吗?你知道它是小小“除害飞行家” 吗? 你可知道,蜻蜓长相是怎样的呢?蜻蜓吃什么呢?蜻蜓是怎么样飞行的呢?(还可以介绍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