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件岳麓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件岳麓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件岳麓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件岳麓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件岳麓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附城中学余德平 历史必修2文综高考第一轮复习 一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 农业的起源 1 形成传说上古 神农氏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2 地域格局 南稻北粟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3 古代农业经济特点 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 特点之一 五谷 2 从耒耜到曲辕犁 1 远古商周 主要是耒耜 石 木 骨 农具的进步 2 春秋战国 铁农具 牛耕出现 意义 精耕细作 特点之二 3 汉代 犁壁 牛耕普遍推广 耧车 4 唐代 曲辕犁的发明 意义 5 灌溉工具 三国翻车 唐宋筒车 3 水利设施 1 原始社会 大禹治水逐步完善 2 春秋战国 芍陂 都江堰 郑国渠 3 汉代 漕渠 白渠 坎儿井 西域地区 地方特色 4 东汉 治黄 王景 5 水利建设经验 古代农书著作包含大量水利建设经验 如 徐光启 农政全书 4 从千耦其耘 1 千耦其耘产生 商周到个体农耕原因 农具原始 生产力低 耕作方式进步 特点 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 奴隶集体劳动 2 自耕农经济产生 春秋战国以来 个体农耕 原因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的进步及土地私有制出现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一般不必外求 特点之三 3 自耕农经济的优势与劣势 4 国家和自耕农经济的关系 小结 一 古代农业经济三大特点 1 产业结构 以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农业的发展带动饲养业的产生2 生产模式 精耕细作生产工具 铁农具和牛耕 生产技术的发展3 经营方式 男耕女织 的式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相结合 二 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 见下表 二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 土地私有制 1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 氏族公社所有 的确立 2 商周 土地国有制 贵族土地所有井田制 3 春秋战国井田制瓦解 公田不治 私田 增多贵族争田土地私有制春秋各国税制改革的确立 原因内容结果 战国商鞅变法废井田 内容意义 2 土地私有制 1 君主私有土地的三种形式 2 地主私有土地 多种来源主要途径 3 自耕农私有土地 北魏隋唐均田制 3 租佃关系 1 田庄经济原因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日益普遍化经营方式 田庄制 自给自足田庄制下的人身依附关系 田庄经济的特点 2 租佃关系 战国产生 土地兼并的必然 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明清普及全国 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 3 人身依附关系 宋代开始 契约纳租方式的确立的松弛 明清时期佃农有选择雇主的权利和支配产品权利的扩大佃农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生产自主权提高 三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1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 山东 山西地区传统农业区 两大区 全国经济重心 2 江南两汉时开发较慢经济相对落后 3 龙门碣石以北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 2 中原人口的 1 原因 天灾人祸 五逃 大量外迁 2 三次南迁高潮两晋之际 八王之乱 唐朝 安史之乱 后两宋之际 靖康之乱 3 古代经济 1 原因中原人口南迁的影响带来先进生产重心南移工具和技术补充大量劳动力南方社会环境较稳定 战乱较少 南方蕴藏极大的经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