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八:硫和硫的氧化物及环境保护.ppt_第1页
高三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八:硫和硫的氧化物及环境保护.ppt_第2页
高三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八:硫和硫的氧化物及环境保护.ppt_第3页
高三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八:硫和硫的氧化物及环境保护.ppt_第4页
高三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八:硫和硫的氧化物及环境保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 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 一 学习目标与要求二 重点难点讲解三 化学实验及视频点播四 例题选讲五 课堂练习六 课后作业 一 学习目标与要求 1 理解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 掌握氧族元素的单质 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掌握二氧化硫 硫酸 硫酸盐的检验原理和方法 4 掌握浓硫酸的特性 5 了解硫的氧化物污染环境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第六章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 二 重点难点讲解 1 so2 浓h2so4的重要性质 第六章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 二 重点难点讲解 第六章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 几分钟后 我们看到鲜花的颜色逐渐变浅 这就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把鲜花放在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中 二 重点难点讲解 第六章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 第六章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 二 重点难点讲解 二 重点难点讲解 第六章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 二 重点难点讲解 第六章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 复习 1 原子序数为17 35的元素 a 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b 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强的是 c 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d 与它们同周期的ia族元素分别是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cl cl cl na k k 1 请画出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并指出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在你熟知的元素中 还有哪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是6个 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并指出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练习一 o 第二周期 via族 s 第三周期 via族 氧8o 硫16s 硒se 碲te 钋po 34 52 84 一 氧族元素 l via族元素的 成员 根据图6 1和表6 1分析 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异同 包括核电荷数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及原子半径 讨论1 2 第via族元素原子结构 位置 性质三者关系 相同点 不同点 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6个电子 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和原子半径 相同点 易得2电子达稳定状态 非金属性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2 4 6 非金属性 逐渐减弱 金属性 逐渐增强 硒为半导体 碲为导体 不同点 得电子能力 逐渐减弱 失电子能力 逐渐增强 氧化性 逐渐减弱 还原性 逐渐增强 讨论2 元素原子结构上的异同点决定了化学性质上有哪些异同点 第via族元素化学性质的比较 氧族元素性质递变性 氧 o 硫 s 硒 se 碲 te 钋 po 主要化合价 2 4 6 o只有 2价 阴离子还原性 o2 s2 se2 te2 讨论3 从各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来分析各元素生成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和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如何变化 3 氢化物h2r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2oh2sh2seh2te 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 h2o h2s h2se h2te 讨论4 从各元素的化合价及非金属性强弱来分析各元素的氧化物分子式 以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4 氧化物及对应水化物 氧化物 ro2 ro3 r s se te 对应水化物 h2ro3h2ro4 酸性减弱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h2so4 h2seo4 h2teo4 氢化物 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氧 硫 硒 碲 h2o h2s h2se h2te so2 seo2 teo2 h2so4 h2seo4 h2teo4 so3 seo3 teo3 5 单质的物理性质 讨论3 分析表6 1 各元素单质的熔 沸点和密度等物理性质是如何变化的 试以硫和氯为例比较氧族元素和与它相邻的卤族元素的性质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 1 请先划出s和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者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2 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思考 同 电子层数相同 异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原子半径 r s r cl 同 非金属性 异 via族元素 同周期第viia族元素如 cl2 h2s 2hcl s 原子结构异同 化学性质上的异同 6 第 a族元素与同周期第 a族元素对比 第三周期 a族 第三周期 a族 0 102 h2s较稳定 hcl稳定 0 099 h2so4 强酸 hclo4 更强酸 离子还原性 s2 cl 铁与硫反应 1 对氧 硫 硒 碲四种元素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 a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 由于核电荷数增大 核对最外层电子引力也依次增大d 阴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大 随堂练习 c 2 下列氢化物的还原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中 正确的是 a h2s h2se h2te hf hclb hf hcl h2te h2s h2sec h2te h2se h2s hf hcld h2te h2se h2s hcl hf d 3 钋是原子序数最大的氧族元素 推测钋及钋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 钋是能导电的固体b 钋的氧化物的水化物至少有两种c 钋与氢气不能直接化合d 钋的氢化物很稳定 d 一 填空题1 氧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核吸引电子的能力依次 因此 它们的非金属性依 的顺序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 2 氧族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有 个电子 在化学反应里 氧族元素的原子容易从其他原子 个电子 生成 价的化合物 氧族元素中 有的还能生成 价或 价的化合物 小结 二 臭氧在自然界中 存在着一种比氧气化学性质还要活泼的游离态氧单质 由于它具有刺激性臭味 因此 被称为 臭氧 经测定 每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化学式为o3 臭氧和氧气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两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像这样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和石墨 就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硫也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在常温 常压下 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 它的密度比氧气的大 也比氧气易溶于水 液态臭氧呈深蓝色 沸点为 112 4 固态臭氧呈紫黑色 熔点为 251 臭氧不稳定 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生成氧气 在高温时可以迅速分解 2o3 3o2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 ag hg等在空气或氧气中不易被氧化的金属 可以与臭氧发生反应 臭氧可用于漂白和消毒 有些染料受到臭氧的强烈氧化作用会褪色 臭氧还可以杀死许多细菌 因此 它是一种很好的脱色剂和消毒剂 空气中的微量臭氧能刺激中枢神经 加速血液循环 令人产生爽快和振奋的感觉 但当空气中臭氧的含量超过10 5 体积分数 时 就会对人体 动植物 以及其他暴露在空气中的物质造成危害 在空气中高压放电就能产生臭氧 3o22o3 例如 打雷时就有臭氧生成 高压电机和复印机在工作时 也会产生臭氧 因此 这些地方要注意通风 保持空气流畅 自然界中的臭氧有90 集中在距地面15km 50km的大气平流层中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 臭氧层中臭氧含量虽然很少 却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 因此 臭氧层可称是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 近年来 臭氧层受到氟里昂 等气体的破坏 这种现象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并采取各种措施 保护臭氧层 氟利昂为一类含有氟和氯的有机物 地球上的臭氧含量很少 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 臭氧的体积分数不到10 5 在大气的平流层中 有一个厚度约20km 含量相对较高的臭氧层 它像一个巨大的过滤网 能吸收掉太阳光中大量的紫外线 有效地保护地球上生物的生存 20世纪80年代 人们观测到南极上空的臭氧每年9月 10月急剧减少 形成了 臭氧空洞 见彩图 1987年 科学家发现北极上空也出现了 臭氧空洞 卫星监测表明 其他一些地区大气中臭氧含量也有所降低 臭氧层中臭氧含量的减少 将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大量增加 这将严重损害动植物的基本结构 降低农作物产量 危害海洋生命 使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异 强烈的紫外线辐射还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 诱发皮肤癌 白内障等疾病 臭氧层被破坏的问题受到人类的普遍关注 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为了保护臭氧层 人类采取了共同的行动 签订了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等国际公约 决定减少并逐步停止氟利昂等的生产和使用 元素符号 氧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 一 物理性质 1 无色 刺激性气味 有毒气体 2 比空气密度大 3 易溶于水 1 40 4 易液化 二 化学性质 中强酸 1 酸性 so2是酸性氧化物 称为亚硫酐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亚硫酸盐的溶解性规律 除钠 钾 铵盐外 其余大多难溶于水 这一点与碳酸盐极为相似 2 漂白性 某些有机色素 经so2漂白的物质长时间光照或受热后 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因此 其漂白作用不持久 被氧化 3 还原性 h2so3露置在空气中 na2so3露置在空气中 4 6 4 6 4 6 被还原 4 氧化性 2 40 4 e 还原剂氧化剂 治理酸雨保护环境 酸雨的形成主要原因是雨水中溶入so2 so3 氮氧化物等 但以so2为主 so3的形成是因为在空气中的漂尘作用下 一部分so2被氧化成so3 或空气中的no2与so2作用生成so3 在降水时 so2 so3和氮氧化物等溶于水形成酸雨 其ph 5 6 酸雨简介 思考 某次采集酸雨样品 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一次ph 得数据如下 请分析放置时 酸雨的ph减小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减少酸雨带来的危害 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减少酸雨带来的危害 防治酸雨的措施 1 尽量减少用原油 原煤直接作燃料 2 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 石灰石等 用以硫的固定 3 采用煤的液化 汽化技术 4 开发和使用洁净能源 如太阳能 核能 水能 风能等 减少对煤和石油的消耗 5 在含硫矿石的冶炼 硫酸 化肥 造纸等行业加强废气的处理和综合利用 总结 so2 与h2o反应 与碱反应 氧化性 还原性 重视环境保护 防止酸雨危害环境 1 关于so2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 易液化c 一定条件下能与o2反应d 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e 水溶液具有强酸性f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2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 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 活性碳使红墨水褪色d o3使某些染料褪色 3 下列气体之中 能污染大气 但可以被碱溶液吸收的是 a cob cl2c so2d n2 4 下列反应中 so2被还原的是 a so2 cao caso3b so2 br2 2h2o h2so4 2hbrc so2 2mg s 2mgod so2 h2o2 h2so4 4 为检验so2中是否混有少量的co2气体杂质 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a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b 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