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83 人民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83 人民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83 人民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83 人民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83 人民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兵馬俑 秦朝的地方机构 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不世袭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巩固统一 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特点 好处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 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表现 扩大统一 修建直道 修建万里长城 秦朝直道 夺河套 占阴山 北方地区 南方和西南地区 1 平定岭南 设郡管理 南越 2 开辟 五尺道 任命官吏 西南夷 陇西 南海 东海 长城 西南夷 岭南 一 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秦 西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三公九卿制 丞相位高权重 设中朝 分丞相之权 逐渐形成尚书台 取代三公之权 初步形成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但职权未定型 未成中枢权力机构 1 秦 魏晋南北朝 2 隋唐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隋唐中枢权力机构 三省六部制 相权被割皇权加强 起草诏令决策机构 负责执行行政机构 封驳审议审议机构 特点及作用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相权一分为三 三省既相互牵制 又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被分割 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 有利于加强皇权 3 标志着中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 由來 兵馬俑的由來秦始皇的故事兵馬俑的介紹1974年3月29日 臨潼縣的村民無意間發現這極具歷史價值的兵馬俑 在考古隊的探勘和整理陸續挖出三座兵馬俑的遺跡 佈置在2萬平方米的大地 顯現出當時秦國軍隊兵強馬壯的宏偉場面 1979年10月1日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正式開館對外展出 出土的秦俑數量繁多 三個坑出土近8千多件陶俑 陶馬這巨作在世界雕塑史可謂藝枝獨秀 俑是古代用於陪葬的偶人 材質用泥土 木頭或銅也有磁 石或金屬製品等而以木質 陶質最常見 俑的形象主有奴僕 舞樂 士兵 儀仗等 常附有鞍馬 牛車 庖廚用具及家畜 還有鎮墓鎮壓勝的神物 而每件陶俑是比照當時人物寫照 陶俑的精美從巨大的身體結構 小到精雕細琢的髮絲 眉毛可見巧奪天工 而陶俑身形高大魁梧 有氣宇非凡的將軍 有身經百戰的武官 有生動傳神的士兵 可謂千人千面互不雷同 喜怒哀樂各有表情 如同回到秦時期的將士寫照 將軍高 196cm重 240kg軍吏俑高 196cm重 166kg是秦代的都尉 起著指揮 統帥作用 頭戴雙卷尾冠 足穿方口翹尖履 身穿雙重長襦 外披彩色魚鱗甲 或著長袍 有的顯現雄壯威武 或顯現氣宇軒昂表現儒將之風 頭戴長冠 身穿交領長襦 腰間束帶 神情沉著穩健 是個輕裝的下級軍吏 內容 1974年3月29日 臨潼縣的村民無意間發現這極具歷史價值的兵馬俑 在考古隊的探勘和整理陸續挖出三座兵馬俑的遺跡 佈置在2萬平方米的大地 顯現出當時秦國軍隊兵強馬壯的宏偉場面 1979年10月1日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正式開館對外展出 出土的秦俑數量繁多 三個坑出土近8千多件陶俑 陶馬這巨作在世界雕塑史可謂藝枝獨秀 俑是古代用於陪葬的偶人 材質用泥土 木頭或銅也有磁 石或金屬製品等而以木質 陶質最常見 俑的形象主有奴僕 舞樂 士兵 儀仗等 常附有鞍馬 牛車 庖廚用具及家畜 還有鎮墓鎮壓勝的神物 而每件陶俑是比照當時人物寫照 陶俑的精美從巨大的身體結構 小到精雕細琢的髮絲 眉毛可見巧奪天工 而陶俑身形高大魁梧 有氣宇非凡的將軍 有身經百戰的武官 有生動傳神的士兵 可謂千人千面互不雷同 喜怒哀樂各有表情 如同回到秦時期的將士寫照 戍衛秦陵墓的兵馬俑成為珍貴文化財記者李玉玲 專題報導一九七四年出土的秦始皇兵馬俑 代表著戍衛秦始皇的盛大軍容 場面極為壯觀 圖片 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水沒挖到 倒挖到了瓦爺 一九七四年春天 陜西省臨潼縣晏寨鄉西揚村農民打井時 意外挖出一些缺腿斷臂的陶製人俑 西揚村民從未料到 打井的無心之舉 竟然鑿出了 世界第八大奇跡 戍衛秦始皇靈魂的龐大地下軍隊 兵馬俑 在地底埋藏二千多年後終於重見天日 兵馬俑坑遺址 是中國第一個集權皇帝秦始皇陵園周邊眾多陪葬坑中最重要的考古發掘之一 至今 已經陸續發掘了四個兵馬俑坑及一個銅車馬坑 並於一九七九年在遺址現地興建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歷經二十多年的考古發掘 除了四號坑因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被迫停建外 一號到三號坑都出土了大量的陶製兵馬俑 青銅兵器和戰車 其中 一號坑以戰車和步兵為主 二號坑是由戰車 騎兵 步兵混合編組的大型聯合作戰部隊 三號坑則是統帥軍隊的指揮部 內容 身高一百八十公分左右的陶俑 壯碩的陶製馬匹 以及殺傷力強的兵器 讓世人驚訝於秦始皇為了求取永生 為自己的死後世界建造了龐大的地下軍隊 藉以戍衛他所建立的地下王國 而兵馬俑坑的懾人氣勢 也只是秦始皇締造秦霸業的一頁文化縮影而已 秦始皇 生於西元前二五九年 卒於西元前二一 年 統一六國後 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 為了鞏固秦帝國的一統霸業 開始施行統一貨幣 度量衡 文字等一連串 車同軌 書同文 的改革措施 影響到以後兩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 因而有著 百代皆行秦政事 的說法 秦始皇一方面進行各種改革作為 一方面又為了維護所建立的帝國 大行各項勞民傷財的建築工事 為了抵禦匈奴 秦始皇開始修築長城 又在全國各地修建離宮別館 規恢三百里 的阿房宮 綿延數百里的上林苑 關內三百 關外四百餘 的離宮規模 可以得知秦始皇在位時的建築工事何其繁忙 一心求取永生的秦始皇 不但汲汲找尋長生不老的藥方 更在十三歲即位後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墓 根據記載 工事最繁忙時曾經有七十二萬人參與阿房宮和陵園的修築工程 當時全國二千萬人口中 竟有十分之一左右參加勞役 從 赭衣塞路 囹圄成市 穿囚衣的犯人堵塞了道路 監獄多得像市場一樣 記載 可知當時秦人很容易觸犯嚴峻的法令而服役 當時修築陵園的工人也大都由此而來 迷信 長生不老 之說的秦始皇 萬萬沒想到會在第五次出巡途中 就以五十歲的英年病死他鄉 他所建立的秦帝國不久後也走入歷史 儘管秦始皇的功過各有說法 他為自己生前及死後建立的帝國 歷經兩千年後 如今已成為珍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