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C产品测试规范-新.doc_第1页
EOC产品测试规范-新.doc_第2页
EOC产品测试规范-新.doc_第3页
EOC产品测试规范-新.doc_第4页
EOC产品测试规范-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OC宽带接入产品测试规范目录1引言51.1背景51.2目的61.3定义61.4参考资料62 测试说明82.1 EOC产品说明82.1.1 局端设备92.1.2 终端设备92.2 产品基本要求102.2.1 传输性能参数要求102.2.2 数据性能参数要求102.3测量设备113 测试主要内容及方法123.1 测试内容123.1.1 外观测试内容123.1.2 功能测试内容123.1.3 性能测试内容 EOC系统对RF的影响 RF性能测试: 数据网络性能测试:.1 RFC2544数据网络性能测试:.2 应用数据网络性能测试:15在应用环境中,测量IP实际应用的性能。.3 压力测试:.4 衰减测试:.5 噪音测试:.6 广播风暴的抑制测试:.7 安规及EMC特性测试:153.1.4 稳定性、可靠性测试内容163.1.5 系统高低温环境测试内容163.2 测试方法163.2.1 外观测试方法163.2.2 功能测试方法 WEB或Console口管理功能测试 基于端口VLAN功能测试183.2.3 性能测试方法 基本功能测试 最大连接能力测试 插入损耗、系统输出口相互隔离度 反射损耗 带内平坦度 数据网络性能指标测试.1 EOC最大吞吐率2.2 EOC时延2.3 EOC丢包率2.4 EOC背靠背帧数2.5 数据信号抗衰减能力30.6 数据信号抗干扰能力3.7 压力测试3.8 广播风暴的抑制测试3.9 应用数据网络性能测试3 绝缘电阻测试353.2.4 稳定性、可靠性测试方法3 长时间运行测试3 意外情况测试374 测试设计说明384.1 性能测试报告格式说明384.1.1 吞吐率 (Throughput)报告格式384.1.2 延时(Latency) 报告格式384.1.3 帧丢失(Frame Loss) 报告格式384.1.4 背靠背帧数(Back-to-back frame)报告格式39附录A:测试设计40A1:实验连接图40A2:实验设备情况41A2.1 设备的型号:41A2.2 配置信息:42附录B:测试步骤43B1 外观测试:43B2 RF性能测试:43B3 功能测试:43B4 EOC系统对RF的影响测试:43B5 数据传输性能测试:44B6 压力测试:44B7 衰减测试:44B8 抗干扰测试:44B9 广播风暴的抑制测试:45B10 烤机(连续工作时间)测试:45B11 意外情况测试:45附录C:测试表格46C1 外观测试表46C2 RF性能测试表47C3 功能测试表48C4 数据传输性能测试表49C5 EOC系统对RF的影响测试表50C6 衰减对EOC系统影响测试表51C7 噪音对EOC系统影响测试表52C8 EOC系统压力测试表53C9 广播风暴的抑制测试表54C10 连续工作测试表55C11 意外情况测试表561引言1.1背景 EoC原是源于欧洲一些厂家,原文是“Ethernet over Coax”,也就是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上的一种传输技术,原有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没有改变。 现在涌现出很多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将以太网络信号经过调制解调等复杂处理后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尽管有人也称之为“Ethernet over Coax”,但是与前面所述的有非常大的差别,同轴电缆上传输的信号不再保持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严格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不可称之为“EoC”的。这类技术主要有以下四种:HomePNA over Coax、HomePlug over Coax、WiFi over Coax、MoCA- 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我们暂且总称之“有源EoC”或“调制EoC”。EOC(Ethernet Over Cable)主要可分为基带传输、调制传输、2.4GHz扩展应用三类,其中又可细分出很多具体的标准/非标准技术,如基带、MoCA、同轴Wi-Fi、CableRan等。基带EOC技术是频分复用技术共缆传输,既利用了有线电视信号45860MHz高端频率和以太网的基带信号020MHz的低端频率,两者同时在同轴电缆上传输,在用户端,通过终端设备将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分离开来,电视信号送入电视机,数据信号联入计算机。是广电网络HFC(同轴电缆/光纤混合网络)双向改造中的一个高性能低成本解决方案。使用调制技术的EOC产品采用OFDM与自适应QAM技术,将以太网信号经数字调制后调制到射频频段(9001100MHz),与电视信号混合,一起通过同轴电缆分配网传输,在用户端将电视信号和数字信号分离后,把数字调制信号还原为以太网信号。目前湖南电广网络决定对全网实现双向改造,经过慎重的调查、研究和比较,确定了以EPON+EOC接入产品和EPON+LAN的技术方案。EPON+LAN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已经布好五类线的用户改造。EPON+EOC的技术方案适用于未布五类线的用户改造。1.2目的本次测试的目的包括:1. 全面了解并掌握EOC宽带接入产品的技术成熟度及产品成熟度,为相关技术政策和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信息;2. 测试EOC宽带接入产品对宽带新业务的支持,为湖南电广网络双向网络改造提供依据;3. 结合湖南有线网络现网情况,考察各厂家EOC宽带接入设备的组网能力;4. 考察现有EOC宽带接入产品的网络管理能力。1.3定义 EOC(Ethernet over Coax):基于同轴电缆的以太网 QoS(Quality of Services):服务质量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 Tester:测试仪器 DUT(devices under test):被测试设备 吞吐量(Throughput):数据吞吐率简单来说, 就是指单位时间从源发送方, 到目的接收方可传输的最大数据量。通常指被测试产品在不丢包条件下每秒转发的极限。 时延(Latency):测试设备在吞吐量范围内从收到包到转发出该包的时间间隔。时延测试应当重复20次然后去其平均值。 丢包率(Packetlossrate):简单来说,帧丢失就是从发送方成功发出,而没有到达接收方的帧的数目。一般它被显示为帧丢失率,即相对于总发送帧数目的一个百分比。 背靠背帧数(Back-to-backframe):测试设备在接收到以最小包间隔传输时不丢包条件下所能处理的最大包数。1.4参考资料本次测试引用和参考的标准。GB/T11318.11996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 GY/T137-1999 有线电视系统用分支器和分配器(5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RFC2544/1242 网络互连设备的测试技术YD/T1141-2001 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GB-T_13543-1992 数字通信设备环境试验方法2 测试说明2.1 EOC产品说明EOC宽带接入产品包括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基带EOC产品局端设备分为有源类型和无源类型两种,其中有源类型具有数据交换功能,另外,局端设备还集成有线电视分配器和没有分配功能的两种。基于调制技术的EOC产品都是有源类型,其局端设备实际上可以看成具有交换功能的设备。因此基带EOC宽带接入产品的局端设备实际上都可以看成采用二层以太网接入交换技术的设备,在用户端再还原成IP和RF信号,忽略中间采用的技术。将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合看成一个DUT,这样测试数据通信的性能。局端设备(使用调制的网络接入设备)设备数据终端设备RFIPRFIPDUT图一:基于调制技术的EOC产品数据终端设备IPRF局端设备(使用基带技术的接入设备)设备数据终端设备RFIPRFIPDUT图二:基于基带技术的EOC产品数据终端设备IPRF2.1.1 局端设备产品接口参数: 局端设备有数据接入口和级联口,接口类型为10/100M自适应,连接器类型为RJ45网络接口,输入阻抗为100。 局端设备用户接口为F型连接座,公英制可选, 输入阻抗为75。数量一般视设备而定。 终端设备有同轴输入口、数据和TV输出口。同轴输入口为F型连接座, 输入阻抗为75;数据接口类型为RJ45网络接口,输入阻抗为100。TV输出口为F型连接座, 输入阻抗为75。 局端设备一般都是有源类型。2.1.2 终端设备产品接口参数: 终端设备有同轴输入口、数据和TV输出口。同轴输入口为F型连接座, 输入阻抗为75;数据接口类型为RJ45网络接口,输入阻抗为100。TV输出口为F型连接座, 输入阻抗为75。 基带技术的EOC终端设备一般都是无源类型,调制技术的EOC终端设备一般是有源类型。2.2 产品基本要求2.2.1 传输性能参数要求表1 传输性能参数要求序号项目单位性能参数1插入损耗调制基带dB工作频点2.5局端终端8dBRF5局端终端22带内平坦度dB1(低频)3(高频)13F型端口反射损耗dB144用户端口相互隔离度dB60225同轴电缆最大连接能力米2000m(RG-11)250m(RG-11)2.2.2 数据性能参数要求表2数据性能参数序号项目单位性能参数1吞吐率(MAC)bps3丢包率%5数据信号抗衰减能力dB6数据信号抗干扰能力dB电源断电对局端影响7管理方式8端口隔离802.1q或基于端口VLAN9端口关断独立关断、接通10端口限速独立设置、调节粒度11是否支持远程管理【 】WEB管理【 】2.3测量设备1. 矢量网络分析仪端口阻抗:75工作频率范围:1MHz1000MHz平坦度的测量精度:0.1dB反射损耗的测量精度:1dB2. 以太网网络测试仪能按RFC2544的要求测试网络性能3. TS码流分析仪器4. 频谱分析仪端口阻抗:75工作频率范围:1MHz1000MHz电平的测量精度:1dB5. 射频信号发生器阻抗:75输出频率准确度:5KHz输出电平准确度:0.5dB 6. 噪声发生器7. 流量发生器精确到100ns8. 绝缘测试仪说明A、 技术条件所列指标,凡是后面没有标注测试方法的指标,为测试代价高或参考指标。B、 测试方法中所用设备多为常规设备,可以保证整个测试内容的完成,但也可选用新型设备,测试过程方便而快捷。3 测试主要内容及方法3.1 测试内容3.1.1 外观测试内容主要检测EOC设备的物理结构性能:主要在尺寸、重量、结构、材料、包装等角度上予以测量。 产品外观 加工水平 附件【测试方法】.2 功能测试内容 接口功能: 数据传输功能: 易用性: 网管功能测试:1. 可管理性:支持Web或console 管理【测试方法】2. 端口关断:【测试方法】3. 端口隔离(VLAN):【测试方法】4. 端口限速:【测试方法】3.1.3 性能测试内容 EOC系统对RF的影响EOC系统对有线电视系统性能的影响,特别是测试压力大的情况下,EOC系统对RF的影响;1. 主观评价2. 有线电视信号测试:主要是对50-1000M基带信号进行测试。 通过电视机对加入EOC系统前后的数字电视信号进行目测分析,主要观察电视信号的效果。 通过TS码流分析仪对加入EOC系统前后的TS码流进行定量分析。【测试方法】 RF性能测试:主要对射频基带信号进行测试,以测试EOC产品对基带信号产生的影响。主要依据GB/T11318.11996和GY/T137-1999设计相关测试。1. 插入损耗:【测试方法】2. F型端口反射损耗:【测试方法】3. 用户端口相互隔离度:【测试方法】4. 带内平坦度:【测试方法】5. 最大连接能力:【测试方法】 数据网络性能测试:.1 RFC2544数据网络性能测试:我们依据RFC2544、RFC 2285以及中国通信行业千兆以太网测试规范制定了4项测试指标,它们是吞吐量、帧丢失率、背对背、延迟,基本上涵盖了选择EOC产品时需要考虑的主要性能指标。1. 吞吐量(Throughput):本测试讨论的吞吐率,是基于零错误率条件下的最大传输量。 这个也是最为普遍认同的标准。【测试方法】.12. 时延(Latency):【测试方法】.23. 丢包率(Packetlossrate):【测试方法】.34. 背靠背帧数(Back-to-backframe):测试设备在接收到以最小包间隔传输时不丢包条件下所能处理的最大包数。若设备具备线速能力(吞吐量=接口媒体线速),则该测试没有意义。【测试方法】.45. 数据信号抗衰减能力:在局端到终端盒的同轴电缆上加入衰减器,测试可允许双机之间完成ping 65500 的最大衰减值。【测试方法】.56. 数据信号抗干扰能力:覆盖工作频率段,加入宽带高斯噪声,调整宽带噪声的电平,测量不同噪声电平下的系统吞吐量,包长1512字节。【测试方法】.6按RFC2544、RFC 2285的推荐,测试可以使用按图三或图四的方式对系统进行测试。测试设备选择支持RFC2544测试网络分析仪或相应的网络性能分析软件。图三中数据发送设备与数据接受设备是同一台设备,图四中数据发送设备与数据接受设备分属不同设备。如测试设备支持,建议优先选择图三的测试结构。DUTTester图三:发送、接受设备一体的测试环境DUT图四:发送、接受设备分离的测试环境SenderDUTReceiver在测试上述RFC2544中规定的指标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 帧格式:建议按照RFC2544附录C所规定的基于以太网的TCP/IP帧格式测试;2) 帧长:从最小帧长到MTU顺序递增,例如在以太网上采用64, 128, 256, 512, 1024, 1280, 1518字节;3) 单向流量:测试EOC设备端口单向收发数据对性能的影响,包括上行和下行;4) 双向流量:测试EOC设备端口双向收发数据对性能的影响;5) 多端口测试:考虑流量全连接分布或非全连接分布对性能的影响;.2 应用数据网络性能测试: 【测试方法】.9在应用环境中,测量IP实际应用的性能。.3 压力测试:【测试方法】.7测试带不同数量终端,满负载的情况下,每个终端端口的性能。.4 衰减测试:【测试方法】.5测试满载终端,满负载的情况下,对传输的信号进行衰减后每个终端端口的性能。.5 噪音测试:【测试方法】.6测试满载终端,满负载的情况下,对传输的信号加入噪音干扰后每个终端端口的性能。.6 广播风暴的抑制测试:【测试方法】.8测试在实际工作的情况下,系统对广播风暴的抑制能力。.7 安规及EMC特性测试:【测试方法】,测试项目1. 抗电强度2. 绝缘电阻3. 电磁兼容性要求4. 防雷措施3.1.4 稳定性、可靠性测试内容 测试设备在各种负载的情况下,系统能不能正常工作,以及测试系统性能。 测试设备在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下,系统能不能正常工作,以及测试系统性能。3.1.5 系统高低温环境测试内容测试设备在高低温环境下的外观、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3.2 测试方法3.2.1 外观测试方法EOC产品外观要整洁,表面不应有明显凹痕、划伤、裂纹、毛刺及变形等现象;表面镀层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金属器件不应有锈蚀及其它机械损伤;铭牌、标记、说明功能的文字符号应完整、正确、清晰。图形符号应符合GB5465.2-1985的规定。开关、按键、旋钮的操作应灵活可靠,整机结构及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测试方法:目测法或手感法,应符合GB/T11318.1-1996中4.1.2条的有关规定。3.2.2 功能测试方法 WEB或Console口管理功能测试测试目的:测试登录认证和用户管理、端口独立关掉测试设计:通过浏览器登录或使用串口配置线缆连接EOC局端设备测试。测试连接图: 测试步骤:1、 以正确的口令和管理员帐号登录成功,以错误的口令和管理员帐号登录失败,来测试认证功能。在管理员模式下添加、更改和删除用户,再登录验证。 2、 通过管理软件系统,进行端口工作模式设置,独立关断端口和接通端口操作,通过网络连接测试结果,测试关断后的用户端口是否还能ping通服务器。3、 通过管理软件系统,进行端口速率设置,然后测量设定速率端口的实际速率,观察效果。4、 通过管理软件系统,查看远程设备的设置情况。预期结果: 达到表2 数据性能参数要求中针对WEB或Console口管理功能的要求。测试结果和结论:支持( ) 部分支持( ) 未测试( )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 基于端口VLAN功能测试测试目的:测试EOC的所有用户端口相互隔离,每个端口只能和上联口联通,实现用户上网的安全策略之一。测试设计:通过WEB或Console口连接EOC设置端口隔离后进行测试。测试连接图: 用户口上联口EOC.服务器终端盒6PC机6分路器终端盒1PC机1分路器测试步骤:a、基于端口的VLAN设置EOCb、PC1PC6相互之间ping不通,可以ping通服务器。预期结果: 达到表 2 数据性能参数要求中针对基于端口VLAN功能的要求。测试结果和结论:支持( ) 部分支持( ) 未测试( )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3.2.3 性能测试方法 基本功能测试测试目的:用于测试EOC的有线电视信号和数据交换基本功能。测试设计:在EOC下接入多个PC,通过每个PC同时向服务器发包,在PC上查看返回的ping包信息。测试连接图:用户口上联口CATV信号输入EOC终端盒1.服务器PC机1分路器终端盒6PC机n分路器TS流分析仪或电视测试步骤:a、按照测试框图连接系统。b、从PC机1PC机n计算机ping服务器IP地址,使用命令行窗口“ping 192.168.0.XXX -t -l 65500 ”,观察ping包返回信息,是否有丢包和ping不通的情况,记录丢包率和响应时间。c、查看TS流分析仪分析TS码流的质量情况,或直接收看电视节目,查看电视节目画面伴音有无不清楚或受到干扰的情况。预期结果:1、 利用最大包可以ping通服务器地址,丢包率小于3%,响应时间在120ms以内;2、 输出电平在标准范围内,电视节目清晰且无马赛克现象。3、 TS流分析仪分析TS码流的分析情况。测试结果和结论:可允许通过的最大数据帧长:支持( ) 部分支持( ) 未测试( )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 最大连接能力测试测试目的:用于测试EOC的同轴电缆的最大连接能力。测试设计:将最长300m同轴电缆加在EOC局端设备和用户终端盒之间,并在之间连接一个分路器。PC机与终端盒之间五类网线长度为20米。测试PC能否与服务器通讯,电视能否接收信号。测试连接图:用户口上联口CATV信号输入EOC终端盒1.服务器PC机1分路器终端盒6PC机6分路器场强仪或电视测试步骤:a、按照测试框图连接系统,其中两个终端盒与EOC主机的连接长度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并在之间连接一个分路器。PC机与终端盒之间五类网线长度为20米。b、从PC机1和PC机2计算机ping服务器IP地址,使用命令行窗口”ping -t -l 65500 192.168.0.XXX ”,观察ping包返回信息,是否有丢包和ping不通的情况,记录丢包率和响应时间。c、从终端盒1和终端盒2的TV输出F头测试各个频段的输出电平是否在6080dB范围内。(或直接接电视机,通过观察清晰度和伴音来粗测)d、分路器增加到3个,重复上述过程。预期结果:1、利用最大包可以ping通服务器地址,丢包率小于3%,响应时间在120ms以内;2、输出电平在标准范围内,电视节目清晰且无干扰现象。测试结果和结论:同轴电缆最大连接距离可下挂分路器的数量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 插入损耗、系统输出口相互隔离度测试目的:测试系统输入口与输出口之间对信号的衰减量即插入损耗,测试系统中任意两个输出口之间对RF信号的衰减量即系统输出口相互隔离度测试设计: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或扫频仪进行测量,如有争议时以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为准。测试连接图:被测部件矢量网络分析仪RFOutIn测试步骤:a 、将网络分析仪的频段设置于该测的频段范围内,测量选择“传输”测试状态。b 、将被测部件对应上述指标相应的端口接入网络分析仪的“射频输出”端到“射频输入”端之间。c 、在网络分析仪显示屏上读出衰减曲线的相应取值,记为所测得的上述相应指标的测量值。预期结果: 达到表1 传输性能参数要求针对插入损耗和系统输出口相互隔离度的要求。测试结果和结论:频点(MHz)65300600900插入损耗(dB)相互隔离度(dB)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 反射损耗测试目的:测试入射波电压与反射波电压之比的分贝值,反映了设备输入输出阻抗偏离标准75阻抗的程度。测试设计: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测试连接图:被测部件矢量网络分析仪RFOutIn匹配负载测试步骤:a、将网络分析仪的频段设置于该测频段范围内,分析仪的测量菜单选择在“反射”测试状态。b、用标准校准件对网络分析仪的“射频输出”端口进行“开路”、“短路”、“加匹配负载”校准。c、将被测部件的相应端口接入网络分析仪的“射频输出”端,然后在被测部件其它端口加上标准匹配负载。d、在网络分析仪显示屏上读出衰减曲线的最小值,即为测量值。预期结果: 达到表1 传输性能参数要求针对反射损耗的要求。测试结果和结论:频点(MHz)100300600900反射损耗(dB)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 带内平坦度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输出稳定性测试设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测试连接图:被测部件矢量网络分析仪RFOutIn测试步骤:a、将网络分析仪的频段设置于该测的频段范围内,测量菜单选择“传输”测试状态。b、将被测部件的输入端接入网络分析仪的“射频输出”端,输出端接到分析仪的“射频输入”端,然后在被测部件其它端口加上标准匹配负载。c、在网络分析仪显示屏上读出整个带宽内幅度随频率的变化量,即为测量值。预期结果: 达到表1 传输性能参数要求针对带内平坦度的要求。测试结果和结论:频点(MHz)100300600900带内平坦度(dB)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 数据网络性能指标测试依据RFC2544、RFC 2285以及中国通信行业千兆以太网测试规范制定了4项测试指标,它们是吞吐量、帧丢失率、背对背、延迟。在测试上述RFC2544中规定的指标时应当按下列分别测试性能指标:1. 测试只有一个终端负载时的性能指标;2. 按厂家局端设备标称能驱动的终端负载数量的1/4、2/4、3/4和4/4的情况增加,让所有的负载满负荷工作,测试其性能指标;3. 按标称吞吐率的10%、25%、50%、75%、100%的情况进行压力测试;在进行上述的测试时,还还应考虑不同帧长和不同的衰减分别重复进行测试 ,即:1. 从最小帧长到MTU顺序递增,采用64, 128, 256, 512, 1024, 1280, 1518字节测试,以测试不同帧长对性能的影响。2. 按不同的衰减从40dB、50dB、60dB、70dB、80dB、90dB,分别进行测试。流量发生器EOC局端设备Tester图五:单负载性能测试环境分路器终端盒流量发生器EOC局端设备Tester图六:多负载性能测试环境负载1负载n分路器。终端盒1终端盒1终端盒n.1 EOC最大吞吐率测试目的:测试没有丢包的情况下,被测网络(设备)所能达到的最大数据包转发速率。测试设备:用网络分析仪或相应的网络性能分析软件进行测量测试连接图:1. 单负载测试连接图按图五连接。2. 多负载测试连接图按图六连接。测试步骤:1) 将测试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分别接到EOC局端设备的上联口和EOC终端设备的IP端口上;2) 测试设备按照一定的帧速率,向被测设备发送一定数量的数据包;3) 如果所有的数据包都被正确接收到,则增加发送的帧速率;4) 如果不是所有的数据包都被正确接收到,则减少发送的帧速率; 5) 吞吐率是被测网络/设备能够处理的最大帧速率;6) 吞吐率测试需按照不同的帧大小(包括: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进行分别测量。【注】以上测试步骤可由测试设备自动实现。预期结果: 测试结果和结论: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2 EOC时延测试目的:测试在最大吞吐率情况下,被测网络(设备)转发数据包的时延。传输时延是指数据包从发送端口(地址)到目的端口(地址)所需经历的时间。测试设备:用网络分析仪或相应的网络性能分析软件进行测量测试连接图:1. 单负载测试连接图按图五连接。2. 多负载测试连接图按图六连接。测试步骤:1) 将测试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分别接到EOC局端设备的上联口和EOC终端设备的IP端口上;2) 按照所测得的最大吞吐率,向被测设备发送一定数目的数据帧;3) 向被测设备发送特定的测试帧,在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时刻都打上相应的时间标记(Timestamp);4) 计算发送和接收的时间标记之差,便可得到时延;5) 重复以上步骤20次,时延是对20次测试的平均值。6) 传输时延测试需按照不同的帧大小(包括: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进行分别测量。【注】以上测试步骤可由测试设备自动实现。预期结果: 测试结果和结论: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3 EOC丢包率测试目的:测试在100%流量负荷情况下,被测网络(设备)丢包的百分比。测试设备:用网络分析仪或相应的网络性能分析软件进行测量测试连接图:1. 单负载测试连接图按图五连接。2. 多负载测试连接图按图六连接。测试步骤:1) 将测试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分别接到EOC局端设备的上联口和EOC终端设备的IP端口上;2) 按照一定的帧长度,向被测设备发送百分百的流量负荷;3) 如果不是所有的数据包都被正确接收到,则减少发送的流量负荷; 4) 丢包率测试需按照不同的帧大小(包括: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进行流量负荷测量。【注】以上测试步骤可由测试设备自动实现。预期结果: 测试结果和结论: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4 EOC背靠背帧数测试目的:测试没有丢包的情况下,被测网络(设备)所能达到的最大数据包转发速率。测试设备:用网络分析仪或相应的网络性能分析软件进行测量测试连接图:1. 单负载测试连接图按图五连接。2. 多负载测试连接图按图六连接。测试步骤:1) 将测试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分别接到EOC局端设备的上联口和EOC终端设备的IP端口上;2) 按照一定的帧长度,向被测设备发送百分百的流量负荷;3) 如果不是所有的数据包都被正确接收到,则减少发送的流量负荷; 4) 背靠背帧数测试需按照不同的帧大小(包括: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进行流量负荷测量。【注】以上测试步骤可由测试设备自动实现。预期结果: 测试结果和结论:支持( ) 部分支持( ) 未测试( )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5 数据信号抗衰减能力测试目的:在局端到终端盒的同轴电缆上加入衰减器,测试可允许双机之间完成ping 65500 的最大衰减值。测试设备:用衰减器、矢量网络分析仪、网络分析仪或相应的网络性能分析软件进行测量EOC终端衰减器EOC局端测试连接图:测试步骤:1) 将局端到终端盒的同轴电缆上加入衰减器;2) 由终端计算机向服务器发ping包;3) 调节衰减器,至流量通过的临界值; 4) 通过网络矢量分析仪测出临界值的大小;5) 测量不同衰减下的系统性能指标。预期结果: 测试结果和结论: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6 数据信号抗干扰能力测试目的:覆盖工作频率段,加入宽带高斯噪声,调整宽带噪声的电平,测量不同噪声电平下的系统吞吐量,包长1512字节。测试设备:用衰减器、矢量网络分析仪、网络分析仪或相应的网络性能分析软件进行测量。测试连接图:EOC终端宽带噪声源EOC局端测试步骤:1) 将局端到终端盒的同轴电缆上加入噪声发生器;2) 由终端计算机向服务器发ping包;3) 覆盖工作频率段,调整宽带噪声的电平,至流量通过的临界值; 4) 通过网络矢量分析仪测出临界值的大小;5) 测量不同噪声电平下的系统性能指标。 预期结果: 测试结果和结论: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7 压力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带不同数量终端,满负载的情况下,每个终端端口的性能。测试设备:用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测试连接图:测试连接图按实际连接连接。测试步骤:1) 将测试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分别接到EOC局端设备的上联口和EOC终端设备的IP端口上;2) 按厂家标称所能带的终端数目的不同比例,将EOC终端设备的其他IP端口接上PC负载并经过局端设备的上联口传送接受数据,模拟实际网络环境;3) 测试设备按照一定的帧长度,向被测EOC终端设备发送百分百的流量负荷;4) 按前面的方法测试性能指标; 5) 本测试所带PC负载数量,按厂家标称所能带的终端数目的一定比例启动负载进行测试。【注】以上测试步骤可由测试设备自动实现。预期结果: 测试结果和结论: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8 广播风暴的抑制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在实际工作的情况下,系统对广播风暴的抑制能力。测试设备:FTP测试连接图:测试连接图按实际连接连接。测试步骤:1) 将测试设备的按实验环境搭建完成,模拟实际情况运行;2) 从一台终端向服务器进行FTP传送,测试速率;3) 从一台终端处向发送广播数据包,发送速率从低到高,再从终端向服务器进行FTP传送,测试速率;4) 观察FTP速率变化情况。预期结果: 测试结果和结论: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9 应用数据网络性能测试测试目的:模拟在实际工作的情况下,在应用层面上对系统的性能。测试设备:使用Chariot软件,利用二台计算机作数据发送、接受工作,测量系统性能,主要包括:吞吐量、响应时间、丢包率。测试连接图:测试连接图按实际连接连接。测试步骤:1) 将测试设备的按实验环境搭建完成,模拟实际情况运行;2) 在一台终端安装Chariot Endpoint软件,在一台服务器上安装Chariot Endpoint软件,在一台笔记本电脑上安装Chariot Console软件;3) 从控制笔记本电脑向安装了Chariot Endpoint软件的计算机发送指令启动测试,测量吞吐量、响应时间;4) 使用PING的方式测量丢包率5) 按不同的包长发送,观察性能变化情况。预期结果: 测试结果和结论: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 绝缘电阻测试测试目的:电气安全测试测试设计: 通过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测试连接图:绝缘电阻测试仪EOC测试步骤:a、校准绝缘电阻测试仪。b、设备电源开关置于“闭合”状态,将设备电源线的火线,地线端子与测试仪相连。c、测试仪置于VDC档。d、开启测试仪持续分钟。e、关闭测试仪预期结果: 设备不加电情况下,绝缘电阻应大于M。测试结果和结论:支持( ) 部分支持( ) 未测试( )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3.2.4 稳定性、可靠性测试方法 按不同的负载情况, 观察EOC设备的工作情况,测试性能指标; 长时间运行(48小时以上),观察EOC设备的工作情况,测试性能指标; 测试各种意外情况对EOC系统的影响。 长时间运行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在实际工作的情况下,系统对广播风暴的抑制能力。测试设备:FTP测试连接图:测试连接图按实际连接连接。测试步骤:1) 将测试设备的按实验环境搭建完成,模拟实际情况运行;2) 从每台终端向服务器进行FTP传送;3) 根据需要长时间运行,按不同时间点记录各终端FTP速率变化情况。预期结果: 测试结果和结论: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 意外情况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在实际工作的情况下,系统对广播风暴的抑制能力。测试设备:测试连接图:测试连接图按实际连接连接。测试步骤:1) 将测试设备的按实验环境搭建完成,模拟实际情况运行;2) 将局端设备断电后重新供电,观察设备启动情况,观察整个系统工作情况;3) 将局端设备供电调低20%,观察设备工作情况,观察整个系统工作情况;预期结果: 测试结果和结论:备注:局方签字:厂家签字:4 测试设计说明4.1 性能测试报告格式说明对每种情况下的性能报告格式,按RFC2544推荐的格式给出,一般由测试仪器自动出具。4.1.1 吞吐率 (Throughput)报告格式吞吐率测试结果使用图形表示,X轴表示帧大小,Y轴表示帧速率(即吞吐率)。图上至少有二条线,一条是理论上随帧大小变化的吞吐率,另外一条是测试的随帧大小变化的吞吐率。另外也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流帧大小变化的吞吐率以不同的线条表示出来。4.1.2 延时(Latency) 报告格式延时测试结果使用表格表示,格式如下表。RFC2544 Latency test 时长:30sMaxRate(%)TotalTxFramesTotalRxFramesTotalLoss(%)AvgLatency(ns)64B100128B100256B100512B1001024B1001280B1001518B1004.1.3 帧丢失(Frame Loss) 报告格式帧丢失测试结果使用图形表示,X轴表示理论帧速率的百分比大小,Y轴表示在相应帧速率下帧丢失的百分比。4.1.4 背靠背帧数(Back-to-back frame)报告格式延时测试结果使用表格表示,格式如下表。RFC2544 Back to Back test 时长:30s64B128B256B512B1024B1280B1518BMaxRate(%)100100100100100100100Total Back2backTotalLoss(%)附录A:测试设计此次测试的环境是室内环境。A1:实验连接图调制EOC连接图基带EOC连接图【说明】1. 4台服务器,与局端设备相联。2. 16台PC,充当16个终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PC机。3. 二台专用的笔记本(或PC)运行Chariot Endpoint软件,一台笔记本运行Chariot Console软件,用以测试EOC系统性能。4. 做单负载性能测试时,其他PC负载不开机。5. 做多负载性能测试时,将PC 开机,通过PC与服务器连接,交换数据,模拟实际情况。6. PC与服务器的通讯使用Chariot软件进行,模拟实际应用环境。7. 可调衰减器直接加入EOC局端设备输出线缆上,用于模拟线路耗损。8. 噪声发生器通过分配器与EOC局端连接,用于模拟线路干扰。A2:实验设备情况A2.1 设备的型号:1. RF矢量网络分析仪:一台2. TS码流分析仪:一台3. 噪声信号发生器:一台4. PC服务器:四台5. 笔记本电脑:三台6. 电视机:一台7. 机顶盒:一台8. PC:十六台。9. 可调衰减器:一台。10. 16口10M/100M二交换层机:一台11. 四分支器:一个12. 十六分配器:一个13. 其他:75同轴电缆、射频接头、RJ45接头:若干14. Chariot性能测试软件:一套A2.2 配置信息:1. 所有计算机采用固定IP分配。 MASK: 四台服务器IP:01到04; 十六台计算机IP:到6; 接入局端交换机的设备IP地址范围:01到54; 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