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件--内分泌系统.ppt_第1页
药理学课件--内分泌系统.ppt_第2页
药理学课件--内分泌系统.ppt_第3页
药理学课件--内分泌系统.ppt_第4页
药理学课件--内分泌系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十五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盐皮质激素 球状带分泌 醛固酮 去氧皮质酮等 糖皮质激素 束状带分泌 氢化可的松 可的松等 性激素 网状带分泌 雄激素 少量雌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类 甾体类化合物 外内肾上腺皮质 生理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 昼夜节律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 甾体母核 C3酮基C20羰基4 5的双键 构效关系 共同的有C3的酮基 C20的羰基 4 5的双键 C17的羟基 盐皮质素C17位上无羟基 C11上为酮基的属前体物 经肝还原转化才具活性 C1 2为双键时 抗炎及对糖代作用强 C9引入F C6 C16引入 CH3 抗炎强 H2O Nacl代谢弱 由此获得了多种新型药物 分类 1 天然类 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可的松cortison2 人工合成类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与剂量有关 生理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应激 允许作用超生理剂量 药理作用 第一节糖皮质激素 一 体内过程80 与皮质激素转运球蛋白结合10 与白蛋白结合肝代谢肾排泄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内转化为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后才能发挥作用 严重肝病时只宜用经转化后的如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龙 二 药理作用 生理剂量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四大生理作用 升糖 解蛋 分脂 保钠 糖代谢 加速糖原异生减慢 氧化分解降低外周组织对G的摄取和利用 蛋白质代谢 促进分解 抑制合成 脂代谢 脂肪重新分布 水 盐代谢 长期大量用可致水钠潴留 降低钙的吸收 促进排泄导致低钙 血糖 负氮平衡 二 药理作用 应激剂量 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效应 但可给其他激素作用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 如 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 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 二 药理作用 超生理剂量 四大抗作用 超生理剂量 抗炎 抗免疫 抑制免疫 抗过敏 抗毒抗休克 抗炎作用特点 非特异性 强大 各种原因所致炎症反应均有效 早期 抑制渗出 缓解症状 改善全身状况 后期 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延缓肉芽组织的形成 防止粘连 减少瘢痕组织形成 抑制炎症体征的同时 也降低机体防御功能 抗炎作用机制 免疫抑制作用与抗过敏作用 免疫抑制作用机制 抗过敏作用机制抑制抗原 抗体反应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 5 羟色胺 过敏性慢反应物质 缓激肽等 抗毒抗休克作用机理 1 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 改善微循环2 稳定溶酶体膜 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 3 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 兴奋心脏4 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不能中和毒素 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二 药理作用 其他 退热作用 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 稳定溶酶体膜 减少内热性致热原的释放 血液系统 四多一少心血管系统 儿茶酚 AT 敏感性 神经系统 兴奋性 致癫痫阈值 诱导发作 二 药理作用 其他 消化系统 胃酸 胃蛋白酶分泌 诱发或加重溃疡骨骼 抑制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数量 且功能 Ca2 的吸收 抑制蛋白质合成 促进分解 生长发育 生长迟缓等 三 临床应用 严重急性感染或炎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过敏性疾病 休克 血液病 局部应用 替代疗法 三 临床应用 严重急性感染或炎症 严重急性感染中毒性感染 或同时伴有休克原则 先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 后用激素 防止某些炎症的后遗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过敏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只缓解症状 采取综合疗法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过敏性疾病一般采用抗组胺药和拟肾上腺素药 对危重病例或其他药物无效时作为辅助治疗 休克早 短 大量突击应用 中毒性 足量有效抗菌药合用 过敏性 首选Ad 低血容量 补液 补血 纠正电解质紊乱效果不佳时 心源性 针对病因治疗 血液病儿童急淋 对非淋效果差 再障 粒细胞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 过敏性紫癜 停药易复发 局部应用接触性皮炎 湿疹 肛门瘙痒 牛皮癣等 肌肉韧带或关节损伤 可局部注射 眼科 呼吸道也可局部应用 替代疗法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次全术后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四 不良反应 一 四个一 一进 一退 一缓 一反 1 一进 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 2 一退 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分泌功能减退 3 一缓 伤口愈合迟缓 4 一反 停药反跳现象 二 四诱发 1 诱发或加重感染 2 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高血压 3 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 诱发或加重精神病 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消化系统并发症诱发或加重感染 诱发感染 体内潜在病灶扩散 如TB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Cushing ssyndrome 心血管系并发症 糖尿病骨质疏松 肌肉萎缩 伤口愈合迟缓等癫痫或精神病史者禁用或慎用 停药反应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出现情况 疾病已控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 应激原因 长期使用外源性激素使机体肾上腺皮质萎缩反跳现象 原因 病情尚未完全控制 停药使疾病恶化 禁忌症 活动性溃疡 胃肠吻合术后 角膜溃疡 高血压 糖尿病 孕妇 精神病 癫痫病 创伤修复期 骨折 皮质功能亢进症 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等 四 用法与疗程大量突击 急性 重症 危及生命的疾病正量长期 慢性疾病小量替代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 第三十七章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 系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 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 已成为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5种疾病之一 糖尿病有二个类型 1型 insulin 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 IDDM 细胞破坏 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 2型 Non insulin 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 NIDDM 则是由于 细胞功能低下 胰岛素相对缺乏与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 INR 占患者总数的90 以上 糖尿病的治疗 综合治疗原则 饮食疗法 体力锻炼 药物治疗 胰岛素口服降血糖药 第一节胰岛素 胰岛素为酸性蛋白质 胰腺 细胞分泌 一 注射用普通胰岛素 insulin 多由猪 牛胰腺提得 其结构有种属差异 虽不直接妨碍在人体发挥作用 但可成为抗原 引起过敏反应 目前可通过重组DNA技术利用大肠杆菌合成Ins 还可将猪Ins 链第30位的丙氨酸用苏氨酸替代而获得人Ins 1958年12月底 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后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教研室合作 大兵团作战1965年9月17日 经过6年多的艰苦工作 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质 结晶牛胰岛素 1966年12月27日 是毛泽东73岁生日的第二天 人民日报 发表了一篇社论 宣布 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 教授蒂塞刘斯对人工合成胰岛素给予很高的评价 你们可以从教科书中知道怎么造原子弹 但是你们绝不可能从教科书中学会人工合成胰岛素 言下之意 人工合成胰岛素是一项独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 基于种种原因 人工合成胰岛素被大家认为是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最好机会之一 人工合成胰岛素合成胰岛素为何无缘诺奖 研究方法无创新 一 体内过程1 蛋白质制剂 口服无效 必须注射给药 皮下注射吸收快 前臂外侧 腹壁明显 2 肝胰岛素水解酶或蛋白水解酶破坏 t1 210min 但作用可维持数小时 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能影响其灭活 二 药理作用对代谢的影响糖 降血糖 正常 糖尿病人 血糖去路 促糖原合成 加速glucose细胞内转运 促氧化和无氧酵解 血糖来源 抑制糖原异生 分解 脂肪 促进合成 抑制分解 使FFA 酮体 蛋白质 促进合成 抑制分解 作用机制 通过激活胰岛素受体 钥匙和锁 的关系 三 临床应用I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或用口服降血糖药未能控制者 糖尿病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者 如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合并重度感染 消耗性疾病 高热 妊娠 创伤以及手术的各型糖尿病 细胞内缺钾者 Ins与葡萄糖同用可促使钾内流 三 不良反应低血糖症 为胰岛素过量所致 与高渗性昏迷鉴别 过敏反应 可用其它种属动物的胰岛素代替 高纯度制剂或人Ins更好 胰岛素抵抗 可分两型 1 急性型 并发感染 创伤 手术 情绪激动等所致应激状态时 血中拮抗Ins的物质增多 2 慢性型 临床指每日需用Ins2OOu以上 且无并发症的糖尿病人 脂肪萎缩 见于注射部位 女性多于男性 二 不同剂型的胰岛素注射剂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单组分胰岛素 分类 1 短效普通胰岛素静脉立即作用持续2h皮下0 5 1h6 8h2 中效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皮下2 4h18 24h珠蛋白锌胰岛素皮下2 4h12 18h3 长效精蛋白锌胰岛素皮下3 6h24 36h4 单组分insulin 纯度 99 事实上 作为全球首个获得批准的吸入型胰岛素 辉瑞公司的Exubera早在2006年5月就已通过FDA的批准 然而 由于存在可致肺癌的风险 该产品被FDA加了黑框警告 并于2008年9月退出了市场 继Exubera撤市之后 诺和诺德也于近日宣布终止了其吸入型胰岛素的开发进程 尽管吸入型胰岛素 败走麦城 但并没有熄灭人们的开发信心 如今 包括MannKind和Oramed在内的公司仍然继续开发自己的吸入型胰岛素产品 他们希望自己采取新一代的设计方案和创新给药途径的产品 能够扭转全球首个吸入型胰岛素遭遇 滑铁卢 的不幸局面 目前 相关的研究涉及包肠溶衣制剂 酶抑制剂或保护剂 吸收促进剂 微球与毫微囊 脂质体 微乳等 这些新型制剂的开发如果能解决口服胰岛素制剂在胃肠道的失活性和不稳定性问题 将会成为非注射型胰岛素研究的重大突破 并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除了口服制剂外 经皮 颊黏膜 鼻腔等给药途径也是非注射型胰岛素研发的重点 如今 这些相关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第二节口服降糖药 一 胰岛素增敏剂二 磺酰脲类三 双胍类四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口服药方便 但作用弱 起效慢 不能代替胰岛素用于轻 中度病人 一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胰岛素抵抗 获得性遗传性噻唑烷酮类化合物的出现 使人们对 型糖尿病的治疗从单纯增加胰岛素的数量转移到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上来 药理作用 1 改善胰岛素抵抗 降低高血糖 2 改善脂肪代谢紊乱 3 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4 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二 磺酰脲类第一代甲苯磺丁脲 甲磺丁脲 甲糖宁 D860 氯磺丙脲第二代 作用可加强数十至上百倍格列本脲 优降糖 格列吡嗪第三代 能改变血小板功能 对糖尿病人容易凝血和有血管栓塞倾向的问题可能有益格列齐特 达美康 药理作用 降血糖作用特点 对胰岛功能尚存的病人有效 而对I型或严重糖尿病病人及切除胰腺之动物则无作用 对正常人也有作用 主要机制 刺激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 对水排泄的影响抗利尿 可用于尿崩症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为第三代磺酰脲类的特点 临床应用 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II型糖尿病且单用饮食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