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陋室铭》教学设计 (2).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陋室铭》教学设计 (2).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陋室铭》教学设计 (2).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第一课时):知识与能力: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增强语感,熟悉文章。小组合租探究,初步感知文章。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志趣。培养学生高洁的情操。二、教学重点:1.了解写作背景。2.把握停顿、节奏,反复诵读。3.在诵读基础上理解文意。三、教学难点:有感情地诵读古文并理解文意。四、教学方法:多媒体音频、课件的使用和重点内容的手写板书相互配合。有感情地诵读,理解文意。自主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陋室”何意?(学生回答“简陋的屋子”)追问:那作者为什么要为一个简陋的屋子写一篇文章呢?这陋室有何不寻常之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寻找答案。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唐顺宗时,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遭遇贬官。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通俗清新,寄托政治内容。创作背景介绍:刘禹锡因热心支持王叔文政治革新,得罪权贵,被贬到和州通判。和州的知州是个见利忘义、嫉贤妒能的小人。他看到刘禹锡得罪权臣,不得势,就有意给他小鞋穿。按照规定,通判应该住衙门里三室三厅的房子,可知州只在偏远的城南门给了刘禹锡三间小屋。这三间小屋面临大江。刘禹锡不怒反喜,并欣然在自己的房门上题写:“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举动气坏了知府,他让刘禹锡迁到河边,房子由三间减小到一间半。刘禹锡看到河边排排杨柳,欣然提笔 “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并依旧在小屋里读诗写文。 知府见刘禹锡悠然自得,肺都快要气炸了。于是他令刘禹锡搬到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光,搬家三次。刘禹锡想,这狗官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偏要乐。 于是,刘禹锡提笔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陋室铭。三、明确文体知识:“铭”最早是我们古代的一种文体。除了有我们今天的“激励警戒”之意外还可以称述功德。一般是铭刻在器物之上。铭的一大特点是要用韵。(ppt课件展示“铭”的文体知识,“用韵”二字加色标注,引起学生注意。)四、指导朗读:1.放配图录音,学生赏读。2.铭是用韵的,韵脚是哪几个字?(学生说。)韵脚读的时候要清晰响亮。3.明确停顿。学生自读。4.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加以评论,教师点评。5.男女生赛读。6.集体朗读。五、疏通字词,文意串讲(配合板书与课件)1.书读百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