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唐宋诗中的物候》课件2 鄂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唐宋诗中的物候》课件2 鄂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唐宋诗中的物候》课件2 鄂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唐宋诗中的物候》课件2 鄂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唐宋诗中的物候》课件2 鄂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宋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中国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 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 字藕舫 1890年3月7日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 1974年2月7日卒于北京 1910年赴美 人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学习 1913年毕业 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研究气象学 1918年以论文 关于台风中心的几个新事实 获博士学位 同年回国 历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东南大学等校教授 中央大学教授兼地学系主任 浙江大学校长 中央研究院评议员 院士 气象研究所所长 1929年起连续当选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 理事长 名誉理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 地学学部主任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主要著作 20世纪20年代 他创建气象研究所 推进中国气象科学的研究 竺可桢共发表论著270余篇 其中属于气象方面的重要论著还有 中国气候区域论 1930 中国气流之运行 1933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1934 中国气候溉论 1935 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 1961 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 1964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1966 1972 物候学 和宛敏渭合著 1963 1973 等 全文的主要内容 花鸟鱼香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对于物候的歌吟 唐宋诗人诗有杰出的成就唐宋诗歌中揭示的物候现象及规律唐宋诗人所歌吟的中看出物候规律 物候因地而异 因时而异 想一想 课文第二段为什么引用了黄宗羲的一段话 有什么作用 这段话是说大诗人能够真切地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 并将自然万物及其变化凝于笔端 故其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物候知识 举例法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 中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指出了物候学上的两个重要规律 芳草的枯荣 有一年一度的循环 这循环随着气候转移 春天到 芳草就苏醒了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 东风已绿瀛州草 紫殿红楼觉春好 和宋代王安石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告诉了人们春天到来的标志 唐代诗人李益的 漠南春色到滹沱 碧柳青青塞马多 刘禹锡的 竹枝词 江上朱楼新雨晴 滚西春水觳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 人来人去唱歌行 指出杨柳抽青 表示初春季节的到来 分类别 先介绍草木的荣枯变化 再介绍候鸟的来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