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oc_第1页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oc_第2页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oc_第3页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oc_第4页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诗歌鉴赏 (共5题;共57分)1. (4分)课外阅读江上渔人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解释下列横线上的字词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来往:_但:_美:_君看一叶舟 , 出没风波里舟:_出没:_2. (11分)默写古诗,然后完成练习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这首诗的作者是1朝诗人2 , 写的是他送他的朋友3去4时的情景,表达了他5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1 (3)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1 3. (10分)古诗欣赏: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1)枯藤老树_,_流水人家,古道_。夕阳西下,_在天涯。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_。(2)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_,“秋思”是_。此曲被后人称为“_”。 (3)你认为全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 A . 枯藤老树昏鸦B . 小桥流水人家C . 古道西风瘦马D . 断肠人在天涯(4)你积累了多少思乡的诗呢?根据提示,把诗句补充完整。君自故乡来,_。来日绮窗前,_?王维杂诗少小离家老大回,_。儿童相见不相识,_?贺知章回乡偶书4. (21分)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补充完整诗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_。遥_,为有暗_。(2)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 (3)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的景色。 5. (11分)阅读理解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将晓:_三万里:_南望:_(2)读诗歌,谈谈“入”和“摩”字的表达效果。(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 文言文阅读 (共7题;共39分)6. (6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匡(kunq)衡凿(zo)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 , 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逮:达到,及。映:照。偿:报酬,回报。怪:对感到奇怪。资给:资助,供给。遂:最终,终于。(1)“凿壁”的“凿”,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B . 打孔,穿通C . 明确,真实(2)下面对本文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邻居家有蜡烛,但烛光照不到匡衡家。B . 匡衡自己家也有蜡烛。C . 匡衡帮一个叫“文不识”的人干活是有工钱的。D . 匡衡最后成不了大学问家。(3)你从匡衡身上学到了什么? 7. (6分)课外阅读。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2)下列句子中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邻舍有烛而不逮:不给他B . 衡乃与其佣作:雇佣劳作C . 而不求偿:报偿D . 邑人畏服之如是:同乡8. (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曩有愚者,常于室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注】曩:从前。履:鞋。志:标志。(1)翻译下列划线词语。 及午_至薄暮_是汝家_何不入_(2)翻译句子。 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愚者审视之,乃悟。(3)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9. (4分)课外阅读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以至于斯也。斯:_从而谢焉。谢:_(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10. (6分)阅读理解。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给加点字注音。涉_ 坠_契_ 矣_(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涉:_之所从坠:_此:_(3)翻译下面的句子。遽契其舟。求剑若此,不亦惑乎?(4)读完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11. (3分)课外文言文阅读。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2.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这首词的作者是清代的_。“长相思”是这首词的_。 (2)连一连 故园无此声_ 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_ 夜深千帐灯行军之艰难_ 气候之恶劣队伍之庞大_ 思乡之情切(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行军在外时的强烈思乡之情。在本学期的古诗词积累中,你还读到了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请将印象最深的一句写下来。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诗歌鉴赏 (共5题;共57分)1-1、1-2、2-1、2-2、2-3、3-1、3-2、3-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