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部分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 高中语文 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人教版 论昂首人可俯视 可平视 可仰视 人的心理历程亦然 有的人习惯于俯视而行 有的人平视而趋 还有的人则昂首阔步 这三种人视野不同 心境各异 在人生旅途中 那些习惯于含胸塌背 埋头赶路的人 仿佛面前的路途总是凹凸不平 云凄凄而欲雨 夜沉沉而无涯 那磕头碰脑的 总会碰上或大或小的麻烦 意志与头颅一并低垂 既不能自信 又不能信人 温馨晨读 在人生旅途中 那些目光平直 亦步亦趋赶路的人往往在其生命的过程中 高不成而低不就 气人有而笑人无 终年累月 忙碌纠缠于蝇头小利与蜗角虚名之间 既不会尊重人 亦不能自尊 在人生旅途中 那些巾帼 须眉中之佼佼者 勇于昂首阔步 他们胸襟开阔 自然前程宽广 他们不因狂暴风雪而怨天 不因绊脚泥泞而怨地 不因摩肩接踵而怨人 举胸中块垒与雷霆碰杯 倾一腔热血与朝阳争晖 能敬人如己 能警己如人 温馨晨读 人 是地球上唯一能仰望浩瀚星空发出由衷赞叹的生灵 因此能产生思想 产生灵感并有所追求 人可站立 可行走 可飞腾 不为时间 空间以及物质世界所束缚 昂首是天 天似画廊 但见云蒸霞蔚 虹彩霓光如花似锦 婀娜馨香 晨旦玛瑙 午夜碧玉 珍珠粒粒 钻石颗颗 璀璨晶莹 光彩夺目 昂首是天 天似草场 白驹万千 逐日追月 绵羊成群 牧童何在 所谓高人 所谓韵士 正可以跨神骏 乘长风 翩翩然一展鸿鹄之志 温馨晨读 人活一生 昂首是顶天立地的壮汉 低眉垂首匍匐不是健康人生 无高瞻远瞩之气概 只有平庸凡俗之念想 不免愧对人生 昂首直腰 与天比高 星月皎洁 引为同道 此乃亮丽人生 温馨晨读 1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雍也 赏读 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 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 这是孔子倡导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积极原则 自己求立 并使人亦立 自己求达 并使人亦达 即自强不息 并善为人谋 简言之 便是成己成人 推己及人 察己知人 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 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 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温馨晨读 2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卫灵公 赏读 有志之士 仁义之人 不能为求得保住生命而损害仁 而应为成全仁德献出生命 杀身成仁 舍身取义 这是古人所主张的基本道德准则 人者 仁也 杀身成仁就是捍卫做人的尊严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许多英雄豪杰人物 为成全仁德 慨当以慷 勇于就死 舍生取义 他们的人格也在死亡中得到了升华 温馨晨读 3 从善如登 从恶若崩 国语 赏读 一个人向善如登山涉险一样艰难 而从恶则如同山岳崩决一样的容易 从善就像登山一样 需要坚强的毅力和勇气 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从恶就像山崩塌一样 速度很快的 其实不然 善恶只是一种表象的东西 归根到底是人的心灵 只要有颗善良的心 在这颗善心的支持和鼓舞之下 就会有一种正义感 那么就不会有从恶之心了 其实善恶就在人的一念之间 温馨晨读 4 富润屋 德润身 心广体胖 礼记 大学 赏读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 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 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 富润屋 德润身 是古人一向倡导的思想 其实 比装修房屋更重要的还是装修你自己 修养身心 做到心宽体胖 学与德是裙带关系 共同构成古今知识分子们的精神品格 润屋 装饰房屋 润身 修养自身 心宽体胖 p n 心胸宽广 身体舒泰安康 胖 大 舒坦 温馨晨读 知识卡片一 作家作品郑敏 1920年生 福建闽侯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郑敏与陈敬容 唐湜 杜运燮 杭约赫 唐祈 袁可嘉 穆旦 辛笛等八位诗人合称为 九叶诗人 著有诗集 诗集1942 1947 寻觅集 早晨我在雨里采花 及诗合集 九叶集 自主学习 李广田 1906 1968 曾用笔名黎地 曦晨等 山东邹平人 1923年考入济南第一师范 1929年考入北大外语系预科 先后在 华北日报 副刊和 现代 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 后与同学卞之琳和哲学系的何其芳出版三人诗合集 汉园集 被人称为 汉园三诗人 他是中国现代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 有散文集 圈外 回声 日边随笔 画廊集 银狐集 另有长篇小说 引力 文学评价集 诗的艺术 等 自主学习 牛汉 1923年生 原名史成汉 曾用笔名谷风 山西定襄人 蒙古族 现为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 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 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诗集 彩色的生活 祖国 在祖国面前 温泉 爱与歌 蚯蚓和羽毛 牛汉抒情诗选 散文集 童年牧歌 萤火集 诗论集 学诗手记 梦游人说诗 等 自主学习 洛夫 1928年生 原名莫洛夫 湖南衡阳人 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 1973年曾任教东吴大学外文系 1954年与张默 痖弦共同创办 创世纪 诗刊 并任总编辑多年 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影响深远 作品被译成英 法 日 韩等多种文字 并收入各种大型诗选 包括台湾出版的 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 有诗集 灵河 石室之死亡 众荷喧哗 因为风的缘故 月光房子 漂木 等 诗论集 诗人之镜 洛夫诗论选集 译著有 雨果传 自主学习 二 写作背景1 金黄的稻束 深受诗人里尔克影响和西方音乐 绘画熏陶的郑敏 具有诗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气质 善于从客观事物引发深思 通过生动丰富的形象 展开浮想联翩的画幅 把读者引入深沉的境界 金黄的稻束 写的是一片秋天的静穆 一幅雕像的画面 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 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 来把握更本质 更具有思想内涵的诗意 自主学习 2 地之子 这是一首 作为人子的深情 的恋歌 作者以舒缓而庄重的笔调把对大地母亲的一往情深传达得炽烈而深沉 这里的土地 含义已超出了自身 成了祖国 母亲乃至人世间的指代 正是基于这种乡土自然人文景观 诗人才触摸到了乡土古朴而悲凉 美丽又忧伤的灵魂内核 以一扇扇诗的窗口透析了现代乡土以及 地之子 自身的精神脉动与生命情韵 并且在现代诗歌中 在歌唱乡土的绵延精神的音响中 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当现代诗派诗人们纷纷迷醉于自我生存的精细文雅时 李广田却固执地扎根土地 以乡土之境折射农人心曲与现实风云 并踏实地靠近了乡土本质 自主学习 3 半棵树 半棵树 是1972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 五七 干校 诗人牛汉看到同是 下放 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 这 半棵树 可以说是暗指冯雪峰 但又不完全是 这首诗的象征意味极其鲜明 它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 象征着秉守正道 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 自主学习 4 边界望乡 洛夫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 表现手法近乎魔幻 曾被诗坛誉为 诗魔 台湾出版的 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 如此评价他 从明朗到艰涩 又从艰涩返回明朗 洛夫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 表现出惊人的韧性 他对语言的锤炼 意象的营造 以及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 乃得以奠定其独特的风格 其世界之广阔 思想之深致 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 可能无出其右者 自主学习 吴三连文艺奖的评语对他更为肯定 自 魔歌 以后 风格渐渐转变 由繁复趋于简洁 由激动趋于静观 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 成熟之艺术已臻虚实相生 动静皆宜之境地 他的诗直探万物之本质 穷究生命之意义 且对中国文字锤炼有功 自主学习 三 审美视窗怀念洛夫想到了你 如咀嚼五香蚕豆般想起他的诗句 最初的记忆是在边界 你们说着说着 就跨越了几十年来到落马洲 边界望乡 望深圳的福田与水围 你无法越界 像一朵在四月仅存的杜鹃在界碑后面咯血 故国的山水在望远镜中放大 伸手之时却幻成了一掌的冷雾 诗的年代已经过去 满怀生存的欲望 我曾走过深圳 走过福田 走过水围 却看不到你诗中的那只白鹭飞过水田 自主学习 当时读你的 水祭 是偶然 因为喜欢它淡淡如烟的忧愁 喜欢你描绘的凄美意境 我用心地背诵在心 如今却怎么也记不真切了 只记住了头尾的章节 中间只剩下模糊的意象 那本丢失的诗集不知在哪里流浪 即便翻找所有可找的地方也没能再找到你这怀人的诗篇 我满心惆怅 总是午夜梦回时怀念那段读诗的日子 揣想那支白色的水仙花伸出温婉的手如何牵人涉江而过 自主学习 六月的黄昏像你说的是一本凄美的书 我终于知道隔日摆放在阳台将要凋谢的喜水花卉原来就是水仙花 花已枯萎 我努力劝服自己不必伤感 咀嚼你的诗 一连串诗句的意象纷至沓来 留下一首洛夫的诗 和所有喜欢他的人共同怀念 风自南来 吹动李贺踽踽独骑的晚铃 苦苦地挣扎 找寻 为寻找苏小小墓前的一滴清泪 为寻找一柄削去不平的吴钩 念 天地有情 换来的却是渐远渐轻的波声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三 近义辨析1 抵御 防御 抵御 与 防御 二者在抵挡 抵抗这点上词义是一样的 不同点在于 抵御 着重于抵抗 防御 着重于防备 例句 我们无法 甜蜜的诱惑 就像白雪公主注定会接过那只苹果 一般说来消灭敌人是主要的 进攻对战争起决定作用 但是 当保存军力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时 也起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 抵御 防御 自主学习 2 整合 整治两个词都有整理组合的意思 整合 着重于几种关系的调整 组合 整治 着重于整理 修理 例句 中国装备制造业重组和 的计划被迫再次修改 公司为了给广大业主提供一个整洁 舒适的生活环境 近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对各小区进行了 改造工作 答案 整合 整治 自主学习 四 词语解释1 贲张 2 襁褓 答案1 扩张 膨胀 2 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 自主学习 1 金黄的稻束 以收割后田里 金黄的稻束 为主题意象 通过黄昏之中的满月 树巅 远山等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 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 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 表现了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深思 2 地之子 从浓烈的泥土芳香中 显露出深厚的生命力量 它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 热爱祖国故土的美好思想感情 表明了作者不求奢华 唯愿踏踏实实地去寻求人生意义的严肃生活态度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3 半棵树 以一棵被二月的雷电齐楂楂劈掉半边的树为中心意象 通过写它的不屈与抗争 表现了秉守正道 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 同时通过 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 表达出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深深的忧患意识 合作探究 4 边界望乡 写了诗人参观落马洲边界时 登山 望乡 怀乡 想象 到最后回到现实偿愿无望的过程 通过杜鹃 白鹭 鹧鸪等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成功地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 抒发了诗人作为海外游子的那种因惆怅而黯然神伤的故国情怀 重点突破一 金黄的稻束 中 金黄的稻束 象征着什么 提示 金黄的稻束 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 这里 金黄的稻束 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 而且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 超越了物象的实体 而产生的一个象征 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 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 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 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 这个意象不仅真 而且美 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 瞬间 这种 瞬间 却构成了自足的诗的永恒 启示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合作探究 二 下面的诗句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 收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合作探究 提示 合作探究 诗歌中比喻和对比的作用比喻 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 能将无形化为有形 例如写 愁 李后主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江水写愁 则使人想见愁意之漫长 合作探究 对比 运用对比 可以把不同的人物 不同的生活现象 不同的思想感情 区别得更加鲜明 使美者更美 丑者更丑 如梅尧臣 陶者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合作探究 三 如何理解 地之子 诗中的 大地 提示这大地可以理解为诗人赖以成长生活的故乡家园 广袤富饶的土地 也可理解为养育自己的祖国母亲 具有深厚的文明积累的民族土壤 也可以理解为生生不息的饱含了全部意义的人间 合作探究 四 如何理解 地之子 诗的结语 因为住在天国时 便失掉了天国 且失掉了我的母亲 这土地 提示诗人像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一样从大地母亲的怀中吸取信念和力量 只要与大地母亲接触 他便力量无穷 所向无敌 而一旦被对手举到空中 他就失去了力量 诗人用反衬跌宕的艺术手法 进一步肯定诗人作为 地之子 对大地的热爱 将感情推到极点 以加强读者感受 深化诗作的内涵 合作探究 五 半棵树 这首诗以 半棵树 为题目有什么作用 提示全诗以半棵树作为一个核心意象 或者说典型的形象 以 半棵树 为题目 给读者的视觉造成一种残缺 一种与其通常生活经验中的作为完整形象的 一棵树 相背离的陌生感 一种视觉的冲击力 是什么力量使它变成 半棵树 标题中预设了一个悬念 合作探究 六 如何理解 半棵树 中 人们说 雷电还要来劈它 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 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 的意味 提示首先 它是 人们说 是一种主观的臆测 它大概是源于遭受着侮辱与损害的 人们 的一种经验和恐惧 而非必然的现实 但这种由自身经验得出的可能 却恰恰反映了人们所受灾难的深重与残酷 同时也给正在灾难中坚守的人一种沉重的压力 其次 它也说明了恐怖势力的强大与可憎 他们竟然不能容忍伟岸与坚强 肆无忌惮地与高尚作对 合作探究 这一句似乎与前面几节淋漓纸面的凌厉张扬的刚健之气不甚协调 或者说是有点消退了那种强悍的战斗的雄心 其实 这种不甚协调就真实地反映出处在一个高压恐怖的时代之中的抗争者对自己的逼仄艰难的处境 对自己的抗争的脆弱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合作探究 七 如何理解 边界望乡 中的 杜鹃 白鹭 鹧鸪 三个意象 提示杜鹃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示凄婉哀怨的情调 同样 诗人这里用这个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咯血的杜鹃的意象 表达了自己不能回归故乡的哀怨悲苦之情 白鹭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现对安静 平和生活的向往 诗人在这里则借白鹭来表明自己自由飞到故国的渴望 而 又猛然折了回来 写出了诗人亲吻故国土地无望的黯然神伤的感情 合作探究 鹧鸪又名山鹧鸪 其声凄厉悲惨 似云 行不得也哥哥 诗人用 以火发音 发出 冒烟的啼声 的鹧鸪使自己 双目尽赤 血脉贲张 抒发了自己回望故国时急剧沸腾 摧肝裂肺 肝肠寸断的情感 通过三个意象 诗作将历史与现实交叉在一起 既抒发了诗人的乡愁情绪 又增加了这种情怀的历史纵深感 合作探究 八 边界望乡 这首诗采用了哪三种艺术手法 提示洛夫的 边界望乡 以繁复多变的手法 抒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愁情怀 在古今难以计数的思乡篇中脱颖而出 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感受 一是反衬 望乡时 作者由 心跳加速 到 撞成内伤 从 手掌生汗 伸手可及 故国乡土 到 抓回一掌冷雾 形象地显示出诗人由看到故国时的激动 喜悦到最后偿愿无望的沉痛悲苦 以喜衬悲 更显其悲 二是联想 合作探究 在诗的第三节 作者由杜鹃联想到杜鹃鸟再到杜鹃啼血的典故 三次联想飞跃 使意象叠合 蕴味无穷 三是想象 作者由望乡进而想象自己听到故国乡音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看到故国景色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伸手触及故国土地 最后由想象回到现实的偿愿无望 浸透了诗人浓浓的乡思 合作探究 一 文本审美1 金黄的稻束 1 有 声 有 色 的语言这首诗由于对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 从而使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 诗人用 金黄 修饰 稻束 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 也是对内在精神的把握 金黄 是高贵的色调 而三个 静默 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语 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有 声 有 色 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审美写作 2 融合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意象诗中的意象塑造具有如下两个特征 第一 从强烈的主观投入对实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 如 金黄的稻束 疲倦的母亲 收获日的满月 高耸的树巅 第二 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如 历史 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 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 并且有所融合 创造 审美写作 2 地之子 1 直抒为主的情思言说方式诗人表达情思时综合了主观表现与客观再现 以直抒为主兼及其他 抒发由客观物象孵化的心灵意绪 创造了融合事物与心灵的情思言说方式 如诗中以 襁褓 与 保姆 作比 渗透出对大地的浓情厚意 最后还用 天国 与 大地 作对比 强化了感情的明朗浓烈 这种言说方式避免了直抒的浅露与纯用意象抒情的迷离 隐显适度 质感而明朗 审美写作 2 质朴的语言风格口语式的叙述直接 随意 自然 自由舒展的语言与自然质朴的生命妙合天成 它诚然是 大地之子 的心声 散发的是泥土的气息 当我们一读它 就会被一种隐藏其间的深沉的感情力量打动 它有如表面平稳 不溅水花的汹涌潜流 有如起伏平缓的大山 也似在地底下运行的地热 这感情是如此的坚实 饱满而又沉潜 平静 不知不觉地撼动你 撩拨你 审美写作 3 半棵树 1 形象的比喻 使诗歌的意象极具立体感 真的 我看见过半棵树 在一个荒凉的山丘上 像一个人 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 侧着身子挺立着 树如人侧立于风雨 动感十足 于不动声色的描写中见出 半棵树 的抗争姿态 委实巧妙之极 2 象征手法的运用 使诗歌的主题含蓄蕴藉 同时更具延展性 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深度 诗歌以半棵树为依托 写它与风雨的抗争及面对厄运的态度 使诗歌的主题在不动声色中得以彰显 审美写作 4 边界望乡 1 独特的想象 例如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远山飞来 这个想象突兀大胆而又神奇之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含解析
- 2025环保稻谷收购协议
- 残疾人科目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重庆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 萨克斯新手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4月高级电子商务师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5年焊工初级职业技能考试题库
- 2025年基孔肯雅热应知应会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
- 营销技巧培训知识库课件
- JJF 1272-2011阻容法露点湿度计校准规范
- 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 液压与气压传动 第2版 马振福 高职课件0、1新
- 危化品安全管理学习课件
- SY∕T 7298-2016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钻井废物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 磁敏传感器(品) 课件
- DB3302T 1079-2018 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 美国航空无线电设备公司标准ARINC
- 湖南省长沙市四大名校小升初数学真题
- 中国政治思想史完整版课件
- 三角堰水头高度与流量查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