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1页
2011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2页
2011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3页
2011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4页
2011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2-03-12 17:48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网络编辑:谢意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统筹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推动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新变化和新突破,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全市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台阶。据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评估审定,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11190.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4%。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9.0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878.02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5153.88亿元,增长14.6%。三次产业结构为1.4:52.5:46.1。图1 2007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财政收支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54.87亿元,增长36.1%,增幅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税收拉动财政增收作用明显。全年地方税收收入1004.25亿元,增长29.3%,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69%。其中,企业所得税增长45.1%,营业税增长24.3%,增值税增长18.6%,个人所得税增长21.1%。图2 20072011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加大。全年一般预算支出1755.86亿元,增长28.2%。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5.6%,文化传媒支出增长28.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9.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8.9%。人口和劳动就业人口总量继续增长。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54.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29万人;其中,外来人口344.84万人,增加44.40万人,占常住人口增量的80.3%。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25.5%,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全市户籍人口996.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2.50万人,非农业人口613.94万人。保持低生育水平。全市人口出生率为8.58%。,死亡率为6.08%。,自然增长率为2.50%。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加快创业带动就业实验区建设,启动百万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全年新增就业47.12万人,增长4.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截至年末,全市就业人口总量达到763.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4.46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达到208.6万人,同比增加2.9万人。价格物价水平同比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4.9%,涨幅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现“六升二降”格局(见表1)。食品类价格上涨11.4%,拉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2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4.7%,拉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0个百分点。生产价格呈现涨幅回落态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涨幅分别比上年回落1.3个和0.2个百分点。表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指标指数(上年=10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9其中:食品111.4烟酒104.8衣着102.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6.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1.8交通和通信99.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99.5居住104.7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10.67亿元,增长31.1%。其中,城镇投资7057.20亿元,增长31.2%;农村投资453.47亿元,增长29.8%。全年城镇新开工项目3785个,比上年增加1060个;完成投资2603.48亿元,增长36.5%。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7.64亿元,增长41.8%;第二产业投资3104.13亿元,增长31.7%,其中,工业投资3076.03亿元,增长31.6%;第三产业投资3895.43亿元,增长30.6%。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0.8:44.0:55.2。图3 2007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重大项目和民间投资支撑有力。当年新推出340项重大项目,累计达到1280项。全年民间投资完成3308.15亿元,增长47.5%,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18.6个百分点。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稳步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349.43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种植业产值179.87亿元,增长5.5%;林业产值2.45亿元,增长4.1%;畜牧业产值98.49亿元,增长1.6%;渔业产值58.59亿元,增长2.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03亿元,增长9.0%。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达到161.83万吨,比上年增长1.3%,实现连续8年增产。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见表2)。表2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粮 食万吨161.831.3棉 花万吨7.0612.6肉 类万吨42.980.3蔬 菜万吨444.235.9禽 蛋万吨18.65-0.4牛 奶万吨69.090.1水产品万吨35.212.1农村“三区”统筹联动发展。31个区县示范工业园区加快建设,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拓展区建设全面提速,800个重大项目全部开工,成为保障小城镇农民就业、推动区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高标准设施农业累计达到60万亩,建成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55个养殖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14个,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52个,进入产业化体系的农户比重达到90%。4批示范小城镇试点项目扎实推进,新开工农民住房1000万平方米,累计竣工1800万平方米,40万农民迁入新居。农村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80.50%,比上年提高0.95个百分点。新创建文明生态村139个,新建改造一批农村公路、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业工业总产值突破两万亿元。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5380.53亿元,增长19.3%,拉动全市经济增长9.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6.3%;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21523.32亿元,增长28.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857.72亿元,增长29.2%;其中,轻工业总产值3524.47亿元,增长40.0%,重工业总产值17333.25亿元,增长27.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继续增长(见表3)。表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发电量亿千瓦时619.0811.1天然气亿立方米18.437.2汽 油万吨178.1812.3乙 烯万吨134.2622.9水 泥万吨765.5316.5生 铁万吨2096.9811.7粗 钢万吨2295.758.9成品钢材万吨5163.7715.9#无缝钢管万吨338.513.0汽 车万辆77.444.9两轮脚踏自行车万辆2233.260.1移动电话机万部9061.687.9锂离子电池亿只4.5729.3电子元件亿只5320.3414.7布万米27791.969.1服装万件14129.972.7主要行业支撑作用显著。全年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纺和国防八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881.52亿元,增长29.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90.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6487.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1.1%。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黑色冶金、电力热力、化学原料及制品、石油加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非金属矿物制品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6%、9.3%、17.5%、20.9%、9.4%和15.0%,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企业效益持续增加。全年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0711.91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利税总额2777.58亿元,增长42.0%,其中,利润1669.26亿元,增长39.5%。在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6个行业实现盈利,30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盈利居前的五大行业分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616.31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56.63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0.82亿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96.78亿元)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4.70亿元)。建筑业建筑业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497.49亿元,增长8.6%;总产值完成2925.57亿元,增长20.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007.97万平方米,增长32.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527.68万平方米,增长4.5%。年末全市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1534家,实现利润71.42亿元,增长7.5%;上缴税金89.52亿元,增长14.6%。交通邮电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完成69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客货运输业务量稳定增长。全年客运量完成25330.79万人,增长2.1%。其中,公路22053.33万人,增长1.1%;铁路2801.30万人,增长8.0%。货运量完成44651.25万吨,增长8.6%。其中,公路23426万吨,增长12.3%;铁路7286.02万吨,增长5.1%;水路12710.70万吨,增长5.2%。旅客周转量完成342.14亿人公里,增长7.1%。其中,公路133.92亿人公里,增长1.5%;铁路148.38亿人公里,增长8.4%。货物周转量完成10121.44亿吨公里,增长2.4%。其中,公路266.70亿吨公里,增长15.3%;铁路296.14亿吨公里,下降1.9%;水路9552.63亿吨公里,增长2.2%。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国际船舶登记、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和租赁业务等试点启动实施。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53亿吨,增长9.7%。其中,进港2.27亿吨,增长6.6%;出港2.26亿吨,增长13.1%。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59万标准箱,增长14.9%。全年天津机场共完成运输7.4万架次,增长1.1%。机场旅客吞吐量755.42万人次,增长3.8%;货邮吞吐量18.29万吨,下降9.7%。服务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外省市经由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占比为59.8%。内陆“无水港”发展到21个。邮政电信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80.78亿元,增长13.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59.10亿元,增长12.7%;邮政业务总量21.68亿元,增长17.0%。全年发送邮政函件17053.43万件,增长14.6%;其中,快递5803.03万件,增长33.9%。年末公网固定电话用户333.81万户,下降9.0%;移动电话用户1234.66万户,增长13.2%。互联网用户819.28万户,增长17.3%;其中,宽带接入用户190.19万户,增长9.3%。全年公网电话本地通话量56.76亿次,下降16.1%;长途电话通话量13.02亿次,增长25.1%,其中,国际及港澳台长途电话0.25亿次,增长31.6%。短信业务总量133.05亿条,增长5.6%。公共交通服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公交客运量13.0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1%;新辟公交线路13条,优化调整线路25条,更新车辆791辆;年末全市公交线路523条,运营车辆7686辆。更新出租汽车1020辆,总数保持31940辆。地铁客运量4853.61万人次,增长16.1%。轻轨客运量2585.48万人次,增长15.3%。民用汽车拥有量增长较快。截至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206.56万辆,增长17.3%;其中,轿车拥有量122.98万辆,增长22.9%。民用私人汽车拥有量达到169.22万辆,增长19.4%;其中,轿车拥有量106.80万辆,增长25.6%。当年新注册民用汽车33.21万辆,增长6.8%;其中,新注册轿车22.54万辆,增长9.5%。国内商业和旅游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完成137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完成186.22亿元,增长10.0%。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全年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超过两万亿元,达到20831.44亿元,增长33.2%;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494.81亿元,增长2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5.06亿元,增长18.7%。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3227.09亿元,增长19.3%;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67.97亿元,增长8.3%。大悦城、水游城、佛罗伦萨小镇、红星国际广场等大型商业设施建成开业,促进了商品市场繁荣。汽车、石油及制品、金属材料等成为消费热点。全年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销售额中,汽车类增长47.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1.3%,金属材料类增长42.9%,三大类别销售额合计比重达到72.7%。图4 2007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旅游业快速发展。海河风光游等旅游线路持续升温,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邮轮母港接待来津旅游观光的国际豪华邮轮39艘,接待出入境游客7.2万人次。年末全市有星级宾馆112家,旅行社36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0家。A级景区65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4个。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00.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7%;其中,外国人183.67万人次,增长20.0%。旅游外汇收入17.56亿美元,增长23.7%。接待外省市游客人数比上年增长12.4%,国内旅游收入增长20.2%。全市25.80万人次出国出境旅游,增长7.1%;旅游支出40.50亿元,增长15.7%。金融业全年金融业增加值完成701.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3%。金融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累计注册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及管理机构2408家,启动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试点。融资租赁法人机构达到56家,业务合同余额超过2200亿元。73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运营,累计发放贷款147亿元。累计引进20家保理公司。存贷款稳定增长。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924.71亿元,同比增长15.7%,比上年末回落7.8个百分点。当年新增贷款2162.97亿元,同比少增451.30亿元。其中,新增短期贷款979.99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732.87亿元,新增融资租赁428.02亿元,新增票据融资68.23亿元。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7586.91亿元,同比增长6.7%,比上年末回落12.1个百分点。当年新增存款1094.37亿元,同比少增1508.21亿元。其中,新增单位存款361.15亿元,新增个人存款688.34亿元。证券市场交易平淡。年末全市在沪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