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语文教案(五篇)一年级教案语文(五篇)教学目的、认识“美、民、岁、欢、笑、新、年、百、万”9个生字,会写“万、百、民、竹”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对联,了解对联意思。3、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角度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态度。让学生受到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教学过程一、看图引入新、文共有几幅图?每幅图画的是什么?2、借助图画和老师的介绍,让学生粗略的了解对联。二、出示题,学生朗读题三、自学生字、出示第一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2、说说是怎样记住字形的3、依次出示第二、三副对联,标出要求认识的字,学生自主识字。四、朗读感悟、指导朗读对联。2、引导学生了解每副对联的意思。3、熟读对联,鼓励学生背诵。五、你家贴过对联吗?让学生说说看对联认识的字。六、指导书写。教后记:对于这种识字方法,同学们较陌生,仍需在生活中加强练习。语文百花园五【教学目标】正确朗读绕口令、读儿歌,背诵古诗。2了解两种写字规则,培养识字、识词能力。3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提高普通话水平。【重点难点】本教学的难点是如何指导学生把“能说会道”的内容说清楚、说具体。【教学时间】三时。【教学流程】第一时一、揭示新,提出学习要求二、指导学习,落实训练内容(一)读绕口令。告诉学生:绕口令实际就是一种语言游戏。你们喜欢玩这种游戏吗?2学生自由练习读,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3再练习读,先慢读,再快速读。4同桌互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全班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二)有趣的汉字。朗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2比较“万方”“土王”“果棵”“羊样”,并试口头组词。3这里有两种记字方法,第一种加一笔成另一个字,第二种是加偏旁成另一个字。你还知道哪些字加一笔就成为另一个字的?哪些字加偏旁成为另一个字的?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并写一写。(加一笔如:米来、人大、日白等)(加偏旁如:云会、十叶、月明、人闪等)4做游戏:用卡片写上基本字,让大家加一笔或加偏旁,猜一猜是什么字。(三)指导写字。复习: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两种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先横后竖?哪些字要先撇后捺?2这节再学习两种笔顺规则,它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请同学们看看田字格里的字,体会一下这些字的写法。3按照笔顺规则在田字格里写字。4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字的笔顺是从上到下写的?(如:二、云、鱼、当、兴、六)哪些是从左到右写的?(如:棵、松、叶)让学生说一说,再写一写。第二时一、谈话引入,揭示新二、识字学词,积累词语读一读,你从本出现的几个词语发现了什么?(每个词语分别含有“冬”或“东”;还发现两个字的读音相同。)2“冬”和“东”还可以组成什么词?先同桌说说,再把你会写的写下来。如:冬至、冬菇、冬青、冬麦、冬装东北、城东、房东、东半球3你们还可以用学过的生字扩词吗?试一试,小组交流一下。三、读背歌谣,快乐游戏自读歌谣,把字音读准确。2小组互读,比比谁读得好。3边读边想:(1)这首儿歌介绍了哪几种动物?(2)你还从歌谣里发现了什么?4配上动作,做游戏读,看看谁读得有意思。指导读好“大、小、多、少”四个字,体会一下意思有什么不同。6同学间互相帮助,把这首儿歌背下来。四、总结收获,外延伸说说在这节里你有什么收获。2把古诗或歌谣读给别的小朋友听。第三时这次语文口语交际是孩子喜爱和感兴趣的话题,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最喜欢的玩具,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本的教学目标是:能向别人介绍清楚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是怎样玩的。2通过语言的表达,使学生能自然大方、有礼貌地与别人交往。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热爱科学的情感。重点和难点是:向别人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怎样玩的。一、激趣导入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到玩具城去逛逛呢?(播放动画,一辆小车载着许多小朋友驶向玩具城,这时可让学生站起来,一边随着轻快的音乐,一边做出开车的动作,将学生带入到玩具的情趣中去。玩具城到了,让学生观看各种各样的玩具。)师:这些玩具可有趣了,现在你最想干什么?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玩一玩我们最喜欢的玩具。(读题。)二、引导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介绍玩具的方法。教师一边出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一边说,你们都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来了,老师最喜欢的玩具就是“不倒翁”。应该怎样介绍它呢?2根据学生提议屏幕出示:名称、外形、怎样玩。三、互相介绍四人小组互相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要求在介绍过程中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自己最喜欢的玩具。2指名在全班介绍自己的玩具。四、情境交际播放动画,让各种玩具介绍自己,创设交际的情境。2你想知道你的朋友最喜欢玩什么玩具吗?是怎样玩的?扮演小记者去采访。(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懂得与别人交往,要热情大方,有礼貌,学会与别人交往。)五、总结今天小朋友们积极地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向大家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与别人打交道,就要大胆、有礼貌地交际,将来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教后记:知识掌握较好,口语交际内容学生们很感兴趣。3、静夜思【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背诵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这首诗的意思。2会认“静、夜、思”等十个生字,会写“乡、头、是”三个字,理解本诗的大致意思。【重点难点】体会诗中的感情。【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录音带。【教学时间】一时。【教学流程】一、揭示题,介绍作者谈话引入:我们已学过不少古诗,谁先给大家朗读或背诵一首?(生诵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2板书题,释题。静夜安静的夜晚。思所想到的。师:这道诗的作者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的。诗中描写了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月夜里所看到的和所想到的。二、尝试朗读,初步感知听文录音。(1)闭眼听录音。师提问题:诗人在深秋的月夜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打开书听文录音。2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名读文。4分组读文。小组讨论:诗人在深秋的月夜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三、整体入手,了解大意出示(或挂图),教师大致描述图意,学生转述。师生评价。2教师范读文,学生图文对照,说说诗句大意。四、分句导读,理解诗意朗读第一行诗,思考:从诗中知道是什么时候?(夜晚。)诗人看到了什么?(明亮的月光。)这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月光?(远离家乡的地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从诗中的第四句可以看出来。)2读第二行,思考:“疑”是什么意思?(以为。)诗人以为什么是地上的霜?(月光。)3读读、议议。讲讲第一、二行诗句的意思。(床前一片银白色的月光,以为是秋霜降落在床前。)4指名读第三、四行诗句,讨论:到底是霜还是月光呢?(1)这第三、四行里哪些词意思刚好相反?(“举头”和“低头”。)(2)“举头”这个词应该怎么理解?(抬头。)诗人抬起头来,望见了什么?低下头去,想到了什么?读读、议议。试说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抬头望去,只见窗外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不禁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五、体会感情,指导朗读看图体会感情,并想象:诗人先靠在窗前,望着明月,此时此刻,他的心里会想到什么样呢?(启发想象,围绕着思乡之情各抒己见。)2指导朗读:这首诗表达了远离家乡的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思想感情呢?(指导朗读时注意韵脚、停顿和重音。)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六、认读认字,指导书写出示卡片认读。2指导书写“头、乡、是”。七、背诵文,再说诗意教后记:由于对古诗内容较熟悉,所以学起来很快,且内容也掌握较好。4、十二月歌【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背诵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个月的特色。2学会认读“龙、放、外”等十二个生字。正确书写“九、女、牛、午、四、六”六个字,认识“”基本笔画。【重点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每个月的特色。【教具准备】(收集每个月的景色、风土习俗的录像)、词语卡片。【教学时间】一时。【教学流程】一、放录像,引入新出示,欣赏一些风景和了解一些风土习俗。2谈感受:看了录像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3揭示题。二、自读文,整体感知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出示词语卡片,指导读准字音。龙灯风筝清明端午池塘龙舟织女大雪青松梅花3互读文,把文读正确,读流利。4再读文,想想:读了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三、诵读文,读中感悟小组读文,看谁读得好。2小组交流,选择其中一个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月的特色是什么?3出示(或图片),共同欣赏,进一步了解每个月的特点。4指导朗读和背诵。指导学生读出停顿、节奏。朗读停顿如下:正月/新春/舞龙灯,二月/郊外/放风筝,三月/清明/杨柳绿,四月/牡丹/花正红,五月/端午/赛龙舟,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牛郎/会织女,八月/中秋/桂花香,九月/登高/过重阳,十月/满园/橘子黄,冬月/大雪/压青松,腊月/腊梅/傲冰霜。四、想想画画把你喜欢的月份的景色画下来,互相欣赏一下。五、指导书写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九、女、牛、午、四、六”六个生字。六、小结(略)教后记:同学们利用了很多游戏的方式记忆文,效果不错。、石榴笑了【教具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文。了解石榴的生长规律。2会认“石、棵、什”等十二个字。会写“力、王、牙、石”四个字。【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文。难点:了解石榴的生长特点和规律。【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词语卡片、石榴(实物)。【教学时间】一时。【教学流程】一、实物引入,激发兴趣出示石榴。谈话: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想吃石榴吗?那石榴什么时候可以吃呢?这节我们学习文石榴笑了。2板书题,从题想想:你从题想了解些什么?二、朗读文,读准字音自由读文,把不会读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或者请教老师、同学。2小组互读,互相帮助纠正读音。3听文录音,注意听清楚生字的读音。4出示生字卡片,先借助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认读。石榴一棵就可以什么时候王力力不会讲笑话还是出牙齿自由读文,把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不丢字,不加字。三、再读文,感知内容朗读文,用笔标出共有几段。2指名读,边听边想:他们读得怎样?文讲了谁的什么事?3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读了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与同学们一起讨论?4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四、导读文,点拨释疑王力力为什么盼望石榴笑?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说一说。2王力力想了什么办法逗石榴笑呢?石榴笑了吗?谁能读好这组句子?指导朗读。3什么时候石榴笑了?你是在文哪个自然段中知道的?4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讨论的?请勇敢地提出来。小组讨论大家提出来的问题。6拓展延伸:秋天来了,王力力终于等到石榴笑了。请你想想,石榴一笑,王力力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五、再读文,落实字词你最喜欢文中哪些句子?找出来多读几次,你认为读得好了,与伙伴交流一下。2你喜欢哪些词语?把它们采摘在词语花篮里。3指导书写要求会写的字。(1)自主学习四个会写字,说说你是怎样记的,田字格里是怎样写的。(2)老师示范指导,学生独立书写。(3)检查、欣赏、评价。六、小结(略)教后记:生动有趣的小文让同学们兴趣深厚,学起来不吃力,且能有感情朗读文。6、浪花【教学目标】认识“玩、步、丫”等十二个生字,会写“下、不、气、贝、见、出”这六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3通过读文,使学生体会到浪花带来的变化,培养对浪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文。难点:感悟句子表现的情感。【教具准备】(浪花的声音、生词、文的段落)、卡片。【教学时间】一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题放“浪花的声音”的录音。问:这是什么声音?2师生谈话:你见过浪花吗?浪花是在哪里的?3揭示题。二、初读文,读文识字自由读文,要求把字音读准,不会读的画出来,拼读几遍,或问问同学。2听文录音,注意听清楚生字的读音。3出示卡片,检查会认字的读音:迈步悄悄地小脚丫眼泪流出来跑回家4学生再自由读文,要把文读正确、读通顺。三、细读文,读中感悟指名读,边读边想写了什么,并标出是几个自然段。2选择你喜欢的一段反复读,读到你认为读流利了为止。然后读给你的朋友听听,看谁读得最好。3再读文,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或要问的?4小组讨论:把你读懂的和要问的问题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其中在学生的汇报中重点理解:(1)浪花怎样和我玩耍?(2)浪花给我捧来了什么?为什么我的小篮子都装不下啦?(3)为什么说浪花像一群淘气的娃娃?6比赛读文,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7教师小结。四、质疑读了本文,大家有什么疑问或想法,提出来全班交流。五、拓展延伸画一画,把大海的浪花画下来。六、指导书写生字教后记:生字掌握较快,但个别学生对文内容的理解有些吃力。语文百花园六【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正确地识字。2辅导学生进行反义词的练习和积累词句的练习。3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重点难点】学生能流畅地把图意写出来。【教具准备】自制空白小卡片若干张。【教学时间】两时。【教学流程】第一时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今天,我们的“打擂台、当擂主”的比赛又开始了,老师设计了几项比赛的项目,同学们有勇气来参加吗?二、指导训练,积累背诵(一)学习第一项内容(看谁读得好)。自由读词语,注意把词语读准确。2读读比比,你从每一组词语发现了什么?3你能照样子说出这样的词语吗?先自己练习说说,再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4比赛说词语。师:谁能补充后面的词语,看哪个小组说得多,说得对。雪白雪白的()高高兴兴地()欢欢喜喜地()(教学时可指导学生换不同的词语。)(二)学习第二项内容(我爱识字)。出示地图。师:这是中国地图,请同学们把你认识的地方找出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看看你了解了多少。2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台湾香港澳门3检查读,先借助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4出示,逐个介绍上面几个地方。在自制的卡片上写上你认识的地方名称,贴到中国地图上相应的位置,再带领大家认一认,读一读。(三)学习第三项内容(连一连,读一读)。出示(图),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教后记:这部分内容掌握较好。7、司马光【教学目标】认识“古、他、几”等十三个生字,会写“几、个、友、心、他、古”六个字。认识“亻”基本笔画。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机智、果断的品质。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文,学习司马光沉着、机智的品质,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时间】两时。【教学流程】第一时一、指导看图,引入新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2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3揭题释题。“司马”是复姓,识记司,认读“司马”一词。4简介司马光。(学生或教师介绍。)二、朗读文,整体感知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2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新词。3同桌互相拼读生字词,纠正错音。4指名读生字词,检查读音。自由读文,边读边标出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并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做到不加字、不漏字。6指名分段读文,正音。7再读文,说说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2指导书写“几、个、友”。让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3检查订正,评价谁写得好,写得美。四、总结文,布置作业这节你有什么收获?2后认真朗读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第二时一、复习引入师:上节同学们已经初读了文,知道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二、细读感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画出来。2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提出要讨论的问题。3自选段落读:你最有把握有感情地读好哪一自然段?请你认真地、反复地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边读边想,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4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理解“不小心”的意思。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朗读指导第二自然段。6看图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个怎样的人?画出表示司马光动作的词。理解“使劲砸”的意思。7指导朗读第3、4自然段。第3自然段读出小朋友们慌张的语气,第4自然段读出司马光不慌不忙的语气。8质疑释疑。(针对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9司马光救小朋友的办法好不好?你还有什么好办法?三、朗读积累有感情地朗读文。2把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找出来,有兴趣的可以背一背。3把你喜欢的词语采摘到你的词语花篮里。四、指导书写指导书写“心、他、古”。注意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五、总结全文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来夸一夸他。六、布置作业把故事讲给家人听。教后记:对于司马光救人的方法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活跃了思维。8、乌鸦喝水【教学要求】使学生知道乌鸦用什么方法(怎样)喝到水的。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来解决。2学会本个生字。理解“乌鸦、喝水、口渴、到处、看见、瓶子、怎么办、找”等词语。区别“渴、喝”的字形和字义,会用“看见”练习说话。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文。本建议安排三教时。【教学主要步骤】一、看图谈话,揭示题。出示投影片,问:图上画了什么鸟?2教学生字“乌鸦”。3乌鸦要干什么?教学生字“喝”。(l)“喝”为什么是口字旁?(2)右下部分看笔顺指导书空。3齐读题。问:读了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文,整体感知。带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听文录音。2读文:(1)自由轻声读;(2)给每小节编号;(3)指名读,每人读一节,正音。3乌鸦喝到水了吗?三、教学第一节。指名读。思考:乌鸦为什么到处找水?2教学生字“渴”。(1)读准字音;(2)为什么是“氵”旁?(3)读卡片,分清“渴”和“喝”。3轻声读第一句。问:乌鸦口渴得怎么样?从哪个词看乌鸦口非常渴?4教学生字“找”。(1)读准翘舌音;(2)谁找什么?指导读第一节。小结。四、教学第二至四节。出示投影片。(书上图1和图3)(1)问:乌鸦到处找水,找到了吗?喝着了吗?(2)师:瓶子里有水,乌鸦开始为什么喝不着?后来,它想了什么办法才喝到水的呢?(不要回答。)2文哪一节写乌鸦找到了水却没喝着?学第二节。(1)听录音,看第二节,有几句话?(2)指名每人读一句,思考:哪一句写乌鸦找到了水?(3)出示第一句。教学生字“瓶”,读准后鼻音;乌鸦找到了水,心情怎么样?它会想些什么?朗读第一句,读出高兴的语气。(4)指名读第二句。问:乌鸦喝到水了吗?边读边思考:瓶子里有水,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板书)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是瓶高,口小,水不多,书上为什么要用上“很、又、也”?出示投影(四个瓶子)找找乌鸦看见的是哪个瓶子,为什么?练习说话:要是瓶子怎么样乌鸦就可能喝到水了?指导读第二句,读好“很、又、也”。这一句的开头用了一个什么词?为什么要用上“可是”呢?读出语气来。()乌鸦喝不着水,心里怎么样?书上哪句话写乌鸦心里着急?出示第三句。学习生字“怎、呢”,“呢”读轻声。(6)有感情地读第三节。(7)背诵第二节。看投影背;看板书背;独立背。3学习第三节。(l)乌鸦喝水遇到了困难,你们说说该怎么办?(2)听录音,问:乌鸦想出办法了吗?(3)齐读第三节,读出高兴的语气。4学习第四节。(1)轻声读,然后看录像说说乌鸦想了什么办法。(2)再看录像,看清乌鸦是怎样放石子的?瓶子里的水会怎么样?然后讨论并板书。(3)三看录像,看时,把乌鸦的动作“衔、放”说出来,水升高的“升”也说出来。(4)指导朗读,“一个一个”、“慢慢”读得慢,最后一句读出非常高兴的语气。()指导背诵。五、总结全文。听录音读文。2说说:开始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后来它想了什么办法才喝到了水?3你认为这是一只怎么样的乌鸦?六、堂练习。1选字填空。2背诵全文。3用“看见”练习说话。4听写词语和句子。教后记:对于最后的问题: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同学们各抒己见,畅谈收获,收效颇丰。9、聪明的小白兔(一)【教学目标】认识“兔、春、种”等十二个生字,会写“太、丰、白、的”四个生字。2了解兔兄弟搬南瓜的经过,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联想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十二个生字,能够读准字音。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太”“丰”“白”“的”四个字。【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文,了解兔兄弟用什么办法运南瓜的,以及他们的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教学时间】两时。【教学流程】第一时一、导入,激发情趣(一)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两个好朋友,你们看,是谁?(灰兔、白兔)板书:灰兔、白兔。(二)学习“兔、白”。“兔”:指名读,出示图和古代象形文字。“白”:用什么方法记?熟字加一笔、熟字减一笔、熟字去掉一部分。(三)还有一样东西(南瓜),你们认识吗?你见到兔兄弟、大南瓜,想说什么呀?二、学习文(一)揭题:这节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兔兄弟和大南瓜的故事。板书题,齐读题。(二)初读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快来看看文吧!首先看看有哪些字你不认识,用铅笔圈出来。2学生自由读文,自己运用所学方法学习生字。3学生认读生字,首先采取多种方式读词语卡片,然后读生字卡片。并介绍一些字识记的好办法。教师点拨:春:三人观日。种:熟字合起来。丰:三横一竖。抱:形声字。太:大字加一点。重、直、行、面、定:学生自主识记。4用读卡片、开火车、赛读等方式进行巩固识记。再读文,检查字音是否正确,同时思考:文讲的是一什么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三)朗读文,读中感悟。指名回答并提出问题。教师梳理后板书:搬滚。并引导学生探究学习:(1)从哪里感觉到南瓜大?(2)哪些语句告诉我们兔兄弟搬不动南瓜?2朗读感悟一:感悟南瓜的“大”。(1)浏览文,哪一段写了南瓜的样子?自由读一读。(2)学生读后体会“大”。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像南瓜的样子:有多大?出示图片、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再次使学生形象感知南瓜的大,为后面的感情朗读打下基础。(3)指导朗读:兔兄弟看到自己种的南瓜这么大、这么好是什么心情?怎样读?3朗读感悟二:感悟搬南瓜太重,兔兄弟搬不动。(1)导入: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觉到兔兄弟心里可真高兴。可是后来他们心情发生什么变化了?读读文第二自然段。(2)学生读中感悟:兔兄弟什么心情?为什么?哪里感受到南瓜大?(兔兄弟累极了。)4朗读感悟(三):感悟小白兔的聪明。(1)读文第三自然段,探究小白兔怎样想到把南瓜滚回家这个办法的。用自己的话说说。(2)引导学生思考:小白兔的办法好在哪里?(省力、快、南瓜不会受损。)(3)启发思考:小白兔为什么能想到这样好的办法?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演示自行车转动的动画、南瓜的样子(跟车轮复合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相同之处。再演示南瓜立起来滚动,形象感知其方法的巧妙。(4)师生小结:他们善于观察、思考,才能想出办法。()小白兔想出了这样好的办法,是什么心情?读一读这个自然段。三、发散思维如果你是兔兄弟,你会怎样做?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看哪个组想出的办法多,并且合理。2想象一下,兔兄弟把南瓜搬回家的路上和到家后会出现什么情况?第二时复习会认字。2学习会写字。(1)自主学习四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风”与“丰”、“大”与“太”、“白”与“百”的对比、区分。(4)学生描书上范字,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教师板书:白(注意撇的角度和位置、上宽下窄。)学生练写、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20、聪明的小白兔(二)【教学目标】认识“和、冬、早”等十二个生字,会写“飞、鸟、来、你、早、老”六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3学习小白兔沉着机智、关心别人的品质。【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难点:理解兔兄弟为什么能躲过老鹰的袭击。【教学时间】两时。【教学流程】第一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小动物,它们是谁呢?请看黑板。(出示白兔、灰兔、老鹰图。)2揭示题。老师边板书题边说:咱们今天就来读读它们之间的故事。请大家先猜一猜,在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一什么事。二、初读文,读准字音自由朗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读准了再往下读。如果你觉得难读,请标出来,然后请教一下你周围的同学。2同桌互读,当个小教师,帮助你的伙伴纠正读音。3指名读生字词,检查字音。4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把文读通、读顺。三、再读文,感知内容听录音带(或范读),边听边标出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轮读文(每人读一段),看谁读得好。3小声读文,边读边想:文主要写了一什么事?四、总结文第二时一、复习引入师:文主要写了一什么事?二、创设情境,细读感悟放文录音带,让学生闭上眼睛,把学生带进文的故事里。师: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2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从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2)指导读鸟儿们大喊的话,读出焦急、紧张的语气。3学习2自然段。(1)自由读2自然段,边读边想:遇上老鹰后兔兄弟的表现怎样?把有关句子多读几遍。(2)默读2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小白兔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灰兔的话。(3)它们的对话应该怎样读?请想一想,再用不同的语气分别读一读。指名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同桌练习分角色演一演。4学习第6自然段。自由读,边读边想:结果怎么样?老鹰为什么没有看见兔兄弟?三、总结全文,激发想像学习了文,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2你们想对小白兔或小灰兔说些什么?3你还知道哪些用身体的颜色来保护自己的动物?(青蛙、斑马、变色龙等。)4复述文。四、指导书写引导学生自学。观察“飞、鸟、来、你、早、老”这几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哪些字易记易写?哪些字难记难写?你是怎样记住这些汉字的。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重点指导“鸟、老、你”三个字。)3让学生描红,独立书写。4交流评价,看谁写得美。五、小结教后记:学生兴趣浓厚,学习得很顺利。语文百花园七【教学目标】区别前鼻音和后鼻音。2正确书写笔画顺序不同的字。3训练学生的组词说话能力。4通过背背读读、采集词语、背诵诗歌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区别前、后鼻音;识字学词。难点:表演小话剧小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湖南师大附中 2025 届高三月考试卷(六)试题和答案
- 2025贵州盘州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大山分院招聘乡村医生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交通行业智能交通系统规划与实施方
- 小区电梯维保协议
- 外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
- 会计系毕业论文房地产
- 财务专业毕业论文范本
-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策略制定
- 2025日照市岚山区碑廓中心卫生院招聘(7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小班美术点点画画的教案有些
- 文献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14S501-1 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工
- 高级职称评定工作总结(3篇)
- 物料来料检验规范标准
-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辅警考试题库
- 广东省惠州市《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公务员考试真题含答案
- GB/T 9797-2022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镍、镍+铬、铜+镍和铜+镍+铬电镀层
- GB/T 33365-2016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
- GB/T 19289-2019电工钢带(片)的电阻率、密度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 GB/T 12750-2006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第11部分:半导体集成电路分规范(不包括混合电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