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例研究.doc_第1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例研究.doc_第2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例研究.doc_第3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例研究.doc_第4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例研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东莞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优秀论文评选镇XX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例研究摘要:实施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国家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又有利地方和学校实施课程的自主性和多样性,真正体现新课程实施的统一性和灵活性。本文通过对本校篮球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系统研究,找出开发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策略,为进一步完善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宝贵的参考。关键字:小学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实例研究1.研究目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执行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合理地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有利于促进社区的发展。笔者将对本校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等做全面的剖析,深化小学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原则和方法的探索,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对选项项目进行教材的重新整合,评价标准其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为普通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的开发积累经验,提供借鉴。2研究的方法2.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图书资料室、中国期刊网等相关资料的搜索、搜集、整理和运用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2.2 问卷调查法结合学校的实际,请有关专家给予指导,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问卷,保证问卷结果的可靠性。2.3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实施、归纳和分析思考等几个环节,探索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方法、途径和操作策略。2.4数据统计法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为研究过程提供依据。3结果与分析3.1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概述3.1.1 “校本课程开发”逐渐成为学校体育有效实施途径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转向课程,并在政策层面上提出了实施“三级课程”的设想。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并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重点表现为能让更多人参与课程的决策,能使教育目的和追求更适应于社区、学校、学生个体的特定需要,同时是教师逐步专业化的需要。3.1.2市体育与健康地方课程指导意见使校本开发势在必行东莞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体育、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必须落实2+1+1体育课程。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改革的一种基本取向。3.2校本课程篮球开发的研究3.2.1建立课程开发组建立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组的目的是有效地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在实施过程中科学的管理。表1 校本课程开发组职务 数量(名) 学校职务 主要职务组长 1 副校长 主管教学工作专家 2 外聘 指导课程的开发副组长 1 体育科组长 主管学校体育工作组员 4 体育教师 体育教学成立以副校长为组长的实施管理领导小组,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全程管理,各部门、年级组和学科组具体落实,特别是体育科组作为重点实施部门要突显龙头作用。开发小组主动联系课程专家到学校进行指导工作,给开发小组极大的支持和鼓励。3.2.2学生体育课兴趣程度根据2009年学校所做得问卷调查,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程度较高,如表2所示,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体育,但其中也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开发体育课,来满足学生的要求。表2 体育课兴趣程度程度 特别感兴趣 感兴趣 无所谓 不感兴趣 特别不感兴趣人数 511 179 86 17 15百分比 59.7 21.8 9.2 1.8 1.63.2.3开发篮球校本课程基础3.2.2.1镇篮球氛围浓厚在全镇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校园篮球活动,普及篮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浓厚的篮球氛围。镇是全国第一支拥有CBA球队的镇级主场,镇是东莞市第一个镇级篮球协会,为保障篮球事业发展,镇成立了篮球运动发展基金,根据2007-2010年镇篮球运动发展规划和2011年-2015年镇篮球运动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定,镇财政每年向发展基金拨款200万元的经费。在,村村都有篮球队,每年春节举行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比赛,暑假举行学生篮球赛,五一和元旦分别举行企业杯篮球赛,全镇共有篮球场300多个,每年有500多场的赛事轮番上演。在每年接受正规篮球培训超千人,按阶梯分级制培训镇内各级篮球代表队,小学生,中学生篮球代表队由各体育老师组织训练,青少年篮球代表队由篮协聘请教练员组织在暑假和寒假进行训练,成年篮球代表队则聘请新世纪篮球俱乐部的高级教练进行训练,寒暑假期间,新世纪篮球俱乐部都会举行青少年篮球训练营。镇是CBA联赛的第一个镇级主场,年接待球迷7万人以次,上座率高达八成以上,铁杆球迷超过20000人,市篮球联赛期间体育馆甚至出现“一票难求、一位难找”的现象,长塘社区啦啦队和民兵啦啦队是专业的啦啦队,堪称主队的“最佳第六人”,在东莞甚至全国都小有名气。在今年的市篮球联赛上,男子篮球队蝉联男子甲组的冠军,铸就了“七连冠”的神奇纪录,堪比CBA的八一王朝和宏远王朝。3.2.2.2校园篮球开展扎实学校认真落实2+1+1体育课程,在特色课中我校选择“篮球”,并开展了对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通过篮球游戏、班际小篮球赛、校际友谊赛等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篮球氛围,推进我校篮球运动向着普及与提高方向发展。近几年学校篮球队取得不错的成绩,四次决赛,两次冠军,两次亚军,一次第三,两次第四名,一次第六名的成绩 。3.2.2.3编写校本教材篮球 2011年我校编写的体育与健康校本教材篮球,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艺术2+1”文件精神为参考,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案并组织实施。分低、中、高三个年级组进行教学,以三个年龄组(水平一、二、三)的水平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3.2.4落实2 +1+1体育课型,保障篮球课程实施结合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体育、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落实2+1+1体育课型,对实施篮球课程起了保障作用。常规课:规定教学内容(田径、体操、篮球)和自选教学内容(其他各项)。权重:规定教学内容占2/3课时、自选内容占1/3课时。特色课:学校特色运动项目篮球。形体课:各种正确姿体语言(坐、走、跑)、基本舞蹈手型、步法和基本健身(美)操、校园集体舞为主要内容。3.2.5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表3:我校0912年度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情况统计年度 全校参测人数 及格人数% 优秀等级人数% 病残免测(含不及格)人数0910 856 94.18% 35.28% 1.561011 845 95.60% 41.62% 0.771112 824 96.87% 46.03% 0.26表4:我校0912年度参加镇小学生篮球比赛的获奖情况对比年度 男子 女子09-10 第三名 第六名10-11 第二名 第四名11-12 第一名 第四名从表3、表4的结果看来,在研究的这几年里,通过积极开展校本课程,打造校园快乐篮球特色项目,我校学生的体能素质呈提高趋势,优秀率提升,不及格率减少,学生的运动队成绩也较好。3.2.6校本课程的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课程中的不足之处,体育教师和校本课程小组经过讨论,写成改进意见,通过专家的审核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促进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通过教师自评,开发小组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四者结合的评价方式给予教师综合的评价,并将结论及时的反馈给教师。根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体育艺术2+1评价标准,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为目的制定出各个学习项目的评价标准,结合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的方式,科学、客观、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评价。4结论与建议4.1教师充分分析本校实际情况,选择真正满足当地学生的需要的体育活动项目,才能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育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健康观。促进了学校特色的形成,增进了学校所追求的办学理念,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落到实处的重要手段。 4.2教师是课程实施与开发的主要力量,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掌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方法和途径,编制出切实可行的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促进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研究能了得发展,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4.3坚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除了要考虑到与校本课程目标的关联性外,还要考虑到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4持续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理论水平。学校应创设更多的条件,采取讲座、辅导、阅读课程理论书籍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参考文献1张剑辉,编写小学校本课程的方法与步骤J. 中国学校体育. 2009(10).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苏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J. 课程教材教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