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吴敬样,字敏轩,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其代表作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讽刺和夸张是该书运用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B . “旅行”和“求索”是贯穿简爱的比喻。小说中由彼此对立的自然因素(如冰与火、雨日与风雨等)构成的比喻形象,呼应着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斗争。C . 戏曲与话剧、歌剧相比,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在戏曲中,动作是真实的,生活化的,在真实动作的基础上,可以虚拟时间、虚拟空间。D . 浪之歌选自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的散文诗集泪与笑,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象,艺术地描绘了“浪”的生活,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ch y_,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了椅子。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tu ti_决不放松。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 r b sh_。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bi tin mn rn_,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古诗文积累。 (1)树树皆秋色,_。(野望) (2)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_,_;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吴均与朱元思书) (5)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寄情于物,是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亦如曹操在龟虽寿“_,_”一句中,借老马抒写了他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豪情,展现了生命的存在的意义;刘桢在赠从弟“_,_。”一句中,借一问一答咏叹松柏之刚劲坚强、坚贞不屈,展现生命的高贵品格。 (7)古往今来,每一个离家的诗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乡情结。请从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任选一句直接抒发诗人对故乡情感的诗歌,(须是连续的两句)默写下来,并具体分析诗人的情感。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4. (1分)解释下列划线词。 俄而雪骤_东临碣石_相委而去_未若柳絮因风起_5.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盂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1)解释下面语句中划线的词。 无从致书以观_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而以书赴告同学者_颐既觉_(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3)甲、乙两文在写作内容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甲、乙两文都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6. (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平民为“布衣”。B . 有人将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嵌入了悼念他的挽联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野草;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C . “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闾左”就用来指代贫苦人民。D . “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写的是端午节的风俗。六、 名著阅读 (共2题;共6分)7. (1分)名著导读 (1)_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评论家,他翻译的作品达34部,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 (2)傅雷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_、_的问题。 (3)傅雷家书凝聚着对_、_深厚的爱。 8. (5分)名著阅读。 (1)儒林外史书写儒林故事。全书没有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众多故事由第一回说楔了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开宗明义,用大义”提领全书的意旨,借名流的话隐喻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以下回目各色人等无不围绕这一“大义”粉墨登场。请问这被评为“一篇之骨”的“大义”是_(限4个字以内),这能隐括全文的名流是_。 (2)课文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请写出课文部分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之前(前因)或之后(后果)的情节。(任选一个作答,限20字以内) (3)简爱中的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均性格鲜明,个性突出,但结局各异。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概括其性格特征(限20字以内),并简要概述其结局。(限30字以内)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9. (13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傲骨“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此言直接透过人的表相,深入骨髓。“傲气”与“傲骨”,一字之差,含义决然不同。盛气凌人是傲气,自命不凡是傲气,不可一世、目中无人,当然是傲气的极致表现,如果没有实力做内在支撑,便不免透着一种浅薄,一丝内荏。用现在的话说,这是性格里一种土豪式的张扬,是人格中低级别的傲态。而傲骨是不露声色、虚怀若谷的内敛,是有志向、有自信、有定力的品质,是力量和尊严的内蕴,也是对人“貌相”还是“斗量”的依凭。傲骨是一种风度一种气质,是高写的人格姿态,是超标于庸俗的自我要求。有傲气的人,常人觉得难以接近,更难相容,或让人敬而远之,视而疏之,及至因为走不近、看不惯而生反感,见不得、受不了而感压抑。而有傲骨的人,表面和蔼而沉稳,使人深感有亲和力,有愿与其交往的欲望,发散出一种和谐和包容的气度,流露着从善如流、天高地广但绝不苟同流俗的开阔与坚守。与有傲骨者相处,便似与善良、正直与真谛相行,不觉难堪而备生尊重,不觉偏狭而可以被他带向高处望远。傲气看似趾高气杨,一口吐完,若无内里氤氲,顿化作空虚;傲骨不卑不亢,却有定海神针在,是风里浪里屹立不倒的大写人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仙李白此句,把酷爱自由、桀骜不驯的一身傲骨展露得淋漓尽致。当然这是酒后。李太白一生怀有远大抱负,毫不掩饰地追求浪漫和自由,黄河决堤似地挥洒着诗情诗意和诗才。当其政治理想与现实相碰撞时,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他内心是挺立的,是傲慢的,不向权贵低头的本色藏在怀袖和笔墨中,支撑着他不但嘲弄皇帝身边的佞臣,有时也让皇帝难堪。傲骨在内,被人生放逐到哪里,也都是自由。他时常畅怀痛饮,邀朋呼友,足迹遍及名山大川,大半生过着流浪的生活。奇险的山川与他叛逆不屈的性格相映照,斗酒留诗,留下的是大量仰怀古人、壮思欲飞的佳篇佳句,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尽情无拘地书写逆境中的心路历程,苦闷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久渴后的解放,今人读来,却感受得到李白那愁怀难遣本色不改的铮铮傲骨。他是放浪形骸的,但那是他的表情;他的诗歌境界是瑰丽多彩的,内里却是超拔人格之孤高,傲视世俗之痛彻。傲骨是不低头,是不屈服,是寄怀山水背后无言的愤怒,是笔墨诗行里有声的呐喊。人因为有骨架,才能直立不倒;因为有傲骨,才能在精神上昂首挺胸,才能在文化上有不弯的脊梁。齐国饥荒严重,有一位衣袖遮脸、饥肠辘辘者过市,尽管走路已东倒西歪,但拒绝别人的吆喝,不去低三下四接受施舍的食物,最后饿死路边。宁可舍弃性命,不吃“嗟来之食”,这种保持尊严、升华人格的方式,可能在当下有些人看来觉得可笑。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鄴里派督邮视察,做派了得,有人提醒道:来头不小,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去迎接吧。陶渊明听后长叹一声:我才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米薪俸,去低声下气献殷勤。言罢,毅然辞官,永远离开多少人向往的街门。“不为五斗米折腰”决不是一时的负气,而是长期价值判断后的郑重选择。陶渊明用“宁可失去”来作为维护人格尊严的代价。是的,有人失去的是虚浮的光环,光鲜的车马,有人失去的是身体的自由乃至生命。是傲骨,让他们对崇高情操、对正直不阿、对道德修为、对大义和气节,用决绝的方式执守。如果现在的我们没有这一把“骨头”,又有什么资格去嘲哂故人?(选自小品文选刊2018年第6期,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简析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 (3)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画线句的理解。 10. (20分)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小题。 帽子(波兰)格罗津斯卡(A)剧院大厅。乐队演奏序曲。坐在十排的一位先生:对不起,女士!(更大声地)对不起,女士!坐在九排的女士:干什么?我又不认识你。十排的先生:您戴着帽子。九排的女士:我知道自己戴着帽子。十排的先生:可我一会儿就会什么也看不见了。女士,您能不能把帽子摘了?九排的女士:很遗憾,不能。(B)演出开始了。十排的先生:女士,我可要忍受不了啦,买了票,却什么也看不见。九排的女士:那你去退票好了。十排的先生:就因为您不想摘掉这预高帽子?九排的女士:现在,除了偏远地区,谁还戴那种趴趴帽。十排的先生:那么,您能不能把头稍微偏一偏?九排的女士:好吧!十排的另一位先生:女士,请您不要歪脑袋,您挡住我了。九排的女士:是后边的那位先生叫我往这边偏的。他能看见,可你又看不见了,自私自利!十排的第二位先生:怎么?是你叫这位女士往这边偏的,好让我什么也看不成?十排的第一位先生:你看不见关我什么事,你站起来不就看见了!后排的女士:先生,请您坐下!我什么也看不见了。十排的第二位先生:可坐在我前面的这位女士后排的女士:那位女士跟我有什么相干的,您坐下不就完了!九排的女士:就是嘛!自己站起来,心满意足了,可把别人都挡住了,自私自利!后排的女士:可不是!请您坐下。后排的先生:请安静!台上说什么全听不见。后排的女士:前面这位先生老是站起来,我什么也看不见。十排的先生:都是这位女士戴着帽子。后排的先生:请安静!不然我就叫人把你请出去。九排的女士:就是的!他谁都妨碍,自私自利!众人:(C)谁在捣乱?什么也听不见!你是第一次进剧院还是怎么的?你喝醉了,还是怎么的?安静!请你出去!十排的先生:可是九排的女士:好了,好了!如果你安静地坐着,还可以留下。(面向众人)请大家允许他留下吧!十排的先生:谢谢您,女士!(选自世界微型小说经典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有删改)(1)阅读小说,简述“十排的先生”的遭遇。 (2)结合小说内容,分析文中(A)(B)两处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3)文中(C)处画横线的每个句子都独立成段,你认为作者这样处理有哪些妙处? (4)谁是“自私自利”者?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说说你的理解。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读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两种版本,完成各题。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流传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敦煌版】(1)你觉得“碧空”和“碧山”哪一个更符合诗句所反映的季节?为什么? (2)从炼字的角度看,“孤帆远影”不如“孤帆远映”,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元旦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了新年贺词。以下是历年贺词中的名言。“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注释:岁月不停留,时光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注释:不能不切实际地空想,更不能去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注释: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以上这些金句,很快就在网上走红,引发无数人的共鸣。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或几句展开联想或思考,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7课时 快乐的午餐
- 水质实验室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新型储能项目安全生产方案
- 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项目运营管理手册
- 施工现场卫生管理方案
- 化工产业园危险化学品应急响应方案
- 一、机械能(第2课时)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考点练习
- 影视艺术特性74课件
- 水电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版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论文集合同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二手房屋买卖物品交接清单
- 技师论文 变频器的维修与保养
- 非标自动化设备项目进度表
- 诊断学教学胸部查体
- 桥梁安全事故案例警示
- YY/T 1095-2015肌电生物反馈仪
- SB/T 10460-2008商用电开水器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 欣旺集团种禽养殖管理制度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