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检测试卷2011七年级语文检测卷2011.10._第1页
丹阳市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检测试卷2011七年级语文检测卷2011.10._第2页
丹阳市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检测试卷2011七年级语文检测卷2011.10._第3页
丹阳市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检测试卷2011七年级语文检测卷2011.10._第4页
丹阳市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检测试卷2011七年级语文检测卷2011.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检测卷(2011.10)命题人:王余红 审核人:孙红霞一、积累运用:(23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qun( )释 b( )益 瑕c( ) 广mo( )徘徊( ) 憧( )憬 挑剔( ) 腼腆( )2、 默写:(6分)心中的风雨来了,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自将磨洗认前朝。门前流水尚能西, 。 3、病句修改,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 4、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绿阴下是一间小小柴房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窗前一片浓浓的绿阴A、B、C、D、5、口语交际在争创全国文明城的时候,作为一名志愿者,当你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时,一位中学生骑着自行车硬闯红灯,这时,你迎上去说:( )(2分)A、喂,你想干吗?想找死呀? B、 下来,你已经违反交通规则了。C、同学,请你不要闯红灯! D、你这家伙,懂不懂交通规则?6、2011年4月23日是第16个“世界读书日”, 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5分)(1)请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或警句。(2分) (2)请向大家推荐一部你最喜爱的书(或一种刊物),并简述理由。(3分)我最喜爱的书是 ,理由是 二、阅读分析:(47分)(一)次北固山下王湾(4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请描述划线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超过40字)。(2分) 2、作者从炼意着眼,颈联中用“ ”“ ”字,使之拟人化,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蕴含哲理。 (2分)(二)(17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 根据语境解释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至之市 ( )而忘操之(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4分)而置之其坐:_ _同_ , 。 反归取之:_ _同_ , 。 3、翻译句子: (4分)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无自信也。 4、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2分)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3分) (三)(11分)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鸟来到林间休息和歌唱。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我当机立断,决心捕获一只小画眉鸟,放到我的笼子里,歌声美妙绝伦,果然,我成功了。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在笼中飞来飞去,十分恐惧。但后来它安静下来,承认了这个新家。站在笼子前,聆听我的伟大的小音乐家美妙的歌唱,我感到万分高兴,真是喜从天降。我把鸟笼放在我家后院。第二天,它那慈爱的妈妈口含食物飞到了笼子前。画眉妈妈让小画眉把食物一口一口吞咽下去。当然,画眉妈妈是知道这样比我来喂它的孩子要好得多的。看来,这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第二天早上,我去看我的小俘虏在干什么,结果发现它已经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死了。我对此迷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我的小鸟不是已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吗?那时,正逢著名的鸟类专家阿瑟威力来看望我的父亲,在我家小住。于是,我就把那小可怜儿的可怕的厄运告诉了他,听后,他作了精辟的解释:“当一只美洲画眉鸟的妈妈发现它的孩子被关进笼子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鸟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坚信它的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我听了,大吃一惊。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因为我知道: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1、“我”为什么要捕捉画眉鸟?(2分) 2、小画眉鸟来到我家后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3、画眉鸟为什么要毒死自己的孩子?(2分) 4、从本文的叙述中,你可以认识到画眉鸟的哪些性格特征?(2分) 5、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怎样的启迪?(3分) (四)一只乌鸦口渴了(15分)他是听着乌鸦喝水的故事长大的。三岁多的时候,他听到的第一个故事是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口渴了他会想问题了。讲完,他问妈妈:为什么乌鸦不一下子叼个大石头呀?那样不是一下子就能喝到水了吗?妈妈笑了:傻孩子,旁边只有小石子呀!你看,你爸爸就是我们家的乌鸦,每月都给我们寄钱,就像这小石子,一颗一颗的,攒起来,攒多了,咱们家就有水喝了。那时候,他的爸爸在矿区工作。在他印象里,爸爸的脸总是黑的,像乌鸦。一开始,他听故事很兴奋,越听越精神。听完一个,总缠着妈妈再讲一个。妈妈的故事很有限,妈妈越来越疲于应付。后来,妈妈有了主意。妈妈专讲乌鸦喝水,讲到故事最后,就教他数数,数石子。乌鸦开始叼了,一颗、两颗、三颗数着数着,他仰着小脸儿就睡着了,梦里全是乌鸦,满天飞。再后来,妈妈接到了一个通知。妈妈接到通知急急忙忙地将他寄放在姥姥家,一个人去了爸爸工作的地方。回来时,妈妈的眼睛肿得像桃子。姥姥说,那是哭的。从那天起,他就再也没有见过爸爸。爸爸走后,妈妈没再嫁人,矿上给妈妈安排了个打扫卫生的活儿,靠每月几百块钱维持生计,供他上学。妈妈成了家里的乌鸦。妈妈的脸也越来越黑,头发却越来越白,像乌鸦,又像白头翁。他长大了。大学毕业,他在爸爸生前工作的矿区参加了工作。本来,妈妈死活不愿让他再干这一行的,但是,现实往往和人想象的不一样。有了工作的他,成了家中的乌鸦。他听过“乌鸦反哺”的故事,他发誓,要让妈妈后半生过上好日子,“喝”上最好喝的“水”。几年后,他当上了副矿长他不满足每月的那点“小石子”,就和别人合伙开了个私人小煤矿。他是大矿副矿长,开个小煤矿,在当地算不得稀罕事儿。他的小矿,除了工人,其他一切所需都可以从大矿调来,他有条件。有人背后偷偷叫他“公私合营”。他以低廉的成本逐渐击败了一个个同行,一跃成为当地首富。他仍不满足,进一步扩展他的“事业”。妈妈现在已经不愁喝不到水,但妈妈的头发比以前更白了,脸则更黑了。妈妈看他整天忙得连喝水的工夫都没有,就一声接一声地叹气。眼看他的小煤矿规模就要撵上他所在的大矿,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的煤矿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致使发生大规模冒顶事故,死亡78人!这件事,成了许多报纸的头条新闻。作为事故第一负责人,他被公安机关拘捕,正赶上国家集中整治私人小煤矿的风口上,他一审被重判死刑。狱中,白发黑脸的妈妈来看他,他发现,妈妈真的老了,像一只行将就木的老乌鸦。对着话筒,他流着眼泪说:妈,儿不孝,没能让您过几天舒心日子。爸爸死后,您一手把我拉扯大,吃尽了苦头。现在,儿却不能为您尽孝送终了。临走前,儿有个要求,再给儿讲个故事吧。妈妈哭了,流着泪讲了他熟悉的故事一只乌鸦口渴了,下来找水喝乌鸦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投进瓶里,水面在慢慢升高。但是乌鸦着急了,它是一只性急的乌鸦。它这会儿渴得厉害,不愿意慢慢地等水涨高。乌鸦飞到别处,拣了一块大石头叼了回来,一下子将大石头投到瓶里。结果,砰的一声,瓶破了,乌鸦一口水都没喝着。听完,他失声痛哭起来,回荡在整个囚室。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2分)2、概括文中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2分) 3、体会下面句子中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3分) 狱中,白发黑脸的妈妈来看他,他发现,妈妈真的老了,像一只行将就木的老乌鸦。 4、从下面三句话中提炼出这里“乌鸦”一词的共同含义。(2分)(1)你看,你爸爸就是咱们家的乌鸦。(2)妈妈成了家里的乌鸦。(3)有了工作的他,成了家中的乌鸦。 5、儿子在狱中,妈妈最后一次讲“乌鸦喝水故事新编”,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6、听完故事,儿子为什么会“失声痛哭起来”? (4分) 三、作文部分:(30分)生活中,小小的幸福之花时时地在你身边静静悄悄地绽放。幸福就是如此简单,它蕴藏在你生活的点滴之中。也许是睁开眼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