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朝的统治.pptx_第1页
第14课明朝的统治.pptx_第2页
第14课明朝的统治.pptx_第3页
第14课明朝的统治.pptx_第4页
第14课明朝的统治.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学校 云南省武定民族中学学科 历史年级 七年级2班教师 尹太美 学习目标 1 了解明朝的建立2 掌握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重难点 3 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历史小剧 明朝的统治 导演 尹太美编剧 尹太美演员表 朱元璋 朱鹏宋濂 李政霖毛骧 吴靖禹李内侍 苏靖琦皇后 马倩将军 杨尔康宫女一 凤思媛宫女二 王艳琳宫女三 李梦颖宫女四 李双雯宫女五 蒋静珊 明太祖 1368 1398年在位 应天府 南京 朱元璋 明太祖 1368年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 明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讲授新课 一 明朝的建立 背景 元末社会动荡 民不聊生 取消行中书省 设立 三司 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 互不统属 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分封诸子为王 驻守各地 巩固皇室 布政使司 民政 财政 提刑按察司 刑狱 都指挥使司 军政 中央 讲授新课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1 全面改革官制 地方 二 皇帝 讲授新课 朱元璋强化皇权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中央 胡惟庸我是最后一个丞相 二 讲授新课 朱元璋强化皇权 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军事 二 锦衣卫印 讲授新课 朱元璋强化皇权 朱元璋设锦衣卫和明成祖设东厂 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 2 设立特务机构 二 3 改革科举制度 题目必须来自 四书 五经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 必须是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 为标准 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讲授新课 1 考试内容的重大变化 南宋 朱熹 四书集注 四书五经 朱元璋强化皇权 二 3 改革科举制度 讲授新课 朱元璋强化皇权 二 2 行文格式的变化 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 段落划分 都有严格的规定 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 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 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 因此称为 八股文 举子看榜图 1 农业 新农作物的引进 玉米 红薯 甘薯 马铃薯 土豆 向日葵 番茄 西红柿 辣椒 花生 讲授新课 三 经济的发展 明代青花扁壶 讲授新课 三 经济的发展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2 手工业 制瓷器技术提升 棉纺织业发展 苏州 景德镇 3 商业 和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出现了有名的商帮 如 讲授新课 三 经济的发展 北京 南京 晋商 徽商 达标训练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 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 应去 A 南京B 北京C 西安D 洛阳2 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 诗赋B 三通四史C 前四史D 四书五经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 东厂B 西厂C 锦衣卫D 内阁 A D C 4 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景德镇B 越州C 杭州D 邢州 A 5 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玉米 甘薯 马铃薯 花生 向日葵A B C D D 6 想一想 朱元璋废除丞相 强化皇权 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利 防止大臣专权 巩固了明朝的统治 促进社会稳定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弊 皇权高度集中 造成皇帝权力过大 一旦失误 无人敢问责 最终造成诸多问题 为明王朝的统治埋下隐患 达标训练 八股文之害 等于焚书 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7 材料研读 八股文内容空疏 形式呆板 又脱离实际 禁锢思想 摧残人才 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想一想 顾炎武抨击八股文的理由是什么 明朝的统治 建国 治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