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下册三四单元测试卷.doc_第1页
2019年四年级下册三四单元测试卷.doc_第2页
2019年四年级下册三四单元测试卷.doc_第3页
2019年四年级下册三四单元测试卷.doc_第4页
2019年四年级下册三四单元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四年级下册三四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分数一、看拼音,写词语。(11分)Y chn zhu sh zhn i w y b k j( ) ( ) ( ) ( )zu jin kn yn un pn j jn hu shn(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4分)侵(qn qn)蚀 侦(zn zhn)察 蝙(bin bin)蝠 气喘吁(x y)吁 遮拦(ln nn) 呻吟(yn yn) 牺牲(shn shn) 拧(nn nn) 下来3、 加偏旁组词。(8分)黾 ( ) 甫 ( ) 肖 ( ) 廷 ( ) ( ) ( ) ( ) ( )四、把横线的内容换成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里,再选一个词写一句话。(5分)1.向导抱走幼龟后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2.科学家在一间屋子里横着竖着杂乱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3.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各种野草聚集在一起生长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江古松的小山。( )4.只有对自己的情况和敌人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才能百战百胜。( )造句 五、句子练习。(7分)1、用比喻句表达不同的情感。敌人的双手像 ,扭住了雨来的耳朵。(表现出敌人的凶恶)母亲的双手像 ,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表现出母亲的慈爱)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 ,怎么也抓不住。(表现出雨来的调皮、可爱)2按要求改写句子。像这们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改成陈述句) 生物真是人类的好教师啊!(改成反问句)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1自然之道的意思是 。这篇文章写了我不顾向导的 ,因好心救龟群的“ ”,而使更多的 成为 的口中之食。告诉我们办事要遵循 。2“朝霞不出门, ” 。 “蚂蚁搬家蛇过道, ” 。“天上鱼鳞斑, ” 这几句都是关于 的谚语。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0分)阅读(一)10分“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这呢。夜莺倒是只有有我一个刚刚一开始,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1.联系前文,句子中的野兽表面指 、 和 等实际上指 。像这种一句话里含有 层意思,我们称它为 。(6分)2.这句话语体现了“小夜莺”的 和 。(4 分) 阅读(二)20分学会做加法 同学们!你们会做加法吗?11 = 2;10035 == 400这是数学上的加法。两个数相加,三个数相加,多个数相加1支钢笔1支圆珠笔 = 两用笔,1副眼镜1根金属链 = 防摔眼镜,1枝铅笔1个橡皮 = 带橡皮的铅笔这是发明中的加法,加法构成的发明。两件东西或者多件东西相加,会得到一件新东西这就是发明。加法来自于生活中、学习中、生产中、游戏中的某种需要。当你需要雨伞而身边只有书包,你会想到“把书包变成雨伞该多好”书包雨伞,这就是根据需要而萌发的一个发明想法。加法的发明技巧,在发明技巧中叫做组合法。将几种东西的用途或特点巧妙地组合起来,“加”到一起,就会创造出一件东西。皮箱的用途是装衣物,车轮的用途是滚动式移动。皮箱轮子 = 旅行箱,这正是加法的妙用可以推着走的箱子,推比搬要省劲多了。为了更方便些,你还可以再做一次加法加一个拉手,拉比推更方便。皮箱轮子可折叠拉手,这就是市场上出售的旅行箱。厨房里有许多发明都是巧妙地运用了加法。比方说,多功能锅。它是把烙饼锅、涮羊肉锅、煮饺子锅三种锅的功能组合到一起构成的。又如:油炸铲,它是把普通铲和漏勺的用途加起来构成的。春节放鞭炮时,也许你也会发现“加法”构成的发明。放炮可以听到“砰”“叭”声响,放花,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景象。二者相加,就发明出一种新型花炮响声和色彩一起呈现出来。以前喝汽水前要用起子打开瓶盖,这样太费劲了,能不能将瓶盖改进一下呢?在这方面,易拉罐就能轻而易举做到。它在盖子上做了个小环,相当于把瓶盖和起子加在了一起,稍一使劲就可以拉开了。同学们,加法使你们着迷了吗?为什么?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巧妙( ) 呈现(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4分)萌发:_轻而易举:_2、填空。(4分) 发明中的加法有两层意思: 一层是 一层是 3、发明中为什么要运用加法呢?(2分) 4、本文通过 、 、 、 等东西为例子介绍了加法在生活中的运用,告诉我们只要 就能 。(6分)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发明运用了加法?(2分) 附送:2019年四年级下册三四单元课内阅读练习春秋时代,几个大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经常出兵zhng f ( )别的国家。当时,晋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晋国国君悼公决定由祁黄羊担任中军尉,负责统领驾驭战车的士兵。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脚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几年后,祁黄羊要告老退休,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c zh( )。/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zhng zhng( )地说。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见办!”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 )地说。悼公十分惊讶 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你举荐他 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 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 事关国家n wi( ) 我不能不( ) 我只是想 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 可以担此重任 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悼公于是决定由祁午继任中军尉。/当时的人都很佩服祁黄羊,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1、给文中音节处填上合适的汉字,给( )填上合适的词语。2、给文中第10、11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解(ji xi)狐 召(zho zho)开 落(lo lu l)下毛病压(y y)根儿 兴(xng xng)亡 上当(dng dng)晋(jn jng )国 统帅(shui sui ) 慎(shng shn)重 悼 念(do dio) 推 荐(jin cn) 中军尉 (wi wn)4、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写出它的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推荐( )( ) 允许( )( )强壮( )( ) 郑重( )( )三、 5、照样子,填词语。如:争夺(地位)( )机会 ( )形势( )时机( )策略举荐( ) 召见( ) 担当( ) 担任(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叙写了( )时期,晋国中军尉祁黄羊,为了( )不计私家恩怨,不避个人亲仇,即( ),两度为国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 、 )【用上合适的成语】的高尚品格。主要是通过人物的( )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高尚品格。(2).祁黄羊向悼公举荐中军尉人选,推荐了两个人,先是 ,是他的 ;后是 ,是他的 。他推荐两人的原因是 。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是 (3)请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 )、( )7、给下面的句子用上合适的关联词 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脚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要告老退休,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 8、认真读读文中画线的句子,通过这三句话中的“想”字,你体会到什么? 9、小练笔 解狐和祁午听到祁黄羊举荐他,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展开想象,动笔写一写。 10、拓展练习:你知道下列成语的主人公吗? 例:三顾茅庐(刘备) 卧薪尝胆( ) 破釜沉舟( ) 精忠报国( ) 凿壁偷光( ) 负荆请罪( ) 完璧归赵( ) 乐不思蜀( ) 入木三分( ) 指鹿为马( )三顾茅庐阅读练习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冬去春来 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 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道 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 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刘备生气地说 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 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 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 )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 )。冈前几片( )疏疏朗朗,潺潺的( )清澈见底,( )青翠欲滴,景色(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1、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时辰(chng chn ) 半晌(shng xing) 茅塞(s si)顿开 山冈(gng gng)策略(l lu) 辅助(f p) 潺潺(chn shn) 嚷道(rng lng)2、按照课文原文填空。3、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4、课文是按( )的顺序来记叙的,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语有 、 、 。在段末用“/”给文章分段,并在段末简要写出段落意思。5、先填空,再联系上下文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起伏: 三()茅庐: 青翠( )滴: 秀丽()人: 群雄( )争: 茅塞( )开: 6、这篇课文选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它的作者是 。 我还知道这部书中的故事有 、 、 等。文中划 的句子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 ,我还知道许多来自这部书的成语故事,如 、 、 等其他三部名著是 、 、 。7、按要求在文中做上相应的记号。本文主要通过对刘备的( )( )( )的具体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刘备访求诸葛亮是从正、侧两方面入手的,请在文中用“ ”画出直接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特别敬重的句子,并在你认为其中最能表现刘备敬重的词语下加上 “ ”。 用“ ”画出文章从侧面借助张飞的言行举止来反衬刘备的特点的句子。两个方面都反映了刘备 的品质。用“ ”画出直接写诸葛亮雄才大略的句子。用 画出反映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关系密切的一个句子。8、文中 处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写出来,并仿照这几个句子写一句话。用( )比喻( )把( )比作( ) 9、仿照文中加点部分用上“来到,只见”写一段话。来到只见_ _ _ 10、拓展与积累。 连线。 徐庶进曹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打黄盖粗中有细 蒋干盗书一言不发 张飞使计谋计上心来 诸葛亮皱眉头上了大当11、想象写话。 如果你是诸葛亮,当你知道刘备在台阶下等了那么长时间,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写一写。永远的白衣战士阅读练习科室里似乎仍( )着她那( )的笑声,病人似乎仍感受到她那( )的关切与抚慰。然而,在( )的阳春三月,47岁的护士长叶欣却( )地走了。她倒在了与非典型肺炎( )的战场上。年春节前后,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叶欣所在的医院开始收治“非典”病人。这是一场没有硝(xio sho)烟的战争!随着医院“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原有冠心病的“非典”患者梁先生,因发热咳嗽(su so)前来急诊,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fn zo( )不安。叶欣迅速赶来,娴(xin)熟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j gi)予面罩吸氧(yn yn),静脉(mi m)注射强心药,jin c( )心率(l l)、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欣顾不上休息,又拖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对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s si )其间的大量浓血痰排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 非典 重症患者的抢救 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 面对危险和死亡 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 这里危险 让我来吧 叶欣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 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 护理工作,有时甚至shng s j l( )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她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xn gn qng yun( )!3月4日清晨,叶欣仍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科室,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离病房虽然上班前她就感到身体疲倦不适,但还是坚持在科室里忙碌着,密切关注着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劳累了一上午,连水都没喝一口,只觉得周身困乏疼痛,她不得不费力地爬到床上休息。中午刚过,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病魔终于没有放过她。经检查,叶欣染上了非典型肺炎。叶欣的病情( )了所有人的心。然而,多少人的( ),都没能( )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3月25日凌晨,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3月29日下午,广州殡仪馆青松厅,医院全体员工在这里与她作最后的告别。( ),( )。遗像中,叶欣留给人们的是( )的微笑。 1、给文中缺少标点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2、按课文原文填空,给文中的拼音填上汉字,划去不正确的读音.3、区别带点的字的不同含义,填上合适的序号。 “走”有以下意思:A跑 B死亡 C失去原样 D 航行 E离开 在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47岁的护士长叶欣永远地走了。( )她刚走,你来迟了一步。 ( )船走得慢,后天才能到武汉。 ( )这首歌,你唱走调了。 ( )北京申奥成功,人们奔走相告。 ( )4、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课文把叶欣比作 。文中表现叶欣抢救病人动作娴熟的词语有 5、文中“斩钉截铁”还可以换成 、 等词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 的叶欣,所以,读这句话,“ ”这个字应读得重些。 6、“声色俱厉”的意思是 ,叶欣对自己的同事声色俱厉,难道她为人很凶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7、用“ ”画出最能表现叶欣工作情况的一句话。并用 画出最能表现这些情况的相关语句。8、课文主要从 、 、 等几个方面,抓住叶欣的 、 表现了叶欣 、 的崇高品质。本文运用 的叙述方法,首尾呼应,这样写更能表达出人们对叶欣的 。9、课题为什么用永远的白衣战士而不用永远的白衣天使? 10、叶欣的追悼会上,来为叶欣送别的人很多,有叶欣的同事,叶欣的儿女,叶欣的父母,以及被叶欣救助过的梁先生面对叶欣的遗像,他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叶欣说,请选择一种角色,替他(她)把心里的话写下来。我是叶欣的 我会默默地说: 第一次抱母亲阅读练习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ln li( )去守护。轮到我的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您别动,我来抱您。”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母亲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土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母亲(竟然 果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bi bi)上背(bi bi)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dn dn),母亲总让我们放下,让她来挑(tio tio)。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我ku ji( )地望着母亲那shu xio( )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您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我突发奇想地说“妈,您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您一回呢。让我抱您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您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我( )在床沿上,把母亲( )在怀里,就(像 象)小时侯母亲(报 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 )。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 )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出来1、用“”标出括号中正确的音节或词语,并给文中的拼音填上汉字。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突发奇想: 翻山越岭:3、给最后一段按原文填空,所填的这些词语都是表示( )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 4、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写在下面横线上。 5、回答问题。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难过? 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母亲的话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读划线的句子母亲流泪是因为: 6、为什么“我”跟母亲生活了几十年,却一直误认为她很重?用“ ”标出来。7、第一次抱母亲,我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8、从文中的“担子”“重担”“翻山越岭”你能读出什么?。 9、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让你想到哪一句传诵千古的诗句?哪句格言?又想到了中的哪句话?请写下来。 10、读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感想或体会,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课外阅读练习(一)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1、课文题目中的“大眼睛”加上了引号,其作用是( )A、特定称谓 B、着重指出 C、表示引用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跋涉: 生怕:濒临: 崛起:3、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1)“大眼睛”是怎样读书的? (2)记者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片? 4、课文是怎样描写大眼睛的?从第25自然段中各找出一个关键词语。 5、第2自然段中的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女孩 。第3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虽然”写出了学习条件的 ,“可是”说明了小女孩对 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 的原因。6、这双“大眼睛”还“生怕”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写。 7、用“-”和“ ”从文中分别画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比喻句。8、“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 9、你了解“希望工程”吗?你曾经为它做过什么呢? 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课外阅读练习(二)另一扇窗子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xing shng)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孩子 你开错了窗户了 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 你知道么 在老师的心目中 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大家都笑我啊(a ya wa na )。”小男孩深感委屈。“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zhn zhng )。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一扫而光 名声大振 、选择括号里的正确的读音打“”.3、用“ ”划出文章的中心句。4、给文章第6自然段加上标点。5.小男孩先在窗子边看到 ,心情 。在老师的引导下又在另一扇窗户旁看见了 ,他的心情 。小男孩生活中那两扇窗子的含义你的理解是 6“孩子,你开错窗户了。”联系上下文理解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 7.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8、生活中你有因为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而愁闷苦恼的时候么?谈一谈,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读完这篇文章,回想那件事你是否有了新的想法? 四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评试题 5一、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 抄写下面的句子,做到格式正确,书写工整、规范、美观。(5分)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2、看拼音写词语。(6分)q do cn hu zhn yng gu q tu jin j ju ( ) ( ) ( ) ( )( )( )jun xin jio ni xin ru sng yn s nu c hn ( )( ) ( ) ( )( ) 3、按要求写四字词语,每组写两个。(5分) (1)和棋有关的成语: (2)ABCC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