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doc_第1页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doc_第2页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doc_第3页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doc_第4页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素材)列宁: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乌里扬诺夫)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生于伏尔加河畔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1887年进入喀山大学攻读法律,因参加革命活动曾被捕。1893年秋移居彼得堡。1894年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 ,批判民粹派,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900年12月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火星报,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建党作准备。1904年写成了进一步,退两步,提出无产阶级政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统一组织。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于7月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指出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把它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同年11月回国直接领导革命斗争。1908年写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捍卫了哲学的党性原则。1908-1912年,致力于总结俄国第一次革命的经验,反对取消派和召回派,并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首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于1915年8月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第一次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结论。(对于这个理论而言,现在有观点认为它其实不是完全正确的,特别是在东欧剧变以后。托洛茨基在不断革命论中提出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国家内是不能完成的,这个观点虽然受到批判,但是同样的观点恩格斯却也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进行和阐述。所以我们在讨论和研究历史人物的时候需要结合长期以来的历史经验。)列宁是十月武装起义方针的制定者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领导者,1917年7月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平示威的镇压和接踵而来的对布尔什维克的打击,使俄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根本改变,“七月事变”打破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革命和平发展的前途已经断绝。列宁也被迫转入地下,在拉兹里夫湖畔的草棚里,继续指导着革命斗争并撰写国家与革命一书,8月9日列宁离开俄国到达芬兰,继续完成了国家与革命的写作,并关注着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科尔尼洛夫叛乱的迅速被粉碎,使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布尔什维克的威信大为提高,很快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苏维埃中占据了优势。列宁分析了新的革命形势,在9月12日到14日给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彼得格勒委员会和莫斯科委员会写的两封指示信里,明确提出了通过起义把政权转归苏维埃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方针。为了便于加强领导,10月7日列宁从芬兰秘密回到彼得格勒。他起草了由党中央全会通过的武装正义的决议,并指导了起义的准备工作。10月24日夜间列宁到了斯莫尔尼宫,亲自担负起指导起义的重任。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革命工人、兵士和水兵执行了起义的战斗命令。深夜攻下了冬宫,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开始了社会主义的新纪元。列宁不仅胜利地领导了俄国革命,而且指导和鼓舞了当时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他的倡议下创建了共产国际,他亲自主持了共产国际的成立大会,领导了二、三、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从二大起任执行委员。列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一次在一个农业占优势的落后国家里变为现实。在这样的国度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新课题。苏维埃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为发挥人民群众的才智,建设社会主义 开辟了巨大的可能性,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打败了资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镇压了白卫匪帮的叛乱,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并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并制定了适合俄国国情和符合经济规律的新经济政策。列宁坚信俄国有一切必要的和足够的条件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在他的领导下,拟定了纲领性的俄罗斯电气化计划,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以奠定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拟定了通过农业合作社和农业机械化以改造分散的小生产者,并吸引他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计划。列宁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工作,他把发展文化教育,进行文化建设计划时代的主要任务。他强调说:“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列宁所说的文化建设包括扫除文盲、普及文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造就经济建设及其他方面的专门人材。提倡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改变愚昧不文明等广泛的任务。在经济文化建设中,列宁经常提醒党的组织和干部要充分发挥教师和专家的作用,检查在使用和团结专家方面存在的问题。列宁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克服官僚主义的积极倡导者。他对苏维埃国家机构中的拖拉作风、文犊主义深恶病绝,认为它是阻碍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敌人”之一。列宁是改革国家机关的推动者,在他看来,要有效地克服官僚它义,就必须改革国家机关,使其密切地联系群众,选拔优秀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到重要的经济岗位上去,还要建立起明确的职责和民主检查、监督制度,对于因官僚主义造成重大损失者,应分别情况给以处分,而克服官僚主义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列宁极端厌恶个人崇拜。他认为工人领袖不是天使,不是圣人,而是普通人。他坚信:“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都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列宁十分谦逊质朴、极端关心党的事业,模范地遵守党的集体领导原则,经常作自我批评,随时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一向反对突出他个人。他多次拒绝艺术家为他绘制和塑造肖像,也反对人们为他祝寿。1920年4月23日,俄共(布)莫斯科委员会为列宁五十寿辰举行了晚会,他故意推迟到晚会快结束时才到场,他在答词中首先表示“感谢你们使我没有听祝寿演说让我们今后根本免去这种祝贺仪式”。歌功颂德的陋习是和列宁格格不入的,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些政党在它失败和衰落之前,往往会骄傲自大”,“我希望我们无论如何不要使我们的党落到骄傲自大的地步”。列宁是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革命事业的无产阶级的领袖,他不知疲倦的和长期紧张的政治活动,以及社会革命党暗杀造成的创伤,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从1922年上半年起,便身患重病。1924年1月21日,便与世长辞了。他的逝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最沉痛的损失。他为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永垂青史。 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直接领导的。 十月革命也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这个起义是由列宁亲自领导的。 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临时政府封闭了工人之路报和士兵报,并企图占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所在地斯莫尔尼宫。形势万分危急。当晚,列宁在给中央委员会的信中指出:“情况已经万分紧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真的就等于死亡。无论如何不能让克伦斯基及其同党把持政权到25日,一定要今晚解决问题。”根据列宁的指示,党中央决定提前起义。列宁于当天深夜越过敌人封锁线,秘密地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 7日凌晨1时起义部队占领了邮政总局。2时攻占了波罗的海火车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接着关闭了政府大楼的照明电路,电话局切断了临时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电话。6时左右,赤卫队员、士兵和水兵已经占领了皇宫大桥。除了宫廷广场和伊萨基耶夫斯卡广场地区,其他地区几乎都掌握在起义者的手里。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坐上美国大使馆的汽车仓皇逃跑。10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散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已转归苏维埃。但临时政府仍负隅顽抗,2 000多名军官和士官生继续盘踞着冬宫。下午56时,2万多名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员、9辆军车包围了冬宫。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命令它于6时20分缴械投降。8时过后,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下达了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书,遭到拒绝。晚9时40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以空弹射击,发出攻打冬宫的信号。赤卫队和士兵们在雷鸣般的“乌拉”声中,迅猛地冲向冬宫。在117级云石阶梯上同敌人短兵相接。接着,在1005个房间里展开了白刃战。8日凌晨1时50分,临时政府的成员(除克伦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有争议的地方在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10点40分,正当起义部队攻打冬宫时,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列宁在会上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负责攻打冬宫的军事指挥为托洛茨基。所以也有说托洛茨基在列宁不在时直接领导了十月革命。 关于托洛茨基: 人们知道十月革命,却不知道正是托洛茨基在列宁不在时直接领导了十月革命;人们知道苏联红军,却不知道托洛茨基是苏联红军的缔造者;人们知道”新经济政策“,却不知道新经济政策是托洛茨基最早提出的;人们知道斯大林是列宁的继任者,却不知道托洛茨基的地位原本仅次于列宁,他的肖像与列宁的肖像并列悬挂;人们知道列宁全集中文版共有60卷,却不知道托洛茨基全集竟达150卷之巨,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艺术、教育等等几乎一切领域 由于中国舆论宣传的特点,托洛茨基早已淡出了中国普通民众的视野。 1879年,列夫托洛茨基出生于乌克兰的一个富农家庭,1896年开始参加工人运动,在革命过程中多次被捕入狱又多次侥幸脱逃。在十月革命前,他已是威震四海的领袖人物。苏俄建国初期,托洛茨基先后担任外交人民委员、海陆军人民委员、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在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期间,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为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立下了不朽功勋。列宁1922年12月23日至12月25日口授的给代表大会的信中,认为托洛茨基是“中央委员会中最有才能的人”。 1924年列宁逝世后,在党内激烈的斗争中,托洛茨基成了失败者。斯大林联合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等人否决了托洛茨基在经济建设道路、党内民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问题等等领域的理论和提案,并发动了持续数年的、一连串的批判托洛茨基的运动。最终于1926年褫夺了托洛茨基政治局委员的职务,并将其逐出中央委员会。 托洛茨基在党的最高委员会上作最后陈词时警告各派说:斯大林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所有的反对派。未来将有一系列血腥清洗。斯大林的胜利是短命的,而斯大林体制在某一天将会突然垮台,彻底崩溃,因为眼前的胜利过分依赖暴力。 托洛茨基1927年被开除出党,1929年被驱逐出国,1932年被剥夺苏联国籍。1938年在巴黎组织第四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党),反对第三国际。1940年被暗杀于墨西哥城。 很不幸的是,历史让托洛茨基成为了先知: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大清洗”,将他的所有对手和盟友,通通送上了断头台;1991年,苏联解体了。 列宁主义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地说,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提出了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解放和被压迫民族解放的新理论和新策略,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列宁坚决同国内和国际的机会主义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总结马克思去世后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矛盾后,提出了帝国主义理论,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研究了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后,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几国内取得胜利的理论并加以实践,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还创立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关于工农联盟和民族殖民地解放的理论,提出了经济落后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总结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等,从而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列宁主义是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武器,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得到广泛传播。列宁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并具有创造性和实践性,与马克思主义一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列宁主义也将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和具体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永葆其伟大的生命力。 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 自16世纪起,沙俄就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到19世纪中叶,已吞并了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西伯利亚、中亚等地区,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殖民帝国。在这个帝国中,有一百多个民族,非俄罗斯人占人口的57%,是人口的多数。沙俄政府将非俄罗斯人称为“异族人”,对他们实行残酷的镇压,并强制推行俄罗斯化政策。还在20世纪初,列宁就为解决俄国民族问题而提出民族自决权的口号。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也多次就民族问题提出看法。 1902年,列宁在关于制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的材料一文中写道:“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最近的政治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建立以民主宪法为基础的共和国,民主宪法应保证:(6)废除等级制,全体公民不分性别,宗教信仰和种族一律平等;(7)承认国内各民族的自决权;”列宁全集第6卷第1213页1903年列宁在论阿尔明尼亚社会民主党人的宣言中说:“俄国一切社会民主党人在民族问题上都应当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联盟都拟定得非常正确。这就是:第一,不是要求民族自治,而是要求政治自由,公民自由和完全平权;第二,要求国内各民族都有自决权。”列宁全集第6卷第295296页1922年12月30日和31日,列宁在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中,对苏维埃的民族问题提出意见:“我觉得很对不起俄国工人,因为我没有十分坚决十分果断地过问有名的自治化问题,其正式的说法似应叫作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问题。” “在目前形势下应当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呢?第一,应当保留和巩固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二,就外交机关而言需要保留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四,在加入我们联盟的其他各民族共和国中使用民族语言这个方面应制定极严格的规章,并对这些规章进行非常认真的检查。”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5、758、760页1917年4月4日(俄历),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的第二天,在自己的报告中宣读了著名的四月提纲,这个纲领性文献阐述了从民主革命阶段向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过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待战争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态度、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以及在苏维埃中争取多数的途径等问题。 这次战争从俄国方面来说,在李沃夫之流的新政府的条件下,无疑仍然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因为这个政府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指出它的任何诺言,特别是关于放弃兼并的诺言,完全是谎话。要向群众说明,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因此,当这个政府还受资产阶级影响时,我们的任务只能是耐心地、系统地、坚持不懈地、特别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来说明他们的策略的错误。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遍及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共和国。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