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作文屋.doc_第1页
轻松作文屋.doc_第2页
轻松作文屋.doc_第3页
轻松作文屋.doc_第4页
轻松作文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7第1 章 作文就是这么好写育英老师盖了座房子,取名为“轻松作文屋”。每隔十多天,他都要挑选三名学生到这里来,谈一些很机密的话。据说,谁要是偷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就能很轻松地写出作文。不知这话是真是假。这次,毛毛、晓雪和小博这三位同学被他挑中了。趁着他们刚进去这个机会,咱们偷听一下吧?嘘,他们开始说话了!毛毛:育英老师,您能不能教给我们一种非常特殊的办法,让我们很轻松地写出作文?作文快把我们愁死了,我狠不能从课程表上把“作文”那俩字抠下来,扔到窗外去。育英:作文还能把你们愁成这样?小博:作文太难写了!我宁可打扫三天教室,也不写一篇作文。育英:这话可新鲜!我虽然没有毛毛说的那种特殊办法,但可以帮你们做到不再为写作文犯愁。晓雪:那您快帮帮我们吧!育英:不要着急,我先向你们介绍一位不为作文犯愁同学。毛毛:您要介绍的这位同学是谁?育英:她叫陈悦,只比你高一个年级。她不但不愁作文,而且把写作文看成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晓雪:人家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育英:我先给你们看她的一篇作文,看完你们就知道了 我的减肥故事我的身体有点胖,每次看电视,我都十分羡慕那些明星魔鬼般的身材,为了能拥有那样的身材,我决定减肥!中午爸爸叫我吃饭,我盛了不到半碗,夹了一点素菜,像古代千金小姐用餐一样,一小口一小口往嘴里送。桌子上的肥肉、大扁鱼、仔鸡,全是我喜欢吃的,可为了苗条,我必须忍痛割爱。妈妈奇怪地问:“陈悦,今天这么多好吃的菜,你怎么一筷子不动?”我支吾着说:“可能我肚子有点受凉,没胃口。”其实我的胃口好得很,馋虫在肚子里正闹得凶着呢。上学路上,肚子不争气地“咕咕”直叫,我实在是饿,饿得眼睛发花,饿得脚步发虚,饿得胃里酸水直往上冒。这减肥的滋味可真不好受。但是,为了美丽,我一定要撑下去!天哪,路上哪来这么多的诱惑:烤鸭店、烤羊肉店、炸串房、面包屋金灿灿的色泽、香喷喷的气味、老板们的热情吆喝,这不要人命吗!我一溜烟冲进学校,到了班里,饥饿狂想曲还在演奏着,我对肚子说:“不要再叫啦,你以为我好受吗?忍着点吧!”我灌了几口矿泉水,算是对肚子有个交代。吃晚饭时,我照例吃了小半碗,爸爸沉不住气了,问:“陈悦,你到底哪儿不舒服?要不要去看医生?”“我没病,我是在减肥。”我小声答道。全家人都笑了,爸爸说:“小孩子减什么肥,现在能吃能喝,多吸收营养,长大才会变得又健康又漂亮。”唉,算了,这肥我是减不下去了,还是敞开肚皮先吃个痛快吧! 你们看完这篇作文有什么感觉?小博:我觉得很有意思。毛毛:我觉得人家写得真好!育英:除了“有意思”和“好”之外,就看不出点别的?晓雪:我觉得人家写得非常随便,就像是在和好朋友兴致勃勃地聊天,无拘无束地向朋友谈自己的事。育英:对了!这就是陈悦同学和你们的不同之处。人家之所以能把写作文看成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就是因为人家的作文是用笔“聊”出来的。你们之所以把写作文看成是受苦受难,是因为你们的作文是硬着头皮一句一句地“憋”出来的,甚至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挤”出来的。毛毛: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人家那样写呢?育英:那是因为你们把写作文看得太神秘,不知道写作文和说话一样是一种表达。你们知道“表达”这个词的意思吗?小博:我知道。表达就是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或者是写出来。说出来,叫口头表达;写出来,叫文字表达。毛毛:另外,用手势、用眼神来表示自己的意思,也叫表达。育英:你们都说得非常对。那么你们就记住这句话写作文就是用文字来表达。晓雪:哦,写作文就是用文字来表达。毛毛:对,把这句话记住,你们就知道写作文完全可以像和朋友说事那样,无拘无束地写。毛毛:听您这样一说,我好像不觉得作文有多难了。育英:作文本来就不难。我曾经在一本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会说话就会写作文。”事实上,我们平时说过的话,有好多写出来就是作文。小博:这不可能吧?我们平时还能“说”出作文?您给我们举个例子行吗?育英:这例子太多了。比如你小时候,看到外面的小朋友玩得挺热闹,你也想出去玩,可你妈妈却不放心,怕你跑丢了,总是不让你出去。有一回,你在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跑了出去。妈妈发现后,把你找回来,打了你的屁股。你正哭着,爸爸回来了。你扑到爸爸怀里,一边哭,一边一五一十地向爸爸述说了这一切。假如有人把你当时说的那些话录下来,你现在听一听,会发现,那就是一篇作文。小博:我五岁那年还真的有这么一回事,我对爸爸说的那些话,现在还能想起来。育英:你如果想写,把那些话写出来,再加这样一个题目我向爸爸诉委屈,看看是不是一篇作文?小博:我想会是一篇很有意思的作文。毛毛:我也想起一件事。我四岁那年,爸爸带我去了他们单位一次,那位司机叔叔给我讲了许多故事。我回去后,就对妈妈说,爸爸单位有一位司机叔叔特别会讲故事,他用指头一敲脑袋,就能敲出个故事来。开始他把我抱在腿上,问我听过什么故事,我说听过好多呢,有狼和小羊、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他又问我最爱听什么故事,我说最爱听鬼故事。他说:“那好,叔叔给你讲一个鬼故事。”他就讲了个二鬼拉磨子,讲完后问我好不好听,我说:“一点也不害怕,不好听。”他拍拍我的脸说:“小孩子不要听害怕的故事,不然夜里会做噩梦的。我给你讲阿凡提的故事吧。”他没每讲完一个故事就问我好听不好听,我说好听,他就用指头敲一敲脑袋说:“那好,我再给你想一个。”他一连给我讲了五六个,都是阿凡提的故事,直到有人喊他出车,他才把我放下来,说:“下次再给你讲吧!”我问他会讲多少故事,他说会讲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的故事。育英:把这些话写出来,也是一篇很好的作文。题目就叫会讲故事的叔叔。晓雪:我也说一件事吧。前几天我和同学们讲起了我们班刘园园她妈妈。我对同学们说:我和毛毛、李亮、王起高每天都到刘园园家写作业。你们不知道刘园园的妈妈有多好!我们写作业的时候,她就搬一把椅子坐在我们身边,发现谁做错了题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帮着纠正过来。有一回,王起高算错了得数,她就指着那个得数说:“你这是咋算出来的?96个苹果,分成3份,能等于31?你咋把苹果分少了,是不是偷着吃了?”说得我们都笑了。还有一回,李亮做语文题,把“高低不平”写成了“高底不平”,她笑着问李亮:“高底不平是啥意思,底子高就不平啦?底子高不平那只能是高跟鞋。”这回更是把我们笑得连腰都直不起来啦。她说话就是这么有意思,所以,她纠正过的题,我们永远也不会再错。我把这些话写出来也是一篇作文吧?毛毛:你说的时候,我就觉得是篇好作文,我把题目也想好了,就叫我们的业余老师。育英:这个题目取得好!我刚才说的会说话就会写作文,你们现在相信了吧?小博:相信了!育英:那好,你们以后写作文就像说话这样大胆地写。这次,我们就谈到这儿吧。你们回去把今天说出来“作文”写出来,实际练习一下,遇到困难咱们下次谈,好吗?第2章 开头就是这么简单晓雪:育英老师,今天给我们讲讲作文的开头吧。那天我回到家就准备写我们的业余老师,一开始觉得几下就能把这篇作文写出来。可拿起笔之后,半天开不了头,直到现在也没有写出来。毛毛:我也是。原来还想着把会讲故事的叔叔写出来,让爸爸拿给那位叔叔看,可是不知道怎样开头,一件美事没做成。育英:看来你们还是不够大胆,还是考虑得太多。上次咱们不是讲了吗?就像说的那样写。晓雪:开头不得像个开头的样吗?育英:“开头的样”是什么样?小博:我听人们说,写作文要有精彩的开头。育英:“精彩的开头”又是什么样?小博:这我就说不上来了。育英:你当然说不上来,向你说这话的“人们”我想也说不上来。就是这种谁都“说不上来”的说法,弄得你们要么写不出开头,要么费了九牛二虎的劲儿写出一个很别扭的开头。 其实,最好的开头就是最自然的开头。你们要知道,所有的好文章,开头都是非常自然的。小博:古今中外的好文章都是这样的吗?育英 :哟,还来了个“古今中外”!是的,古今中外的好文章都是这样。我给你举几个例子吧古代散文名篇岳阳楼记的开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当了巴陵郡的知府)。现代散文名篇背影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法国小说名篇最后一课的开头:那天早上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学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小博:这三个名篇的开头真的都很普通、很自然。育英:你回去再翻开你们的语文课本,好好地看一下每一篇课文的开头。你会发现,那些课文的开头,也都是普普通通、自自然然的,肯定不会有哪一篇课文弄出一个和下文不相配的所谓的“精彩”或者是“美丽”的“头”。你要知道,被选进课本的文章,也都是好文章。好文章的标准之一,就是全文浑然一体,从头至尾顺顺当当。小博:我知道了。育英:写开头也和说话一样,你觉得从哪儿说起比较顺当,就从哪儿开始写就行了。开头的全部“学问”就是5个字:怎样顺手怎样来。小博:怎样顺手怎样来?您写文章就是这样开头吗?育英:是呀,我为什么不这样呢?如何不顺手如何来,那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况且,你写起来不顺手,别人读起来就不顺口,会说你写得臭。晓雪:那怎么能知道是不是顺手呢?育英:我告诉你们一个好办法:你觉得不好开头时,就这样想:“假如我对人们说这件事,开头应该怎样说呢?”然后就试着把开头的几句话说出来。说出来之后,你觉得顺着往下说很好说,那么,你就把这几句话写出来当作文的开头。这就做到了“顺手”。毛毛:我回去试一试。育英:现在咱们就“操练”一下。我来问你:假如你要向同学们讲那位会讲故事的叔叔,你开头会怎样说?毛毛:我就这样说:“爸爸单位有一位特别会讲故事的叔叔,他用指头一敲脑袋,就能敲出个故事来。我四岁那年”育英 :好了,你把这几句话写出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头。晓雪:育英老师,让我也试试。育英 :好,我来问你:假如你要向同学们说,刘圆圆的妈妈是你们的业余老师,你开头会怎样说?晓雪:我会这样说:“我和毛毛他们总爱到刘圆圆家写作业,是因为刘圆圆的妈妈特别好。我们写作业的时候”育英 :好,这就开了头了。这样写就很顺手。毛毛:这真是个好办法!我以后写作文就这样开头,不再考虑别的了。育英:对,只考虑如何能把内容表达好,别的都不要考虑。因为写文章就是以表达内容为目的的。第3章 分段就是这个分法晓雪:育英老师,前几天我写了两篇作文,开头都是按您说的,怎样顺手怎样来,都写得很顺利。今天我拿来一篇,您看我写得好不好 三个好朋友三只小兔子如今都已经长大了,他们仍然是最好的朋友,以兄弟相称。这天,外面飞起了雪花,老二家里已经没有粮食了,他就赶紧出去找食物。他找呀找,忽然发现了三个大萝卜,他高兴地把三个大萝卜抱回了家。这时,他想到老大和老三肯定也没有食物了,就决定给它们各送一个。他到了老三家,见家里没人,就把一个萝卜放在了桌子上。他又到了老大家,见老大也不在,就把另一个萝卜给老大放在了桌子上。他送完了萝卜,就哼着小曲儿往回走。走到家门口时,他抖落了身上的雪花,就去开门。他推开门一看,见老大和老三在凳子上坐着,桌子上放了好几棵白菜。从此,这三个好朋友更加亲密了。育英:这篇作文可以说是写得非常好,只可惜没有分段。晓雪:我不知道怎么分段。毛毛:我也不会分段,不过我的作文没有不分段的。育英:你不会分,你的作文怎么又都分了段?毛毛:我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每篇作文都分三段:两头两小段,中间一大段。不知道分得对不对,反正看起来也挺好看的。小博:我见大人们写的文章都分好多段,我也就三四行一段,五六行一段,把一篇作文分成大大小小的段。育英:看来我得给你们讲一讲如何分段了。毛毛:文章为什么要分段呢?育英:因为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你分了段,就给人一种层次分明的感觉,别人读起来就省劲一些,看起来也眉清目秀比较舒服。毛毛:要学会分段很难吧?育英:一点儿也不难。我教给你们几种办法,你们写作文的时候,就参照这些办法去分段,用不了多久,就能合理分段了。 第一种办法:按照层次分段。比如晓雪这篇作文就适合用这种办法。这篇作文很明显是五个层次:一、 交代三只兔子的关系;二、 老二出去找食物;三、 老二给老大和老三送食物;四、 老二见老大和老三也给自己送来了食物;五、 点明他们的关系更进了一步。那么,这篇作文就应该按照这五个层次分五段,写成这样 三个好朋友三只小兔子如今都已经长大了,他们仍然是最好的朋友,以兄弟相称。这天,外面飞起了雪花,老二家里已经没有粮食了,他就赶紧出去找食物。他找呀找,忽然发现了三个大萝卜,他高兴地把三个大萝卜抱回了家。这时,他想到老大和老三肯定也没有食物了,就决定给它们各送一个。他到了老三家,见家里没人,就把一个萝卜放在了桌子上。他又到了老大家,见老大也不在,就把另一个萝卜给老大放在了桌子上。他送完了萝卜,就哼着小曲儿往回走。走到家门口时,他抖落了身上的雪花,就去开门。他推开门一看,见老大和老三在凳子上坐着,桌子上放了好几棵白菜。从此,这三个好朋友更加亲密了。晓雪:我的作文一下子变美了!育英:最主要的是读起来省劲了。第二种办法:按照时间分段。有的作文是按时间顺序写出来的,这样的作文,按照时间变换来分段,就比较合理。比如有一位同学写的家乡的四季,就分了六段:第一段:开头;第二段:春天的景色;第三段:夏天的景色;第四段:秋天的景色;第五段:冬天的景色;第六段:结尾。再比如一位同学写的牵牛花,分了五段:第一段:春光明媚的一天,我把几粒花籽播种在屋前第二段:过了一个星期,一棵棵嫩嫩的芽儿就钻出了地面第三段:几个星期后,花蔓爬到了窗户上第四段:到了7月份,牵牛花每天伴着阳光开放第五段:中秋时节,牵牛花逐渐开完了,叶子也有些发黄了第三种办法:按照观察点分段。这种分段办法很像我们拿着几张图片给人看,每翻一张为一段。比如有一位同学写我的卧室,分了六段:第一段:开头;第二段:一进卧室门,看见窗台上的;第三段:窗户前摆着;第四段:靠北墙摆着;第五段:靠东墙摆着;第六段:结尾。还有一位同学写的参观军营,分了五段:第一段:开头;第二段:东面,是战士的宿舍楼;第三段:西面,是一个很大的训练场;第四段:北面,是停车场;第五段:结尾。第四种办法:按照事件中出现的地点分段。事件的发展常常出现地点的转移。写这样的事时,每转移一个地点分一段,文章的层次也会很分明。如有一位同学写的记一次有趣的活动,按照不同的地点分了四段:第一段:我们在校门前集合第二段:我们到余家峪找向导第三段:我们由向导带领来到一个叫五峰山的地方第四段:我们到达了这次活动的终点南山林区第五种办法:为便于阅读分段。一般地讲,文章分段主要就是便于读者阅读。但现在讲的这种和以上讲的那几种相比,情况比较特殊。它不考虑是几层意思,也不考虑时间、地点等等,仅仅是考虑阅读的方便。这种办法常用于对话较多的文章中。如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中心小学黄灵燕的这篇作文标点符号的对话丁丁匆匆忙忙写完作文,就和小伙伴玩去了。这时,作文里的标点符号们开始埋怨起来了。句号首先发言:“本来一篇文章中应该有我的几个座位,可现在倒好,我的好多座位都让逗号老弟给占领了。”逗号忙说:“是呀,我本来不该占这么多的座位,可小主人硬拉我坐下了,我有什么办法呢?”这时,感叹号也发起了牢骚:“我本来是个天才的演员,人们表达喜怒哀乐和喊口号时都要用我,而小主人却让我呆在了一边,我成了无用之号了。”问号也哭丧着脸说:“我还不是一样?小主人很少把属于我的座位给我。”这时,引号拖着半截身躯出来了:“你们还好,最可怜的要数我了。小主人常常只用我的前半截,我都成残废了。”这时,句号想了个办法说:“兄弟们,咱们都罢工吧,给小主人一个教训,让他以后不敢随便给我们安排座位。”大家都同意了。他们离开之前,还各自在丁丁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句话一句话说完,要用我(。)句号。中间要停顿,再找我(,)逗号。有什么疑问,我来帮(?)问号。喜怒哀乐时,带上我(!)感叹号。人们要对话,别忘了我(“”)引号。丁丁回来见作文里的标点符号都没有了,看了他们留的话,脸也红了,连忙认认真真给他们安排了座位。以后,丁丁再也不滥用标点符号了,标点符号们也很乐意为丁丁服务了。这篇作文分了十多段,每一个标点说的话都是单独的一段,就是为了处理得醒目些,让读者一眼就看明白。第六种办法:根据作者表达情感的需要分段。这种情况比较难掌握,大家多看几个例子: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终究是要倒的么?活该! (摘自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老爷爷站在院心,眼睛眯成了一条线,雨从他的旱烟管梢上流下来。年青的姑娘,顾不得淋湿自己的花衣裳,在雨中唱着歌。她们看见了雨后的彩虹,绿茵茵的小苗雨从她们的辫子上流下来。雨,春天的淡蓝色的雨啊!它轻轻地轻轻地流过人们的心田。像醇酒一样浓烈。像甘露一样清凉。 (摘自刘秋湛雨天的歌)我们不在乎别人的说三道四,我们沿着自己的双手开劈的路,朝着既定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向前走。困难是暂时的,艰辛也是暂时的。路最终会畅通,我们的理想定会实现!一定的! (摘自张千里让我们携手前行)你们看这三段话,第一段的作者把两个字作为一个自然段;第二段的作者把最后的四句话作为四个自然段;第三段的作者把三个字作为一个自然段。仔细琢磨一下这些用几个字和一句话作为一个自然段的,你会发现,都是从表达情感的需要出发的。小博:这六种分段办法都挺好掌握,我以后就这样分段。晓雪:这些方法真是太重要了,我都要牢牢地记住。育英:用不着去死记硬背,这些办法只能是参考,不能像用数学公式那样去用它们。我给你们讲这些办法,是考虑到你们现在不会分段,用这些东西做个引导。你们在参考这些办法的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自己作文的实际,这样才能真正学会分段。毛毛:育英老师,我还想问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作文都必须分段?育英:这可不一定。绝大多数作文是要分段的,就如咱们前面说过的,你不分段,别人阅读时会感到费劲。如果是很短的文章,说的又只是一层意思,也可以不分段。比如一则寓言故事,全篇也就是十来句话,讲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般就无须分段。第4章 过渡就是这个办法毛毛:育英老师,我学会分段了!昨天我写了一篇作文,分了6段,是按照层次分的,爸爸妈妈都说我分得很合理。我把这篇作文拿来了,您看一下我有好多爱你们要是问我有多少种爱,我的答案是有好多:爱说、爱笑、爱玩、爱唱歌、爱跳舞总之是多了去了。说起爱玩,我还有个特点,就是爱和男生玩,因为男生不爱赌气不爱哭,和他们玩我觉得非常痛快。电视里一唱歌我就不由自主地跟着学。我的嗓子也不错,随便哼几句,人们都说挺好听。有一次我正忘乎所以地唱着,门铃响了,我开门一看,是隔壁的老太太。我以为我影响了人家,正要说对不起,结果老太太先向我说了声对不起。她说:“我正偷听你唱歌呢,没想到把门铃摁响了。你唱得真好听!”听姥姥说,我半岁时一听见音乐就手舞足蹈。人们一让我跳舞,我就转转手蹬蹬脚。后来更是越来越爱了,蒙古舞、傣族舞、街舞我都爱。特别是街舞,那音乐一响,简直让人控制不住。我还爱演小品,爱弹琴、爱好多好多。我就是一个有好多爱的人。育英:这样分段的确是很合理,可见你真的是学会分段了。晓雪:可是我看了毛毛这篇作文,觉得乱糟糟的。晓雪:我也有这种感觉,可是又不知道毛病在什么地方。育英:你们能看出有毛病就很了不起了,说明你们的水平已提高了。毛毛这篇作文之所以让你们觉得有点乱,是因为缺少一样东西毛毛:缺少一样什么东西呢?育英:缺少一块“扳子”。毛毛:缺少一块扳子?育英:我这是打了个比方。我们在建筑工地上,经常见到挖的那些小沟沟上面都搭着一块板子。有了那块板子,从这面到那面就能像走平路那样走过去。作文段与段之间,有时也有一条“小沟沟”,也需要搭一块“板子”来过渡一下。小博:这种“板子”怎么搭呢?育英:就是用少量的文字把两段话很自然地衔接起来。这种做法叫做过渡。比如毛毛这篇作文,第一段说自己“爱说、爱笑、爱玩”可是第二段没有提“说”和“笑”,直接就写“说起爱玩,我还有个特点”这就有了“小沟沟”了。为了消除这个“小沟沟”,就需要过渡一下。比如在“说起爱玩”前面加这样一句话:“爱说爱笑我就不说了,认识我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就相当于那块板子,把两段话很自然地衔接起来了。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也有“小沟沟”,你们能看出来吗?晓雪:我看出来了。第二段是写爱玩,第三段是写爱唱。可她在第三段没有提“爱唱”,一开始就写“电视里一唱歌我就”有一种“跳”的感觉。育英:晓雪说得很好!因为有“小沟沟”却没有“板子”,所以让人感觉从第二段到第三段是跳过去的。如果在第三段前面加上“因为爱唱歌,所以”这几个字,就没有“跳”的感觉了。毛毛:后面的毛病我自己也出来了。第三段是写爱唱歌,第四段是写爱跳舞。这两段之间也缺少一句过渡的话。应该在第四段前面加这样一句:“我对跳舞的爱超过了唱歌。”这又符合实际情况,又搭起了一块“板子”。育英:这句过渡的话想得非常好。这篇作文如果把这些“板子”都搭上,就不会有乱的感觉了。来,我们把过渡的话都加上去,再从头至尾看一遍我有好多爱你们要是问我有多少种爱,我的答案是有好多:爱说、爱笑、爱玩、爱唱歌、爱跳舞总之是多了去了。爱说爱笑我就不说了,认识我的人都知道。说起爱玩,我还有个特点,就是爱和男生玩,因为男生不爱赌气不爱哭,和他们玩我觉得非常痛快。因为爱唱歌,所以电视里一唱歌我就不由自主地跟着学。我的嗓子也不错,随便哼几句,人们都说挺好听。有一次我正忘乎所以地唱着,门铃响了,我开门一看,是隔壁的老太太。我以为我影响了人家,正要说对不起,结果老太太先向我说了声对不起。她说:“我正偷听你唱歌呢,没想到把门铃摁响了。你唱得真好听!”我对跳舞的爱超过了唱歌。听姥姥说,我半岁时一听见音乐就手舞足蹈。人们一让我跳舞,我就转转手蹬蹬脚。后来更是越来越爱了,蒙古舞、傣族舞、街舞我都爱。特别是街舞,那音乐一响,简直让人控制不住。我还爱演小品,爱弹琴、爱好多好多。我就是一个有好多爱的人。晓雪:过渡原来怎么重要,几句话加上去,就使一篇作文大变了样。育英老师,过渡有没有一种固定的方法呢?育英:不可能有一种固定的方法,只能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下面我给你们提供几种可以参考的办法。办法一:用时间来过渡。你写的事如果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的,那么,标明每段内容发生的时间,就是一种过渡。如下面这段话:为了给我过生日,爸爸和妈妈忙了一天。天刚放亮,爸爸和妈妈就起了床。爸爸说要到早市上去采购中午的菜,妈妈说:“我去吧,我更知道孩爱吃什么,你就在家里陪孩子,顺便给孩子弄点早饭。”中午,很少下橱的爸爸也和妈吗一同忙了起来,我也要去帮忙,妈妈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想看书就看书,想玩就去玩,不用你帮忙”方法二:用地点过渡。如果你写的事情,有地点转移,把地点标明,也是过渡。如:星期天,我正要出去玩,听爸爸说,有好多单位利用星期天排练节目,迎接本市举办的首届全国轻工业产品交流会,问我想不想跟他出去看一看,我说:“那当然想了!”没想到,这一天真让我开了眼界在服装厂,我看到那里的青年女工正在排练服装表演,那一招一势和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模一样,赢得了前来观看的人们阵阵掌声。在旅游工艺品制作公司,我看到了一位中年师傅的木雕表演,看了一位青年女工的草编表演,还看了一位师傅的泥塑表演。在这里,我看得走都不想走了。真没想到,我们市里还有这样的人才!他们制作出来的东西,我早就在商店里见过,一直以为它们是哪个大城市制作出来的,没想到,竟都是本市的产品!在毛织厂,我看到的是方法三:关联过渡。关联过渡就是用含有关联词的句子来过渡。常用的关联词有:但是、然而、可是、继而、于是、由此、以后、从此、此外、除此而外、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还等等。下面举两个例子:我和我的同学杨尚军本是“铁”哥们儿,可转眼间几乎要“短兵相接”了。是因为这么一回事:一次考试,他只比我高一分,这下他不高兴了,因为过去他的成绩至少比我高十几分。他到处对同学说,要不是在考试时他对我的“友谊”,我连格也及不了。天那,真是奇耻大辱!我的肺都快气炸了。从此以后,我俩闹翻了脸,互不理睬,课桌上出现了“国界线”我是一支“随你说”牌香烟,和19位兄弟住在一起,这本是件高兴的事,可我们总是惶惶不可终日,因为每天都要失去几个兄弟。不光这样,人们还拿我们当礼物送来送去。有一天方法四:小标题过渡。有些文章,需要单独写几件事或几个人,如用句子来过渡,会让人感到牵强,用小标题来过渡,读起来感觉就好多了。其方法是,先写一个总的开头,然后再给所写的每件事或每个人加一个小标题。这样,尽管每个小标题下的内容相对独立,但综观全篇,仍不会有杂乱的感觉。我们看下面这篇文章,就是用小标题来过渡的。这种方法很好掌握,读完这篇文章你就会了。写作文的喜怒哀乐喜写了作文,给老师批一下,老师觉得好,就会说:“哦!这回作文写得不错,打到软盘里,我帮你改一下,去投稿。”有时候,中了稿,稿费就轻而易举地拿到了。这样,既可以让我的作文发表,还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和称赞,而且还能拿到爸爸妈妈给我的“稿费”,多爽!怒如果一不小心,作文没写好,老师的脸立即晴转多云,眼睛向我一瞪,撅着嘴说:“咦!沈佳丽,这次作文写得这么不好,重写!”这下,我真是乌云盖顶。回到家,爸爸妈妈肯定少不了唠唠叨叨,还得罚我重写。哀有时候,作文的题目想不出来,爸爸妈妈还在一旁看着我写。如果写得不好就我想你们应该知道后果是什么吧。如果写得太慢,横眉立目我看是免不了,有时委屈的我只能一边哭一边写作业。这种情景,真是惨不忍睹。乐其实,仔细一想,写作文也是一大乐趣呢!作文是记住童年往事的好办法,作文能把你带进想像中,写作文也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这就是我写作文的喜怒哀乐!关于过渡的方法,我们就介绍这几种。如果细总结,还能总结出几种来。不过我觉得,不必总结得太细。因为过渡的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才对,不能死板硬套,应视情况而定。第5章 构思就是这个做法小博:育英老师,上次您讲完“过渡”,我回去就想写篇作文练一练,可是,写了一半写不去了。我写作文常常有这种情况,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晓雪:我也有过这种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育英: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你们习惯于想一点写一点,事先没有总体构思。毛毛:您说得太对了,我们写作文常是这样,想出几句就往上写几句。育英:要想把作文顺顺利利地写出来,必须在动笔前,先进行总体构思。毛毛:可是我们不知道怎样构思。育英:你们初学构思,最好是分步骤来进行。一般的步骤是: 第一步,拉材料; 第二步,定内容; 第三步,列提纲。毛毛:听起来有点难。育英:做起来并不难。我给你举几个具体的例子,你就知道这种方法是很容易学会的。 咱们一步一步来。先讲第一步拉材料。 拉材料,就是把你掌握的相关材料,一条一条地拉出来,先不考虑有没有用。如有位同学曾遇到过一位让她感触很深的小女孩,她写这位小女孩的时候,就拉出了下面这些材料题目:给我教育的小女孩材料:一、一天傍晚,我因考试失败而心情不好,一个人在街上走,这时看见一位失去了左腿拄着双拐的小女孩摔倒了,它挣扎着往起爬,我去扶她,她却说要自己站起来。二、她爬起来后,竟然笑了笑,很乐观的样子,还对我表示感谢。三、小女孩走远了,我仍然站在那里想了很多。我在猜想,她的左腿困难是因为车祸失去的,肇事者跑了呢,还是把她送到了医院?但愿那肇事者没有跑,赔了她许多钱。不然,她以后怎么办呀!我又想,她那么乐观,那是怎样一种生活态度呢?四、这个小女孩改变了我的心情,我不再怕挫折,我要有战胜挫折的毅力和勇气。五、后来,我经常在街谁留意她,可直到现在也没再见到她,我很想再见到她,跟她说几句话。把这些内容拉出来,第一步就完成了。现在就要进行第二步定内容。根据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知道有两点要些:第一点,小女孩通过什么给了“我”教育;第二点,给了“我”什么样的教育。现在我们就可以分析材料了。先看看哪些材料是可以给“我”教育的?小博:我觉得,能给“我”教育的材料,只有第一条和第二条。育英:小博看的很准。这个小女孩就是通过她的行为给了“我”教育。她的行为就表现在:她失去了左腿,但摔倒后,要坚持自己站起来,而且还很乐观。那么写这个小女孩,只能写第一条和第二条,要把这两条写详细。因为越详细越能打动人,越详细给人的印象越深刻,“给我教育”的说 服力也越强。接下来,我们再从拉出来的材料中找一找,这个小女孩给了“我”什么样的教育?毛毛:我找出来了,第四条就是这个内容。育英:到此,咱们就把要写的内容定下来了。其余的材料,就全部删去。 下面就该进行第三步了列提纲。定下来要写的内容后,列提纲就水到渠成,非常简单了。看看我们留下来的几条材料,需不需要调整顺序,如不需要,那么把它们一条一条写出来,就是提纲。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同学列的提纲题目:给我教育的小女孩内容:一、一天傍晚,我因考试失败而心情不好,一个人在街上走,这时看见一位失去了左腿拄着双拐的小女孩摔倒了,它挣扎着往起爬,我去扶她,她却说要自己站起来。二、她爬起来后,竟然笑了笑,很乐观的样子。三、小女孩给我的教育:我不再怕挫折,要拿出小女孩那样的毅力和勇气战胜挫折。 把提纲列出来后,就有了一篇作文的全部构思。这时候再去写作文,就不会出现写出上句无下句的情况了。只要把提纲上的内容再写得详细一些,再丰满一些,一篇作文就出来了。你们读一下她的作文,看看是不是这样给我教育的小女孩 那是一个星期日的傍晚,我独自在一条幽静的小巷子里走。那天,我的心情很不好,妈妈的话总是萦绕在我的耳边:“你这两次考试,一次比一次差。现在已是知识时代,我看你将来怎么办!”学习上的压力,妈妈的批评,使我连轻生的念头都有了。我低头走着想着,突然听到一声尖叫:“哎呦!”我抬头看去,视线中出现了一个摔倒在地的小女孩,她的双拐压在身下一根,躺在身边一根。怎么我上前仔细一打量,原来她的左腿小女孩的手指划破了,流出了鲜红的血。但她似乎没有在意这些,只是用两只小手撑着身子,想爬起来。身体刚起来一些,又摔倒了。我紧跑两步去扶她,她却说:“谢谢你,小姐姐,你别扶,让我自己起来。”接着,她又将两只小手放在地上,撑着身体。她咬着下嘴唇,摇摇晃晃地去抓她的双拐,终于,在双拐的帮助下站了起来。她头上渗着汗,眼里噙着泪。但她笑了,那泪,是成功者的泪。我面对着她,想不出什么安慰的话,她却笑着说:“小姐姐,你看我不是自己站起来了吗?可是,我要谢谢你,你的热心给了我力量。”说完,她又朝我笑了笑。没想到,她竟这样乐观,这样坚强。小女孩渐渐地走远了,我却在那里站了很久。对照小女孩,我遇到的挫折算什么,我为什么不能拿小女孩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一切,面对一切,战胜一切?想到这里,我挺直了腰,昂起了头,迈着坚定的步子向前走去。晓雪:看来构思好了再动笔,就是省事,而且也能把作文写好。育英:所以作家们写文章也特别注重构思。他们认为,没有成功的构思,就没有成功的作品。毛毛:育英老师,您再给我们举个例子吧。多举个例子,我们就能掌握得好一些。育英:我给你们准备了两个例子。下面这个例子用到的材料是一位叫李虎的同学的。咱们还是一步一步来,先看他拉出来的材料题目:李老师的眼睛材料:一、一次,我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李老师用眼睛暗示我不要做小动作。二、在自学课上,李老师坐在讲台上批改作业,有几个同学说起话来,李老师盯着那几个同学,他们就停止了说话。三、有一次,老师提问我,我一时回答不上来,李老师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我回答出来了。四、期中考试我的语文考出了好成绩,李老师的眼睛似乎在说:“加油,下次会更好。”五、在一次班会上,轮到我发言了,我站起来很紧张,一时不知说什么,李老师向我头来鼓励的目光,我大胆地发了言。六、有一回,我因病在家休息了三天,到校后,李老师向我投来关切的目光,好像在问:“病好了吗?”七、有一回,学校举行书法比赛,我获得了全年级第三名的成绩,李老师的眼睛似乎对我说:“坚持下去,你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下面是第二步定内容。在定内容之前,我们先看看他列出来的材料,是不是全和李老师的眼睛有关?小博:全部和李老师的眼睛有关。这怎么办呢?是不是这些材料全部要写进去?育英:你仔细看一下,发现有的材料意思差不多,就应该选择一下。晓雪:第三条和第五条内容基本一样。育英:你瞧,这不是发现问题了吗?这两条怎么选择呢?毛毛:应该删去第五条,留下第三条。育英:为什么呢?毛毛:因为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要是回答错了,容易弄的脸红脖子粗,非常需要鼓励;而在班会上发言,是能说几句算几句,说得不好也无所谓。所以比较这两条,选择第三条更好一些。育英:讲得好。大家看看还有没有意思差不多的材料?晓雪:第四条和第七条的意思也差不多。我觉得应该留下第四条。因为老师更希望学生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育英:晓雪分析的也很有道理。现在就可以进行第三步了列提纲。小博:这篇作文的提纲最好列了。把第五条和第七条删去就行了。育英:对,可以这么做。但李虎同学把开头和结尾也写进了提纲中。他列出来的提纲是这样题目:李老师的眼睛内容:开头:李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同学们都能读懂那双眼睛里的话。一、一次,我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李老师用眼睛暗示我,好像在说:“你怎么做小动作呀?”我赶紧认真听讲。二、在一次自学课上,李老师坐在讲台上批改作业,有几个同学在下面说话,李老师盯着他们,好像在说“怎么说话了!”教室里就安静下来了。三、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提问我课文中第二段的段意是什么,我心里很慌,李老师投来鼓励的目光,似乎在说:“大胆些,答错也没关系。”我胆子大了,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了段意。四、本学期期中考试。我的语文考出了好成绩,李老师的眼睛似乎在说:“加油,下次会更好。”六、有一回,我因病在家休息了三天才去上课,上课时,李老师看见了我,那双眼睛似乎在询问:“病好了吗?”我的精神一下子振作起来了。结尾:我不管是在上课时,还是在平时,只要见到李老师,总是要看看她的眼睛对我要说些什么。小博:这基本上就是一篇作文了,照着这个提纲去写,肯定很快就写出来了。育英:这就是整体构思的好处:动笔前,内容已经很齐备,绝不会出现写出上句无下句的情况。毛毛:我还想问一写,列提纲是不是最好把开头和结尾也列出来?育英: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比如给我教育的小女孩把列进去的材料,从头写到尾,就是一篇作文,就没有必要再专门列出开头和结尾。毛毛:我明白了。育英:下面,我们把李虎同学的作文读一下李老师的眼睛李老师的眼睛并不是那种很好看的眼睛,可你仔细一瞧呀,嘿,那双眼睛会说话!我和我的同学都能读懂那双眼睛里的话。语文课上,我看着书桌里那块漂亮的新橡皮,手痒痒,想摸摸,正巧被李老师看见了,那双眼睛送过来一个暗示:“你怎么做小动作呀?”我赶紧把手放写,认真地听讲。在一次自学课上,李老师坐在讲台上批改作业,有几个同学便讲起话来。这时,她抬起头来,用那双眼睛盯着那几个同学,好像在说“怎么说话了!”那几个同学立即停止了说话,教室安静了下来。我性格内向,向来怕老师提问。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提问课文中一段话的段意,我赶紧低下了头,可老师偏偏喊了我的名字。我站在那里,心慌得很,一个字也答不上来,李老师的眼睛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大胆些,答错了也没关系。”我立刻放开了胆子,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了段意。本学期期中考试,我的语文考出了好成绩,李老师见我进步很大,那双眼睛笑得弯弯的,好像在说:“加油,下次会更好。”前几天,我因病在家休息了三天才去上课,上课时,李老师的眼睛亲切地看着我,仿佛在询问:“病好了吗?”我的病刚好,身体还有些虚弱,但看到李老师的眼睛,精神一下子就振作起来了。现在,我不管是在上课时,还是平时,只要见到李老师,总是要看看她的眼睛对我要说些什么。小博:作文只是比提纲细一些,我想他一定写得很省劲儿。育英:写得很省劲儿就达到了目的。第2章 描写就是这个写法毛毛:育英老师,描写是不是很难呀?小博:这还用问吗?描写当然难了!育英:我上小学时也和你们一样,总是觉得描写不是自己这枝笔能干得了的。毛毛: 原来您小时候也是这样呀?晓雪:您后来是怎么学会的呢?育英:是我们老师的一句话把我教会了。小博:您快告诉我们,是一句什么话?育英:是这样的一句话描写并不难。小博:就是这句话呀!这句话对我说一百次,我也学不会描写。育英:你别小看这句话,这句话可重要着呢!我们老师当时向我解释了这句话,他说:“我为什么说描写并不难呢?因为在你刚能把一句话说完整的时候,就开始用描写了。比如你妈妈把你带到了玩具店,你指着一只玩具猫说:妈妈,我要那个圆眼睛,花尾巴的猫。这句话就是描写。再比如,你爸爸要带你去看戏,你说:我不去,我怕看见那个黑脸大胡子的人。这也是描写。”我听了老师的这些话,一下子对描写有了新的认识。后来我查了一下词典,知道了描写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从此以后,我就不再认为描写有多难了,逐渐就学会了描写。晓雪:是这样啊,听了您这番话,我也有信心了。毛毛:不过描写的种类太多,光人物描写就有什么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等,听起来就头疼。育英:尽管分的种类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就像画画儿一样,你能画好鼻子、眼睛,就能画好眉毛、耳朵。小博:行动描写就是写人的动作,这一种比较简单,您给我们讲一讲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吧,这几种我觉得比较难。尤其是肖像描写更难,我不管描写谁都描写不像。育英: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仅仅是为了表现人物,并不是用文字给人物画像,谁都不能用文字画出像来。小博:很会写的人也能用文字画出像来,比如三国演义里对张飞的描写,人们一看那段文字就知道张飞长得什么样。育英:你读过三国演义吗?小博:没读过。育英:那你就是凭想当然下断言了,你脑子里的张飞可能就是电视里的张飞。三国演义的作者也没有用文字给张飞画出像来,一万个人读那段描写,会想象出一万个不同的张飞来。那段描写共20个字:“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你找两位画家根据这20个字分别给张飞画张像,他们画出来的绝对不一样。更何况,张飞长得什么样,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张飞是三国时期的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元朝末年、明朝初期的人,两人生活的时代相差1000多年呢!小博:我是听别人说的,原来他们是在瞎说。育英:以后你们就不要试图用文字给人物画像了,因为你们是永远也不可能画“像”的,而且越想画像越画不像。有位同学写她的一个小伙伴:她的眉毛像什么,眼睛像什么,鼻子像什么,嘴巴像什么,走路像什么,写了一大堆“像”,结果把小伙伴写成了四不像。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能把特征写出来就可以了。晓雪:我们老师也经常说抓住特征写,可我一直也不知道怎样抓特征。毛毛:关于抓特征,我倒是知道一点。比如一个人的嘴巴特别大,我们写他的时候,就写他有一张特别大的嘴。育英:这不是抓特征,是找缺陷。你们这样写,写谁,谁不高兴。我刚才已经说了,进行肖像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小博:您说的“表现人物”是什么意思呢?育英:简单地说,表现人物就是你想写出一个什么样的人。晓雪:假如我想写一个特别节俭的人,怎样抓特征呢?育英:你最好说一个具体的人。晓雪:那就说说我认识的一位阿姨吧,她就特别节俭。育英:你把她大体描述一下,让我先对她有个印象。晓雪:她长着两颗大虎牙,皮肤不太白,中等个子,不胖不瘦。她穿的衣服,有的是别人送给她的旧衣服,不过她修改得很合身,看上去很整洁。她从来不烫发,也不化妆,就是这些。育英:你要是写她,把后面的这句话写出来,就是抓住了特征:穿修改过的衣服,不烫发也不化妆。因为这些都能表现出她的节俭。至于大虎牙、皮肤、个子、胖瘦,这些都和她的节俭没关系,写上去就多余,就不是抓特征了,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小博:我也说一个人吧,这个人是教过我的一位老师。他对人非常好,又特别幽默。他那双小眼睛要是看你,你常会认为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他人长得有点像虾米,两条细胳膊好象天生伸不直,看他做扩胸运动,你能笑得倒下去。他穿衣服也不讲究,常常是一身低档西服。他的皮鞋也好象从来没有过亮的时候。如果我要写他,抓住哪一点来写,才算是抓住了特征呢?育英:你说了他的两个方面:第一,他是一个对人非常好的人。第二,他是一个特别幽默的人。这就要看你写他的哪一个方面。如果你写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抓住哪一点写,也不能算抓住了特征。因为那些与他怎样对人毫无关系。 如果你写他是一个特别幽默的人,那么,他的小眼睛看人、他的虾米身子、他的伸不直的细胳膊及做操都应该写上去。你把这些写上去,人们就说你抓住了特征。尽管这些不见得与他的幽默有关,但这些都让人觉得很搞笑,和他的幽默可以相互印衬。 他的衣服、鞋子之类,就不必写上去了。小博:我也知道了,把衣服、鞋子写上去对表现他的幽默不仅没帮助,反而会起相反的作用。育英:说得很对。晓雪:对肖像描写,我们比较清楚了。您给我们讲语言描写吧。育英:语言描写,比较容易,就是写人们说话。但要注意这种现象:不少同学的作文中尽管有“妈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