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耕文明时代 下 绵延不绝的的中华文明 第四单元 温二中叶长云 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 一 课程标准2 3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方式 描述其主要特点 3 1描述社会生活中某种制度的延续和变迁 3 2选用典型事例 分析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 2列举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说出它 他 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5 4通过叙述有关史实 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二 教材特色 确立了文明发展的主线 宗法分封制社会 中央集权大一统社会 所涉制度 人物 事件 思想繁多 不以时间 概念叙述为主 将丰富的图片 资料为学生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服务 封邦建国 与 封建 不涉社会意识形态 礼 和 乐 的文化定位 突出文明史 教材内容的取材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略去了关于封建社会起始的疑义 挑战旧教材的 战国封建起始说 第二课汉唐盛世 西汉 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 唐 3 4列举事例 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 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 1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 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 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说出它 他 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5 1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 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化 一 课程标准 5 4通过叙述有关史实 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6 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 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6 2利用多种资料 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6 3从政治 经济 文化等方面 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二 教材特色 以中华文明发展的时代特点 汉唐文明的 鼎盛 来编写教材 突破了旧教材以朝代分段划分封建社会发展的模式 初步发展 不断发展 繁荣 继续发展 衰落 盛世 局面绝不仅仅着眼于政治 经济 文化等要素 与旧教材不同 新教材展现了一幅气魄恢宏的盛世画卷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穿插历史情景的复原 激发师生的情感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汉与唐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两个朝代 繁荣与强盛 是其时代特色 新教材围绕 盛世 主题 取材重点突出 取舍得当 汉唐文化的编写也不象旧教材被另列一章 割裂于时代之外 文化本身就是文明的表现形式 体现了新教材文明发展史的特点 体现了 盛世 主题 也符合逻辑规律 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 辽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元 2 5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 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3 3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 了解历史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3 4列举事例 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 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 1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 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一 课程标准 4 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说出它 他 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4 5综合多种因素 认识中国和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5 1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 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化 5 2从娱乐 信仰 礼俗和语言文字等方面 了解民众的精神生活状况极其变化 5 3选择具体事例 展示女性在历史上的贡献 领会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 6 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 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6 2利用多种资料 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6 3从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 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二 教材特色 1 与前两课主要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叙事不同 本课将宋元时期视为一个整体 将之分为不同的主题来透视宋元时代社会的不同侧面 课文整合了有关史实 概括了宋元时期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 东方与西方文明交流与融合 世俗生活 民间文化的勃兴与发展等两大时代特征 描绘出中华传统文明的发展脉络 2 突出了以往没有多注意到的城市发展 世俗生活等内容 3 轻政治 重文明体现明显 综合探究四过年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 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2 开展课堂辩论 角色模拟 情景剧表演 1 充分利用图片 音像 影像资料 3 学生尝试写研究报告 小论文等 4 注意与现实的联系 与乡土历史的联系 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第四课时 百家争鸣 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巨大变革引发思想解放潮流 许多文人 思想家 对社会的大变革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课本讲述了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和兵家 介绍了代表性的思想家以及他们的主要主张 百家争鸣 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对中国古代思想发展 对以后历朝历代的统治和我国现代的文明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教材的设计意在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文化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延续性 体会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同时深刻领会思想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与一定的历史背景有关 并对整个历史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 教学目标 1 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理解产生 百家争鸣 的原因以及对后世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现在仍应继承和发扬 3 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重点 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主要的代表思想 教学难点 百家争鸣 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重难点突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营造宽松 民主 和谐 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 通过活动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 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 使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 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地分析解决问题 四 问题探讨本课讲的内容比较深奥 不易理解和掌握 所以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的角度出发 注意材料的选用 与书本知识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 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通过活动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达到知识的内化的目的 商鞅其人 商鞅是卫国公子 姓公孙 名鞅 后因变法有功 被封在商 今陕西商县 地 所以又称商鞅 孝公死后 商鞅遭报复 惨死 五 教学片段 片段一 问题一 商鞅身为卫国公子 为何要去帮助别国 问题二 秦国国君为何会重用商鞅 谁在争鸣 争鸣什么 时代背景 诸子百家及其主张 孔子 春秋晚期 战国时期 道家 春秋晚期 战国前期 墨子 韩非子 战国时期 兵家 孙膑 春秋末期 战国时期 仁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仁政民贵君轻 无为 兼爱非攻 法治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孙膑兵法 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 还相互论争和批判 彼此吸收合理成分 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片段二 情境 某甲因赋税过重 生活困难 偷盗邻人钱财 面对这一现象 1 儒家 道家 墨家和法家会如何认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2 他们各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消除这一现象 3 你喜欢哪家的观点 为什么 拓展延伸 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儒家的 仁政 思想 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 以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 非攻 平等博爱 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 片段三 诸子百家补充资料 何谓 无为 老子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五十七章 好静 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 无事 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 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 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 无为而治 有管理而不干扰 有君主而不压迫 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 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 日理万机不贪享受 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 时代潮流 制利国 利万众的宪政 一旦制订颁布 就不轻易改动 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 老子的 无为 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并不是不为 而是含有不妄为 不乱为 顺应客观态势 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儒家孔子的故事 1 见教材第76页 马棚失火 2 冉求和仲由问 听到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回答仲由说 有父兄在 怎么能听到了就行动呢 又回答冉求说 听到就要行动 公西华见他回答得不一样 就问孔子是什么道理 孔子回答说 冉求遇事胆小退缩 所以我要鼓励他前进 仲由好勇过人 所以我要约束他 要他谨慎 问题 故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第二课汉唐盛世 第三课时 帝国新政 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讲述的是隋王朝结束自三国时期以来政权分立的局面 建立新的大一统 隋王朝亡于暴政 大唐王朝继隋而立 唐太宗为改善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 对君民关系 君臣关系 政治体制 民族问题等进行一系列调整 使唐朝国力迅速上升 最终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 贞观之治 不仅对于中国后世的社会政治 而且对于古代东方世界的社会政治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灭亡 学会吸取隋亡于暴政的历史教训 2 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功绩 了解唐太宗时代的 开明政治 了解 贞观这治 的社会和谐局面 认识个人对于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学习正确评价重要历史人物的方法 3 理解三省六部制度 科举制度等新政制度对于中国后世的社会政治以及古代东方世界的社会政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理解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 4 用隋唐盛世的史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重点 了解唐太宗 贞观之治 的措施 教学难点 以三省六部制度 科举制度为例 领悟中华文明对于世界文明发展所做出的突出历史贡献 四 问题探讨学生平时通过书籍 电视剧 知道唐太宗 贞观之治 科举制 但这种知识是零星的 片段的 可能中间还夹杂着一些错误的理解 按照常规的教学方式 问题可以这样设计 1 唐太宗在治理国家有哪些 新 政 2 这些措施对唐太宗的统治有何意义 对世界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3 如何评价唐太宗 这样教师教起来比较容易 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坐标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三国演义之周瑜
- 2025-2030中国建筑涂料添加剂行业销售状况与供需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工业热熔分配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履带式沥青摊铺机行业经营态势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对羟基苯甲酸市场运行态势及未来竞争力优势报告
- 乘务专业招生面试实战模拟题
- 专业求职实战经验分享:面试题目分类及答案实战案例
- 疾控行业招聘面试实战模拟题集
- 小儿败血症课件
- 2025年内分泌风湿免疫科进修人员出科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防砸安全鞋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学堂在线 高技术与现代局部战争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仓库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
- 助焊剂存储管理办法
- 乙型肝炎防治知识教学课件
- 环卫安全事故处理方案
- 七十岁老年人三力测试驾考题库
- 物资检测培训课件图片
- 高钾血症试题及答案
- 电缆敷设及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