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2012年广西“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活动任务分解表 单位:万亩 面积各市水稻玉米示范面积带动面积示范面积带动面积南宁市20651027柳州市104013桂林市20650.52梧州市10400.52北海市310防城港市310钦州市1040贵港市16500.52玉林市2065百色市8351440贺州市8350.52河池市8351130来宾市835315崇左市625927合件2广西水稻“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活动技术方案为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巩固广西粮食主产省区地位,根据中央和自治区两个1号文件及农业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方案精神,结合我区粮食生产实际,决定从2012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水稻“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示范工程。为切实开展好这项工作,特制定本技术方案。一、总体目标实施“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工程以解决我区水稻生产季节意识薄弱、密度普遍偏低、肥水管理不科学等问题为重点,实行良种良法相结合,新技术试验、展示和示范相结合,着重提高技术综合配套。选择重点县市和重点示范户实施,以此辐射带动广大种粮农户。主要技术指标是平均每亩多播1斤种,增加2-3成密度,多栽5-6千蔸苗,减施基蘖肥,增施穗粒肥,水气平衡管水,防好病虫害,以达到提高成穗率,增加3-4万有效穗,多产百斤谷,实现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目标。2012年的具体计划目标是:示范推广150万亩,辐射带动面上应用550万亩,平均亩增稻谷50公斤,新增稻谷3.5亿公斤。其中:早稻示范推广面积75万亩, 辐射带动275万亩,平均亩增稻谷50公斤;晚稻示范推广面积75万亩, 辐射带动275万亩,平均亩增稻谷50公斤。二、示范样板(一)建设规模要求在农业部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县、广西超级稻示范县、广西“三免”技术示范县全面开展示范。要求每个项目县示范推广2-3万亩,辐射带动5-8万亩。1、每个农业部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县建立1个万亩连片示范区,每个万亩示范区建立3个千亩示范样板片,每个千亩连片示范样板片建立1个100亩核心示范样板。2、每个广西超级稻示范县建立1个万亩连片示范区,每个万亩示范区建立3个千亩示范样板片,每个千亩连片示范样板片建立1个100亩核心示范样板。3、每个广西“三免”技术示范县建立3个千亩连片示范区,每个千亩连片示范样板片建立1个100亩核心示范样板。(二)目标产量1、百亩核心区:早稻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晚稻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平均每亩增产65公斤以上。2、千亩示范片:早稻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晚稻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平均每亩增产60公斤以上。3、万亩示范带:早稻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晚稻平均亩产450公斤以上,平均每亩增产55公斤以上。4、辐射带动区:早稻平均亩产450公斤以上,晚稻平均亩产400公斤以上,平均每亩增产50公斤以上。(三)技术试验要求在100亩核心示范样板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展示。每个100亩核心示范样板开展1-2个新技术的试验、1个抛栽密度对比试验。抛栽密度试验设每亩大田抛栽1.2万蔸、1.5万蔸、1.8万蔸、2.1万蔸、2.4万蔸、2.7万蔸六个处理。三、主推品种(一)桂南稻作区早稻:特优582、天优998、Y两优1号、特优航1号、新两优6号、新两优6380、桂两优2号、天优3301、天优华占、Y两优302、特优5058、特优837、特优984、里优6602。晚稻:天优998、中浙优1号、Y两优1号、特优航1号、桂两优2号、Y两优302、中浙优8号、里优6602、美优998、博优782、博优1652、泰丰优桂99。(二)桂中稻作区早稻:特优582、天优998、淦鑫688、新两优6380、天优华占、Y两优302、淦鑫206、株两优02、孟两优838、五优308、丰两优5号、深优9516、里优6602。晚稻:天优998、淦鑫688、新两优6380、天优华占、孟两优838、五优308、丰两优5号、里优6602、深优9516。(三)桂北稻作区早稻:淦鑫206、Y两优302、株两优02、孟两优838、五优308、丰两优5号。晚稻:淦鑫688、新两优6380、天优华占、孟两优838、丰两优5号、里优6602、深优9516。(四)单季稻区中浙优1号、特优582、Y两优1号、特优航1号、新两优6号、丰两优四号、桂两优2号、Y两优302、宜香99E-4、中浙优8号。四、主推技术(一)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一是百亩核心区要求100%应用免耕抛秧栽培技术;二是千亩示范片要求70%采用免耕抛秧栽培技术;三是万亩示范带要求60%应用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四是面上辐射推广50%以上。(二)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一是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片100%应用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二是万亩示范带70%应用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三是面上辐射推广60%以上应用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是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带100%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二是面上辐射推广80%以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四)水气平衡栽培技术。一是百亩核心区100%应用水气平衡栽培技术,二是千亩示范片70%应用水气平衡栽培技术,三是万亩示范带50%应用水气平衡栽培技术;四是面上辐射推广20%以上应用水气平衡栽培技术。(五)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项目区100%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五、主要内容(一)选用优良,合理搭配各地要根据当地气候资源条件,科学选择适宜品种,特别是要选择高产、优质、多抗的超级稻品种,搞好早晚稻品种(组合)搭配。桂南稻作区可采取“迟搭迟”,冬种马铃薯的地方可以采取“迟搭中”;桂中稻作区可采取“迟搭中”或“中搭中”;桂北稻作区可采取“中搭早”或“早搭中” ,桂北南部县可以“中搭中”;单季稻区因地制宜选择生育期较长的迟熟优良水稻品种,做到既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又避过寒露风危害。(二)适时早播,安全齐穗各地在选好良种,搞好品种搭配的同时,要做到早、晚稻及时早播,为晚稻安全齐穗赢得主动。桂南稻作区:早稻在2月底3月上旬,晚稻在7月5日至15日播种。桂中稻作区:早稻在3月中旬,晚稻在7月上旬播种,最迟不超过7月10日。桂北稻作区:早稻在3月中旬末至下旬初,晚稻在6月下旬末至7月初播种,最迟不超过7月5日。早稻移植秧龄20-25天,3.5-4.0叶;晚稻移植秧龄15天左右,4.0-5.0叶。(三)增加用种,培育壮秧1、增加播种量当前生产上影响产量提高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播种量不足,种植密度不够,因此要增加播种量,合理密植。由原来的杂交稻用种量0.75-1.0公斤,常规稻用种量1.5-2.0公斤,提高到杂交稻用种量1.25-1.5公斤,常规稻用种量2.0-2.5斤。2、培育多蘖壮秧(1)大力推广集中育秧技术。即推广大田集中育秧、大棚集中育秧、小型工厂化集中育秧,做到统一品种、统一消毒、统一催芽、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的“五统一”育秧。(2)改进三大育秧方式。一是改水育秧为旱育秧。水育秧早播易烂种烂秧,因此要改进育秧方式,特别是在早春干旱季节,要大力推广旱育秧技术,及时提早播种,提高秧苗素质。二是改塑盘育秧为编织布隔层育秧。小孔塑盘育秧,不便于早播育壮秧,因此各地要大力推广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有利于增加秧龄弹性,提高秧苗素质和提高抛秧立苗率。三是改小孔塑盘育秧为大孔塑盘育秧。小孔塑盘育秧不利于秧苗根系生长,秧苗素质差,秧龄弹性小,改原来的561孔的小孔塑盘育秧为434孔或353孔的大孔塑盘育秧,有利于增加秧龄弹性,提高秧苗素质。(3)应用抗逆物控育秧技术。结合旱育秧、编织布隔层育秧和大孔塑盘育秧,推广应用壮秧剂、旱育保姆、多效唑等抗逆物控育秧技术,有利于延长秧龄弹性,培育适龄多蘖矮壮秧,提高秧苗素质。(四)适龄早栽,适当密植1、适龄早栽。早稻移植秧龄20-25天,3.5-4.0叶;晚稻移植秧龄15天左右,4.0-5.0叶。2、适当密植。杂交水稻早、中造种植密度由原来的每亩不足1.5万蔸提高到每亩1.8-2.0万蔸,晚造由原来的每亩不足1.6万蔸提高到每亩2.0-2.2万蔸,每蔸2粒种子苗,;常规稻早、中造种植密度由原来的每亩不足1.6万蔸提高到每亩2.0-2.2万蔸,晚造由原来的每亩不足1.8万蔸提高到每亩2.2- 2.4万蔸,每蔸3粒种子苗。为增加基本苗和有效穗创造条件。(五)配方施肥,科学管水1、肥料运筹。基肥:亩施用农家肥750-1000公斤,尿素7-10公斤,钙镁磷肥35-45公斤,氯化钾7-10公斤,或养分含量相等的其它化肥;分蘖肥:移栽后5-7天,亩施尿素6-8公斤,氯化钾4-5公斤;穗肥:露田回水拔节后,亩施尿素6-8公斤,氯化钾6-8公斤;粒肥:破口抽穗期,叶色偏淡的亩施尿素2-3公斤,叶色偏绿的不施;根外追肥:齐穗后亩用磷酸二氢钾0.2公斤加尿素0.5公斤兑水50公斤喷施。2、水分管理。抛秧前开好四周排水沟和工作沟。四周排水沟要求沟宽30厘米、沟深20-25厘米,按每4-5米开一条工作沟,工作沟的沟宽30厘米、沟深15-20厘米。水分管理要遵循“勤灌润管、多露轻晒”的原则。全生育期以湿润灌溉为主。既湿润抛秧,湿润或薄水分蘖,亩有苗数达到15-16万时露晒田控苗,多露轻晒;幼穗分化、抽穗灌浆期以湿润灌溉为主,利用自然降水或人工沟灌补水保持箱面湿润;黄熟期自然落干沟中水,避免田面过早干裂。(六)综合防治病虫1、移栽前3-5天施好送嫁药,用异稻瘟净加病毒A或吡虫啉加病毒A喷施,预防螟虫、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2、破口抽穗初期以防治螟虫、稻瘟病、稻飞虱、稻曲病为重点,混合用药保穗。3、在预报的防治时期内,按防治指标,选用高效、低毒、对路农药防治,重点防治水稻“两迁”害虫。4、有条件的地方推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控病虫。(七)科技抗灾减灾一是早稻育秧注意防范倒春寒,大力推广防寒育秧技术,减少烂种烂秧。二是进入汛期时,要注意防御洪涝灾害,田间要开好“十字沟”、“丰产沟”,确保雨后能及时排清田间渍水,提高抗性,促进禾苗健壮生长,同时,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做好防范措施,降低灾害。三是晚稻生产密切关注气象预报,提前做好防御寒露风工作。属于干冷型寒露风的,要抓好风前灌水,保湿、保温;风期喷水,减少蒸腾;风后根外施肥,促其恢复生长。属于湿冷型寒露风时,应注意排除积水,风后适当根外施肥。附件3广西玉米“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活动技术方案为了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中央和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依靠科技,发展我区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广西农业厅组织实施“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示范工程。玉米是广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实施“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示范工程的重要内容。为此,提出实施“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示范工程玉米技术指导意见如下:一、指导思想提高我区玉米产量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推广玉米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实施本示范工程项目,以提高单产为目标,以技术集成创新为突破口,突出重点技术,狠抓关键环节,加强指导服务,促进玉米稳产高产,改变我区玉米单产长期低位徘徊的局面,提高玉米种植效益。二、目标任务实施“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示范工程着重解决我区玉米生产中播种质量差、种植密度不足、施肥水平低、管理不及时的突出问题,实行良种良法相配套,新技术试验、示范、展示相结合,大力推广玉米简化高效的高产栽培技术。2012年具体计划目标是:示范推广50万亩,辐射带动面上应用150万亩,平均亩增玉米50公斤,新增玉米7500万公斤。三、示范样板(一)建设规模要求在农业部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县、广西“三免”技术示范县全面开展示范。要求每个项目县示范推广2万亩,辐射带动5万亩。1、每个农业部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县建立1个万亩连片示范区,每个万亩示范区建立3个1000亩示范样板片,每个示范样板片建立1个100亩核心示范样板。2、每个广西“三免”技术示范县建立3个千亩连片示范区,每个千亩连片示范区建立1个100亩核心示范样板。(二)目标产量1、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平均每亩增产65公斤以上。2、千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平均每亩增产60公斤以上。3、万亩示范带:平均亩产450公斤以上,平均每亩增产55公斤以上。4、辐射带动区:平均亩产400公斤以上,平均每亩增产50公斤以上。(三)技术试验要求在100亩核心示范样板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展示。每个100亩核心示范样板开展1-2个新技术的试验,1个种植密度对比试验。四、技术内容实施粮食“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示范工程,玉米栽培基本技术要求是合理密植,建立玉米高产群体,实现玉米大面积均衡增产。主要技术关键:一是多用一斤种。按照高产玉米要求,我区玉米生产要亩增加种植密度800-1200株,即在现有生产基础上每亩增加用种量1斤左右;二是施好二次肥。施足基肥,及时施用攻苗肥和攻苞肥。产量目标:每亩玉米有效穗数3000-4000穗,单穗粒重140-180克,亩产玉米400-550公斤。(一)选用良种选择正大619、迪卡007、正大999、迪卡008、正大818、太平洋98、瑞恒269、南校201、登海11号、亚航639等高产多抗杂交种。(二)适时早播日平均温度10-12,土壤湿润,是春玉米的适宜播种期,春玉米在1-3月播。夏玉米在4-5月播种。秋玉米在7月上旬至中旬前播种。(三)一播全苗1、精细整地。若上季作物是水稻或为水田,在水稻收获后,犁翻土地晒冬,开春后重新犁耙,土壤细碎后起垄播种。若为旱地,则视土壤疏松度决定是否犁耙,如果硬实,应进行犁耙整地,如果疏松则可直接免耕开穴播种。2、种子准备。一般亩播种量2-3公斤。使用包衣种子。种子质量标准:种子纯度98,发芽率90,净度98%,含水量13%。3、施足基肥。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情况施足基肥。一般亩施农家厩肥750-1000公斤,复合肥15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氯化钾15-20公斤。磷肥与农家厩肥播前堆沤1个月,播种时再与钾肥混合施用。4、种植方式。单行双株种植,行距70-80厘米、株距30-40厘米,每穴播种2粒玉米种子。5、播种作业。播种时先开好播种穴(沟),淋腐熟粪水垫底,然后播种(即湿润播种)。播种时要深浅一致,施化肥于种子两侧,种子不能与化肥直接接触,然后用经过堆沤腐熟的农家肥和细土均匀盖肥盖种,盖土均匀(盖土以5厘米为宜)。田中间和四周开好排水沟。6、地膜覆盖。有条件的,可采用地膜覆盖直播。地膜玉米可比春季露地玉米的正常播期提前7-10天。在完成上述播种工作后,即可盖膜。膜边用泥土压实封紧,膜面隔段用土块镇压防风。玉米出苗后及时破膜接苗。(四)施足追肥1、早施攻苗肥。玉米幼苗4-5张叶时,亩施腐熟粪水30-40担,或尿素4-5公斤。中耕深度掌握“苗旁浅锄,行间深锄”,深度3-5厘米。2、适施攻秆肥。在玉米长到7-9叶即拔节后,看苗追施攻秆肥。亩施钾肥5-7公斤,或复合肥8-12公斤。在施足基肥和施好攻苗肥的条件下,可以不施或少施攻秆肥。3、重施攻苞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即玉米抽雄前7-15天,重施攻苞肥。攻苞肥以速效氮素化肥为主。一般亩施尿素15-20公斤,或复合肥15公斤。4、培土盖肥。每次施用追肥后,要进行中耕松土,培土盖肥。采用地膜覆盖的,以施水肥为主,不需培土。(五)抗旱栽培我区玉米生产以雨养为主,要采取节水栽培措施,推广作物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技术、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秋玉米间套种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水分利用率,满足高产玉米需水。(六)病虫防控1、防治方法:采取农业防治、人工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防治病虫害,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2、防治时期:在播种前、苗期和大喇叭口期三个关键时期,重点防控地老虎、玉米螟、蚜虫、玉米铁甲虫等害虫以及玉米大小斑病、纹枯病、丝黑穗病等。在玉米喇叭口期,施用高效、低毒、安全的有机磷杀虫剂为主要成分的毒土,较好防治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和蚜虫等刺吸式害虫。3、环保防治:有条件的地方推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控病虫。每盏频振式杀虫灯可有效控制玉米面积50-80亩。4、化学除草:使用乙草胺等除草剂杀除玉米田间杂草。除草剂在芽前和玉米苗3-4叶期前使用。(七)培肥土壤玉米是高产作物,良好土壤肥力是玉米持续高产的根本保证。为了提高我区玉米地非灌溉高产肥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邵阳市2026届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新能源电池档案管理制度
- 管理创新新视野
-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居家护理查房
- 高危药物输注的安全管理策略
- 输液满溢风险监测与防范
- 导尿管护理中的感染控制策略
- 静脉血样采集合规操作指南
- 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安全管理方法
-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附答案)
-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应用
- 教学课件-《酒店服务礼仪(第2版)》-王冬琨
- 【新教材】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6章全册教案设计
- 9、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总体情况说明
- 木垒风电勘察报告
- 屋面防水维修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
- 漫画解读非煤地采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 (2024年)剪映入门教程课件
- 石材的检测报告
- 文化创意行业IP打造策划书
- 2024年低压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