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高考二轮复习专题PPT学案: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ppt_第1页
高三英语高考二轮复习专题PPT学案: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ppt_第2页
高三英语高考二轮复习专题PPT学案: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ppt_第3页
高三英语高考二轮复习专题PPT学案: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ppt_第4页
高三英语高考二轮复习专题PPT学案: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3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完成 1 2 题 6分 春山夜月于良史春山多胜事 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 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 楼台深翠微 1 简要说说本诗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分 答案首联在全诗中起到提纲挈领 统帅全篇的作用 后面的诗句 是对 胜事 与 赏玩夜忘归 的具体展开 2 有人说这首诗的颔联在篇中如石韫 蕴藏之意 玉 似水怀珠 是全诗精妙之所在 你同意这一看法吗 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案 呼应标题 掬水月在手 呼应标题中 夜月 二字 而 弄花香满衣 则呼应 春山 从结构上看 该句承上启下 掬水 句承首联 夜 弄花 句承首联 春 下启颈联 乃流连不舍之因 这两句写山中胜事 物我交融 人情物态面面俱到 既见山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 又从 掬水 弄花 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 所写 胜事 虽只有两件 却足以以少胜多 掬水 句写泉水清澄明澈 照见月影 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 弄花 句写出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将花香衣香浑然为一体 艺术形象虚实结合 妙趣横生 精于炼字 掬 字 弄 字 既写景又写人 既写照又传神 确是神来之笔 答出三点是4分 答出两点得2分 答出一点得1分 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完成 1 2 题 6分 从军行陈羽海 畔风吹冻泥裂 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 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 海 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关山 山川关隘 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 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 请作简要分析 2分 答案陈诗中的将士们不畏严寒 勇登天山 精神振奋 豪情万丈 积极乐观 王诗中的征人背井离乡 感情苍凉 悲怆 心中充满离愁别恨 2 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 请联系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4分 答案都运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 陈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 用环境的恶劣来衬托戍边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 用 横笛 红旗 等意象烘托将士们的壮志和豪情 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 王诗不直接抒发征人的离愁别恨 而是通过琵琶曲声 凄清的 秋月 等景物来烘托感情 深沉感人 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完成 1 2 题 6分 答张十一 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 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 踯躅 闲开艳艳红 未报恩波 知死所 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 斗 觉霜毛一半加 注 张十一 名署 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 因劝谏德宗皇帝 两人同时被贬 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 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 踯躅 杜鹃花科 恩波 皇帝的恩泽 斗 通 陡 1 前四句描写景物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略加分析 3分 答案 衬托 以声衬静 猿的哀鸣打破了山村的宁静 拟人 竞长 闲开 写出了春天的生机 寓情于景 猿的哀鸣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悲愁 色彩鲜艳 充满生机的春景反衬了诗人的哀怨之情 写出其中一点得1分 两点得3分 2 前人评价尾联写得婉转含蓄 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3分 答案 诗人写愁不说愁 只说鬓发白了一半 只说读张署的诗是白了鬓发的原因 不正面写自己的愁怨 写出一点得1分 两点得3分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完成 1 2 题 8分 水口行舟朱熹昨夜扁舟鱼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1 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 诗人的情感变化 富有层次 请结合 夜如何 试卷 孤篷 依旧 等具体词语进行分析 4分 答案 夜如何 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 试卷 刻画诗人既抱希望又疑虑不安的心态 孤 字暗示出风狂雨骤的夜晚江面上惟一的船只 以及 舟上坚韧独立的灵魂 依旧 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意思对即可 每词1分 共4分 2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寄寓了什么人生哲理 请结合具体诗句品味分析 4分 答案手法 借景抒情 对比 答对一个即可 但要联系具体诗句分析 2分 寄寓哲理 风雨总是暂时的 风浪总归会平息 青山绿水是永恒的 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人生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 只要逆流而上 搏击风雨 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 享受胜利的乐趣 包含着人与世界的对抗以及对天人合一的安宁喜悦 答对一点即可 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完成 1 2 题 8分 苏幕遮 草 宋 梅尧臣 露堤平 烟墅杳 乱碧萋萋 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 年最少 窣地春袍 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 迷远道 堪怨王孙 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 翠色和烟老 注 梅尧臣 字圣俞 宣州宣城人 一生经历坎坷 屡试不中 仕途极不得意 仅仅任过州中主簿等职 庾郎 本指庾信 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 他得名甚早 年十五 侍梁东宫讲读 庾开府集序 窣地 拂地 春袍 刚释褐入仕的年轻官员 一般都是穿青袍 春袍 青袍 实为一物 1 词人借 草 这一意象表达出复杂的情感 请加以简要阐述 4分 答案词人绘春草之象 含春光易逝之意 寓伤春之情 或对春天逝去的无可奈何 词人借草伤己 人生 以草表达对仕途厌倦的苦闷情绪 2 在词中 词人主要借助于怎样的表达技巧来表现其复杂的感情 请予以简要阐述 4分 答案咏物抒怀或寓情于物 将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 英姿勃发的风采寄寓于青青春草之中 将倦于宦游 春末思归的苦闷情绪寄寓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之中 对比 将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形成强烈对比 暗含伤春之意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曹邺荻花芦叶满溪流 一簇苼歌在水楼 金管曲长人尽醉 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 力弱难逢地 桐树心孤易感秋 莫怪当欢却惆怅 全家欲上五湖 舟 注 女萝 一种蔓生植物 五湖 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功成之后游五湖 1 诗歌描写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画面 通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4分 答案作者生活在音乐高奏 欢乐宴饮的氛围当中 2分 但他感到的是孤独惆怅 1分 向往的是远离尘嚣的安闲世界 1分 2 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结合诗句具体谈谈 4分 答案诗歌的颔联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 1分 诗人用众人的享乐和君王的恩宠反衬自己的忧愁 1分 诗歌的颈联用了融情入景 或拟人 的表现手法 1分 诗人用女萝的力弱来反映自己的身不由己 用梧桐的心孤来折射内心的伤感 1分 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海棠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 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 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 羡他蝴蝶宿深枝 1 明代的王象晋形容海棠曰 其花甚丰 其叶甚茂 其枝甚柔 望之绰绰如处女 本诗中哪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 并写出了海棠怎样的风韵美 4分 答案本诗中三 四句表达了这种意思 1分 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 海棠花蕾 新著雨 而又在 欲开时 色泽分外鲜红艳丽 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 娇娆而妩媚 海棠显得别具一番风韵 显得异常之美 3分 2 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 答案第三联诗人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 1分 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 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动笔 不肯轻易点染 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 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了 真所谓 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 了 3分 意思对即可 8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回答有关问题 10分 南园十三首 其六 李贺寻章摘句 老雕虫 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 文章何处哭秋风 注 寻章摘句 写诗文时就典籍中寻觅典故 摘取词句 雕虫 指写诗作文本为小技 这里指轻视辞章 哭秋风 悲秋作赋 1 解释前两句诗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及所用的艺术手法 5分 答案前两句描述了诗人艰苦的书斋生活 具体意境为 清冷 凄凉 孤独 寂静 幽伤 神色低沉 情绪默然 诗歌运用了正话反说 比喻 白描 情景交融的手法 2 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主旨 5分 答案内容是 我的青春年华就消磨在写诗作文这样的雕虫小技上 每天伴着清冷的月光刻苦读书 发奋写作 孜孜不倦地琢句雕章谋篇 而读书有才又有什么用呢 你没看到年年辽东之地战争频繁 武士受重用 而文人无法发挥自己悲秋作赋的才能吗 一 二句从自我生活现状写起 三 四句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 揭示了造成内心痛苦的社会根源 表达了郁积已久的怀才不遇 无识见弃之感愤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踏莎行贺铸杨柳回塘 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 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 行云带雨 依依似与骚人 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 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 回塘 曲折的水塘 别浦 不当行路要冲之处的水口 红衣 荷花的红色花瓣 芳心苦 指莲心有苦味 返照 夕阳的回光 潮 指晚潮 骚人 诗人 1 此词咏荷 词的上片刻画的荷花具有怎样的特 点 请简要分析上片最后两句使用的艺术手法 5分 答案上片中荷花具有孤寂 悲苦的特点 2分 后两句使用了拟人手法 1分 将荷花比作亭亭玉立 孤芳自赏的美人 1分 表现了它处境寂寞和芳华零落的悲苦 1分 2 全词咏写荷花的目的在于寄情于物 结合下片内容 请简要谈谈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3分 答案抒发了不愿趋势附俗而致年华虚度 失时零落 怀才不遇 的悲叹 如答 保持不愿趋时媚俗的品质 或 由于坚持自己的操守 选择 以致发出仕路崎岖 沉沦不甘的感叹 或 愤懑 激愤 亦可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绵谷 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峰别恨和肠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 绵谷 今四川广元 蔡氏昆仲 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蔡氏两兄弟 罗隐离开锦江 经过绵州回到绵谷以后 蔡氏兄弟还在成都 绵州 今四川绵阳 1 第二联深得锦江美景的神韵 是全诗中最富有诗意的句子 简要赏析此联 4分 答案 上承首联写出了锦江春草满径 秋云缭绕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锦江风物人情的留恋 芳草碍马 与 好云遮楼 采用了拟人手法 通过塑造春草留客和好云遮护的形象 移情于物 既写出了锦江景致的可爱 又将自己与蔡氏兄弟的朋友情谊寄托其中 碍 遮 二字用笔迂回含蓄 画面生动而情深意长 2 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 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借景抒情 用回望锦城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用淡烟迷茫 乔木高耸的意境 表达了悠长的情韵 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1 设问形式 1 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