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生物 51;52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试题 浙科版必修3.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 51;52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试题 浙科版必修3.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 51;52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试题 浙科版必修3.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 51;52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试题 浙科版必修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群 落第一节 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选学)第二节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群落的概念2、3群落的结构1、4、5、65、7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图中表示的是植物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决定这种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光照,也与温度、湿度有关。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合理搭配种植,如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但c项的逻辑关系不对,合理密植从生态因素角度看是减轻种内斗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co2供应。答案c2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d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菌落解析根据定义,群落应是由不同的种群构成的,即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选项a、b、d都是由不同种群构成的群落,而c项只能称为种群,因为无菌培养基上只有大肠杆菌一种生物。答案c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单位b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共同构成群落c群落一般都由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形成的种群构成d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都与生态因素密切相关解析考查种群和群落两个概念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 基本单位、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群落的单位。种群具有的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比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特征,以及群落具有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与各种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选项a、b、d叙述均正确。群落不仅包括植物和动物,还有大量的微生物,所以c项错误。答案c4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好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以下能说明生物群落在森林中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植物层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丛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d随海拔增高,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苔藓矮林带、高山草甸等几个植被带解析本题最难区分的是a与d,d选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好像也是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但审题清楚的同学会马上发现“森林”二字。答案a5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有水平结构解析a选项竹林中的所有竹子为同一物种,高低不同,所属范围为种群而非群落;b选项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与食性有关,如森林中的鸟类:林冠层栖息着鹰、杜鹃;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等;c选项淡水鱼的分层与食性有关;d选项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在水平方向有水平结构。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20分)6(8分)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种雀鸟总成群地在森林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1)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关系,如血雉和昆虫之间是_关系,煤山雀和橙红鹤的生活环境相同是_关系。(2)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动物和植物之外,还生活着许多低等动物及_,它们主要生活在_。(3)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_。解析群落是由相互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生物种群构成的,种群内部生物之间有种内关系,种群之间有种间关系,并且随着植物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布,动物由于食物关系在空间上也形成了垂直分布的现象。答案(1)捕食竞争(2)微生物枯枝落叶和土壤中(3)垂直结构7(12分)某池塘的水层由上至下分别为表水层、斜温层、静水层和底泥层,在冬夏两季分别对该池塘的温度和氧气进行垂直结构分析,统计数据(如下表)。水层表水层斜温层静水层底泥层温度/夏251484冬23.844o2(ll1)夏9.56.23.40.2冬1211.810.610.2(1)从表中数据分析,夏季池塘中随着水深的增加,o2含量下降,引起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夏季各水层的o2含量低于冬季,其生物学原因_。(2)夏季底泥层和表水层相比,o2含量非常低的原因是_。(3)某同学为了测定斜温层水样的总光合作用生产量,先测出该水层的原始溶氧量,再取两个无色透明玻璃瓶a、b,其中a瓶先包上黑胶布,再包以锡箔,b瓶不包裹。在a、b两瓶内装入等量水样,密封后沉入水中一定深度,24 h后取出测定溶氧量。在实验中,a、b两瓶密封后沉入水中“一定深度”,此深度指_深度。a瓶中所测得的数据可以得知正常的_量,b瓶中含氧量的变化可以确定_量。解析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