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单元第六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学习来源:Zxxk.Com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燃眉之急、饥寒交迫”,会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来源:学,科,网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批注式阅读方法品读课文,在阅读、批注的过程中了解彭德怀杀大黑骡子的原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体会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2.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师问:通过课前大家的积累,你知道什么是红军长征吗?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师问:那你知道在红军长征中关于彭大将军的故事吗?彭大将军就是彭德怀,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名清宗,后改德怀,字得华,号石穿,小名钟伢子、石穿,湖南湘潭人,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胜利。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再来了解一下红军长征吧。课件播放视频师:今天我们的课文就是和彭德怀以及红军长征有关的故事。揭示课题: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了解红军长征了解彭德怀 创设情境,谈话和视频引入,把学生带进课文,让大家先初步了解红军长征的困难,讲授新课1、 新知讲解(一)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2.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彭德怀 警卫 絮语 一碗 融进 御寒A. 教师领读 B. 男女生比读 C. 同桌互读。3.学习词语:饥寒交迫: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燃眉之急:燃,烧。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轻轻絮语:连续不断地低声谈话。漫漫征程:形容遥远的路程。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1.师问:通过初读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课件出示问题大黑骡子怎么了?彭德怀和它之间发生了什么?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再仔细地读读课文吧。师问:通过朗读课文,下面就请给课文分分段吧,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讲红军过草地时饥寒交迫,后继部队连野菜都挖不到。第2到20自然段是第二部分,讲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第21自然段是第三部分,讲大黑骡子的身影融进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5的竹板声里。2.学习第一部分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师问: 红军过草地时面临怎样的困难?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师小结: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了师解释:这就是红军长征中著名的过草地,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师解释:饥寒交迫中的饥就是饥饿的意思,寒是寒冷的意思,饥寒交迫就是又饿又冷,你能体会到那种感受吗?通过这个词语为下文写为了解决断粮而饥饿的问题,彭德怀决定杀掉自己的大黑骡子做铺垫。3.学习第二部分(1)默读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句子: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上。师问:你知道盯是一个怎样的动作吗?就是眼睛不转地看着,表示注视,不放松。那彭德怀为什么要盯着自己的大黑骡子呢?引导学生前后联系,小组讨论师小结:前面说战士们都因为饥饿昏倒,而自己的大黑骡子是可以杀掉吃肉的。所以这里的盯,说明彭德怀有杀大黑骡子的想法。 “盯”表现了彭德怀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准备杀大黑骡子的矛盾心理。(2)师问:那你知道为什么彭德怀这样在意这头大黑骡子吗?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回答课件出示: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黑骡子,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 “又驮”“又驮”“堆得像小山似的”说明了大黑骡子的辛苦。师问:那彭德怀看到大黑骡子这么辛苦,是怎么表现的?师引导学生朗读文中相关的句子: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师问:你能找出这里面的彭德怀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吗?指生回答师小结:抚摸、念叨、塞进和看着,是动作描写,“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是彭德怀说的话,所以是语言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所以彭德怀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他对大黑骡子的深厚情谊。(3)默读3-6自然段现在草地上最大的困难就是断粮,那么面对草地上的断粮,彭德怀是怎么做的?师引导学生找到彭德怀说的话,读一读师小结:他先把饲养员喊过来,问“总共还有几头牲口?”然后命令到:“好,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因为彭德怀当时是个将军,所以他的话一出就是命令,就要执行。师问:请同学们思考,彭德怀的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你从中看出了什么?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师小结:从彭德怀简短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做事果断、雷厉风行。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他对战士们的关心。课件出示: “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啦?”老饲养员着急了。几个警卫员听说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师问:你觉得战士们会同意彭德怀吗?师:对,战士们反对杀掉大黑骡子,表现了战士们对彭德怀的关心。(4)默读第7-11自然段师问:通过朗读7-11自然段,你知道为什么战士们不同意彭德怀杀大黑骡子吗?指生回答,师小结:大黑骡子是彭德怀的坐骑,没有了大黑骡子,战士们担心彭德怀走不出草地,而且大黑骡子还为革命立过功,所以他们不同意杀大黑骡子。师问:那你知道彭德怀是怎么回答的吗?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生齐读: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师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句式吗?指生回答反问句那你能改成陈述句吗?生齐答:雪山已经走过来了。师问:那请你想想这里的反问句有什么作用?同桌讨论师小结:表现彭德怀不怕困难,与战士同甘共苦,共同走出草地的信心和决心。课件出示: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师问:这里的“立了功”指什么?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师:在文中第2自然段中写道: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所以课件大黑骡子确实为革命立了功。那“立最后一次大功”又指什么呢?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师小结:最后一次大功,指的是大黑骡子牺牲自己的性命,为战士们解决饥饿问题。因为是牺牲自己的性命,所以说是大功,而且是最后一次。课件大黑骡子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也为下文写彭德怀的心情埋下伏笔。师: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战士们又在请求彭德怀,把大黑骡子留下来。那彭德怀是不是就留下它了呢?课件出示: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引导学生理解“不耐烦”“大声”师小结: “不耐烦”“大声”是对彭德怀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彭德怀内心比谁都难受,他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的。(5)默读12-20自然段师:通过分析彭德怀的神态描写,我们可以断定,大黑骡子是一定会被杀掉的,那当把六头牲口集中到了一起时,彭德怀是什么表情?引导学生说出文中的词语背过脸去师小结:可见,彭德怀内心地难受,他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大黑骡子被枪杀。指生朗读14.15.16自然段师问:是一下就枪杀了吗?显然不是,那经历了几次开枪的准备?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课件出示,师生共同完成第一次,是枪声没有响,为什么呢?因为谁也不愿意开枪。第二次是十分钟过去了,那这次开枪了吗?又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那第三次过了多长时间?二十分钟过去了,结果仍然没有听到枪声。师小结:看来,战士们还是不忍心开枪。师问:面对战士们的犹豫,彭德怀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回答课件出示: “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老师重点朗读“怒吼”师解释:怒吼就是大声吼叫的意思,可见彭德怀生气了。引导学生从怒吼中感受此时彭德怀的心情。师小结: “怒吼”说明彭德怀下了死命令,这看似无情,实则重情,为了战士,他只能这样。这次彭德怀的命令起作用了吗?师问:大黑骡子等六头牲口是怎样被枪杀的?彭德怀有什么表现?课件出示:手提机枪的方副官长把六头牲口向远处牵了牵,枪口对准了它们,大家都闭上了眼睛。看来这次是真的准备枪杀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师问:你知道彭德怀为什么要摘下军帽吗?指生回答师小结:彭德怀把大黑骡子当成了自己的战友, 摘下军帽表明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深厚情谊。所以这部分写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连大黑骡子在内的六头牲口枪杀充饥的经过。到了晚上,警卫员端来一碗肉汤时,彭德怀发火了,说自己吃不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彭德怀现在内心一定很难受,为了让战士们能充饥,能走出草地,他枪杀了大黑骡子。所以他是不会去喝那碗汤的。4.学习第三部分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课件出示: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了。”师问:怎样理解“漫漫征途”?师解释:漫漫征途就是遥远的路程的意思。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师小结:“漫漫征途”点明长征的路途还很遥远,遇到的困难会有很多,但这样一只铁流似的队伍,是不会被困难挡住前进的脚步的。2、 拓展提升1.师问:大黑骡子在文中只是一头牲口吗?你是怎样理解它的?引导学生从大黑骡子为革命立功的方面考虑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师小结:文章借大黑骡子歌颂了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我们有了一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队伍。2.后来,毛主席为彭德怀写了一首六言诗我们来听听给彭德怀同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男女生比读同桌互读提出问题学生给课文分段概括出每段的主要额你容生齐读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生回答问题生朗读第2自然段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跟着老师的提示思考并回答问题从文中找句子回答问题,感受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作用小组讨论,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分析并理解反问句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默读课文,感受彭德怀在枪杀大黑骡子时的表情师生共同完成开枪的准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理解词语感受枪杀大黑骡子的过程朗读课文理解漫漫征途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回答问题让学生认识本课生字和新词。让学生学会本课出现的四字词语,并知道他们的含义,从而达到应用的目的。培养学生会根据课文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叙述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从整体感知文本出发锻炼学生通过对课文提问题给课文分段以及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红军长征的困难,同时引出下文通过老师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红军长征的了解引导学生感受到彭德怀的矛盾心理锻炼学生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彭德怀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感受他对大黑骡子的深厚感情。引导学生从彭德怀简短的话语中,感受到他做事果断感受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决心。练习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转换,理解反问句的作用感受大黑骡子为革命立的功,从而也感受到彭德怀虽然不忍杀掉它,但是为了战士们能走出草地,他不得不这么做。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A A hard choice (Viewing and listening)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七年级下册-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
- 第六单元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2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第5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第2框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5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 2025道路货物运输合同协议范本
- 2025技术服务合同(信息查询)
- 2025项目管理部合同管理规范
- 海上物品运输合同3篇
- 冼面奶进口合同书3篇
- 小仓库出租合同2篇
- 电工复审培训课件
- 2025新《安全生产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37)
-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课件-第一章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概述
- 高频变压器项目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 杜邦安全培训课件
- 中职生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
- 16949工程变更课件
- 国宝文物运送活动方案
- 2024年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招聘备案制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与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