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_第1页
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_第2页
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_第3页
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_第4页
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墨江县污染源普查办农业组一、 墨江县概述(一) 自然环境概况1.地理坐标 墨江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东部,地处北纬2251-2359、东经10108-10204之间,北与镇沅、新平两县相连,东与元江、红河、绿春三县接壤,南临江城县,西与宁洱县隔把边江相望。全县国土总面积531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9.98%。北回归线穿城而过,被誉为“北回归城”,距离省会昆明273公里、普洱176公里。2.地型地貌墨江县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横断山系纵谷区东南段,即哀牢山脉中段。在地质构造上处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形构造体系东支中断及永平思茅地槽南段的东北部。全县地形北部狭窄、南部较宽,似纺锤状,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山高谷深,河流纵横,最高点在东北部碧溪村的大尖山,海拔2278米,最底点在南部泗南江乡的榄皮河与马江汇流处,海拔478.5米。全县山区半山区占99.8%,丘陵谷地仅占0.1%,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据墨江县土壤普查统计,全县属深切割中山山地地貌,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中切中山丘陵墨江盆地、中切中山河谷、中山山地、深切高中山峡谷。3.气候气象 墨江县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全县2/3的地域在北回归线以南,1/3的地域在北回归线以北,属南亚热带半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四季冷暖不太明显,干湿季明显。具体气象指标如下:温度:全县年平均气温17.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1.5;最热月为6月,平均气温22.1。雨量:墨江县雨量充沛,干湿季节分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因受大陆高原西部干暖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少雨,空气干燥,为干季。5月至10月,受印度孟加拉湾潮湿气流和北部湾太平洋潮湿气流的影响,降雨日多,形成雨季。据气象资料表明:全县年平均降雨量1338毫米;降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高海拔地区多,低海拔地区少。日照辐射:墨江县全年总日照时数2161.2小时,年日照率为50%,一年中3月份日照最多,为255.1小时;7月份最少,为128小时。一般11月至次年4月,月平均日照时数在210小时左右,雨季中的5月至10月则明显减少,月平均日照时数149小时左右;日照在季节分配上的特点是冬春多,夏秋少。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34.01千卡/平方厘米。湿度、蒸发量:墨江县多年平均湿度80%。年平均蒸发量1696.7毫米,月平均蒸发量141.4毫米,3至5月蒸发最大,合计617.1毫米;10至12月蒸发量最小,合计301.3毫米。风霜:墨江县内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多和风,除风口处外,很少有大风,最大风力5级左右,局部地区不时有7级大风出现。全县霜期平均59天,出现在12月29日至次年2月24日,无霜期长达306天,霜日年君为15.3天。4.河流水系及其特征墨江县河流属红河水系。主要有“三江五河”,“三江”为:把边江、阿墨江、泗南江;“五河”为:他郎河、布竜河、坝干河、那卡河、杩木河。其中:把边江:为墨江与镇源、宁洱、江城县的县界江,发源于南涧彝族自治县,自北向南,过景东、镇沅两县,于团田乡西北部入县境,沿墨江、宁洱交界南流,至文武乡南部转向东流,流至与泗南江乡的榄皮河交汇处出境,往南注入李仙江。把边江有多种称谓,在团田乡、新抚乡与镇沅县交界段称新抚江,在景星、通关镇、鱼塘乡、龙潭乡、文武乡与宁洱县交界段称把边江,从纳入江城县勐野江处至榄皮河段称龙马江。把边江过墨江境里程317千米,流域面积1470平方千米。阿墨江:发源于景东县,经镇沅南流至团田乡入境,由北往南纵贯墨江县全境,至文武乡、泗南江乡交界处汇入把边江。阿墨江亦因地而异,有多种称谓。在团田乡、新抚乡与孟弄交界段称谷麻江,在景星乡与新安乡、双龙乡交界段称布谷江,原忠爱桥乡(现在合并联珠镇)境内称瞻鲁坪江,在鱼塘乡、龙潭乡与雅邑乡交界段称普西江,同泗南江汇流处至把边江段称阿墨江(阿木江)。阿墨江过墨江境里程134千米,流域面积3833平方千米。泗南江:发源于绿春县,于坝溜乡入境,自东向西,横贯坝溜乡、那哈乡之间,至泗南江乡攀枝花渡口初汇入阿墨江。过墨江境内里程64千米,流域面积381平方千米。他朗河:发源联珠镇金厂梁子,雅邑乡南谷村以上称金厂河。至南谷与涟漪河汇合后始称他郎河。由北往南流经南温、古鲁山、勐埔等地,注入阿墨江,长85千米,流域面积755平方千米。布竜河:发源于碧溪村老毛寨,由东往西流经南北、布竜、邓控、挖岩村等地,于细耶渡口汇入阿墨江,长80千米,流域面积460平方千米。坝干河:发源于团田乡蜜蜂沟、黑龙潭一带,由西北至东南流经大平田、坝干、登云村等地,汇入阿墨江,长51千米,流域面积271平方千米。那卡河:发源于新安乡邓箐一带,由东向西流经富东、沙田、那卡、鲁池村等地,汇入阿墨江,长35千米,流域面积173平方千米。坝兰河:发源于红河县境内,由北往南流经坝佑等地汇入泗南江,过墨江境里程5千米,流域面积36平方千米。5.土壤植被墨江县土地多为酸性土壤,肥力属中等偏低,酸性较重,碱性不足,严重缺磷。据墨江县第二次土壤普查统计,全县土壤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划分,共有7个土类,17个亚类,48个土属,66个土种。其中地带性土壤包含:赤红壤、红壤、砖红壤、黄棕壤,共4个土类;非地地带性土壤包含:紫色土、水稻土、冲积土,共3个土类。墨江县15个乡(镇)土壤分布及特点如下表:墨江县土壤分布状况表 单位:万亩序号乡镇名土壤类型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棕壤冲积土紫色土水稻土1联珠45.821.98.70.0223.5104.42新安28.65.21.37.643.63孟弄10.83.31.214.029.94团田30.424.512.168.35新抚36.624.96.90.0269.76景星90.013.23.4107.87通关34.520.51.38.867.18鱼塘0.919.912.82.82.640.29龙潭2.017.16.83.11.931.610文武4.729.110.44.11.251.211泗南江6.926.86.81.30.0342.412坝溜0.324.210.02.838.513那哈0.318.15.70.625.314龙坝21.514.837.615雅邑30.27.50.540.8特点:属酸性土壤,有机质中等,速效磷极缺。多为酸性,微酸性土壤。土壤检测呈酸性、微酸性。属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肥力足。该土壤肥力不高,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低。有机物来源缺乏,但潜在肥力高。是水耕种植后,形成的独特土壤类型。生物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时土壤类别又影响着生物,特别是植被。因此墨江县植被主要是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为主,兼有北热带雨林的类型。据墨江县林业资源普查的结果:全县总面积为759.81万亩,林业用地518.76万亩,占68.3%,森林覆盖率39%。林业地145.2万亩,占27.9%,疏林地143.3万亩,占27.6%,灌木林地7.65万亩,占1.5%,宜林荒山222.6万亩,占43%。墨江的森林植被分为森林植被和灌木林植被型,具体情况如下表:墨江县植被分布状况表森林植被型灌木林植被型河谷季节性雨林河谷季雨林河谷稀树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经济林河谷热带灌木林亚热带灌木林经济灌木林分布地分布在把边、阿墨、泗南江及他郎河等地江河中下游河谷地带分布在三江及他朗河两岸和南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分布在三江及他朗河等河谷地带分布于海拔10001600米的山箐和缓坡地带分布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区,尤以团田乡老围等地集中分布在海拔10001600米之间分布在海拔8002000米左右墨江经济林种类较多,分布广分布在三江及他朗河等中下游墨江均有分布墨江均有分布主要代表植被红光树、大叶风吹楠、滇南风吹楠、常绿榆、显脉虎皮楠、阔叶蒲桃等攀枝花、火烧花、西南猫尾木、小萼菜豆树、绒毛苹婆、火绳、家麻、火筒、破布叶、一担柴等纯叶黄檀、木本紫珠、白背桐、中平树、余甘子、山黄麻等小果栲、华南石栎、截果石栎、银叶栲、大果楠、滇楠、红梗柄、柴桂、黄樟等元江栲、高山栲、窄叶石栎、壶斗石栎、黄毛青岗、茶梨、银木荷、云南含笑、香叶果、园香果、优昙花等西南桦、红木荷、野樱桃、旱冬瓜、栓皮栎、野板桃等思茅松、云南松、华山松、油松、柏木、翠柏、云南油杉等橡胶、龙竹、芒果、万寿果、芭蕉、柑桔、龙眼、番石榴、紫胶寄主、栲胶原料、核桃等余某子、虾子花、马缨花、可爱花、一担柴、飞机草、水杨柳等水锦树、华南柃木、米饭花、杜鹃、紫茎泽兰、棠梨等茶叶、咖啡等6.自然资源(1)墨江县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发现的金属矿藏有金(黄金储量云南省名列前茅)、银、铜、铁、锌、镍、钴、铭、钯等;非金属矿藏有盐、石棉、石膏、煤、硒、硅、硫磺、石灰石、石英石、花岗石、重水晶等。其中:金、银矿:蕴藏在距墨江县城东北10余千米的金厂梁子山中,据云南省冶金地质勘探311队探明,黄金储量27吨,银储量100吨。铜矿:墨江境内铜矿分布零星,储量较少,历史上今忠爱桥村帮岛河一带曾开采过。铅锌矿:主要分布于新安乡境内得宝洞一带,据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探明:矿区面积为5平方千米,铅锌储量72327吨,其中铅20180吨,锌52147吨。盐:零星分布于境内景星乡至文武乡一带,含量低,储量未曾探明。石棉:主要分布于金厂梁子至龙坝勐里一带。煤:主要分布于境内孟弄、新安、联珠、坝溜等乡,有草煤、柴煤、烟煤、无烟煤4个种类,储量未曾探明。石灰石:广泛分布于县境各地,属墨江县开采最为普遍、产量较大的非金属矿物。(2)墨江县境内山高林茂,河流纵横,森林资源丰富,为墨江最大的自然优势,蓄木量1386.8 万立方米,素有“绿海明珠”之称。野生动植物、药材、土特产繁多。据统计全县树种共有698种,以思茅松、栎类、柏木、桦木为主,药材有90余种;有野生动物种类共176种,其中:兽类29中、鸟类59中、两栖爬行类19中、鱼类24种、昆虫类45种。(3)墨江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建有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设计新颖、气势壮观的北回归线标志园,有独异的哈尼文化,有始建于清道光元年的具有古建筑群缩影的墨江文庙,有“墨江小翠湖”美誉的普益公园,有融天文、地理、科普、园林、休闲为一体的太阳广场,有万燕景观,有极富神话色彩的“九叠联珠”,还有距县城68公里处连片近万亩6万余株中华桫椤,等等。(二)社会经济状况1.人口现状墨江县辖2镇13乡、4个社区164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37.9万,农业人口29.9万;境内有哈尼、汉、彝、拉祜、布朗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3%,其中哈尼族人口22.3万,占总人口的59%,被誉为“哈尼之乡”。2.社会经济2007年,墨江县实现生产总值158728万元,同比增加了13.7%;第一产业49825万元、第二产业51195万元、第三产业57708万元。其中:全县粮食总产112830吨;烤烟产量3626吨;茶叶产量2442吨;甘蔗产量77999吨;橡胶产量2045吨;咖啡产量655吨;水果产量5293吨;大牲畜存栏146948头;生猪存栏276096头。农业总产值72751万元;农民纯收入1469元。3.土地利用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和土地利用调查资料统计:墨江县总面积796.65万亩,其中:耕地:171.7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21.56%。其中灌溉水田21.25万亩,占耕地的12.37%。干田9.46万亩,占5.5%。旱地141.05万亩、占82.11%。菜地0.02万亩。林地:433.1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54.37%。其中有林地306.27万母,占林地的70.71%,主要集中在昆洛公路以北的乡镇。灌木林117.42万亩,占林的27.11%。疏林地4.32万亩,占林地的1%。未成林造林地51.33万亩,占林地的11.8%。园地:14.06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77%。其中橡胶园6万亩,占园地的42.72%。茶园4.53万亩,占园地的32.19%。果园0.67万亩,占园地的4.81%。其他(紫胶、咖啡等)2.85万亩,占园地的20.28%。牧草地(天然草地):1.5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19%。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6.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83%。其中联珠、通关两个建制镇用地0.15万亩,占2.28%。农村居民点用地6.08万亩,占92.11%。工矿用地0.36万亩,占5.42%。特殊用地0.01万亩,占0.19%。交通用地:2.07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26%。其中公路用地0.89万亩,占43.03%。农村道路1.18万亩,占56.97%。水域用地:7.6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96%。其中河流5.91万亩,占77.41%。水库与坝塘0.15万亩。滩涂1.51万亩,占19.83%。沟渠0.05万亩,占0.61%。水工建筑0.004万亩,占0.05%。未利用土地:159.7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0.05%。其中荒草地72.89万亩,占45.62%,主要集中在文武、坝溜、那哈、泗南江、团田、新抚、龙潭7个乡。田地沟埂83.43万亩,占54.77%难利用土地0.43万亩,占0.27%,主要为裸岩、石砾、裸土地,以孟弄、鱼塘两乡为多。二、 污染源普查工作情况(一) 普查工作的时间安排1.准备阶段(2007年6月2008年2月)包括成立机构,落实经费,开展宣传,进行组织动员;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技术路线,完善各项技术规范;开展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培训;完成普查对象清查、核查工作;安装调试计算机软件;发放普查表,组织部分乡(镇)开展普查表试填报演练。2.全面普查阶段(2008年3月2008年6月) 2008年3月,组织填报普查表,采取集中辅导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普查报表填报工作; 2008年4月,各乡镇及时审核、校验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上报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办,完成农业源普查工作,迎接县级验收; 2008年56月,完成县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录入工作,建立县级农业污染源数据库。在2008年5月底前完成县级污染源普查验收工作,6月底前完成全县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审核与汇总,建立县级污染源数据库,上报市污染源普查办,迎接市级验收。3.总结阶段(2009年1月2009年6月)按照要求对农业污染源普查的数据、材料、文件进行归档;并写好相关的工作总结,接受各级农业污染源普查办的检查、验收。(二) 普查对象的范围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对象包括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污染源。种植业污染源主要针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的主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和农膜污染调查。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以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户为调查对象,针对猪、肉牛、蛋鸡和肉鸡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和污水开展调查。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以水产养殖场、水产养殖户为调查对象,在规模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开展调查。(三) 区域内建制乡镇情况墨江县辖2镇13乡、4个社区164个村民委员会。其中:联珠镇:有34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428个村民小组,人口82741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8985亩。通关镇:有17个村委会、279个村民小组,人口29891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0455亩。新安乡:有12个村委会、114个村民小组,人口25276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7330亩。孟弄乡:有7个村委会、72个村民小组,人口19242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9884亩。团田乡:有8个村委会、93个村民小组,人口19491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6333亩。新抚乡:有10个村委会、158个村民小组,人口21267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6046亩。景星乡:有11个村委会、192个村民小组,人口23305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2271亩。鱼塘乡:有9个村委会、175个村民小组,人口19180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8980亩。龙潭乡:有8个村委会、99个村民小组,人口14449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4141亩。文武乡:有6个村委会、103个村民小组,人口22011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6102亩。坝溜乡:有9个村委会、112个村民小组,人口15593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8283亩。泗南江乡:有8个村委会、100个村民小组,人口14712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4787亩。那哈乡:有5个村委会、66个村民小组,人口25515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900亩。雅邑乡:有13个村委会、165个村民小组,人口12509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2111亩。龙坝乡:有9个村委会、148个村民小组,人口17202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4914亩。(四) 普查机构、普查员数量及培训情况1. 普查机构墨江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为加强普查工作的领导,于2007年8月成立了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环保局局长、县农业局局长、县统计局局长、县畜牧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等10余家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环保局。同时,为了搞好这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在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在农业局下属农环站成立了农业污染源普查小组;各乡(镇)也相应的成立农业污染源普查小组,组长由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兽医站站长担任,成员每个乡(镇)34名。2. 普查员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有普查员58名、普查指导员3名、数据录入员2名(包含在普查员中)。而这些农业污染源普查的普查员,是从熟悉本乡镇情况,且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好的工作人员中抽调,主要由乡镇的农技员、畜牧技术员等担任。并且从农业、畜牧部门抽调三名长期从事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畜牧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对种植业源、水产养殖业源和畜禽养殖业源的普查自始至终进行技术指导;并通过培训由这三名担任农业污染源普查指导员。3. 培训情况为了做好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在普查员(农业源)中抽调5名业务骨干积极参加市污染源普查工作业务知识培训,然后将培训的内容及时的传达到各乡镇的普查员。并按照要求对我县普查员进行了三次集中的培训:第一次 2007年12月23日、24日我县利用两天时间,举办了墨江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动员大会及培训会议,参会人员由领导小组各成员、乡(镇)负责人、县、乡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等共1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主要围绕普查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技术路线、普查对象清查、普查表格填写等内容开展。培训后,分组安排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讨论,通过问答的方式,对单个问题逐一做出回答。第二次 2008年1月3日、4日,组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分别在县政府多媒体会议室和各乡(镇)电子政务视频会议室集中参加了污染源普查远程培训;并进行了普查人员专业知识考试,考试合格率为100%。通过培训、考试,使普查员进一步明确了普查工作的重要性、目的和意义,掌握了普查方法、程序、技术和要求。第三次 2008年2月24日、25日,由县农业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组织召开的,以演练为目的培训;参会人员,由市农业污染源领导小组督查(讲师)、县农业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讲师和成员、乡(镇)农业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参会人员35人。演练内容:主要是按上级要求和进度,结合市、县农业污染源领导小组到乡下实地调查经验进行培训。会期我们把参人员全部带到联珠镇碧溪村进行实地人户调查,普查中遇到问题的就是这次会议需要解决问题。普查中我们力求做到普查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把问题想得多些,并在现场进行解答。这次会议解决了人户调查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五) 普查的文件资料1. 文件资料印制墨江县污染源普查(农业源)发放资料统计表发放材料名称数量分发对象第一次全污染源普查农业污染源普查培训教材70农业源普查员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宣传手册2500群众第一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手则70农业源普查员云南省第一污染源普查农业源质量审核手册70农业源普查员致全国污染源普查对象的公开信2500普查对象2. 制度建设为确保普查工作按时、按质的完成,结合墨江县实际;县普查办制定了普查工作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为了规范污染源普查工作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依据国家污染源普查条例,制定本制度。第一、建立分工责任制。建立完备的分工责任体系,成立技术组、录入组、宣传组、应急组等,明确工作责任。第二、建立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例会制度。准备阶段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实施阶段每周召开一次例会,总结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并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有紧急情况临时召开会议。第三、实行清查表逐级审核制度和清查表录入分工制度。第四、实行污染源普查工作小结制度。每一阶段完毕做一次工作小结,总结污染源普查工作进展及有关情况,共总结三次(即:清查、普查、审核)。第五、污染普查员执行污染源调查任务,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普查员工作证。树立良好的污染源普查队伍形象和普查员形象。第六、入户污染普查员要态度和蔼、严禁粗暴等不文明行为,严禁闲聊。营造良好的普查工作氛围。第七、污染源普查办公室须有懂污染源普查技术的人员值班,不得空缺。负责接听电话,及时为普查对象答难解疑。第八、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普查人员不得泄露在普查中知悉的普查对象商业秘密。第九、认真完成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整理、保存好污染源普查资料,做好污染源普查的档案管理。3. 其它情况污染源数据录入和汇总软件,经过四次下载、安装、升级;为数据的录入、分析、汇总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平台。三、 农业污染源普查的技术路线与方法(一) 普查技术路线图汇 总各级质量检查及抽查污染源监测普查员培训指导员培训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符合要求调查表收集与校核样本抽测发放各类调查表指导填报我省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库否是否是数据登录与校核制订普查技术规定 (二) 普查方法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办公室为做好普查工作,按照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中的普查方法,对全县普查员的普查工作进行全面规范,做到即分工又协作,要求各乡镇所有普查员要了解、熟悉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及典型农户的普查概念指标和普查对象,围绕整体工作计划,要求普查员入户后做好如下几个环节。第一、走访询问。对普查对象首先要通过询问,了解被普查对象的思想动态,家庭情况,种、养情况,如作物名称,养殖内容,使用农药、化肥、饲料,污水排放等等问题,普查员对上述情况做好笔记,建立临时有效的档案;对思想顾虑的对象,普查员当场做过细的思想工作,说明普查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没有其他附加作用,并是依法普查,打消他们的思想包袱。第二、模拟填表。在询问了解的过程中,我们复印各种普查表对普查对象反映的种养情况和数据进行模拟填表,让农户、养殖户确认、签名,对有疑问的数据如各种肥料的含量、饲料成份,普查员根据农户使用的名称、走访农资、饲料供应部门,查获其含量或成份,对鱼虾苗的重量计算,及时请示市普查办等,取得一致才填入模拟表。第三、实地回访。模拟表一般要求通过三审,一是由各乡(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对各组各业的模拟表进行自审;二是由县农业污染源办公室组织县农业局和畜牧局的各专业部门(农技、畜牧、水产)的专家进行会审;三是在汇总过程中,请求市普查办公室对各专业模拟表进行审核,通过后在填入正式普查表,迎接国家、省的检查和审查;对有疑问的普查数据,普查员及时与普查对象联系,及时回访,促使普查内容不缺不漏。四、清查单位及普查对象的确定(一)清查单位及普查对象数量按要求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建立了农业源清查底册,结合县统计局的统计年鉴情况和土壤普查资料的情况,通过和有关乡(镇)政府、村委会调查了解,采取交叉核对的办法,并实地逐一调查核实形成普查对像名录库。经过对墨江县人口、行政村数量、种植面积、种植结构、养殖数量及面积等的分析,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相关规定;此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涉及我县15个乡镇的145个行政村中725户,其中种植业调查527户、畜禽养殖101户、水产养殖97户。1.种植业墨江县农业污染普查(种植业),达到清查的有15个乡(镇)中的64943户农户;确定普查的抽样地块527块。2.畜禽养殖墨江县农业污染普查(畜禽养殖),清查的养殖场2户、养殖专业户99户;确定普查的2户养殖场均为生猪养殖场,99户养殖专业户中有:86户养殖生猪、7户养殖肉牛、1户养殖蛋鸡、5户养殖肉鸡。4. 水产养殖墨江县农业污染普查(水产养殖),清查养殖专业户有97户;达到普查要求的有97户,且都为池塘养殖专业户。(三) 清查工作的评价1.实际完成的普查对象数与清查确定的普查对象数的比较清查对象与清查确定的普查对象的比较,具体如下表:普查类别清查的对象数(户)普查的对象数(户)种植业527527畜禽养殖101101水产养殖9797(2.对本地区增减普查内容的说明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污染源普查培训教材的要求,种植业清查的对象数=本地区的总农户数0.8%(即:649430.8%=519.5);但每个乡(镇)的抽查户数又必须大于等于20户。因此种植业出现了清查造册时,清查的对象为520户;普查时,普查的对象数为527户。)五、普查质量保证和质量评估(一)普查质量保证为了确保墨江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规范我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质量管理工作,我县农业污染普查办严格遵照国普查办文件和云南普查办文件的精神,严抓农业污染源普查方案设计、普查人员选调和培训,污染源清查,普查表填报、现场监查、普查数据审核汇总、处理和上报等工作,确保普查的完整性、代表性、准确性、可靠性和科学性,为我县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工作提供质量保证。1.清查过程的质量保证在整个普查工作中污染源清查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它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稍有不慎容易造成错漏。在进行清查时,由于牵涉到农业、畜牧、水产等几个方面的情况,信息的收集和获取有点难度。为了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采取二次清查的方法,第一次由乡镇按年报表进行初报,认真填写了乡镇基本情况清查表,第二次由普查员逐村逐户复核并认真填写了乡镇基本情况普查表,再按复核结果确定抽样比例,最后将调查对象落实到农户到田块。为了搞好清查,消除广大群众的疑虑,在清查的同时,各乡镇普查员深入基层向广大农民大家认真的讲解了污染源普查的重要意义,使得广大群众对此次普查的认识有所提高,对普查员的清查工作比较配合,从而减小了清查工作难度,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使墨江县清查工作基本做到了污染源无遗漏、重复等现象发生;经过清查确定全县有农业污染源普查共725户,其中种植污染源527户、畜禽养殖业101户、水产养殖业97户的现状,从而确保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2.入户普查阶段的质量保证实地入户普查工作污染源普查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为了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的普查人员严格遵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手册中的相关规定和措施,即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普查员+普查对象人员搭配形式;采取乡级普查员会同村级农辅员以村为单位,约定时间,通知在清查工作中确定普查的户主,并在户主的陪同下到普查的相关地块、鱼塘、牧场进行普查。在普查过程中,普查员必须做到对所有抽样农户进行入户调查,仔细询问有关情况,认真查对相关资料,当场登记,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调查误差。坚决禁止闭门造车,杜绝凭记忆凭经验主观臆断填写调查表。同时,为了保证普查工作的质量,在入户调查阶段,我们采取了上下联动的办法,市普查办成员下到我县的各个乡镇进行巡回指导和检查,进行了现场指导,使普查员更加准确的把握调查及表格填写,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全县农业污染源普查没有一户漏查、重查,也没有一户返工复查的。3.数据录入过程的质量保证在严格把关普查数据质量的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普查数据录入工作是普查上报数据的关键一环,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办精心挑选确定了三名即懂电脑又懂农业技术的人员参加市上的软件操作培训。要求每一位数据录入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数据录入处理程序,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数据处理中出现的问题。为了使数据录入工作与国家数据库相匹配,我们还按国家数据录入方案的要求配置了专门从事数据录入的电脑,从而保证了数据录入工作的硬件要求,在录入过程中采取初录、复录、审核相结合的办法,保证了数据录入的准确;为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我们采用了初录、复录不同一个人的形式录入。4.汇总审核的内容、方法和结论为了加强墨江县普查数据汇总审核工作,切实解决普查表填报、数据录入与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县普查办开展了汇总排序审核, 生活源、工业源和农业源间横向对比,人工审核与电脑审核结合,与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情况、历年环境统计数据对比分析等工作。通过会审,基本消除了异常数据和逻辑错误,普查数据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科学有效的审核,查找到了普查汇总表和基层表中的问题,并逐一对上报的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了审核验收,确保墨江县污染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二)普查质量评估1.普查表填报质量评估普查对象和总体单位漏填率为0.052%、指标差错率0.052%(抽查80户,种植业40户、畜禽养殖业20户、水产养殖业20户);其中,种植业漏填指标数2个、差错指标数2个。2.数据录入质量及评估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录入差错率为0,指标漏录率为0。4. 对普查范围完整性、普查数据的可靠性的整体评价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以及普洱市人民政府转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通知(普政发2007106号)文件精神;我县农业源污染源普查工作在县委、政府领导下、市农业源污染源普查办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合理安排、积极开展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在普查及数据录入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方案及技术规程”,让差错率、漏填(录)率等均小于国家的标准率;所以,从总体而言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达到国家标准,普查数据真实、有效,录入数据准确、可靠。六、普查结果与分析(一)农业污染源汇总数墨江县种植业污染源普查527户、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101户(其中:2户是养殖场)、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97户;其中个乡(镇)的分布情况见下表: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各乡(镇)的分布情况表单位:户乡(镇)名称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联珠镇10935(2户养殖场)66通关镇4796新安乡30孟弄乡20团田乡269新抚乡305景星乡34145鱼塘乡25龙潭乡20文武乡33 泗南江乡316坝溜乡33那哈乡22龙坝乡374雅邑乡3039(二)种植业总体情况1.种植业总体情况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中的种植业普查,涉及墨江县的15个乡(镇)的527户;具体情况见附表 2.化肥情况通过农业污染源普查可知墨江县种植业中,主要在地块施用的肥料有:尿素、普通过磷酸钙、猪粪、牛粪、三元复合肥;肥料施用量(折纯)442.10431吨,其中:氮(折纯)34.38719吨、五氧化二磷(折纯)17.17081吨、氧化钾(折纯)5.32734吨。3.农药情况 墨江县在农作物中施用的农药主要有:丁草胺、百草枯、克无踪、扑草净、三唑酮、二甲四氯、敌敌畏、敌杀死、莠去净、草甘磷、乙草胺等的含有阿特拉津、2,4-D丁酯、丁草胺或乙草胺成分的农药;其中:施用阿特拉津(折纯)0.00309吨、2,4-D丁酯(折纯)0.00014吨、丁草胺(折纯)0.03121吨、乙草胺(折纯)0.00622吨、吡虫啉(折纯)0.00292吨。4.秸秆情况秸秆产生量492.05422吨;其中:秸秆田间焚烧量248.49979吨、秸秆随意丢弃量11.2367吨、秸秆还田量63.36829吨、秸秆堆肥量12.3985吨。5. 农膜情况在农膜的使用过程中,墨江县使用农膜0.82557吨;其中丢弃量达0.67912吨、回收量仅0.14645吨。(三)畜禽养殖业污染源1. 畜禽养殖业总体情况墨江县农业污染源普查中的畜禽养殖业普查,涉及墨江县的4个乡(镇)的101户,其中:有2户养殖场;具体情况见附表2.粪便情况墨江县畜禽养殖业中污水、粪便主要用于灌溉农田、生产沼气;其中:污水年产生量27209.3m3、粪便年产生量4540.32吨。(四)水产养殖总体情况1.水产养殖业总体情况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