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矿产勘查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付海涛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常用的矿产勘查技术包括 地质测量技术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重砂测量技术遥感测量技术工程揭露技术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球物理勘查简称 物探 即用物理的原理研究地质构造和解决找矿勘探中问题的方法 它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密度 磁性 电性 弹性 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为研究基础 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 探测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 通过分析 研究所获得的物探资料 推断 解释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 目前主要的物探方法有 重力勘探 磁法勘探 电法勘探 地震勘探 放射性勘探等 依据工作空间的不同 又可分为 地面物探 航空物探 海洋物探 井中物探等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放射性测量 方法简便 效率高探测对象 要具有放射性适用范围 寻找放射性矿床和与放射性有关的矿床 以及配合其他方法进行地质填图 圈定某些岩体等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磁法 效率高 成本低 效果好 航空磁测在短期内能进行大面积测量 探测对象 应略具磁性或显著的磁性差异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找磁铁矿 铜 铅 锌 铬 镍 铝土矿 金刚石 石棉 硼矿床 圈定基性 超基性岩体 进行大地构造分区 地质填图 成矿区划分的研究及水文地质勘测 电法勘探主要装置 a 中间梯度 b 联合剖面 c 对称四极 d 偶极剖面 e 对称四极测深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自然电场法 装备较简便 测量仪器简单 轻便快速 成本低 探测对象 是能形成天然电场的硫化物矿体或低阻地质体 适用范围 用于进行大面积快速普查硫化物金属矿床 石墨矿床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勘查 黄铁矿化 石墨化岩石分布区的地质填图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中间梯度激发极化法 常称激电中梯 不论探测对象的电阻率与围岩的差异如何 均有明显反映 对其他电法难于找寻的对象应用它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优点 但在寻找硫化矿时石墨和黄铁矿化是主要干扰因素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寻找良导金属矿和浸染状金属矿床 尤其是用于那些电阻率与围岩没有明显差异的金属矿床和浸染状矿体效果良好 电阻率中梯 用于寻找高阻 陡立脉状体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联合剖面法 其装置不好移动 工作效率低 探测对象 陡立较薄的良导体 主要用于详查和勘探阶段 是寻找和追索陡立而薄的良导体的有效方法 当矿脉与围岩的导电性无明显差别时 利用视极化率 s曲线能取很得好的效果 对称四级剖面法 对金属矿床不如中间梯度和联合剖面法的异常明显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地质填图 研究覆盖层下基岩起伏和对水文 工程地质提供有关疏松层中的电性不均匀分布特征 以及疏松层下的地质构造等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偶极剖面法 主要缺点在一个矿体可出现两个异常 使曲线变得复杂 优点是在各种金属矿上的异常反映都相当明显 也能有效地用于地质填图划分岩石的分界面 适用范围 在金属矿区 当围岩电阻率很低 电磁感应明显 而开展交流激电法普查找矿时往往采用 电测探法 可以了解地质断面随深度的变化 求得观测点各电性层的厚度 探测对象 产状较平缓电阻率或极化率不同的地质体 且地形起伏不大 适用范围 电阻率电测深用于成层岩石的地区 如解决比较平缓的不同电阻率地层的分布 探查油 气田和煤田地质构造 以及用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中 它在金属矿区侧重解决覆盖层下基岩深度变化 表土厚度等 间接找矿 而激发极化电测深主要用于金属矿区的详查工作 借以确定矿体顶部埋深以及了解矿体的空间赋存情况等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充电法 能迅速追求矿体延伸 或连接矿体 节省探矿工程要求 应用条件 矿体至少有一小部分出露地表或被工程揭露 以便对矿体充电 矿体必须是良导电体 矿体有一定的规模 并且埋深不大 适用范围 确定已知矿体的潜伏部分之形状 产状 大小 平面位置及深度 确定几个已知矿体之间连接关系 在已知矿体或探矿工程附近寻找盲矿体和进行地质填图 主要用于金属矿的详查和勘探阶段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重力测量 受地形影响大 干扰因素多 但在研究深大构造方面 是电法 磁法不可比拟的 应用条件 探测的地质体与围岩间存在密度差才可用此法 适用范围 可用此法直接找富铁矿 含铜黄铁矿 配合磁法找铬铁矿 磁铁矿 研究地壳深部构造 划分大地构造单元 研究结晶基底的内部成分和构造 确定基岩顶面的起伏 确定断层位置及其分布 规模 圈定火成岩体范围 用于区域地质研究 普查石油 天然气有关的局部构造 此外 还可应用它找密度小的矿体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震法 准确度高 成本高 应用条件 要求地震波阻抗存在差异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解决构造地质方面的问题 在石油和煤田的普查及工程地质方面广泛应用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瞬变电磁法 其原理是利用人工在发射线圈加以脉冲电流 产生一个瞬变的电磁场 当遇到不同介质时 产生涡流场 如果外加的瞬变磁场撤销 这些涡流场就会释放出能量而恢复常态 利用接收线圈测量感应电动势 并对观测结果进行解释 就可得出地下岩层的结构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的工作效率较高 但也不能取代其它电法勘探手段 当遇到周边有大的良导体时 所测到的数据不可使用 此时应补充直流电法或其它物探方法 在地层表面遇到大量的低阻层矿化带时瞬变电磁法也不能可靠的测量 因此在选择测量时要考虑地质结构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最近几年 铁矿勘查工作非常多 市场需求也比较大 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和个人 对铁矿找矿热情很高 而找铁矿最常用 也是最有效的是磁法 因此 重点讲一下磁法的有关问题 磁法 1 几个基本概念2 常用设备3 规则形体磁场特征4 常用方法及资料解译方法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几个基本概念 磁法勘探 用精确的磁力仪测定不同点的磁异常值 将异常值整理制做相应图件 测定整理各种岩石矿石的磁性 总结规律 对磁测资料进行数理及地质解释得出地质结论 即 采集数据 制做图件 了解物性 解释资料 地球磁场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磁要素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常用设备机械式磁力仪 悬丝式 刃口式磁通门磁力仪 电磁感应原理质子旋进磁力仪 利用氢原子核在地磁场中的特性测量磁场 现阶段主要测量工具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3 规则形体磁场特征球状体磁倾角为450时不同剖面的 T理论曲线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3 规则形体磁场特征球状体不同磁倾角A 0时 T的理论曲线 3 规则形体磁场特征 3 规则形体磁场特征 3 规则形体磁场特征 3 规则形体磁场特征 3 规则形体磁场特征 断层磁场 3 规则形体磁场特征 断层磁场 断层磁场 3 规则形体磁场特征 断层磁场 3 规则形体磁场特征 断层磁场 3 规则形体磁场特征 4 常用方法及资料解译方法 磁法勘探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航空磁测 主要是快速了解工作区的地磁场特征 常用比例尺是1 20万 1 5万 主要测量 T 地面磁测 主要用于矿区 常用比例尺是1 2 5万 1 1万 主要测量 Z T 井中磁测 用于定位磁性地质体 测量 Z H T 4 常用方法及资料解译方法 资料处理方法光滑处理 消除观测误差及表层不均匀地质体的干扰插值 消除空点延拓 上延 消除浅部干扰 判断磁性形状 下延 了解异常细节 评估低缓异常 化极 用于三度磁异常的解释导数 垂向二次异常用于判断磁性体的边界及处理叠加异常 4 常用方法及资料解译方法 磁测资料的应用航磁资料 主要适用于小比例尺工作 区分岩性 划分构造格架等 用于区调 矿产预测以及其它基础地质问题 地面磁测 直接寻找铁磁性矿体 划分构造格架 定量确定目标地质体的空间位置 资料处理 消除空白点 求局部异常 资料处理 切线法求磁性体的埋藏深度 近似地用下列公式 H X1 X2 2 X1 X2 2 2 资料处理 上延与下延 资料处理 上延 资料处理 化极 资料处理的应用 原平面化极 化极上延 原平面化极化极上延200m 资料处理的应用 化极上延 化极上延400m化极上延800m 资料处理的应用 化极上延 水平方向导数 化极上延400m45 水平方向导数化极上延800m45 水平方向导数 资料处理的应用 化极上延 水平方向导数 化极上延400m135 水平方向导数化极上延800m135 水平方向导数 资料处理的应用 化极上延 垂向二次导数 化极上延400m垂向二次导数化极上延800m垂向二次导数 高磁规范简介 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 T0071 1993 高精度磁测几个基本概念 磁测总误差小于或等于5nT的磁测工作 统称为高精度磁测工作 高精度磁测的嗓声 磁力仪的嗓声地磁场短周期变化经日变改正后残余的噪声地表浅处磁性不均匀产生的噪声信噪比 高精度磁测工作中噪声幅度与有效弱磁异常幅度的比值 高磁规范简介磁测精度用磁场观测精度的均方误差为衡量磁测精度的标准 一般普查性磁测工作的精度 应根据由目标物引起的可以从干扰背景中辨认的 有意义的最弱异常极大值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来确定 均方误差公式平均相对误差公式 高磁规范简介点位要求 相邻点距相对误差不大于25 L检 L原 L原 100 基点要求 总基点位置必须实地确定 正常磁场内 在半径2m及高差0 5m范围内磁场变化不超过设计总均方误差值的1 2 需要时设分基点 每个闭合观测单元的观测 必须始于校正点 终于校正点 长剖面工作 如一天内不能结束工作并回到校正点进行观测 须在当日观测的剖面末端设2 3个连接点 次日观测从重复各连接点的观测开始 并于剖面观测结束后回到校正点观测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小结 物探方法虽然很多 但在实际工作当中 要根据具体工作任务来确定使用哪一种方法 每一种方法都是有效的 只是应用的前提有所不同 使用不同的方法组合可能提高找矿成功率 勘探深度不是简单的算术问题 而是与目标体的体积 埋藏深度 仪器的灵敏度 观测精度 数据处理方法等因素有关的一个问题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地球化学勘查 或称地球化学测量 地球化学探矿 简称化探 是以地球化学及矿床学为理论基础 以矿产勘查为主要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我国是应用化探方法找矿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特别是我国大面积开展的1 20万区域化探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主要是研究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 分散及集中的规律 矿体形成时 在围岩中形成了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的原生晕 矿体受到破坏过程中发育了较晚期的次生晕 无论是原生晕或是次生晕其分布范围都比矿体大 因此可通过发现这些原生晕及次生晕来达到发现矿体的目的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由于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所处的介质条件不同 因此其迁移距离有时可很远 甚至达到数千米 故而可以用来发现寻找埋藏很深的隐伏矿体 地球化学测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矿产勘查方法 通过系统的样品采集来捕捉找矿信息的 采样的介质不同 所研究的元素晕也不同 岩石 原生晕 土壤 次生晕 水系沉积物 分散流 也可以采集气体 植物样品 开展气体化探和生物化探 采集什么样的样品 取决于矿产勘查的目的任务和工作区的地质条件 以及工作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景观条件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一般来说 化探所研究的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基本上属微量元素 其含量较低 大都在ppm ppb级 因此要求分析测试方法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精确度 为达到地球化学测量的有效性 要求样品的采集及加工 必须严格按着规范进行 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及可靠性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通过发现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的分散晕 即通过元素的异常分布来进行找矿的 因此对地球化学元素异常进行正确的解释评价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般发现了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并不等于找到矿 引起异常的原因和因素可以是矿体 也可以是某种地质作用 包括矿化作用 如何解释异常并找出可用于找矿的信息是最终达到找矿目的的关键所在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岩石测量法 原生晕 可寻找的矿种 铜 铅 锌 锡 钨 钼 汞 锑 金 银 铬 镍 铀 锂 铌 钽等 铁 非金属开展了试验 采样对象 岩石 古废石堆 断裂碎屑物等适用范围 区域地质测量 矿产预查 普查 详查 勘探 矿山开采 研究地球化学省 指导探矿工程掘进 找寻盲矿体或迫索矿体 评价地质体的含矿性均取得良好效果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土壤测量 寻找的矿种 能寻找的矿种较多 对有色和稀有金属铜 铅 锌 砷 锑 汞 钨 锡 钼 镍 钴等 贵金属金 银 黑色金属铬 锰 钒及某些非金属 磷 等矿种均可采样对象 采用残坡积层土壤 适用范围 矿产预查 普查 含矿区普查 配合1 20万 1 5万 1 1万 1 2000地质填图进行寻找松散层覆盖下的矿体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有时寻找盲矿体也有效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水系沉积物测量法 分散流 寻找的矿种 铜 铅 锌 钨 锡 钼 汞 锑 金 银 铬 镍 钴 锂 铷 铯 磷等 也可寻找铌 钽 铍等稀有金属矿床 采样对象 水系沉积物 淤泥等 适用范围 配合1 20万 1 25000区域地质填图或进行区域化探 方法简单 效率高 是目前区域化探的主要方法 近年来应用于区域地质填图和矿区外围找矿 取得显著成绩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水化学测量法 水化学 寻找的矿种 用于寻找硫化物多金属矿床 如铜 铅 锌 钼 镍 钴 汞和盐类矿体 石油天然气及铀矿床水 泉水 地下水 井水等 采样对象 在气候比较潮湿 地下水露头条件良好 水文网密度大 而水量小的地区最适用 适用范围 能指示埋藏较深的盲矿床 正切割强烈的山区 找矿深度可达200m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生物测量法 寻找的矿种 含铜 铅 锌 钴 钼 镍 钒 铀 钨 钡等元素的矿床 采样对象 以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的叶为主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比例尺普查找矿能发现的矿化深度较大 通常能发现埋深15m以内的矿体 在特别有利的条件也下能发现深50m左右的矿体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气体测量法 寻找的矿种 寻找石油 天然气 放射性元素矿床及含挥发性组分的各类矿床 如汞 金 铜及铅 锌 锑 铋 钛 铀 钾盐 硝酸盐等矿床 采样对象 地面空气 壤中气 空中微尘 适用范围 地面空气测量对大 中比例尺普查找矿均可采用 壤中气体测量在含矿区找矿可广泛采用 地面空气测量对大中比例尺普查找矿能反映出矿床或矿带 壤中气体测量能圈出矿体大致位置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1 5万化探的主要目的 是在区域化探阶段已圈出的地球化学省或区域的或局部的地球化学异常范围内 以及根据化探 物探 地质资料所圈定的找矿远景区内 进一步缩小寻找目的物 矿床 矿体或其他地质体 的靶区 查明成矿有利地段和找矿有关的地球化学特征等 工作面积常在n 10 n 100km2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准备工作 收集与测区有关的地理 地质 矿产 物探 化探资料 特别是和本测区有关的1 20万区域化探异常及异常查证方面的资料 根据已掌握的前人在本测区内进行的水系沉积物测量 土壤或岩石测量等情况 选择在本区进行1 5万化探工作的合理工作方法 如果测区从未进行过化探工作 或虽进行过化探工作但没有资料可供参考时 则应考虑在1 5万化探工作开工前组织少数人员到工区进行踏勘 同时选择若干已知矿区进行方法试验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采样密度一般可在4个点 km2 8个点 km2之间选择 我国南方雨量充沛 水流速度中等山区 4个点 km2的密度已经足够 我国北方某些干旱山区 元素分散距离较短 采样密度应适当加密 在一些陡峻山区 由于水流湍急 矿化物质遭到冲刷 采样密度也应增加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采样物质一般常以淤泥和粉砂为主 一般要求取 0 216mm 60目 或 0 172mm 80目 筛孔粒径的物质 也可根据找矿目的 矿种另行试验确定 为减少在一个测区内元素含食的跳动 采样物质一定要保持一致 要避免采集表层物质 以减少有机质及铁锰类物质的影响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在我国北方某些干旱 半干旱地区 如内蒙中部和北部的一些地区 甘肃北山地区等 由于普遍发育风成砂 采取常规的 60目或 80目的水系沉积物 不能获得明显的异常显示 在这类地区的采样应根据不同自然景观区采用不同的取样粒级 水系发育的中山区取样粒级为 2mm 10目 水系不发育的残山丘陵区为 4 69mm 4目 0 995mm 20目 和 0 108mm 140目 混合粒级 采用无论采用哪种过筛粒度 都要保证过筛后的样品重量不少于120g 如样品需作金的测定 则应不少于150g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水系沉积物的采样部位应选择在河床底部或河道岸边与水面接触之处 在间歇性水流地区或很少水流的干河道中应主要在河床底部采样 在水流湍急的河道中要选择在水流变缓处 水流停滞处 转石背后及河道转弯的内侧有较多细粒物质聚集之处采样 为了提高样品的代表性 应在采样点沿本系上下20 30m范围内进行多点取样 混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样品 U形谷横采 V形谷顺采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水系沉积物测量一般可采用地形图定点 先在1 2 5万或1 5地形图上框出计划要进行工作的范围 在此范围内划出长宽各为0 5km的方格网 以四个方格 1km2 作为采样大格 大格的编号顺序自左而右再自上而下 每个大格中有四个面积为0 25km2的小格 编号顺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标号a b c d 在每一小格中采集的第一号样品为1 第二号样品标号为2 每个采样点根据其所处的位置按上述顺序进行编号 采样点可预先设计并标绘在地形图上 现在可用扫描仪将地形图制作成jpg图形 并转换成MapGIS的图形文件 msi文件 然后在GIS平台上布置采样点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3号大格8个样品的编号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在采样过程中允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修改 并将实际采样位置标定在图上 在野外实际采样点的定位 采用手持式GPS定点 并记录采样过程中的航迹 为便于质量检查和异常枪查 原则上每个采样点均应留有标志 每条水系的最上游采样点必须留有标志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水系沉积物测量的采样点要求在全测区分布比较均匀 要尽量使绝大多数 90 的采样格 大格 内都有采样点分布 使其不出现或很少出现连续5个以上的空白小格 当采用4个样 km2采样密度时 小格内样品数不要超过2个 采用8个样 km2采样密度时 小格内样品数不要超过4个 要求采用分布均匀并不是要求把所有采样点都布置在格子中央 而是要求将采样点布置在每一个格子中能最大限度控制汇水面积处 因此 采样点应尽时布置在地形图上可以辨认出来的最小水系的末端和分支水系口上 如果水系较长 还应在水系的中间增加采样点 使每一个采样点控制的汇水盆地面积大致在0 25 0 125km2之间 大于0 25应加样 小于0 125可减样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在地形平缓 水系不发育的丘陵地区 以及在一些平坦的残坡积物覆盖的平原和准平原 可采用土壤测量进行1 5万化探普查 土壤测量的采样密度一般应比同比例尺水系沉积物测量要大 它的采样密度和采样点的布局 可按如下二种情况考虑 如果在本测区内欲寻找的目标物已知是呈带状分布 且其产状也已大致了解 则可以垂直目标物长轴方向布置较稀的测线来控制其延伸 以较密的点控制其宽度 线距应不大于1 20万区域化探异常长度的1 2 4 5 点距应不大于1 20万区域化探异常宽度的1 3 如果目标物的形状复杂或产状不明 应布置方格网进行采样 常用的采样格子 或称采样单元 的面积为0 25km2 每个采样格子内的采样点数为3 6个 相当于 12 24个 km2 常用的测网为500 100m或500 200m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野外样品加工采集样品要防止沾污 装样品的布袋 无论是新的或是已使用过的旧样品袋都要经过洗涤后才能使用 如果样品是在水中采集的水系沉积物 则当样品装入布袋后 应用手挤干 以避免样品中元素以液相相互渗透造成样品污染 必要时应用塑料袋套上 使各个样袋间相互隔开 装在布袋中的样品一般应在野外驻地晒干 有条件的也可在自动温度控制的电烘箱内烘干 但箱内温度不能超过60 不论哪一种干燥方法 在干燥过程中要不时揉搓样品 以免土质结块 干燥后的样品要用木锤轻轻敲打以使粘土胶结物中的颗粒解体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野外样品加工样品干燥后 按设计规定的拉度在野外驻地进行过筛 过筛处理后的样品应采用对角线折叠法混均 然后放入塑料瓶或纸袋中 其重量应不小于120g 如果需要测定金或被测元素较多时 重量应不小于150g 1 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样品不作组合样处理 当进行1 5万土壤测量且采用较密点距的测网进行工作时 是否可采用组合样方法以减少样品的分析工作量 岩石样品在野外一般不进行加工 只需将样品晒干装箱送实验室加工处理 在野外加工处理样品时 防止样品间的相互污染 因此 每处理完一个样品后 凡是和上一个样品接触过的筛子 台秤等物都要清理干净 然后再进行下一个样品的加工处理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分析元素的选择1 5万地球化学普查样品中分析元素的选择 以1 20万区域化探中有异常反映的元素 或测区内已知矿化元素和少数有意义的伴生元素为依据 一般只需选择数种至十余种元素即能满足要求 因此 不同测区1 5万化探普查工作中的元素选择应该是不同的 被选元素的数目也应该是不同的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图件的编制1 5万地球化学勘查的图件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 原始数据图 地球化学图及解释推断图 原始数据图 是一种反映地球化学勘查工作中采样位置和有关元素含量数据之间关系的原始图件 应包括采样点位图和元素分析数据图二种 采样点位图 比例尺为1 5万或1 2 5万 内容应包括水系分布 采样点位 采样编号 方里网 经纬度 主要城镇 道路等地物 元素分析数据图 将分析数据填在采样点位旁 比例尺为1 5万或1 2 5万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地球化学图 1 5万地球化学图虽然其主要作用目前仍是被用来对固体矿产普查提供信息 但不应忽略它还是一种基础地球化学图件 可以为后人在地球科学各种研究领域内的其他工作目的所利用 因此它的制作应尽量以客观的方式反映各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化 而不应杂有制图者主观认识和观点等因素 解释推断图 它与地球化学图不同 它是制图者根据某种意图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加工与取 舍而得出的图件 因而它可以突出显示制图者的某种认识或观点 这类图件可包括 异常图 单元素或综合元素异常图 多变量分析图 数学模型图和推断 预测 图等 常用矿产勘查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1 5万化探地球化学图一般以单元素制作 在数据图上根据元素含量直接勾绘等含量线 等含量线的间隔一般可采用0 1lg 色区的划分原则及着色 采用制作地球化学图的数据 剔除特高值后 求出平均值X及标准离差值S 按一定的间隔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