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要点 疑点 难点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f2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个体数31510810132 9 3 3 1 p 比例 要点 疑点 难点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两对相对性状 粒色 黄色和绿色是由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控制 y y 粒形 圆粒和皱粒是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控制 r r 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 分别产生yr yr一种配子 f1的基因型为yyrr表现型为黄色圆粒 f1产生配子时 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即yr yr yr yr f2形成16种基因组合 9种基因型 4种表现型 比例为9 3 3 1 要点 疑点 难点 标准模式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黄色圆粒 yyrr p f1 f2 yyrr yyrr 2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 要点 疑点 难点 黄色圆粒 1yyrr2yyrr2yyrr4yyrr基因型4 绿色圆粒 1yyrr2yyrr基因型2 黄色皱粒 1yyrr2yyrr基因型2 绿色皱粒 1yyrr基因型1 每种类型的纯合体都只占总数的一份 要点 疑点 难点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对自由组合定律解释的验证 测交 yyrr xyyrr yyrr yr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测交 配子 测交后代 yr yr yyrr 黄色圆粒 1 1 1 1 yr yr yyrr yyrr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要点 疑点 难点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结论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具有两对 或更多对 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在f1产生配子时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这就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也叫独立分配规律 要点 疑点 难点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 棋盘法 运用遗传图解写出各种配子的基因型和比例 然后通过表格列出受精作用后的子代个体基因型 再通过分析统计出各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此种方法十分直观 且不易出错 对初学者十分有利 也是形成其他计算能力的基础 分枝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写多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 如 要点 疑点 难点 a a b b b b ab ab ab ab aabb 产生配子 概率直接计算法 当对分离规律掌握得较透彻的时候 运用概率的有关知识可以直接进行有关概率计算 加法定理 当一个事件出现时 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 这样的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或交互事件 非此即彼 这种互斥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和 乘法定理 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事件的发生时 这样的两个独立事件或相继出现的事件 亦此亦彼 概率是它们各自出现概率的乘积 要点 疑点 难点 4自由组合定律的意义 理论上 实践上 有性生殖过程 基因重组 产生基因型极其多样的后代 使生物种类多样 有目的地将存在于不同个体上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杂交育种获得优良品种 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课前热身 1 1999年广东高考试题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 b 对卷毛 b 为显性 黑色 c 对白色 c 为显性 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 x 交配 子代表现型有 直毛黑色 卷毛黑色 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 它们之间的比为3 3 1 1 个体x 的基因型为 a bbccb bbccc bbccd bbcc2 1999年广东高考试题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rr 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 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中有 a arr和abrb abr和abrc abr和abrd abr和abr c a 课前热身 3 纯合的黄圆 yyrr 豌豆与绿皱 yyrr 豌豆杂交 f 1自交 将f 2中的全部绿圆豌豆再种植 再交 则f3中纯合的绿圆豌豆占f3的 a 1 2b 1 3c 1 4d 7 12 a 解析 1 根据题意可知 f1的基因型为yyrr 2 f1 yyrr 自交产生的f 2中 绿色圆粒豌豆有两种基因型 yyrr yyrr 1 2 即 在f2的绿色圆粒中 yyrr占13 yyrr占23 3 f2中绿色圆粒豌豆再自交 f3中 13yyrr的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yyrr占的比例为13 1 1323yyrr的自交后代中 发生性状分离出现三种基因型 其中基因型为yyrr的所占的比例为23 14 16 4 f3中纯合体的绿圆豌豆 yyrr 占f3的比例为 13 16 12 课前热身 4 现有甲 aabbcc 和乙 aabbcc 两个品系的果蝇杂交 然后对其f 1代进行测交 结果各表现型的个数如下 abc121只 abc24只 abc25只 abc120只 由此推知f 1代的基因型是 a aabbccb aabbccc aabbccd aabbcc5 人体细胞中有23对同源染色体 若对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进行研究 问人体最多可产生多少种不同类型的的配子 a 2种b 2 23种c 23 2种d 无法计算 b b 课前热身 6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揭示出 a 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b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之间的关系c 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之间的关系d 性染色体上基因与性别的遗传关系7 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 f 1全部是白色盘状南瓜 f 2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966株 则f 2中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 a 3966株b 1983株c 1322株d 7932株 b b 解析 1 根据题意可知 白色对黄色是显性 盘状对球状是显性 f 1是完全杂合体 2 f 1自交 f 2中的白色球状为重组类型占3 16 其中的杂合体占2 16 3966株 黄色盘状也为重组类型 占3 16 其中的纯合黄色盘状占1 16 其个体数为2 16的一半 即为1983株 课前热身 8 人的血型除了abo血型系统外 还有mn型等血型系统 mn血型由基因l m和l n控制 且为并显性 现有下列资料 女甲是a mn型 有一个o mn型小孩 女乙是b m型 有一个b mn型小孩 男甲是a mn型 男乙是ab mn型 请判断谁和谁不可能是夫妇 a 女甲和男甲b 女甲和男乙c 女乙和男甲d 女乙和男乙9 番茄的高茎 d 对矮茎 d 是显性 茎的有毛 h 对无毛 h 是显性 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将纯合的高茎无毛番茄与纯合的矮茎有毛番茄进行杂交 所产生的子代又与 某番茄 杂交 其后代中高茎有毛 高茎无毛 矮茎有毛 矮茎无毛的番茄植株数分别是354 112 341 108 某番茄 的基因型是 b ddhh 课前热身 解析 与此题相关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基因的分离规律基础上提出的 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解遗传题时 可先对每对相对性状分别进行分析 然后再综合分析两对相对性状同时存在的情况 此题的解题步骤如下 1 确定第一次杂交后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 根据题意写出第一次杂交图解 亲代 高茎无毛ddhh 矮茎有毛ddhh子代 高茎有毛ddhh 2 确定 某番茄 的基因型 根据题意写出第二次杂交图解 亲代 高茎有毛ddhh 某蕃茄子代 高茎有毛高茎无毛矮茎有毛矮茎无毛354株112株341株108株 分别统计第二次杂交后 每对相对性状在后代中的分离比 如果只考虑茎的高矮这一相对性状 后代中 高茎 矮茎 354 112 341 108 1 1由此可知 第二次杂交的双亲中 一个是杂合体 另一个是隐性纯合体 现已知一个亲本的基因型为dd 则另一亲本 某番茄 的基因型为dd 如果只考虑茎的有毛与无毛这一对相对性状 后代中 有毛 无毛 354 341 112 108 3 1由此可知 第二次杂交的双亲都是杂合体 现已知一个亲本的基因型为hh 则另一亲本 某番茄 的基因型也为hh 将两对相对性状综合考虑 某番茄 的基因型应该是ddhh 表现型是 矮茎有毛 能力 思维 方法 例1 1995年上海高考题 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已知控制这两种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 而且是独立遗传的 在一家庭中 父亲是多指 母亲正常 他们有一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 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机率分别是 a 3 4 1 4b 3 8 1 8c 1 4 1 4d 1 4 1 8 b 能力 思维 方法 例2 1999年广东高考题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 b 对卷毛 b 为显性 黑色 c 对白色 c 为显性 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 个体x 交配 子代表现型有 直毛黑色 卷毛黑色 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 它们之间的比为3 3 1 1 个体x 的基因型为 a bbccb bbccc bbccd bbcc 解析 题干中信息告诉此题用自由组合规律解题 一亲代基因型为bbcc 后代出现了四种表现型 说明 x 的基因型中 一定有b和c 但比不为9 3 3 1 此时有两种思路 一是用排除法 不会是a和d选项 a的比为9 3 3 1 d的比例为1 1 1 1 再分析b和c选项 若是b选项cc cc cc cc 1 1 黑 白 1 1 而后代黑 白 3 3 1 1 故应选c 二是运用分离规律 从后代表现型的比例直接推断 x 的基因型 后代中黑色 白色 3 3 1 1 3 1 直毛 卷毛 3 1 3 1 1 1说明 黑色与白色这一等位基因为 cc cc 直毛与卷毛这一对等位置基因为 bb bb 而亲本中已知个体基因型为bbcc x 则只能是bbcc 答案 c 能力 思维 方法 例3 1999年广东高考题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rr 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 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中有 a abr和abrb abr和abrc abr和abrd abr和abr a 解析 基因型为aabbrr的个体 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 等位基因分离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aabbrrabr abrr abrabr abrr abr 所以一共可以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 延伸 拓展 例6 下表是4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比较 请分析回答 病名代号非近亲婚配子女发病率表兄妹婚配子女发病率甲1 3100001 8600乙1 145001 1700丙1 380001 3100丁1 400001 3000 1 4种疾病中可判断属于隐性遗传病的有 2 表兄妹婚配子女的发病率远高于非近亲婚配子女的发病率 其原因是 3 某家族中有的成员患丙种遗传病 设显性基因为b 隐性基因为b 有的成员患丁种遗传病 设显性基因为a 隐性基因为a 见谱系图现已查明 6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 问 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丁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写出下列两个体的基因型 8 9 若 8和 9婚配 子女中只患丙或丁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延伸 拓展 答案 1 甲 乙 丙 丁 2 见分析 2 3 x常 aax bx b 解析 根据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显 隐性的不同 遗传病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以及y染色体上显隐性遗传病几种情况 1 从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 甲 乙 丙 丁4种遗传病 其近亲结婚 表兄妹 的发病率远高于非近亲结婚的正常人 故这4种遗传病都是隐性遗传病 2 由于人类个体中 每个正常人一般都携带了5 6个隐性致病基因 在非近亲结婚的人群中 含相同致病基因的男女的概率很小 导致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概率更小 而近亲结婚的人群中 由于他们之间具有血缘关系 含相同致病基因的男女概率大增 因而导致后代出现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概率大大增加 延伸 拓展 3 根据系谱图可知 丙 丁遗传病为隔代遗传 因此可判定两种遗传病均为隐性遗传病 因此 一旦后代中有患者 则必定为隐性纯合子 由于 9为丙病男患者 而 6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 故 9的致病基因来自 5 5又来自 1号 其遗传方式有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特点 故丙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 8为丁病女患者 若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则 3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六章 实地研究设计
- 企业员工日常生活礼仪培训课件
- 完形填空-夹叙夹议文(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原卷版
- 听听洞里是什么动物互动游戏
- 大客户销售与管理010大客户市场营销
- 实验操作叙述型的分析与判断(含解析)-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 CN120204406A 抑制或检测外泌体miR3150a5p表达试剂的应用以及鼻咽癌转移治疗药物和预后制剂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微课版) 课件 05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大语言模型技术
- 数据的分析-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汇编(北师大版)原卷版
- 老君炉药业产品培训知识课件
- 农村互助养老的组织化路径探索
- GB 5009.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氟的测定
- 开学第一课-小学高年级-主题班会课件-收心
- 酒店冷库进出管理制度
- 中职对口升学考试语文字音专项练习模拟试题库
- 江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大楼项目报告表
- 《孙子兵法》全文及译文
- 《经济法基础》 (第2章) 第二章 会计法律制度
- 防呆培训课件
- BSL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故障预警机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