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我所欲也复习学案(满分100分) 基础巩固一、 加点字注音(6分)苟得( ) 一箪食 ( ) 一豆羹 ( )蹴尔( ) 故患有所不辟( )也 所恶( )有甚于死者 二、 文学常识填空(8分)本文选自 ,作者是( ),是( )时期鲁国人,( )家,( )家,( )家,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有( )。三、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0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乡为身死而不受 四、古今异义(8分)古义今义豆加钟是五、一词多义(12分)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为: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呼尔而与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乡为身死而不受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得:二者不可得兼是亦不可以已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故不为苟得也六、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0分)1、故不为苟得也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4、贤者能勿丧耳 5、蹴尔而与之 6、乞人不屑也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8、万钟于我何加焉 9、是亦不可以已乎 10、此之谓失其本心 七、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6分)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6、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7、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8、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内容分析八、用原文语句填空(8分)1、 本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2、 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3、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4、 文中着重阐述“人不可见利忘义”的句子是 九、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以什么方式提出的?( 4分 ) 十、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5分) 十一、本文主要赞扬了 的人,批判了 的人。(各用一个成语来填空) (4分)拓展迁移十二、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 , ”。请再写出一个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并简要概括其事例。(5分)十三、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是写出其中的两条来。(不得从本文中选取)(4分) 附:答案一、gu dn gng c b w二、孟子 告子上 孟子 战国 思想 政治 教育 儒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三、1“辟”同“避”,躲避 2、 “辩”同“辨”辨别 3、“得”同“德”,感激恩德 “与”同“欤”,语气词,相当于“吗”4、“乡”同“向”,原先,从前四、古义今义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皿豆子,形状像豆类的东西等加益处在原有基础上增多、扩大或提高钟一种量器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是代词,这种判断动词,是五、与:“与”同“欤”,语气词,相当于“吗” 给于:比 对于为:做 为了是:这种 这种做法得:得到,拥有 “得”同“德”,感激恩德 取得六、 1、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2、指某种办法 3、不单,不仅 4、丧失 5、践踏6、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7、丰厚的俸禄 8、有什么益处 9、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10、本来的思想,即“义”七、略八、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九、1、舍生而取义 以“鱼”和”熊掌”设喻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十一、舍生取义 见利忘义十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测试卷(满分60分)水工中学初三语文组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30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8分)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是 贤者能勿丧耳 丧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翻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翻译: 3、上文中“所欲有甚于生者”指的是_,“所恶有甚于死者”指的是_;“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一句中“由是”在文中解释为_,“不用”、“不为”者指的是 (4分)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等论证方法。 (4分)5这段文字的主要论点是什么?它是怎样提出来的?试简要分析。(5分) 6“舍生取义”者在中国历史上一贯受人崇敬,请举出一位因“舍生取义”而令你崇敬的英雄人物,并默写出他的一句曾深刻影响你的名言。(3分) 二、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后面的题。(30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8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2)蹴尔而与之 蹴: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9分)(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翻译: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翻译: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翻译: 3、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分)答: 4、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3分) 5、 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2分) 6、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4分) 附:答案一、1、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辟”同“避”,躲避指某种办法 丧失2、略3义不义按这种办法做“君子之人”或“舍生取义者”4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5主要论点:舍生取义。用比喻(或类比)的方式提出。先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结论: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再由前面的设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鱼喻“生”,熊掌喻“义”,“生”与“义”的价值已判高下。 6例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1、6.(4分)患祸患,灾难 蹴践踏 乡通“向”,原先从前 已止,这里指止而不为(一词1分)2、略3、(3分)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1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答到任意2点即可,2分)。4、 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6、我们每一个个体,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上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番禺区六校教育教联合体2024-2025学年数学七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剧场品牌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东坡中学2024-2025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隆回县2025届九上化学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黄山市2024年九上物理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基于无线通信的智能垃圾分类与回收系统研究与开发
- 2025届广东省湛江市物理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区第二中学2025届九上物理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北京市顺义区顺义区张镇中学2024年九上化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恩施州咸丰县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浙江省民工工资管理办法
- DBJ50-T-157-202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配备标准
-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测试技术(完整版)
- 高速公路工程夏季专项施工方案
- 安徽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登记表
- 员工手册的范本守则
- GB/T 4852-2002压敏胶粘带初粘性试验方法(滚球法)
- 患者跌倒的预防及管理课件
- 万科物业管理服务工作手册
-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 数学好玩第03课时《包装的学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