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法上的个人一 国籍1 概念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 国家依据国籍确定对本国人和外国人的不同管辖 个人依据国籍接受有关国家的管辖并享受有关国家的保护 对于本国人 国家主要依据国籍原则进行管辖和保护 对于外国人 国家主要依据属地原则进行管辖和保护 国籍问题本质上属于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项 主要通过国内立法来规定 法律规避案 2 国籍法国籍法就是国内法中规定国籍的取得 丧失 变更等事项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有关国籍问题的国际公约主要有 1930年订于海牙的 关于国籍法冲突的若干问题的公约 关于某种无国籍情况的议定书 关于双重国籍某种情况下兵役义务的议定书 1954年 关于无国籍人地位的公约 1961年 减少无国籍状态公约 3 国籍的取得国籍的取得是指一个人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取得某一特定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资格 根据各国的国籍立法和实践 国籍的取得主要有两种方式 因出生取得国籍因加入取得国籍 A 因出生取得国籍 因出生而取得国籍称原始国籍 这是取得国籍的最主要的方式 但是各国对于因出生而取得国籍的立法原则并不完全相同 血统主义原则 是指一个人出生时根据父母的国籍而取得国籍 即本国人所生的子女 不论出生在国内还是国外 当然具有本国国籍 出生地主义原则 是指一个人出生时依其出生地而取得国籍 依出生地主义 一个人出生在哪国就取得哪国的国籍 而不考虑其父母是否具有该国的国籍 历史上一些地广人稀的国家 例如美国和拉美一些国家 为了吸收外来人口 一般采取出生地主义原则 美国审查严格 偷渡 兼采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的混合制原则 是指一个人出生时既可根据父母的国籍 也可根据其出生地取得国籍 在采取混合制的国家中 有的是以血统主义为主 出生地主义为辅 有的是以出生地主义为主 血统主义为辅 有的则是平衡地采用 由于混合制更能维护本国利益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采取混合制原则 如我国 B 因加入取得国籍 是指根据本人的意愿或某种事实 并在具备某入籍国立法所规定的条件后而取得该国国籍 因加入取得国籍称继有国籍 入籍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入籍是指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按某国法律规定 通过自愿申请并经批准而取得该国国籍 广义入籍还包括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由于婚姻 收养 领土变更 准婚生等法律规定的事实而取得有关国家的国籍 具体主要如下 自愿申请入籍 即狭义入籍 旧称 归化 各国国籍法通常对自愿申请而取得国籍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这些规定涉及入籍的条件 程序和效力 举例 美国 因婚姻而取得国籍 是指一国国民与他国国民结婚而取得他国国籍 有三种情况 无条件的妻随夫籍 有条件的妻随夫籍 婚姻不影响国籍 因收养而取得国籍 是指一国国民或公民收养另一国或无国籍的儿童 使被收养者取得收养者的国籍 因领土交换而取得国籍 是指一国国民或公民根据国家间缔结的条约随领土交换而取得他国国籍 例如 根据1960年中国和缅甸边界条约的规定 中国和缅甸交换部分领土 所涉领土上的居民随领土交换而取得交换后领土所属国的国籍 3 国籍的丧失是指一个人丧失某一特定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资格 根据各国的立法和实践 国籍的丧失可分为自愿丧失国籍和非自愿丧失国籍 A 自愿丧失国籍 自愿丧失国籍指国籍的丧失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愿 主要有两种情况 申请退出某一国籍 一般来说各国国籍法对于申请退出本国国籍的条件予以明确规定 例如 1952年瑞士国籍法规定 任何瑞士国民 如果并不居住在瑞士境内 年龄至少已满20岁 且已取得或保证能够取得一个外国国籍者 经过申请 得被解除其国籍 自愿选择某一国国籍 自愿选择国籍往往发生在领土交换或当事人具有双重国籍的情况下 由于当事人自愿选择取得了某一国国籍 因而丧失原国籍 B 非自愿丧失国籍是指国籍的丧失基于法律规定的原因或事实 而非当事人的自愿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由于婚姻而丧失国籍 有的国家国籍法规定 本国女子与外国男子结婚 即自动丧失本国国籍 由于收养而丧失国籍 有的国家国籍法规定 本国儿童被外国国民或公民收养 即丧失本国国籍 由于剥夺而丧失国籍 有的国家国籍法有关于剥夺国籍的规定 例如 1945年法国国籍法规定 取得法国国民资格的个人为外国的利益从事于与法国国民资格不相容且损害法国利益的行为者 得予剥夺法国国籍 5 国籍的积极冲突与解决国籍的积极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国籍 具有两个国家的国籍即为双重国籍 具有两个以上国家的国籍即为多重国籍 国籍的积极冲突现象 主要是由于各国国籍法关于国籍的取得和丧失的规定不同而产生的 双重国籍对国家和个人都可能具有不利的影响 对个人来说 具有双重国籍使其难以有效履行其作为国籍所属国国民应履行的义务 对国家来说 双重国籍问题往往引起国家间的纠纷 如税收 解决 国内立法 双边或多边条约 6 国籍的消极冲突及解决国籍的消极冲突是指一个人不具有任何国家的国籍 不具有任何国家国籍的人被称为无国籍人 无国籍现象的存在 也是由于各国国籍法的规定不同而造成的 在出生 婚姻 收养以及国籍剥夺等情况下 都可能造成国籍的消极冲突 无国籍人由于不具有任何国家的国籍 无论其处于何处 都不可能享受该国国民待遇 也无法享受根据互惠原则而给予特定国家国民的优惠待遇 在其利益遭到侵害时 也难以寻求任何国家的外交保护 解决 国内立法 条约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1980年9月10日 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主要内容包括 一 采取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国籍法第4条规定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 本人出生在中国 具有中国国籍 第5条规定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 本人出生在外国 具有中国国籍 二 不承认双重国籍 国籍法第3条明确规定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举例 荷兰 三 防止和减少无国籍状态 国籍法第7条规定无国籍人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四 自愿申请和审批相结合的原则 中国国籍的取得 丧失和恢复 一般要办理申请手续 加入 退出和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审批 2 外国人的入境 居留和出境各国一般通过国内立法 对外国人的入境 居留和出境作出明确规定 一 入境 一国是否准许外国人入境 完全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项 对于外国人入境 一般要求其持有护照和经过签证 也有些国家 在互惠的基础上 通过协议 互免签证 为了维护本国的合法利益 国家有权限制某些外国人入境 如精神病患者 传染病患者 刑事罪犯等 二 居留 合法进入一国境内的外国人 根据所在国的法律和有关的国际条约或协定 可以在该国短期 长期或永久居留 外国人在居留期间的权利和义务由居住国的法律规定 按照国际实践 外国人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等 一般受到居住国法律保护 但不享有居住国国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 居留身份 三 出境 外国人出境 只要符合所在国有关出境的规定 就应被允许出境 3 外国人的待遇 一 国民待遇所谓国民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外国人与本国人相同的待遇 即在同样条件下 外国人所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与本国人相同 二 最惠国待遇所谓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另一国国民或法人的待遇 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国民或法人的待遇 三 差别待遇所谓差别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公民不同的待遇 或对不同国籍的外国人给予不同的待遇 4 外交保护泛指一国通过外交途径对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所进行的保护 国家有权对其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进行外交保护 这是国家属人优越权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国行使外交保护必须符合国际法所规定的条件 A 被保护的外国人必须具有保护国的国籍 因为外交保护权源于属人管辖权 B 在所在国已经 用尽当地救济 由于外交保护权在历史上常被西方列强用作对弱小国家干涉的理由 这一权利往往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排斥 阿根廷法学家卡尔沃 卡尔沃条款 根据这个条款 外国当事人声明放弃要求其本国政府外交保护的权利 5 外国人在中国的法律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 主要原则和规则包括 外国人入境 过境和在中国境内居留 必须经中国政府主管机关许可 外国人入境 应提出申请办理签证 中国政府禁止下列外国人入境 被中国政府驱逐出境 未满不准入境年限的 吉罗案 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恐怖活动 暴力 颠覆活动的 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走私 贩毒 卖淫活动间所需费用的 被认为入境后可能进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其他活动的 外国人入境 出境 过境 必须从对外国人开放的或者指定的口岸通行 接受边防检查机关的检查 边防检查机关有权阻止下列外国人入境或者出境 未持有效护照 证件或者签证的 持伪造 涂改或者他人护照 证件的 拒绝接受查验证件的 公安部或者国家安全部通知不准入境 出境的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 必须遵守中国法律 不得危害中国国家安全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破坏社会公共秩序 外国人在居留期间 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当地公安机关缴验证件 WILLIE出境 三 引渡和庇护1 庇护是指一个国家对于遭受追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给予保护 并拒绝将其引渡给另一国 庇护是以国家的属地优越权为根据的 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人 有权进行管辖和保护 庇护是庇护国的主权行为 庇护的对象 主要是因为政治原因而受追诉或迫害的外国人 因此 庇护也称为政治避难 但对于犯有国际罪行者 庇护国不能予以庇护 受庇护人也被称为政治避难者 其可以在庇护国居留并不被引渡 除领土庇护外 有些国家还进行域外庇护 域外庇护是指利用本国在外国的使领馆或军舰 飞机等庇护外国人 现代国际法并没有完全承认这种做法 2 引渡一般是指一国的主管机关应有管辖权的他国主管机关的请求 依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定 将被指控犯罪或判决有罪而又可引渡的域内之人送交他国进行审判或惩处 引渡的主要特征在于 引渡的内容是一国将特定的域内之人送交他国审判或惩处 引渡是国家间的刑事司法协助行为 引渡的法律根据是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有关规定 提出引渡请求的国家必须对所请求的事项具有刑事管辖权 引渡的对象是被指控犯罪或已判刑而又可引渡的人 这种人可以是请求国国民 被请求国国民或第三国国民 3 中国有关庇护和引渡的实践A 庇护 尽管中国对遭受迫害的外国人进行领土庇护 但很长时期在国内立法中并没有使用 庇护 这一概念 1982年宪法对庇护权予以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 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B 引渡 赖昌星 死刑犯不引渡 中国自1993年8月26日和泰国缔结引渡的双边条约以来 已相继和俄罗斯 白俄罗斯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哈萨克斯坦等国缔结了引渡的双边条约 中国在未缔结引渡的双边条约之前 已参加了一系列含有引渡条款的多边公约 例如 1980年加入 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和 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1988年12月20日签署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有公约则按照公约 例如 1989年12月16日 中国公民张振海以暴力劫持一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客机到日本 尽管中日之间没有双边引渡条约 但上述公约可以作为引渡张振海的法律根据 日本于1990年4月28日同意中国的请求将张振海引渡给中国 在缺乏条约的情况下 中国通常是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引渡 例如 1989年8月10日 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 在菲律宾移民局等有关方面的合作下 将在中国犯罪后潜逃至菲律宾马尼拉的中国公民张振忠从菲律宾引渡回国交付审判 四 难民的法律地位1 含义1951年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和1967年 难民地位议定书 对难民所下的定义 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关于难民的法律定义 根据上述公约的规定 因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 宗教 国籍 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国之外 并且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 或者不具有国籍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家以外而现在不能或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 应视为难民 吉罗 2 特征难民是留在其本国或经常居住国以外的人 当一个人仍然留在其本国之内时 尽管该人可能受到迫害 无家可归 但他不属于难民 难民是因为正当理由畏惧政治迫害而留在他国的人 公约所列举的因 种族 宗教 国籍 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 所受迫害通常被称为 政治迫害 畏惧政治迫害是构成难民的基本条件 因此 难民也称政治难民 畏惧政治迫害 必须要有 正当理由 支持 假象或虚构的畏惧政治迫害不能使其构成难民 难民是畏惧政治迫害 得不到其国籍国保护的人 由于畏惧政治迫害 难民不能或不愿受其国籍国的保护 不能或不愿返回其以前经常居住国 有 国 不能归 得不到其国籍国的保护 是难民与一般外国人的重要区别 3 难民的待遇根据1951年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以及1967年 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的规定 经申请取得难民地位的人 在缔约国内可享受难民待遇 不被推回其畏惧政治迫害的国籍国或以前经常居住国 公约明确规定 任何缔约国不得以任何方式将难民驱逐或送回 推回 至其生命或自由因为他的种族 宗教 国籍 参加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而受威胁的领土边界 公约所规定的 不推回原则 是对难民进行保护的基本前提 也是难民享受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