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目标:1、认读词语,理解“呼风唤雨,世纪,农耕社会,依赖”等词语,随文学习生字“赖,幻”。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准备: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提问导入。1、 同学们,讲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图片,把你看到的知道的大声说出来告诉大家,好吗?看谁的知识最丰富。学生跟着图片同步说:火箭升空;登上月球太空漫步;潜水艇潜入深海;高速火车; 电脑;互联网;可视电话;机器人。2、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这些事物都是在20世纪发现或发明的。那你们知道一个世纪是多少年?(100年)3、那知道20世纪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吗?(1900-1999)还有别的说法吗?(1991-2000)4、对,对一个世纪的记时有这两种方法。我们现在生活在哪个世纪?它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21世纪;2001-2100)还有另一种计法?(2000-2099) 5、明白了世纪的概念,又见识了20世纪这么多的新事物。那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新课,齐读课题生读:呼风唤雨的世纪二、介绍作者背景。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路甬祥爷爷专门为我们少年儿童写的。 三、检查预习情况。(一)检查生字词读音。1、同学们昨天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我们先一起来交流一下词语自学的情况。(出示词语: 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 依赖 农耕社会 腾云驾雾 幻想 潜水艇 原子核 程控电话 联系 哲学家 归根到底)2、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些词语,把音读准确。(生自由读)3、谁愿意来读一读?我们专心听,如果他读得不准或不对的,等会儿我们帮他指出来。预设:(1) 他读得很认真,要表扬。只是一个地方出现了小错误,谁听出来了?(2) 师对读错的学生:你能再读一遍吗?(生再读)(3) 师评价:非常准确。4、谁愿意再来读一读?(再指一生读)预设:(1) 学生把“潜入深海”的“潜”读成了第三声。师马上板书“潜”,并标注拼音。(2) “潜”是第几声?(第二声)(3) 要把第二声读干净。一起读。(4) 师评价:读得准确。5、教写“潜”字。组词:潜入、潜伏、潜水艇、潜水员6、听得出来,同学们词语预习得比较充分。那本课中的词语,哪个你知道大概的意思?(1)“依赖”就是依靠别人。用找近义词的方式来理解,好的。(2)“远洋船舶”就是到在大海洋里航行的船舶。(3)“潜入深海”就是深入到海底最深的地方。(4)“出乎意料”就是想象不到、超过了自己的想象?生点头。(5)“呼风唤雨”就是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像神仙那样想要风来就风来,想要雨来就雨来 。(6)“农耕社会”农民靠种地种粮食来生活的社会。 A那谁看到过什么是农耕社会吗?(课件出示“农耕社会”图片)大家看,这是一幅农耕社会的写照图,你们仔细观察,农耕社会里,农民使用的工具是如此的简单、简陋 B农耕社会里人们只能靠天吃饭,假如连续暴雨,老百姓可能生:颗粒无收,忍饥挨饿;居无定所、流离失所。7、大致理解了词义后,让我们再把这些词语齐读一遍。(生再次齐读词语)四、学习新课。(一)学习第一段1、课文说,20世纪是个(出示第一自然段,生齐读)。(二)学习第二段1、学习设问句。(1)出示第二自然段,引读:是谁来呼风唤雨呢?生接:当然是人类。(2)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生接: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3)在这一问一答中,你发现了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是一个设问句。)(5) 知道什么是设问句吗?(6) 准确的说是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句子叫设问句。设问句能一下子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用一用,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2、从第二节抓关键词质疑。(1)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钱老师发现很多同学提出了一个共同的很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说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边说边在课题后打上一个大问号)(2)除了这个问题,我想请你们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围绕你们提出的问题来学习。(3)谁愿意来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指一生读第二自然段。)预设:(1)读得不错。不过,有一个地方要注意,谁听出来了?生:是“超过”不是“超越”。(2)对,读课文我们要字字准确。让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遍,注意读准确。生齐读带“超过”的句子。(3)围绕这段话你能提哪些问题?请你在书上做上小记号,也可以写一写关键词。师巡视,点拨“可以从词语中去发现问题”。(4)经过思考很多同学又有了新的问题,谁先来交流?预设:A、生:发现了什么发明了什么?师:很好,想知道20世纪的发明和发现具体有哪些,是吗?(板书:发明发现?)B、生:靠什么来发现和发明?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课文哪一句其实就已经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了?生: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师对提问的学生:你明白了吗?(5)哪些发明和发现使人们有了哪些改观?(板书:改观?)(6)好,同学们都能抓住关键词来提问,非常好。你们关注到课文中的泡泡了吗?(出示泡泡:“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的?)(7)课文的泡泡也可以帮我们提问的。读一遍这个问题。(生齐读)(8)师(指黑板上):这么多的问题都是同学们自己提出来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发现和发明具体有哪些?请默读课文,把你找到的句子划出来。(生默读课文,教师巡回了解。)(三)学习第四段1、辨析“发现”和“发明”。(1)课文中的“发现”和“发明”有哪些?生读:发现是“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发明是“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2)你为什么认为分号上面的语句是写发现的事物,分号下面的语句是写发明的事物呢?(请三位同学回答)(3)刚才这些同学说得相当准确。钱老师也去查了词典,词典里是这样阐述的,谁来读给大家听?(出示“发现”和“发明”的意思,请一生读。) (4)“发现”和“发明”这两个词表面看上去很相近,可仔细推敲,却差别很大。正如前面这位同学所说,“发现”是看到或找到原先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点红“看到或找到”),“发明”是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点红“创造出来的”)。2、学习运用“发现”“发明”这两个词。(1)我这儿有两个句子,你能来选一选,填一填吗?出示填空:1、人们登上月球前( )了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后,( )月球上没有生命。2、人们为了( )海洋深处的秘密,( )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2)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填一填。(生自由读,填空。)(3)分别请请2位学生个别说,均选择正确。(4)通过词典中词义的验证,我们知道刚才这位同学没有分错。(5)再请男生读“发现”部分,女生读“发明”部分。(男女生分读)3、品析句子的表达方法举例子说明。(1)读着读着,你发现这个句子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板书:举例子)(2)对,路甬祥爷爷举了大量的例子,是为了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什么?(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有很多而且非常先进。)4、品析句子用词精妙。(1)出示:“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再读这半句,看看句子表达有什么特点?预设:A学生回答不出来。师:我们把她刚才读的句子再读一遍,一起来体会体会。生自由读。B师:再读后,你发现了什么?生:结构很对称,都是“怎么样什么东西”。师:是呀,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用词很精妙,不同的事物用上不同的动词。(板书:用词精妙。)(2)用词这么精妙的语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3)是呀,作者不但用词精妙,而且举了很多例子,让我们对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有了清楚的认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写得这么妙的句子。(学生齐读写“发现”和“发明”的句子。)5、知道20世纪还有很多发现和发明。(1)世纪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发现”和“发明”外,还有其他的“发现”和“发明”吗?(请4人回答)(2)世纪的“发现”和“发明”非常多,老师也去找了一些,你们看(出示)0世纪的发现:电子、X射线、放射线、 维生素、 青霉素、 激光、DNA、太阳风20世纪的发明:计算机、人造卫星、核武器、空调、洗衣机、霓虹、冰箱、立体电影、数字音乐、无线电、塑料、试管婴儿、石英钟、拉链、圆珠笔(3)16、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多不多?生:多!(4)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仅仅是课文中提到的和老师列出来的这些吗?(不是。)(5)你从哪里体会到的?(省略号)6、学以致用,仿写句子。(1)是啊,省略号说明20世纪的发明和发现还有很多很多!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选一至两种发现和发明来说说吗?学生迟疑。(2)让我来帮帮你。出示词语:普及 制造 发射 使用 开启 欣赏(3)看着这些词语,结合上面的发明和发现慢慢想。(请3人回答)师:仿着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学习的方法。(四)学习第三节。1、古今比较,突出变化之多之快。(1)20世纪,我们拥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和“发明”,在古时候人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和20世纪之间这种巨大的变化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34自然段,找一找。(2)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是怎样的社会,刚才我们说过了。假如老天爷不高兴,人们就得生:挨饿。生:人们就得受苦。(3)是的,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十分贫乏。那时没有(生接读,下同)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4)仅仅是没有这四样东西吗?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请3人说)出示句式,练习表达:农耕社会里,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预设:师:我们说的时候,要是能按类别来说,就更好了。前面三个都是交通工具,建议把“空调”换成“飞机”,好吗?(5)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人们只能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竟纷纷变成了现实。他们的哪些愿望变成了现实?生:千里眼就是现在的望眼镜。我觉得千里眼就是雷达。顺风耳就是现在的电话。腾云驾雾就是现在的飞机。顺风耳就是现在的传真机。腾云驾雾就是现在的火箭。(6)还有古代的其他美好幻想在20世纪变成现实的吗?预设:(1)生:古代人们幻想能够呼风唤雨,20世纪,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进行人工降雨。师:多么神奇啊!(2)生:古代人们幻想能像海龙王一样在海底遨游,20世纪,人类发明了潜水艇。2、学习一句诗,点明变化之大之快。(1)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读着这句诗,你有什么感受?(变化很大,很快)预设:A生:现在的科学技术改变了很多。师:你从诗句的哪看出来?B生:从“千树万树梨花开”看出变化真大。C生:我感受到变化快。“忽如一夜春风来”指的是时间很短。(3)是呀,20世纪相对于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来说,是很短的一小段。作者引用一个诗句就把世纪在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时间之短,但变化之多、之大、之快表现得淋漓尽致。多么让人惊叹!那就用惊叹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句子,读出了“惊叹”!)3、体会作比较的写法。(1)让我们再来读读第三、四自然段部分句子,再次感受农耕社会和世纪的不同之处吧!请女生读写农耕社会的段落,请男生读写20世纪发明和发现的段落。出示对比段落,男女生读相应的语段。(2)通过刚才的对比朗读,大家知道路甬祥爷爷在向我们阐明古今人们生活的巨大改观,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吗?(作比较)非常正确。(板书:作比较)(五)练读第一段,感情升华,体会中心。1、通过古今作比较,让我们对科学带给人们的舒适和方便有了强烈的感受!这就是“作比较”的妙用!古今对比,让我们知道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怎能不说生: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读得自豪一点!我们怎能不说生自豪的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六)仿写句子,掌握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在20世纪帮助人们呼风唤雨的发明和创造吧!这一次看,要带着一个问题,边看边想:古时候人们渴望什么,现在人类又发明了什么呢?静静地想。(看课前录像,登月部分老师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古时候,人们看到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洒下皎洁的月光,感到非常神奇,很想到月宫去看一看,于是就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20世纪,人们发明了宇宙飞船,航天员乘着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太空漫步。生边听边看录像边想。)2、你能选择一种自己印象最深的科学技术用上“作比较”的方法在作业纸上来写一写吗?(提供作业纸:过去;世纪。三分钟后反馈。)生:过去人们对神秘的海洋充满幻想,于是就有了美人鱼的传说。20世界人们发明了氧气管和潜水艇,实现了遨游海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