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期末复习题答案.doc_第1页
化工工艺学期末复习题答案.doc_第2页
化工工艺学期末复习题答案.doc_第3页
化工工艺学期末复习题答案.doc_第4页
化工工艺学期末复习题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成氨1. 合成氨生产过程主要分为哪几个工序?以煤为原料以天然气为原料2. 天然气水蒸汽转化制气的主反应和副反应有哪些?抑制副反应的策略如何?主要反应主要副反应抑制副反应:为控制积碳,增加水蒸汽用量以调整气体组成和选择适当的温度、压力来解决。 从反应平衡及副反应来看,水碳比高,残余甲烷含量降低,且可防止析碳。因此一般采用较高的水碳比,约3.03.5转化为可逆反应,温度越高,平衡转化率越高,从组成计算看出,1000以上CH4含量才小于0.5%,要求设备的耐高温性能。3.为什么采用两段转化?两段转化的供热方式各有什么不同?如何确定和控制二段转化的温度?全部采用高温转化,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太高,所以采用低温(700800)转化和高温(1200)转化的两段方式。一段温度对合金钢管要求低,用合金钢管保证传热和供热;二段采用砖内衬的绝热设备,并通入一定比例的空气与一段的H2反应产生热量和高温(12001400),保证CH4转化彻底,同时加入了合成氨需要的原料N2。二段炉温度:按甲烷控制指标来确定。压力和水碳比确定后,按甲烷平衡浓度来确定温度,要求yCH4 720为第三阶段,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再增加,但增加幅度小。实验证明,第三阶段活化能较小,焙烧反应主要受氧扩散的控制。 4. SO2氧化为SO3的温度、压力、SO2含量等工艺条件如何? 温度: 在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内催化剂床层温度应沿最佳温度线变化,即先高后低 压力:二氧化硫氧化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提高压力可提高平衡转化率SO2含量:根据硫酸生产总费用最低的原则来确定二氧化硫的起始浓度,最适宜的最终转化率与所采用的工艺流程、设备和操作条件有关。5. SO3的吸收过程通常采用发烟硫酸或/和浓硫酸吸收,为什么采用浓度为98.3%的浓硫酸?浓度太高、太低有什么影响?确定吸收塔操作温度主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如图所示,在任何温度下选择浓度为98.3%的硫酸作为吸收液比较合适。若吸收酸浓度太低,因水蒸气分压增高,易形成酸雾;但若吸收酸浓度太高,则液面上SO3分压较高,气相中的不能完全被吸收。因为标准发烟硫酸游离SO3浓度为21%。从上表看出,在气体中SO3浓度为7时,则说明吸收酸温不能超过80。 不同转化气SO3浓度下,SO3吸收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7.4%的曲线与上表数据一致。可见,温度升高,吸收率下降;气相SO3浓度增加,吸收率上升。6. 制硝酸氨氧化的主要反应,其相态、热效应、反应平衡、催化剂等有什么特点?主要副反应有哪些? 主反应副反应在反应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都很大。如果对反应不加控制,氨和氧反应的最终产物必然是N2。要得到希望的产物NO,不能从反应热力学去改变化学平衡来达到目的,只能从反应动力学方面去着手。即寻找一种选择性的催化剂,抑制不希望的反应。目前最好选择性的催化剂是铂。纯碱和烧碱复习思考题1. 纯碱中的重碱是什么意思?密度为0.951.07g/cm-3的纯碱2. 氨碱法制纯碱的主要原料有哪些?制碱过程的主要反应有哪些?主要副产物是什么?原料:氯化钠(NaCl)和碳酸钙(CaCO3)主要反应 主要副产物CaO NH4Cl3. 从干盐相图分析,为什么在P1点NaHCO3的结晶析出最多?且Na利用率最高?如何控制操作点的位置。升高温度对最佳操作点P1、Na利用率和NaHCO3结晶有什么影响? 右图中,P2、P2、P2P1、P1、P1为饱和线;1,2,3区为NaHCO3、NH4HCO3、NH4Cl的析出区;P1点可析出三种结晶。 氨盐水碳酸化后的组成在AC线上。如果只需析出NaHCO3时,组成应R-S线内,超过S析出NH4HCO3,超过R析出NaCl。 如果总组成在X点,T点为饱和溶液,结晶与溶液比为TX:XD,比值越大,析出结晶越多。可见P1点操作最好。4. 氨盐水碳化是在什么设备中进行的?CO2经氨盐水吸收,生成氨基甲酸铵、碳酸氢铵、最终生成碳酸氢纳,各步骤的速度、温度有何特点?氨盐水碳酸化是在碳酸化塔中进行 随着CO2的不断溶解,溶液中过量的氨基甲酸铵进一步发生水解反应。甲铵水解是慢反应,是碳酸化的控制步骤: 当PH值10.5的强碱性时,碳酸氢盐也存在下述离解反应 当氨盐水被碳酸化达到一定程度,HCO3-积累超过溶度积,析出碳酸氢钠: 氨盐水进塔温度约3050 ,中部温度升到60左右,中部不冷却,但下部要冷却,控制塔底温度在30以下,保证结晶析出。 碳化塔中部温度高,一方面反应本身有一些热量放出,另一方面主要是考虑结晶初期温度高一点对晶粒长大有利,可形成较大晶体以利过滤。同时冷却速度不宜过快,过快可能形成结晶浆,难于过滤分离。5. 工业生产烧碱的方法有哪些?电解法生产烧碱的原料、电极反应、总化学反应是什么?精制食盐水时,其中的镁、硫酸根杂质如何去除?方法:生产氢氧化钠通常用电解法(NaCl为原料)、苛化法(Na2CO3为原料)。原料:NaCl水溶液电极反应:总反应: 除去杂质:去除镁离子的方法用OH-而沉淀Mg(OH)2出来: 少量硫酸盐对电解过程影响大,在这一步也要除去:煤的化学加工1. 煤的结构及煤气化原理。 煤的基本结构单元为缩合芳烃及环烷烃及多种侧链,杂原子及官能团。 网络结构模型整体 平均结构单元模型有机质 煤气化原理:煤气化是煤与气化剂作用生成气体混合物的反应过程。目的是将煤转化成可 燃气体。煤气化过程包含煤的热解、半焦的气化等过程。2. 煤气化主要方法及能量利用。 煤气化方法有多种,气化炉也有多种。可分为固定床、沸腾床、气流床三种形式。3. 费托合成原理。 化学反应基本反应: nCO + 2nH2 (CH2) n nH2O H=-158 kJ/mol (250C) H2O + CO CO2 + H2 H=-39.5 kJ/mol (250C) 4.费托合成流程及产品加工流程的主要过程5.煤的成焦过程及影响因素。 在高温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