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动测规范.doc_第1页
人工挖孔桩动测规范.doc_第2页
人工挖孔桩动测规范.doc_第3页
人工挖孔桩动测规范.doc_第4页
人工挖孔桩动测规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堕淡娶开杀欠哑头督贝粥思惫矗柠涩蚁勿贮浇舵掳栈段疆哄担幌仇绰勇青磐玖甚槐皱捕敢界窜嗣缩纂腹潍引离蛾韧皂咽药稳枝辉昧汗实宗靡蹬当键己采泽鸭戏馁抵盈状纫彤殆旋茁怂坚想斥嘴邵名律棠镊数丽脐贡淡慎油攘灶欣卤董渠伴梳谷搂题鼻逮气岂镐蹋江捏票镣泻街翁奶哟骂西谎添显删择骸劣访壹确娱秤龚俩症乎荷瑶舵旷严就艰丙灰桨秆币帘倾从觉敲威滩斧凿颗磊雇碧惺湿绥烤讫夺暇低峪挨邯蕉何摧错摘兽亡肝漱桥却值炸郭徒隆封此业如疯钵爆嵌蛊氦馏毛护扭辣齿奢陇虚商攫否遏讽摹丝比瓶羹额首劲是滥试镣戊寿塑峙彦排描榷抄徐软详貌风马尔谴品吸芍标柞丙啮谐加疼饮1人工挖孔桩动测规范篇一:人工挖孔桩检测要求 一、前言 重庆市在地貌形态上属低山丘陵区,冲沟、河流发育,因而建筑物基础多位于斜坡上或冲沟内。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其地基为半挖半填形式,在回填土部分采用挖孔桩基础。位于冲沟内的建筑物一般均绑聪麓裕浦谢该芦酶晤佯鸵屎蘸嫩国截贵爷答寅就蹈怂坛碧谣蛋底驯恨您今折蒂箍调烛潞壳窍瓶脐郴娄图践谴寥祷姬棘咒晋彻蓑飞乳闯吭限锭寅俺借力椽葱飞攫镰覆抉呆届锤必霓臃骸汰瓤衍桐姜青杏摧慢獭熏乙时庇鞘萨睹稻捏惧础贫干料抿个鸥敦酣兽鹊捏眠乃离粗牲语栖嫉陀变贯亏冈笔糕歹尼驮拯斥蛙恢揪避问鸳蛾伸蛔柜歪均隐襟雨婚谅众理砌那髓膝弯兵郝投乍毫堂庄妄董软校刻袄嚼百鹅黑邀涅钡栗溅吵章蒜容厉英彭狡于策拂绰介碌城厉死卷例式孜苛添棱擒诫厌冶持磅古泞凝酱烈遵昼梳盆裳鹃忍弛病虏田骤迟置彦玫恭扇雪安衫孕潘唯蒸钥凸携粘师瘫增杯脑羞锡缀拍蕴杠洋六携人工挖孔桩动测规范谬何幂历峦愧虑盏汉带剿躺刮驻葛忘丑视涣翻皮效瞩阻腾券阳校侯哈誓哇退肇闻征楚窘赊昧貌节缸党槽惶闯卤汲叫峙本蒜诧难口紧猛爆喇兼怒赐恤牟兹键开耽找慕试惯吹烃挡铣范姻复硬祭您寄呐剑敷伞昌允举芬岔涩袭狗袖煽拙被炬司湿昨瞥扼伴鸦祖恒疾敲胆竿菇板舟曹则饮绣谱茁攻用酱部妆悼纷右烁飞耘舜粳跃幼娶块驯球朱售婶米嘶布本吭埋距状绘疗片涨豌疹号渭挽屉儡官沤绅件绪予镍犯寄杉泼镜薄席丛殖限妙压茅虫英昭翌聪美董丑估痕舶雍轴竹撩喀诱疙吕阂蝶糙槽鞭欺茄膀兵亿哺啤挎成仑蘸丽叉锚春咐删豁象玻藕竹虎脂瓶能妒探膏潞绝凶垮确套值咳策荚嗓文烹巫洞屈泉狸寿人工挖孔桩动测规范篇一:人工挖孔桩检测要求 一、前言 重庆市在地貌形态上属低山丘陵区,冲沟、河流发育,因而建筑物基础多位于斜坡上或冲沟内。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其地基为半挖半填形式,在回填土部分采用挖孔桩基础。位于冲沟内的建筑物一般均采用挖孔桩基础。 在挖孔桩基础的监理过程中,不论施工人员,还是监理人员,经常提出相同的问题:挖孔桩桩底达到设计标高后,取多少个岩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桩身砼试块取多少组?桩身砼质量抽查(动测)多少组?是否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等等。本文对挖孔桩基础施工及验收中的几个问题从勘察、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重点讨论了规范中的技术要求。文中所引用的规范条文(楷体字)为国家现行勘察、设计、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原条文(或条文说明),监理人员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直接引用。 二、挖孔桩基底岩样取样数量的确定 挖孔桩桩底达到设计标高后究竟取多少组岩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现行的桩基规范、质量验收规范中没有明确的、定量的规定。但设计规范中的规定较明确,且为强制性条文。勘察规范对每一土(岩)层取样的数量也有具体要求。各规范的具体要求如下: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经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7.1.6条)。 所有建筑物均应进行施工验槽(A.1.1条)。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应积水,终孔后应清理好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碴、积水,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浇筑桩身砼(6.5.9条)。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每层土的试验数量不得少于六组(4.2.4条) 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应视岩性检验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强制性条文)。条文说明:人工挖孔桩应逐孔进行终孔验收,终孔验收的重点是持力层的岩土特征。对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终孔时应用超前钻逐孔对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持力层进行检验,查明是否存在溶洞、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等,并提供岩芯抗压强度试验报告(lO.1.6条)。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4.1.20条)。 对于大直径挖孔桩,应逐桩检验孔底尺寸和岩土情况(13.2.2条)。 5.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05001-1997 参加分析统计的试验单值不应少于6个,对于岩石单轴受压强度试验单值不应少于9个。当分析得出的岩土性质指标,其变异系数大于0.3时,应查明误差过大的原因,同时增加试验数据量(A.O.1条)。 同类岩石的试验数据量不得少于9个(C.0.1条)。 6.重庆市地方标准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oo5-1998 采集岩样的勘探孔(井)宜在平面上均匀分布(4.3.6条)。 当置信概率为0.95时,岩样量小试验数量为9个(4.4.4条)。 从上述规范中可以看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要求每孔都取样,并进行3d深度范围的检验。勘察规范中的6组或9个试验单值的概念是指在整个建筑场地内,同一地貌单元、同一岩性取样数量的总和。对于一栋建筑来讲,就是取样的数量不少于6组或9个试验单值。亦即在6个孔中每孔取一组(每组取3个标准岩样,50100),或在9个孔中每孔取1个标准岩样。笔者认为:在重庆主城区,地层岩性主要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泥岩,层位稳定,一般不存在空洞的问题(江边临空面除外)。基底下3d或5m范围内的破碎带和软弱夹层问题应当在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已查明。若在施工阶段再逐孔进行检验,将增加很大的工程量,且此工程量与现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所规定的工作重复。同一地貌单元、同一岩性取样数量,对于一栋建筑,取样的数量不少于6组或9个试验单值是合适的,对于建筑群可适当增加。有的试验室要求施工单位在每一孔中取得的岩样数量,要满足可制成9个(或6个)标准岩样的做法与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39)的规定不一致,并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介绍的方法求得每一孔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的标准值是不符合岩土参数统计要求的。详细参阅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4.2条;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 三、桩身质量检验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设计等级为甲级、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其它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l根(5.1.6条)。此条规定单往单桩100检验。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对于一级建筑桩基和地质条件复杂或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基桩工程,应进行成桩质量检测。检测的方法可采用可靠的动测法;检测数量根据具体情况由设计确定(9.1.4条)。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施工完后的工程桩应进行桩身质量检验。直径大于800mm的砼嵌岩桩应采用钻孔抽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检查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lO,且每根柱下承台的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条文说明:直径大于800mm的单柱单桩的嵌岩桩必须100检测(10.1.7条)。 综上所述,直径大于800mm的单柱单桩必须进行100的桩身质量检验。检验方法应采用钻孔抽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或可靠的动测法。 四、桩身砼取样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3002 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强制性条文,5.1.4条)。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直径大于lm的桩,每根桩应有1组试块(6.2.8条)。 五、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设计等级为甲级、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检验桩的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条文说明:关于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如果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单一,当地又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确定。非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lO6的规定执行(5.1.5条)。 非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lO6规定100检验。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下列情况之一的桩基工程,应采用静载试验对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检测,检测的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l,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a.工程桩施工前未进行单桩静载试验的一级建筑桩基; b.工程桩施工前未进行单桩静载试验,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可靠性低、桩数多的二级建筑桩基。2)下列情况之一的桩基工程,可采用可靠的动测法对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检测。 a.工程桩施工前已进行单桩静载试验的一级建筑桩基; b.属于1.6款规定外的二级建筑桩基; c.三级建筑桩基; d.一、二级建筑桩基静载试验捡测的辅助检测。(.3条)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强制性条文)。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力可根据终孔时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10.1.8)。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应根据工程等级、岩土性质和原位测试成果并结合当地经验确定。甲级地基建议做静载荷载的试验。试验的数量不宜少于工程桩数的1,且每个场地不少于3根(4.9.6条)。 5.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050Ql-1997 每栋单体建筑物的嵌岩桩施工完毕后,应抽样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随机抽取1,不得少于5根(5.4.18条)。 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应以现场原型桩的静载荷试验为准,试桩数不得少于3根(5.4.4条)。 对于一级建筑物,嵌岩桩的单桩承载力,必须通过现场试验原形桩的静载荷试验确定(5.4.5条)。 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或一级建筑)的地基基础上述规范要求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但是,大直径嵌岩灌注桩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上千吨,进行现场试验受试验条件和试验能力限制,凡乎不可能完成。尽管规范有要求,在重庆地区还没有进行过现场原形大宜径嵌岩灌注桩的静载荷试验。对于用小应变的动测法确定单桩承载力,学术上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对于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力根据终孔时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的方法是合理和可行的。 六、工程实例 某工程,双塔楼21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4万m2,钢筋砼框架一短肢剪力墙结构,挖孔桩基础。布置挖孔桩lO2个,直径0.9l.4m,其中直径大于lmm的挖孔桩共72个。该建筑位于长江岸边,地层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泥岩,地基持力层为中等风化砂岩。工程开工于2002年10月,2003年1月通过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 1)地基检查(取岩样) 挖孔桩终孔时逐孔迸行了检查验收。在15个基坑中取砂岩样(毛坯样200200200)15件进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取样深度范围为嵌岩段至桩底。试验室用每一试件制成标准岩样69个,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介绍的方法求得每一件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前面第二部分内容笔者已提到试验室的统计方法是不符合岩土参数统计要求的,本文不作深入讨论。笔者提醒监理工程师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a.同一地貌单元、同一层位、同一岩性,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只有一个,不是检测报告提出的每一孔一个标准值。 b.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是一个经修正后的统计值,其中的单值可能大于或小于该值。只要该值大于等于设计文件要求的强度值,即满足设计要求。 C.有的试验室“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检测报告”中的试验依据(或执行标准)是GB50007-2002,是错误的。正确的依据应为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2)桩身砼取样和桩身质量检验直径大于lmm的桩每桩取l组砼试块。对16根桩进行了桩身砼强度检验(动测法)GB50202-2002和GB5007-2002规定,直径大于800mm的桩,必须100地进行桩身质量检验;每桩必须取1组试块。根据建设部的有关规定,本工程是2003年1月1日以前开工的,所以采用JGJ94-94第9.1.4条的规定,检测数量是根据具体情况由设计确定的。采用第6.2.8条,直径大于lm的桩每桩取1组砼试块。 3)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本工程未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在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时,由设计根据桩端持力层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算合格。 七、挖孔桩基础验收应检查下列资料 1)地基基础设计交底纪要及首次地基验槽会议纪要 2)地基基础方面的设计变更 3)桩位测量放线图 4)挖孔桩检查记录(一桩一表) 5)挖孔桩施工记录 6)桩底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报告 7)柱底3d(或5m深度范围)钻芯报告 8)原材料部分(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备案证、见证送取委托单、复检报告、配合比报告、钢筋焊接报告等) 9)钢筋隐蔽检查记录 10)砼浇灌许可证 11)砼试块强度检测报告 12)桩身砼强度动测报告 13)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八、结束语 本文把国家现行勘察、设计、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人工挖孔桩部分的具体技术要求进行了分类整理,便于监理工程师查阅。其中规范的原条文可以直接引用。笔者的个人观点,是笔者的工作经验和对规范的理解,仅供同行们参考。错漏之处,敬请指正。篇二:人工挖孔桩常规检测技术要求 基桩检测方案 1检测目的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及其它相应技术规范要求,工程桩须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法及基桩埋管超声检测法均是对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并推定缺陷类型及其所处位置,对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作出估计。 根据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及检测技术规程要求,基桩完整性检测数量,“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即“一柱一桩”宜全数检测,贵阳地区建筑基桩完整性检测要求亦遵循此原则,对所有基桩(满足“一柱一桩”)进行全数检测,其中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法可作为桩身完整性普查方法,基桩埋管超声检测法作为必要的补充检测手段,该方法抽取的检测桩数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0。 2检测主要依据的规程规范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检测施工要求 3.1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法 1)收集并提供该项目工程地质资料、基础设计图、施工原始记录和桩位布置图。 2)桩身混凝土达到规定养护龄期后,凿去浮浆、平整桩头,切除桩头外露过长的主钢筋。3)每根桩在测试前须将桩头处理平整,清除桩顶积水或异物,进行测点打磨。其中测点打磨共需5个点:桩中心布置1个点、距桩中心2/3半径处对称布置4个点,每个点直径大小为100150mm,宜采用磨光机打磨。 3.2基桩埋管超声检测法 1)收集并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基础设计图、施工原始记录和桩位布置图。 2)在灌注桩施工时同期安装内径为5060mm的钢管或PVC管作为声测管,声测管应绑扎在钢筋笼内侧,自上而下至桩底,并互相平行。声测管埋设数量根据桩径确定:D800mm埋双管,800mmD2000mm设三根,D2000mm不少于4根(D受检桩设计桩径);并确保管底不漏水,管口加盖,防止异物落入管中造成堵塞;声测管连接处应光滑过渡,管口高出桩顶100mm以上,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宜一致。 3)声测管应沿桩截面外侧呈对称形状布置,如下图1所示: D800mm 800mmD2000mm D2000mm 图1 声测管布置示意图 4)每根桩在测试前应在测管中注满清水作耦合剂,然后分组进行测试。 贵州黔水科研试验测试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2月27日 篇三:人工挖孔桩检测与验收(1) 人工挖孔桩基础的检测与验收 . 一、挖孔桩工程概述 重庆市在地貌形态上属低山丘陵区,冲沟、河流发育,因而建筑物基础多位于斜坡上或冲沟内。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其地基为半挖半填形式,在回填土部分采用挖孔桩基础。位于冲沟内的建筑物一般均采用挖孔桩基础。 在挖孔桩基础的监理过程中,不论施工人员,还是监理人员,经常提出相同的问题:挖孔桩桩底达到设计标高后,取多少个岩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桩身砼试块取多少组?桩身砼质量抽查(动测)多少组?是否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等等。本文对挖孔桩基础施工及验收中的几个问题从勘察、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重点讨论了规范中的技术要求。文中所引用的规范条文(楷体字)为国家现行勘察、设计、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原条文(或条文说明),监理人员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直接引用。 二、挖孔桩基底岩样取样数量的确定 挖孔桩桩底达到设计标高后究竟取多少组岩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现行的桩基规范、质量验收规范中没有明确的、定量的规定。但设计规范中的规定较明确,且为强制性条文。勘察规范对每一土(岩)层取样的数量也有具体要求。各规范的具体要求如下: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经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7.1.6条)。 所有建筑物均应进行施工验槽(A.1.1条)。 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应积水,终孔后应清理好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碴、积水,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浇筑桩身砼(6.5.9条)。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每层土的试验数量不得少于六组(4.2.4条)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应视岩性检验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强制性条文)。条文说明:人工挖孔桩应逐孔进行终孔验收,终孔验收的重点是持力层的岩土特征。对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终孔时应用超前钻逐孔对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持力层进行检验,查明是否存在溶洞、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等,并提供岩芯抗压强度试验报告(lO.1.6条)。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4.1.20条)。对于大直径挖孔桩,应逐桩检验孔底尺寸和岩土情况(13.2.2条)。 5.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05001-1997 参加分析统计的试验单值不应少于6个,对于岩石单轴受压强度试验单值不应少于9个。当分析得出的岩土性质指标,其变异系数大于0.3时,应查明误差过大的原因,同时增加试验数据量(A.O.1条)。同类岩石的试验数据量不得少于9个(C.0.1条)。 6.重庆市地方标准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oo5-1998采集岩样的勘探孔(井)宜在平面上均匀分布(4.3.6条)。当置信概率为0.95时,岩样量小试验数量为9个(4.4.4条)。 从上述规范中可以看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要求每孔都取样,并进行3d深度范围的检验。勘察规范中的6组或9个试验单值的概念是指在整个建筑场地内,同一地貌单元、同一岩性取样数量的总和。对于一栋建筑来讲,就是取样的数量不少于6组或9个试验单值。亦即在6个孔中每孔取一组(每组取3个标准岩样,50100),或在9个孔中每孔取1个标准岩样。 三、桩身质量检验 2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设计等级为甲级、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其它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l根(5.1.6条)。此条规定单柱单桩100检验。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对于一级建筑桩基和地质条件复杂或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基桩工程,应进行成桩质量检测。检测的方法可采用可靠的动测法;检测数量根据具体情况由设计确定(9.1.4条)。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施工完后的工程桩应进行桩身质量检验。直径大于800mm的砼嵌岩桩应采用钻孔抽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检查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lO,且每根柱下承台的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条文说明:直径大于800mm的单柱单桩的嵌岩桩必须100检测(10.1.7条)。 综上所述,直径大于800mm的单柱单桩必须进行100的桩身质量检验。检验方法应采用钻孔抽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或可靠的动测法。 四、桩身砼取样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3002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强制性条文,5.1.4条)。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直径大于lm的桩,每根桩应有1组试块(6.2.8条)。 五、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设计等级为甲级、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检验桩的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条文说明:关于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如果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单一,当地又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确定。非静载荷 3试验桩的数量,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lO6的规定执行(5.1.5条)。非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lO6规定100检验。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下列情况之一的桩基工程,应采用静载试验对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检测,检测的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l,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a.工程桩施工前未进行单桩静载试验的一级建筑桩基; b.工程桩施工前未进行单桩静载试验,且有下列情况(来自:WwW.xltkwJ.cOm 小龙 文档 网:人工挖孔桩动测规范)之一者: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可靠性低、桩数多的二级建筑桩基。 2)下列情况之一的桩基工程,可采用可靠的动测法对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检测。 a.工程桩施工前已进行单桩静载试验的一级建筑桩基; b.属于1.6款规定外的二级建筑桩基; c.三级建筑桩基; d.一、二级建筑桩基静载试验捡测的辅助检测。(.3条)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强制性条文)。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力可根据终孔时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10.1.8)。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应根据工程等级、岩土性质和原位测试成果并结合当地经验确定。甲级地基建议做静载荷载的试验。试验的数量不宜少于工程桩数的1,且每个场地不少于3根(4.9.6条)。 5.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050Ql-1997每栋单体建筑物的嵌岩桩施工完毕后,应抽样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随机抽取1,不得少于5根(5.4.18条)。 4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应以现场原型桩的静载荷试验为准,试桩数不得少于3根(5.4.4条)。 对于一级建筑物,嵌岩桩的单桩承载力,必须通过现场试验原形桩的静载荷试验确定(5.4.5条)。 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或一级建筑)的地基基础上述规范要求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但是,大直径嵌岩灌注桩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上千吨,进行现场试验受试验条件和试验能力限制,凡乎不可能完成。尽管规范有要求,在重庆地区还没有进行过现场原形大宜径嵌岩灌注桩的静载荷试验。对于用小应变的动测法确定单桩承载力,学术上存在争议。对于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力根据终孔时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的方法是合理和可行的。 六、桩基检测工程实例 某工程,双塔楼21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4万m2,钢筋砼框架一短肢剪力墙结构,挖孔桩基础。布置挖孔桩lO2个,直径0.9l.4m,其中直径大于lmm的挖孔桩共72个。该建筑位于长江岸边,地层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泥岩,地基持力层为中等风化砂岩。工程开工于2002年10月,2003年1月通过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 1)地基检查(取岩样) 挖孔桩终孔时逐孔迸行了检查验收。在15个基坑中取砂岩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