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登池上楼》(粤教版).docx_第1页
【教学设计】《登池上楼》(粤教版).docx_第2页
【教学设计】《登池上楼》(粤教版).docx_第3页
【教学设计】《登池上楼》(粤教版).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池上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登池上楼是一篇自读性质的课文,是一篇山水诗,作为山水诗,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在这首诗里,客观精致地描写出山水景物的本来面貌,而且在对景物描写时,将诗人的情感很好地融入在诗里面,情景交融。不过,诗歌的语言让人颇觉隐晦,为学生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步了解谢灵运山水诗的风貌;2.积累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课文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把握作品思路、熟读成诵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课文重要词语【教学难点】理清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及典故的意义和所指。 课前准备PPT课件和纸质版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从山水诗写作谈起,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已有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但只是片断的,后来发展的楚辞、乐府诗也没有把山水诗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去写,只有到了晋宋之际的谢灵运,山水景物才成为诗歌中主要描写对象,打开山水诗的新天地。二、作者介绍学生看课文注释,再搜集有关课外资料,作简要介绍,教师补充:谢灵运:出生世家大族,骄纵自负,政治上雄心勃勃,热衷权势,而有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高傲、褊躁的谢灵运一直郁郁不得志,最后终于由爵位的继承人沦落到永嘉做太守,在无奈的现实状况下终日以山水为娱,纵欢作乐。谢灵运是诗歌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第一个以山水景物为诗歌主要描写对象的诗人,别人称他为山水诗派的开山祖。三、提出具体问题再研讨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纷纷提出他们预习中所遇到的难题,总的来说,学生反映本诗难理解。具体问题:1课文一开头以“虬”与“鸿”下笔有何意义?2诗人正沉浸在春的美景中,为何突然因联想到古代描写春景的诗句而引起感伤的?3本文是一篇山水诗,它里面描写的山水景物有什么可鉴之处?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形式,弄清课文中一些比喻、典故的意义和所指,再确定问题的理解:1“潜虬”是潜藏的龙,用来比喻深藏不露,孤高自赏的人,实指下文中的退耕归隐。“飞鸿”是高飞的大雁,比喻奋进高飞、声名动世的人,即下文中的出仕有所作为,联系下面两句,可知无论出仕进取还是退耕归隐,诗人都做不到,因此,课文以“虬”和“鸿”作比喻,一开头就提出了进退两难的忧愁。2“祁祁伤豳歌”与“萋萋感楚吟”两句诗都是写春景,“祁祁伤豳歌”的“豳歌”是诗经中的一篇,是周公在遭受流言时出居东都以避谗害时作的,有以周公遭遇暗喻诗人自身情况的意思。“萋萋感楚吟”是有感于楚辞.招隐士中的隐士生活。两句都是借用典故表示自己的感伤。3作为山水诗,谢灵运不仅能客观精细描绘山水景物的外物,还以敏锐的笔触描绘出了景物微妙的变化,特别鉴赏“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句,池塘里生长出春天的嫩绿的草,这个“生”字,有一种正在向上长的动感,更妙的是下一句的“变”字,它既是说,春天来了,园柳变了,发芽了,长叶了,变绿了;又是指在园中枝头鸣叫的鸟儿变了,种类变了,不再是喜欢在冬天活动的鸟,而是报春的鸟跳跃在枝头;不再是对严冬恐惧的呼号,而是对新春欢快的歌唱,像这些丰富的内容,这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动人的声响,在山水画里是很难表现的。四、整体把握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意。点拔:这首诗是作者做永嘉太守时久病初愈后登池上楼写的,诗中抒发了自己官场失意的颓丧心情,并表示决心归隐。2.说一说全文可分为几层具体内容是什么?全文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至“卧疴对空林”)进退两难,病卧永嘉;第二层:(“衾枕昧节候”至“园柳变鸣禽”)登楼而望,满目春色;第三层:(“祁祁伤豳歌”至结尾)触景生情,持操归隐。由此可得出全文写作思路:官场失意,登楼消愁观赏眼前美景触景伤情,持操归隐。5、 文言字词积累1.解释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爱、怜惜”。响:动词,“发出声响”。薄:迫近。怍:惭愧。徇:求。2. 读音怍 zu疴k 衾qn 褰qin 岖嵚 qqn祁q 豳bn6、 扩展阅读1.对比阅读谢灵运的游南亭。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泽兰渐被经,芙蓉始发池。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药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逝将候秋水,息景偃旧崖。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对比阅读谢灵运的这两首诗,引导学生比较它们写作上的异同,学生在学习了登池上楼的基础上很快作出比较:基本上大同小异,相同点:1、都是山水诗,结构上都相同:为消愁而登临登临而望,满目春色触景伤情;2、在抒情写景方面都是以乐景写哀情;3、作为山水诗,所描写景物都很少。2.总结谢灵运山水诗的主要特点:1、谢灵运山水诗的套式说明:谢灵运的山水诗在结构上主要有两种格式:A、心中苦闷,欲登临以消愁登临观赏,描绘出所见之美景,这是全诗主要的写景部分由眼前美景触发感伤,陷入更深的忧闷,如登池上楼,游南亭;B、兴致勃勃游山水山水秀丽如画,这是全诗主要写景部分由山水悟及人生哲理,如登江中孤屿。2、谢灵运山水诗不足:作为山水诗草创者,还不是很成熟,谢灵运的山水诗往往是一篇之中只有一些写景佳句,纯粹写山水风景的极少,由于小时一段道馆生活经历,谢灵运对山水与老庄学说的关系有很深看法,在描绘了一番山水景色后,他往往还要来一段自己的心得体会。因而,别人指责他的诗最后“带有一条玄言的尾巴”。七、总结本文是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所作,在这篇山水诗里,诗人借变换的景物,感物怀归,写景与抒情结合相当紧密,虽然语言较为隐晦,却真实地表现了现实中被当权者排斥,进退两难,心情不安的情绪。八、作业布置对比阅读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9、 板书设计登池上楼进退两难,登楼消愁景物变换,感物怀归登临而望,满目春色触景伤情,感物怀归 教学反思目标达成:学生的投入度比较足,兴趣被激发,教学目标基本上能达成,通过质疑、讨论,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互助合作、师生互动,能意识到应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勇于表达,积极交流,才能更多所悟所得。后继设想:主要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如有的学生思维活跃度不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